前幾天,20歲的易烊千璽再一次憑著電影《少年的你》斬獲了35屆百花獎「最佳新人」獎。
眾所周知,幾個月前,他已經拿到了金像獎最佳新人獎。當然,易烊千璽身上可不僅僅這些頭銜:演員、歌手、丹麥首位國家旅遊代言人,也曾經在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總部全英文演講.....
凡此種種,易烊千璽的優秀毋庸置疑。
探究易烊千璽的成長軌跡,能走到今天,除了他本人的天賦、努力之外,更多的是母親的力量。
1
陪伴和鼓勵
很多人都知道,易烊千璽2歲就開始上培訓班了,那並不是說,易烊千璽出生於富貴人家,恰恰相反,他的父母都是很平凡的工薪階層。後來母親為了不讓易烊千璽成為留守兒童,辭職在家全職培養、照顧孩子。
她不知道孩子擅長什麼、喜歡什麼,所以就舞蹈、聲樂等等培訓班挨個試,後來發現孩子在舞蹈方面有天賦,就全力支持孩子學舞蹈,每周中午放學後,媽媽會陪著兒子坐兩個小時的車,換乘三次地鐵或公交去上課。下課時間通常是夜裡10點以後,他們坐地鐵返回,再換兩輛公交車回家。為了不耽誤課業,易烊千璽的作業,通常都是在最後一班公交車上就著菜板完成的。
更值得一提是,媽媽不光給千璽交學費,連自己的學費也一併交了,就是為了幫助孩子學習,她不僅要學會基本動作,還負責記下動作要點,給兒子鞏固。
正是母親一日日的陪伴和付出,鍛鍊了易烊千璽的意志:堅持、不懼艱難、努力這些特質在他身上表露無疑。
有一年易烊千璽和母親一起上綜藝,媽媽說:「周圍沒幾個人能經歷我和千璽的這些經歷,真的很辛苦。
所以,許多演員終其一生都無法獲得的榮譽,在他20歲這年的處女作上便已獲得。
不僅在事業上有成就,千璽的心靈飽滿而豐盛:17歲他給母親寫信——「我知道,小時候你就比現在、過去的我加起來都要累得多。小時候那段最辛苦的日子,您一直陪在我身邊,鼓勵我」。
哪有什麼少年得志,不過是百鍊成鋼。
母親的陪伴和愛護,是孩子心底的光,照亮了前行的路。
2
堅持和堅定
這條路上這麼苦,千璽也不是沒有抱怨過的。他曾經問過:為什麼我要上這麼多的補習班?」
母親就給出回答:「因為你要和別人與眾不同。」現在很多家長崇尚快樂教育,殊不知是浪費了孩子的天賦,錯過了最佳的成長時期。
或許一開始,易烊千璽被為高強度的訓練和培訓班所苦,但時間一長,他開始發現自己的天賦和能力,舞蹈僅僅練習了3個月就拿了獎,訓練的過程當時是辛苦的,但是成就後的喜悅澆灌出了自信,也激起了他「要做到最好」的上進心。
試想,如果僅僅是因為累就放棄了,也不可能有今日的易烊千璽了。
這種強悍的自驅力在他高考前也讓他在短短57天的複習時間內拿到了專業和文化課的第一,順利被中戲錄取。
他講過:做這些不僅僅是讓母親高興,也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
孩子不該是嬌養溫室裡的花朵,越是深處,越要教孩子仰望星空,而不是因為溺愛而任其停下前進的腳步。
當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現出潛力時,父母除了創造更好的條件之外,更重要的是鼓勵孩子堅持。宮崎駿曾經說過:「努力過後,才知道許多事情,堅持堅持就過來了。
3
善良和柔軟
上學時,每當學校要給貧困地區的孩子捐款時,母親都會帶著千璽去批發市場買很多書包和生活用品寄給山區的孩子們。
愛在心裡發了芽,千璽得到了很多愛,他也懂得把這些傳遞給更多人。
相對於其他同齡人來說,我一直覺得千璽的眼裡多一份悲憫。
易烊千璽,在一檔《朋友請聽好》欄目中送給了來電觀眾一句祝福:「你只管善良,上天自有衡量。」說的就是他自己。
成名以後,他致力於慈善事業,還救助流浪貓狗。
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中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只有母親身體力行,才能影響到孩子。
本文首發於橙哲學堂,轉載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