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三立 唐一平 文紫湘 王 珊
春天,探湘江源頭,看漫江碧透,在傳承千年的摩崖石刻中享受詩書藝術。
夏季,到勾藍瑤寨,品小橋人家,在歡騰的「洗泥節」中體驗瑤族民俗風情。
金秋,進桐子坳,賞三千古銀杏「滿眼儘是黃金甲」的絕版美景,再去零陵古城赴一場穿越時空的「夜宴」。
仲冬,上雲冰山,觀「嶺南雪鄉」冰掛披身、雲海翻騰……
一年四時,永州大地,處處皆畫,步步是景。
乘著全域旅遊蓬勃發展的東風,近年來,永州市委、市政府充分挖掘生態這一永州最大的優勢資源,亮出文化這一永州最靚麗的名片,著力推動「文化+」「生態+」「旅遊+」三鏈互動、融合發展。
曾經「藏在深閨人未識」的文化生態瑰寶越來越多地顯露人前,生態「美」起來,文化「活」起來,旅遊「熱」起來,一幅山清水秀、百花齊放的壯美圖景在瀟湘大地徐徐展開……
美麗的金洞猛江河國家溼地公園,將永州的生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 蔣文盛 攝
一條路子闢新局
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永州,地處湖南母親河湘江的源頭,瀟水與湘江在境內交匯而過,孕育了豐富的生態文明和多彩的地方文化。
這裡是「國家森林城市」,擁有10個國家森林公園、4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8個國家溼地公園,森林覆蓋率達65.3%,負氧離子「爆表」,堪稱「華南之肺」「康養福地」。
這裡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項,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名村9個,舜文化、柳文化、理學文化、女書文化、瑤文化、紅色文化在這裡交匯碰撞,綻放奪目光芒。
如此豐厚的「家底」,但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裡,卻沒有展現出應有的價值——不僅難產生經濟效益,還要花大量人力財力來保護、傳承。如何打破發展困局,讓「寶貝」產生價值,形成保護、傳承的內生動力?
永州市委書記嚴華介紹,永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切實把文生旅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做深、做實、做精彩。
永州將「推動文化生態旅遊深度融合發展」作為破題路徑,打好「旅遊升溫戰役」,大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文生旅深度融合發展被確定為全市重大戰略性工作,寫進了2020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永州市文化生態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應運而生,各縣區成立了相應機構,形成了黨政齊抓、部門共建、上下「一盤棋」的推進機制。
文化、生態、旅遊「各自為陣」的局面逐漸打破,各級各部門整合資金、整合資源、整合力量,實現文生旅項目同步規劃、品牌同步推介、發展同步推進。共識不斷形成,合力不斷凝聚,一場文生旅融合大戲精彩開啟!
零陵古城已成永州旅遊的一張重要名片。胡南丹 攝
盤活家底巧生金
華燈初上,走進零陵古城,柳子街的青石板路上人流如梭。一臺臺講述柳子故事、傳承唐宋遺風的節目精彩上演,一排排富有本地文化特色的仿古商鋪門庭若市,身著漢服的霓裳仙子們翩躚而過,昔日的漢唐繁華名郡恍若重現。
早在五年前,這裡還是另一番景象。街區老舊,發展滯後,除了汙染企業造紙廠,再沒有其他項目。住在這裡的多是老人,夜裡不到8點就黑燈瞎火。
轉機來自2015年。政府關停造紙廠,引進了偉光匯通集團,共同開發投資70億元的零陵古城文化旅遊綜合開發保護項目。
「選擇偉光匯通,是因為我們不單純做旅遊地產,而是通過文旅共舞,傳承歷史文脈、發展旅遊經濟、提升城市形象,這與市委、市政府的思路不謀而合。」永州偉光匯通古鎮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天河表示。
在開發者的慧心巧思中,零陵古城充分挖掘以柳宗元文化為核心的地緣文化,讓東安雞、血鴨等特色飲食呈上餐桌,女書、祁陽石走進商鋪,花鼓戲、漁鼓登上舞臺,非遺穿越時光,走近人群,繪就了一道道靚麗風景。省外自駕遊客來了,旅行社來了。今年國慶長假,「千年古城·零陵夜宴」在夜幕中璀璨上演,七天接待遊客61.6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29億元。
「零陵古城項目,是永州市推動文化生態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市文生旅融合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永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洪武在主持召開市「十四五」規劃徵求社會和文化體育領域專家意見座談會時指出,要充分發揮永州在自然生態、歷史人文、旅遊資源等方面的良好條件和獨特優勢,實現永州文生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永州人盤活了文化、生態家底,依託旅遊「點石成金」,共啟動31個市級文旅產業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550.2億元;開發包裝了83個文化旅遊產業項目,總投資826.9億元;集中簽約引進了冷水灘區五星級酒店綜合體開發等項目11個,總投資52億元。
