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陳沛
今年6月,鄭州西四環的一處大型紡織市場宣告轉型,從其宣稱打造中國中部首席輕紡展貿綜合體,到如今營業不到三年遇困,這個昔日明星紡織市場的境遇令人唏噓——其轉型之變,改變其中近千家商戶的命運,也拉開了鄭州紡織市場新一輪的洗牌。
面臨新一輪洗牌,商戶何去何從?未來鄭州紡織市場走向何方?
回頭客難覓「回頭客」,鄭州紡織市場開啟新一輪大洗牌
7月17日,接到市場轉型的鄭州回頭客家紡老闆韓先生,帶著年事已高的父親和懷有身孕的妻子,戀戀不捨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商鋪,決定舉家搬遷到位於鄭州大學路與南三環交匯處的錦榮國際輕紡城。
作為在原市場首批開店創業的商戶,韓先生在此經營尚不足3年。談及此事,韓先生幾欲落淚。「作為批發商戶,最重要的就是店鋪穩定,信譽度高,回頭客帶回頭客。」韓先生解釋其店鋪名稱含義,也隱含著能有安穩生活的願景。
但就在妻子懷孕,家庭即將迎來新成員的幸福時刻,一則通知函打破了韓先生事業上的平靜。他告訴記者,在今年6月,收到所在市場發的通知函,通知函稱,市場方與商戶籤訂的《租賃合同》及《運營服務合同》自2019年8月18日期限屆滿之日自動終止,不再續期。
對於市場背後的投資方來說,這或許只是布局調整。但對於依附其養家餬口的商戶來說,不亞於一場「家庭地震」。
大型市場轉型不僅僅涉及背後投資主體,也拉開了鄭州紡織市場新一輪的洗牌。
據介紹,目前有近千名紡織商戶都在像韓峰一樣站在「十字路口」艱難抉擇下一個市場的去向。向左還是向右,這道選擇題或許決定其未來數年的心血。
多市場競爭到市場「獨角獸」出現,是全國紡織市場發展大趨勢
面對堆積如山的布匹貨物、有身孕的妻子以及年事已高的父親,韓先生的搬遷之旅充滿坎坷。了解到韓先生的家庭情況,錦榮國際輕紡城12名工作人員專程租借4輛貨車,幫助韓先生把十幾噸重的貨物安妥地存放在錦榮。而韓先生也希望能在這裡開啟新的事業裡程。
「卡車太高,進不到地下停車場,我去借兩輛電動三輪車。」韓先生打個招呼後,很快從市場上借來4輛電動三輪車。記者贊其高效,韓先生不好意思地說,其實自己曾經的「老東家」金鳳凰家紡和不少同行朋友都在錦榮國際輕紡城,而他則兜兜轉轉,經過幾年波折,又追逐了朋友們的步伐。
據介紹,鄭州是全國重要的紡織基地,位於鄭州西部區域的國棉一廠到國棉六廠,曾是鄭州的地標式建築群。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位於國棉廠附近的紡織大世界曾是在全國範圍內都有影響力的紡織批發市場。
隨著鄭州市的發展與市場外遷政策的推進,紡織大世界於2014年前後進行拆遷。紡織大世界的拆遷,像韓先生這些從紡織大世界走出來的商戶當時也開始了新市場的選擇。
但是如何選擇,甚至能決定未來商戶的「生死」。從全國紡織市場層面來看,類比一線紡織市場,如廣東中大紡織市場、江蘇柯橋紡織市場都經歷了從多市場競爭到紡織市場「獨角獸」的脫穎而出。
究其原因,該業內人士坦言:「作為批發市場來說,如果一個區域有多家市場,上遊廠家仍然只會在強勢市場選擇一個代理商進行代理,保證利潤和市場。」在這種情況下,也會造成強者愈強。
行業龍頭談抉擇:商業不允許感性,要從全產業考量市場前景
近期,不少昔日紡織大世界的老商戶,都想入駐錦榮國際輕紡城,錦榮國際輕紡城·永泉紡織董事長馬永全得知此事後,都積極協調妥善安置。
對於曾經的紡織大世界來說,馬永全這個名字絕對是一個響噹噹的符號。時任原紡織大世界個體私營協會會長的他,曾帶領約400名商戶,集體外遷至錦榮國際輕紡城。馬永全說:「當年跟著我來的,現在沒有一個人後悔!」
「商業不允許感性,當時沒有任何人比我更想在西郊發展。」馬永全直言不諱告訴記者,其作為老鄭州,在須水鎮附近的宅基地上蓋了1500米的倉庫,其本人也在西郊買了住宅,「我當時如果選擇西郊,我的1500平方米倉庫也能綜合利用。」
