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最惦記的過早:熱乾麵

2020-12-07 好吃有癮

熱乾麵是武漢人過早(武漢人將吃早餐叫做「過早」)的首選小吃,武漢人對它的感情,已無需多言。單講從外地到武漢來玩的人,他們再次想起武漢,多半是因為想起了武漢的熱乾麵。熱乾麵對武漢人或者在武漢呆過一段時間的朋友來說,它不再僅僅是一種小吃,而是一種情懷。

武漢人 最惦記的過早 熱乾麵

今天好吃有癮就和你們聊聊武漢熱乾麵。

第一次吃熱乾麵是狼狽的。混著大坨芝麻醬的麵條又黏又稠,阻力重重,溫度每降低一度,攪拌的阻力就會增加幾分,眼看著芝麻醬要沉積碗底,手腕施了點力氣,「啪!」筷子竟然斷了……

第一口熱乾麵是難忘的。吞咽時,乾澀的麵條堵在喉嚨,噎得心口發慌,直翻白眼。如圖所示看看著名的主持人撒貝寧吃麵的樣子,你就曉得了這碗熱乾麵的魅力。

武漢人 最惦記的過早 熱乾麵

但是多吃幾次以後,就會慢慢習慣,開始對熱乾麵由恨轉愛:

燙的外圈柔、內芯韌的鹼面,淋上一圈圈芝麻醬,真香!!一粒粒蘿蔔乾、酸豆角脆的聲聲入耳!!據說吃熱乾麵生兒子!!!生男娃娃!!!

武漢人 最惦記的過早 熱乾麵

武漢人已經站在麵攤前,拌著熱乾麵,飛快咀嚼,吞咽,速度一個比一個快,如果加個喇叭,無疑就是一場激烈的吃麵爭霸賽。

對於武漢人而言,過早不吃熱乾麵就像少了點什麼。外地來武漢的人,要是不吃碗熱乾麵,就好像沒去過武漢一樣,這就叫上癮了。

對於飯量大的武漢男將而言,一碗熱乾麵遠遠不夠,怕是還要來兩個面窩。對於小菇涼娃,那就綽綽有餘了,一碗熱乾麵下去啥東西都裝不下了,估計午餐都可以省了。O(∩_∩)O哈哈~

在疫情的中心湖北,受封城影響大家無法出門」過早」,於是紛紛在家研究熱乾麵的做法。百度指數顯示,疫情期間北京、武漢是搜索」熱乾麵做法」最多的省份。嚴峻的抗疫形勢並沒有嚇倒樂觀豪爽的湖北人民,熱乾麵是他們居家隔離期間最難忘的食物,對熱乾麵也有一份味覺上的鄉愁。

