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安江水庫六十一年首次九孔全開洩洪錢塘江全流域迎戰洪峰
受連日強降雨影響,浙江省多地江河水庫的水位持續上漲,其中新安江流域水位急劇上漲,新安江水庫水位超歷史水位,達到了歷史最高值108.45米。7月7日晚,浙江啟動錢塘江流域防汛Ⅰ級應急響應。8日上午9時,新安江水庫實施建庫61年以來首次9孔全開洩洪,以緩解上遊防汛壓力。
從7月7日開始,僅僅23小時,新安江水庫洩洪就從最初的3孔增加到5孔、7孔,最終9孔全開,洩洪總流量為7800立方米/秒。到9日早上8點,一共洩洪11.08億立方米,其中閘門洩洪量9.04億立方米,相當於76個西湖。
此次新安江水庫洩洪開孔數量調整之快,讓所有人都意識到,這不是一次普通的洩洪。隨著新安江水庫洩洪的啟動,一場爭分奪秒的防汛戰役按下「快進鍵」。對於杭州而言,這是一場需要全力以赴應對的硬仗。
錢塘江流域防汛應急響應提至Ⅰ級後,杭州市火速建立一套「包幹到人」的保障機制:市委、市政府領導每人包幹一個縣(市、區),縣(市、區)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村幹部包戶到人,層層壓實防汛責任。
7月7日13時,隨著杭州防汛應急響應提至I級,沿岸群眾開展緊急轉移。在全省轉移人數最多的桐廬縣連夜轉移2.4萬人,為此共設置了202個避災安置場所。航程國際酒店是桐君街道的兩個安置點之一,124位老人陸續被安置到這裡,年齡最大的92歲。「這裡主要安置一些上了年紀、身體比較弱的老人。我們還專門請了醫生為他們做身體檢查。無論是住宿還是用餐,我們都會保障到位。」桐廬縣桐君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潘萍萍說。
在這場戰鬥中,「犧牲」不可避免。新安江大壩所在的建德市首當其衝。目前包括農夫山泉在內,已有13家重點企業停產。截至9日,受洩洪影響的鄉鎮(街道)共8個,受影響人員30萬,農業受災10977畝,企業受災46家。
千島湖面積超過560平方公裡,有超過200億立方米的儲水量。新安江水庫所在的淳安縣從防汛大局出發,自6日起不斷加碼轉移群眾的水位線標準,有條不紊做好上遊防汛,為下遊新安江水庫洩洪騰出了更多寶貴時間。
面對這次錢塘江流域前所未有的防洪防汛壓力,各方力量緊急出動,無數人徹夜不眠奮戰。
建德市共發動黨員幹部、志願者、巡查人員約10.2萬人次,轉移9358人,排查隱患1142處。8日凌晨5時,下涯鎮下涯村600多畝良田、200多戶群眾遭受洪水威脅,一支由240人組成的搶險隊伍,用1.2萬隻沙袋築起800米長的堤壩,築起安全防線。
8日14時,桐廬縣舊縣街道唯一的一條洩洪道出現管湧險情,街道在1個小時內就調度好挖掘機、沙袋等搶險物資,40多名民兵應急隊員迅速開展搶險工作,僅用半個小時就裝好了第一批搶險救援需要的近200個沙袋。
武警浙江總隊杭州支隊、機動支隊約300名官兵火速集結,趕赴一線,承擔起轉移群眾、搬運物資、加固堤壩、警戒駐守等工作。洩洪期間,駐守官兵將嚴陣以待,同受災群眾共渡難關。
「新安江水庫正在大流量洩洪,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請遠離江堤、低洼地帶……」7月8日起,杭州市民收到一條由省防指發出的緊急提醒。
錢塘江杭州城防段是百年一遇的防洪標準,即便如此,仍不能有絲毫鬆懈。杭州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24小時監測洩洪河道沿線橋梁,做到發現險情能及時處理;港航部門的值班人員則時刻盯緊江面情況,一方面要求錢塘江流域停泊船隻再加固,另一方面嚴防走錨船隻等發生衝擊碰撞失事。
為了對洩洪河道嚴加巡查,西湖區實行「三個禁令」,對錢塘江邊的渡船、漁船、捕魚等行為實行「三禁止」,做到江邊無船隻出沒、無渡船出行、沿江無下堤玩水和釣魚的人員。蕭山區組織了5支區級、26支鎮級應急搶險隊伍,加上7支民間救援隊伍,隨時準備應對各類突發情況。濱江區組織的三級群防群測員,對地質災害易發區的46處點位進行巡查監測,檢查建築工地162個,排查整改隱患52個。
(本報記者 陸健)(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