但是,馬永全抱著對商戶負責的態度,率隊選擇了錦榮國際輕紡城。「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要從全產業分析一個市場前景。」馬永全回憶當時選擇的原因,一者,對於以服裝產業起家的錦榮來說,儘管也多元發展,但服裝產業則是賴以生存的根基,做大做強是其不會動搖的主線。
二者,彼時的錦榮在市場終端、面輔料及上遊工廠的全產業鏈布局雛形已現,漸露崢嶸。「貫通產業上下遊,才能打破產業壁壘,這是趨勢,顯然錦榮走在中原紡織市場的前列。」
「想要成事,一是看市場,二是看做事的人。」原鄭州市服裝協會紡織分會秘書長,現任鄭州市服飾文化協會常務副會長的辛紅玉則這樣告訴記者,她是最早進駐錦榮國際輕紡城的27家商戶之一。「當時的錦榮國際輕紡城董事長,現在的豫發集團董事長王建勳和我談了以後,我就義無反顧地來了,事實證明我的眼光是對的。」
辛紅玉笑著說:「當時有些人不看好,我說我來當實驗品,我做好了,大家都會來。」她回憶2014年紡織大世界的突然拆遷,讓不少商戶無處可去。當時在壯大期間的錦榮國際輕紡城並無過多空鋪,時任董事長的王建勳在短短15天內,讓一排排臨時房「空降而來」,給了商戶與貨物安家之所。
「那時候在商戶們看來是奇蹟,但是我知道錦榮能做成,因為做事的人是在真做事,為商戶做真事。我一口氣籤了10年合同,這10年也是我企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如今,辛紅玉的兒子與兒媳也在進行企業傳承,而有國際視野的孩子選擇了動輒數萬元一套的高端西服定製行業,並仍將近千平方米的門店選擇在錦榮國際輕紡城。
「儘管是批發市場,在這裡我們仍然有大批高端客戶,因為錦榮這個全產業鏈平臺好。」辛紅玉笑著說。
市場聯動增強豫派服飾話語權,錦榮未來將直追一線市場
「如果說誰是鄭州紡織市場的獨角獸,我相信錦榮已經能擔當起這個稱號。」7月23日,錦榮國際輕紡城總經理李廣接受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採訪時透露了一組數據。目前,錦榮國際輕紡城已經發展到近3000家商戶,從全國紡織市場來說,錦榮國際輕紡城屬於二線陣營中上遊梯隊。
作為深耕行業近20年的老兵,李廣認為,相對於形成獨立風格的武漢「漢派服飾」來說,豫派服飾尚未完成自己風格的定位。原因有二:一是從此前的中國女褲看鄭州,如今的中原服飾企業從追求數量向原創方向蝶變,但存在設計師環節薄弱,這也是錦榮在發力「補位」的產業鏈環節。二是在面輔料方面,豫派服飾企業此前處於賣方市場,「也就是說市場上有什麼布料,我們根據布料來設計衣服,這樣很難形成自己的風格。」李廣分析。
如今,這種情況在錦榮系內服飾企業和面輔料企業已經得到可觀的改變。目前,「錦榮系」紡織服裝全產業鏈形成錦榮商貿城(終端銷售)、錦榮國際輕紡城(面輔料批發)、錦榮米蘭小鎮(服裝生產產業集群)的全產業鏈布局,這條產業鏈環環相扣,相互補位。
據了解,在錦榮系這條產業鏈中,已經有不少產值上億元規模的服裝企業,他們有能力培養自己的設計師團隊,並有了更大的話語權,可以聯合起來向上遊布料廠家定製開發具有豫派風格的布料。
此外,隨著錦榮國際輕紡城在中原紡織業中的「一騎絕塵」,不少上遊廠家也加強了與錦榮系的合作,並更願意將河南區域的代理權投在錦榮國際輕紡城。「一二級市場聯動,已經在錦榮形成常態,我們聯合商戶『走出去』,對話一線廠商和品牌;我們也真誠邀請大牌廠家『走進來』,能在這裡尋找到自己想要的代理商。」李廣說。
據了解,去年12月底,錦榮國際輕紡城升級改造項目已經通過相關部門的審批,「未來這裡將形成集窗簾軟裝、家紡、棉布、服裝面輔料等輕紡織品為主線,五星級酒店、餐飲、娛樂等配套為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預計可容納5000家商戶,打造『鄭州版柯橋』,並向著全國化產業發展藍圖不斷邁進。」記者在現場見到,錦榮國際輕紡城的部分升級改造已經在興建之中,其宏偉目標也將從計劃躍然於現實。
豫發·錦榮國際輕紡城直追一線市場,未來可期。
責編: 劉贇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