曾經的省定貧困村江永縣蘭溪瑤族鄉勾藍瑤村,通過做活「民俗」文章,發展旅遊經濟,徹底甩掉了貧困帽子,「洗泥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實現了活態傳承。
雙牌縣茶林鄉桐子坳村,利用3000餘株銀杏繪就的生態奇景,發展鄉村旅遊,引得遊客們爭相「打卡」,當地對古銀杏實行掛牌保護,實現了生態和經濟的雙贏。
藍山縣的雲冰山充滿南方雪鄉的感覺。唐廣林 攝
在風光如畫的藍山縣,前幾年因森林禁伐、礦產禁採、幹流禁漁、關閉汙染企業等造成財政大量減收。當地改吃「旅遊飯」,開發湘江源頭、雲冰山、百疊嶺等景區,成為縣域經濟最大的引爆點。2018年6月29日,省委主要領導在湘江源頭「捧喝三口湘江水」;2019年,一大批好項目落戶藍山,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市排名創五年來最好成績。
「保護生態文化與發展經濟,過去是『兩難』,現在是『兩全』。」永州人說。
在生態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的思路下,越來越多的地方走上了綠色之路、融合之路。一條條文生旅精品線路脫穎而出,一批批文生旅品牌強勢崛起——
截至目前,永州已打造8個4A級旅遊景區,38個3A級旅遊景區。東安、雙牌、寧遠成功創建為第一批湖南省全域旅遊示範區,數量居全省第一。舜帝陵、柳子廟入列湖南二十大文旅地標。江永勾藍瑤村、祁陽龍溪村被評為全省文化和旅遊扶貧示範村。江華瑤族自治縣水口鎮被評為2020年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鎮。祁陽縣茅竹鎮三家村、寧遠縣灣井鎮下灌村、雙牌縣茶林鎮桐子坳村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近年來,永州充分挖掘紅色文化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圖為陳樹湘烈士事跡陳列室。(道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大美瀟湘奏強音
11月23日上午10時,2020廣州文交會現場,「大湘南對接大灣區」2020永州文旅(廣州)推介會高調開場。永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鍾君代表永州市委市政府重點推出6條打卡永州的旅遊精品線路,帶領大灣區朋友們領略永州旖旎的自然風光,感受兩千年古城璀璨的人文底蘊。
這是永州主動對接大灣區,開啟文生旅融合新篇章的重磅之舉。
「文生旅融合發展既要苦練內功,走深走實,也要海納百川,開放崛起。」在這樣的認識下,永州市委、市政府站在更大的格局中,謀劃、推進文生旅深度融合發展。
編制出臺《2020年永州市文化生態旅遊全面融合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行動計劃》,開展了永州、衡陽、郴州三市聯合推進「大湘南對接大灣區」文旅行動,積極推動「引客入永」「引資入永」。
編制出臺《2020年永州市文化生態旅遊活動整體工作方案》,對全市文生旅活動品牌整體打造、統一包裝、統籌組織。2020年,永州共舉辦文生旅活動50餘場(次),各縣區按照「一縣一品」布局打造有特色、有影響力的文生旅活動品牌。2020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道縣分會場活動、第二屆歷史文化名城(永州)文旅活動周暨柳宗元文化旅遊節·零陵夜宴等活動精彩紛呈,吸引了大波流量。
在更大的平臺上,更多的資本資源在匯聚,更強的動能在注入,文生旅「三鏈互動」推動了「三效齊升」——
文化活起來。「十三五」期間,全市籤約引進建設重點文旅產業項目196個。2019年文化創意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實現104.3億元,比2016年翻了一番。非遺走進市場,文化走進生活,永州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成效明顯。
生態美起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永州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山更綠了,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十三五」期間,全市實現森林生態旅遊收入210億元,年均接待遊客人數和旅遊收入均保持20%以上的增速。
旅遊熱起來。2020年,永州預計接待國內外遊客520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55億元;較2015年增長1600萬人次,收入增長265億元。今年「五一」黃金周,九嶷山舜帝陵、零陵古城躋身湖南省納入監測的重點景區接待遊客數前十強。國慶黃金周,儘管受到疫情衝擊,接待遊客和旅遊綜合收入基本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
「永州的實踐證明,通過文化『搭臺』、生態『布景』、旅遊『唱戲』,文化就更加富有活力,生態就更加富於魅力,旅遊也更加富有吸引力。」湖南科技學院旅遊與文化產業學院院長黃淵基在研究「永州現象」後,給出了高度評價。
如今,《關於全面推動永州市文化生態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意見》正待出臺,一場更加宏大、更加有力、更加深入的戰役即將打響!