更多有趣好吃的內容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裡,微信公眾號搜索「好吃有癮」關注我們,會有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武漢人最惦記的"過早" 熱乾麵
    熱乾麵是武漢人過早(武漢人將吃早餐叫做「過早」)的首選小吃,武漢人對它的感情,已無需多言。單講從外地到武漢來玩的人,他們再次想起武漢,多半是因為想起了武漢的熱乾麵。熱乾麵對武漢人或者在武漢呆過一段時間的朋友來說,它不再僅僅是一種小吃,而是一種情懷。
  • 你過早了嗎?一碗熱乾麵盛滿了武漢人的濃濃鄉情
    具有中國十大名面之一的武漢熱乾麵,一直是百年大武漢的名牌,熱乾麵寄託了多少湖鄉兒女的濃濃鄉情。武漢人每天早上吃飯,叫「過早」。他們早上見面的問候,就是您過早了嗎?表示見面的互相問候的禮節。在武漢的大街小巷的清晨,一年四季,總會看到那些聚集在小店門口過早的人群,成為早晨的一道風景。而他們吃的有熱乾麵、混沌、饅頭、豆漿以及包子等小吃,其中人們最愛吃的就是這熱氣騰騰的熱乾麵。
  • 熱乾麵、豆皮、糊湯粉……等一切安好,去武漢,過早!
    那麼, 待一切安好, 你最想做件什麼事兒? 熱乾麵、豆皮、油香、糊湯粉、牛肉麵、燒麥、糯米雞…… 小編的心願是 去武漢,過早!
  • 你過早吃熱乾麵嗎,現在武漢的熱乾麵一碗多少錢?
    你過早吃熱乾麵嗎,現在武漢的熱乾麵一碗多少錢?我過早比較喜歡吃熱乾麵。現在武漢的熱乾麵在不同的地段會有不同的價格,目前普遍一碗的最低價4元,說是一碗,其實就是隨手一抓的,用小紙碗裝的那種。一碗只能吃過七分飽。
  • 過早吃熱乾麵最沒營養
    晨報訊(記者鄒嬋娟)80%以上武漢人過早喜歡吃熱乾麵,覺得味道好又可飽肚子,近日,有武漢本地營養學家指出,市面上多數熱乾麵屬於高鹼食品,是最沒有營養的早餐。  本月20日,武漢晨報與武漢小藍鯨聯合舉辦「健康大講堂」,指導家長如何在考生備考期合理膳食。
  • 武漢人吃早飯為什麼叫過早?過早是武漢獨特的地域文化
    武漢過早武漢人每天早上也像北方人一樣,見面打招呼時會問及吃飯方面的話題,北京人會說「您吃了沒?」,而武漢人會說「過早了沒?」。叫法不同,但是中國的傳統禮節沒變。每天早上,人們開始忙碌起來,有些人匆匆的趕往上班,有些匆匆的趕往批發市場,有些人匆匆的趕往集市,基本上沒有多少人在家中吃早飯,又因為吃早飯的速度比較快,就像是經歷了一個過場,所以就將早飯稱為了「過早」。
  • 過早小吃,一碗熱乾麵
    「過早」是湖北地區對吃早餐的俗稱。說起過早,絕對不能不提武漢人過早的首選小吃--熱乾麵。熱乾麵對於武漢人而言,等同於廣州人的雲吞麵。事先煮熟的熱鹼面過冷,過油,再重新淋上油,鹽,醋,辣椒油,麻醬,香蔥,榨菜等等,色澤黃而油潤,吃的第一步,把面拌勻!
  • 熱乾麵、面窩、燒賣……熱氣騰騰的武漢過早老街回來了
    ,對長江日報記者如數家珍,「好潔熱乾麵你去嘗嘗,張記的燒賣你買點冷凍的帶走、在路邊推著三輪車賣的豆腐腦你要吃,豆味濃」……「人聲鼎沸的『過早』回來了,咱的生活就熱鬧了,」95後小夥楊景一大早從後湖坐地鐵到三眼橋,「嗦」了一碗牛肉粉,打包了5個汽水包,「去年我才從三眼橋搬走,過去3年我把這條街上的過早店吃了個遍,太想這裡了。」
  • 武漢人的早餐標配——熱乾麵
    來到武漢不能不嘗一嘗武漢最具特色的小吃——熱乾麵。武漢人把吃早飯,叫做過早。武漢人的過早文化,十分豐富多彩,武漢人吃早飯一般都選擇在外面吃,在家裡做比較少,因為武漢這座城市節奏比較快,人們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
  • 武漢人過早有點不一樣,不挑油條和豆漿,最愛熱乾麵和蛋酒
    武漢稱吃早飯為過早。為什麼武漢人把早餐叫做「過早」呢?原來,道光時的漢口人,早上要吃兩回東西,一是過早,一是吃早飯。所謂過早,是早晨起床後隨便吃一點,壓壓餓氣,不必吃飽。等到吃早飯,再吃飽不遲。「一頓狼餐飯可忘」的飯,所指就是「早飯」。老漢口人早晨要吃兩回東西,是不是窮講究,不嫌麻煩嗎?
  • 說到武漢人「過早」,除了熱乾麵和豆皮,還有一樣你可能不知道!
