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大潤發布局的mini社區生鮮超市小潤發落地。7月15日,全國首家小潤發在南通開業,聚焦社區居民一日三餐需求。大潤發創新事業部總經理袁彬向新京報記者介紹,目前正在籌備南通的其他小潤發門店,以便更好打磨並驗證這一模式。
圖/企業供圖
袁彬介紹,小潤發首店位於南通市崇川區,門店600平方米,以生鮮為主,共有4000個SKU,生鮮品類以簡包裝為主,配合部分開架蔬菜水果。同時,為滿足居民一日三餐需求,該門店增加了早餐、半成品及熟食品類。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小潤發熟食由自營及聯營商戶共同提供,其中熟食檔口潤發工坊為門店自營,產品均來自大潤發中央廚房;聯營商戶則包含紫燕百味雞、費家扒雞等。
根據公開報導,今年2月大潤發曾透露要開小業態門店,定位社區超市。就首家門店落地為何落地南通,袁彬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南通作為一個中等發達的城市,經濟發展較好,全國同類型城市比較多,在南通對門店進行測試和打磨、驗證成立後,更容易對門店進行複製和推廣。其次,大潤發在南通發展不錯,有一定的品牌認知度,小潤發可以復用其供應鏈系統。新京報記者在大潤發官網上看到,目前大潤發在南通有8家門店。
目前,線上線下一體化已成為零售企業發展的主要趨勢,尤其是疫情以來,到家業務被業內廣泛關注。上周在北京連開兩店的盒馬mini也主要覆蓋門店周邊1.5公裡,整體門店線上銷售比重達50%。
值得注意的是,小潤發並未開通到家業務,即半小時、一小時線上訂單配送業務。對此,袁彬解釋稱,小潤發對選址的要求是開在社區門口,3-5分鐘即達,距離消費者足夠近,因此到家的需求也會相應弱化,更聚焦線下消費場景。不過,為彌補500平米的小店業態在商品種類的不足,小潤發引入了拼團業務,即接入「飛牛拼團」,依靠大潤發的供應鏈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商品需求。
新京報記者 張曉榮
編輯 秦勝南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