迎著激揚的號角,永州兒女正以最堅定的信心、最飽滿的激情,向著「國內外知名旅遊目的地」的目標闊步邁進!
一千多年前,唐代著名詩人元結撰寫《大唐中興頌》,顏真卿揮毫抄清並將墨寶刻於浯溪石崖。自此,柳宗元、懷素、歐陽修、陸遊、蘇東坡、黃庭堅、米芾、徐霞客、何紹基等歷代文人墨客紛紛到永州打卡。風光秀麗、人文薈萃永州堪稱「千年打卡勝地」——
位於永州祁陽的浯溪碑林已經成為新的文化旅遊網紅「打卡地」。蔣盛文 攝
到永州打卡的六個理由
理由一 華夏聖地,歷史永州
永州史稱零陵,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郡歷史。這裡有悠久的人類史,在永州道縣發現了數萬年前的人類牙齒化石、人工栽培稻標本和釜型原始陶片。這裡有璀璨的文明史,舜帝南巡駐蹕舜皇山、駕崩九嶷山,他的「誠」「孝」「仁」等道德理念在永州大地永放光芒。這裡有光輝的文學史,柳宗元寄情永州山水,留下了《江雪》《永州八記》等不朽篇章。這裡有深厚的中國哲學史,理學開山鼻祖周敦頤對後世特別是中國哲學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這裡有光榮的革命史,孕育了李達、陶鑄、江華、何寶珍等一批無產階級革命家,鍛造了共和國忠誠衛士陳樹湘。
理由二 文化高地,走心永州
從舜帝「只為蒼生不為身」的高尚精神,到柳宗元「吏為民役」的民本思想,到周敦頤「出淤泥而不染」的聖賢風範,到陶鑄「心底無私天地寬」的坦蕩胸懷,永州這片流淌著文脈、思想、精神的文化高地,不僅文源深、文脈廣、文氣足,而且直達心靈,傳遞著滿滿的正能量。
理由三 生態美地,錦繡永州
瀟、湘二水在這裡匯合,催生了「瀟湘夜雨」「蘋洲春漲」等極致美景。全市現有10個國家森林公園、4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8個國家溼地公園,森林覆蓋率達65.3%,常年空氣品質優良率100%。在這裡,可以呼吸到「爆表」的負氧離子,可以聆聽到「雨打芭蕉」「溪水長流」的生態美音,可以領略到九嶷山白雲縹緲、紅霞萬朵,舜皇山林深景幽、野趣盎然,陽明山千姿百態、萬畝杜鵑,雲冰山高山苔蘚、雲海霧凇的自然美景。
江永縣千年古村上甘棠村因其景色秀麗,名勝古蹟甚多,吸引不少遊客慕名而來。劉志強 攝
理由四 秘境仙地,多彩永州
這裡瑤族風情濃鬱,居住著湖南80%以上的瑤族人口,江華瑤族自治縣的瑤族人口為全國之最,被譽為神州瑤都。這裡古村遺韻濃厚,擁有8個國家歷史文化名村、43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和85個中國傳統村落,宛如世外仙境。這裡神秘色彩濃重,有娥皇女英「千裡尋夫」「淚染青竹」的愛情傳說;有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唯一的性別文字——「女書」;還有道縣祥霖鋪一帶古代祭祀遺址,被人稱為神秘的「鬼崽嶺」。
理由五 生活福地,美食永州
在這裡,可以品嘗到東安雞的麻辣鮮香、永州血鴨的綿滑鮮嫩、永州「瑤家十八釀」的清爽細嫩、永州喝螺的湯鮮味美……據悉,東安雞曾搬上國宴,外賓品嘗後讚不絕口。還有江永香柚、瑤山雪梨、回峰蜜橘……絕對能驚豔你的味蕾。
理由六 創業新地,奮鬥永州
近年來,永州市立足區位優勢、搶抓發展機遇,深入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積極對接大灣區、建設示範區,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把優化環境作為「第一保障」,推行情感上暖心、措施上用心、機制上順心、政商關係上公心「四心」保姆式服務,創造了從籤約到投產僅用33天的「永州速度」。特別是今年,永州市啟動文化生態旅遊深度融合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行動,竭誠為每一位到永州觀光旅遊、投資興業的賓客朋友提供最優惠的政策、最優質的服務、最優良的環境和最有利的平臺。
(摘編自中共永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鍾君在「大湘南對接大灣區」永州文旅(廣州)推介會上的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