    武漢人把早餐叫做「過早」,一個「過」字就看出武漢人對早餐的態度,猶如過年過節一般隆重,這種叫法在全國「獨此一家,別無分店」。提到武漢人的早餐,大部分外地人都會提到熱乾麵。熱乾麵是大多數武漢人心中關於家的記憶中的味道,其中以蔡林記的最為著名,蔡林記創建於1930年,憑著一碗熱乾麵做成了老字號名店,而且還被評選為中國十大麵條之一。還有豆皮也是武漢人過早必點的。
  • 過早不拐彎兒,您看武漢的熱乾麵怎麼樣?
    嗨,小夥伴們好久不見了,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就是武漢的本命美食,都說廣東人最喜歡吃,但是武漢人的早飯意識絕對不亞於廣東人,廣東的早茶文化和武漢的過早都是非常有名的,小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過早不拐彎兒,您看武漢的熱乾麵怎麼樣?首先小編來介紹的就是大名遠揚的熱乾麵,本面了。
  • 熱乾麵、豆皮、面窩、糊湯粉……春暖花開,請到武漢「過早」
    圖源:肖藝九|新華社同武漢一起「復甦」的,還有街頭的煙火氣——熱乾麵、豆皮、湯包、面窩、糊湯粉等美食,正在回歸武漢人的生活。春暖花開的季節,讓我們吃遍有著「早餐之都」美譽的武漢,與武漢人民一起「過早」。
  • 武漢人的靈魂,都藏在市井最深處的過早攤裡
    記得在這被迫式「斷舍離」的日子裡,不止整個武漢,各大城市都在惦記著武漢過早。一連幾代人都知道,在武漢想要吃口最講究的包子,還是要說起袁大頭。
  • 每個武漢人都是有熱乾麵情結的
    熱乾麵提到武漢小吃,最出名的就是武漢熱乾麵了。其色澤黃而油潤,味道香而鮮美,武漢熱乾麵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是武漢人早餐的首選小吃。武漢人管吃早餐就過早,美食家蔡瀾稱武漢為早餐之都。武漢過早,30天都不重樣,其中熱乾麵就佔據了半壁江山。《舌尖上的中國Ⅱ·三餐》其中的早餐就在武漢拍攝的。對於起早上班的人,去早點鋪吃上一碗冒著熱氣、飄著芝麻香的熱乾麵是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最好的方式。無論春夏秋冬,在武漢的早上永遠都是熱氣騰騰的。
  • 武漢「過早」的那些事兒
    在這座古老的城市裡,每個人都能尋找到自己最愛的一種味道,每個人都有一段關於 「過早」的珍貴記憶。林丘天(大學老師,31歲):糯米雞不是雞,豆皮的皮子最好吃大概從小學開始,我就自己在外面「過早」。那時候巷子口有很多賣早餐的攤子,有的賣粉、賣熱乾麵,有的攤子賣面窩和豆漿,比較有特色的還有糯米雞。
  • 熱乾麵,武漢人吃的是情懷
    熱乾麵,武漢人吃的是情懷熱乾麵是武漢非常出名的特色小吃之一,以鹼水面為主料,搭配花生碎、榨菜、芝麻醬等調配而成,吃起來非常的鬆軟入味口感好,被流傳開來後,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對於一些喜歡吃麵條的人來說,甚至在早餐時分也要吃上一碗熱乾麵
  • 熱乾麵店主張祥新籌劃開分店 在武漢「過早」 面和蛋酒管飽
    張祥新的熱乾麵店如今每天能出200多斤麵條,這讓他充滿幹勁    武漢下起毛毛細雨,食客邊看手機邊呼嚕呼嚕吃麵,一隻流浪貓慢吞吞地挪過店門。這是張祥新最熟悉不過的場景。    他和愛人、妹妹在武昌區經營熱乾麵館七年,是武漢封城到解封的見證人之一。
  • battle過早,我們武漢人從來沒慫過!
    △紀錄片《日出而食:過早之城武漢》出國留學、在外打拼,武漢人即使身處異地,一個月不重樣的過早,依然是心中最深刻的鄉愁。說起過早,我們總是一臉自豪的模樣。 △《直播中國》第四集武漢站當然,武漢之旅,體驗武漢的過早才是最最重要的環節!同樣來自美食之都的杜波,來到武漢戶部巷,竟做出這種舉動?
  • 武漢過早圖鑑
    ▍ ▎ ▏早餐是武漢人最重視的一頓飯,過早之後,一天才算真實的開始。通常會讓武漢人糾結的不是明天穿什麼,而是,明天吃什麼。因為,武漢的早餐,可選擇的實在太多了。但最迷人的,其實是過早的人。天微亮,做熱乾麵的師傅麻溜兒地將大鍋中的面撈起,用力抖了兩下,迅速倒進事先擺放好的紙碗裡,熟練撒下調味料,最後澆上秘制的芝麻醬,遞到排隊等候的人們手中。九點差十分,攤豆皮的師父面前圍滿著焦急等待的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