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作為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節氣,冬至我們也叫它「小年」。冬至時節到來,北方地區有吃餃子的喜歡,而南方多地農村有祭祀祈福習俗。冬至的到來也說明著我國冬季又進了一步,而從冬至開始我們就到了數九的時節了。
什麼是數九?俗語「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又是啥意思?
數九是我國一個比較重要的習俗,而數九就是指從冬至逢壬日開始算起,每九天為「一九」,以此類推。一共有九個九天,那麼一直數到「九九」。
人們常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由此可見在三九天到來是比較寒冷的。而俗語「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也恰恰反應了在三九四九階段天氣為一年之中最為寒冷時節。
從地理學角度來分析,三九四九天之所以比較寒冷,其實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由於從冬至時期開始,太陽直射角度和地面的夾角達到最小。隨後夾角開始緩慢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並不大,這時候地面熱量收支差距仍然較大,熱量依然繼續散去,到了三九以及四九階段地面熱量差達到最大值,這時候氣溫也就最低了。
人們常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而今年三九和四九時間為2020年1月8日至1月25日。一共18天,在這期間各地氣溫會比較寒冷。而在農村,人們這時候種植的農作物都蓋上了厚厚的塑料薄膜以防凍傷,特別是南方地區種植的番石榴更是需要用稻草覆蓋,同時再蓋上塑料薄膜。如遇霜凍很容易被凍死。
雖然從科學角度分析,三九和四九天裡面是一年中相對比較寒冷的。但是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差異也不太一樣,這樣的俗語描述也並不全面。而它也僅僅是通過簡單易懂的俗語來告訴人們這個時節注意防寒,並且「數九寒天」一過,二0二0春節也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