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乞巧節」到「中式情人節」 看七夕文化的古今嬗變

2020-12-26 中國青年報

七夕也稱作「女兒節」,自有一種婉約、浪漫的氣質。除了源自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七夕不只「有情」,還有乞巧、曬書,女拜織女、男拜魁星等充滿期待的祈願儀式。作為2006年第一批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傳統節日,千百年來「七夕」既承載了傳統文化對天地星辰的哲學崇拜、又飽含了人們對生活情感的不懈追求。

從古至今,七夕的民俗活動都是豐富多元的。有充滿神奇色彩的,相傳在七夕當夜待在葡萄架下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的悄悄話;有針對性較強的祈願習俗,如穿針乞巧、喜蛛應巧;還有拜織女、魁星星辰以期圓滿願望的……這些帶有儀式感的民俗傳統延續古老的文脈,講述著成人世界的不老童話。

浪漫七夕 不只有情

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中,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描述,這是文獻中最早關於「乞巧」的記載。隨著時代發展,穿針乞巧、投針驗巧、拜織女、吃巧果、接露水等習俗漸漸豐富了「乞巧」的形式和內容。

相較於崇尚「金榜題名」「衣錦還鄉」的男子而言,「巧」是古代女子能安身立命的基礎技能,也是賢惠能幹、持家有道的代表。神話中的織女正是此中翹楚,作為天上的仙女,人們拜織女祈求獲得相應的技能加持,正是勤勞的人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除了乞巧,跟牛郎織女有關的「感情」線也是七夕一個重要的主題。「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受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影響,自古以來有關七夕的詩詞,一字一句總關情,「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從驚鴻一瞥到兩情相悅,再到情感日常,古人有關「感情」的智慧總有一種了悟的灑脫,稠濃而不粘膩。

七夕文化的古今嬗變

從傳統鄉土社會發展至現代城市化,「心靈手巧」是美德但並不是唯一評判女性優秀的標準,女子與男子一樣在社會中自食其力,通過努力獲得認可。「乞巧」的社會功能逐漸弱化,更具有一種象徵意義,這時七夕的愛情元素被無限放大。

受外來文化的影響,西方文化節日的普及成為現代社會經濟全球發展的文化產物,也成為了現代人生活的日常。相對於被商家等各種因素推波助瀾的西方情人節,七夕也漸漸適應了現代人的生活口味和節奏,被潛移默化地打上了「中式情人節」的標籤。

傳統文化的延續發展需要活化的生活基礎。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七夕的文化內涵在文化交流、社會發展變遷的腳步中發生嬗變既無可厚非又在情理之中。

大數據看七夕 傳統文化正在回歸

據京東大數據顯示,七夕前一周,相關搜索環比增長280%,其中最多搜索的是「禮物」「巧克力」「送男/女友」等。《深圳新聞網》報導,在七夕之際,帶有中國傳統文化韻味的翡翠類珠寶最受歡迎,銷售額同比增長53%,同時帶動的還有水晶瑪瑙、珍珠、和田玉等,均有4成-5成的增長。在一家收藏平臺售賣翡翠飾品的直播間,更有藏友直接點名購買飾品是為了趕在七夕節當天送老婆。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傳統節日更是這樣。傳統七夕向「中式情人節」的過渡,是其發展的適應和嘗試,在西方情人節的龐大聲勢下,「中式情人節」的興起未嘗不是傳統文化的一種回歸,七夕來了,你打算怎麼過呢?

(實習生 索佳惠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宋靜】

相關焦點

  • 在古代七夕節與情人節無關,是中國傳統的女兒節或乞巧節
    一年一度的七夕到了,現代來說,就是情人節;放在古代,七夕通俗名中國女兒節,是姑娘們穿針乞巧、祈願禱福的日子。一、七夕節的由來與傳統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在七夕節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
  • 東方情人節or傳統乞巧節?看日本韓國如何過七夕!
    中新網8月7日電(孔慶玲)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又到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天上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人間迎來「東方情人節」。資料圖:一對情侶在飛濺的火花下深情目視對方。 楊華峰 攝不過,這一起源於中國的節日,在日韓仍保留著最本真的習俗——少女對月穿針,乞求心靈手巧。所以,七夕節,又名乞巧節。
  • 七夕節為什麼又要叫乞巧節?乞巧又有哪些形式?
    今天是中國的傳統七夕情人節,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農曆七夕節會是情人節,更有甚者以為每年二月十四號才是中國的情人節,這些都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很大程度上被外來文化的侵蝕所導致。小的時候到了七夕節,大人們就會要我們去葡萄樹架子下面靜悄悄的待著,說到了時間就會聽到牛郎織女的對話,有機會還會見到傳說中的仙女,為此一直深信不疑,每年都會準時地待在那裡等待奇蹟的出現,後面才漸漸明白這只是一個美好的神話故事。說起「七夕節」,最早起源於星辰崇拜,是人們將牽牛星和織女星神化和人格化的產物。
  • 變味七夕節,鮮花和巧克力讓「乞巧節」變成「中國情人節」
    今天是農曆「七月七」,眾多商家和自媒體以「中國情人節」做宣傳,帶火了鮮花和巧克力。但是在這個中國傳統節日裡,只用鮮花和巧克力來慶祝是不夠的,至少是不準確的。七夕節,又稱女兒節、乞巧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七夕節」:從「女兒節」到「中國情人節」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小時候的七夕,就是媽媽、外婆講的牛郎織女的美麗神話。七夕這一天,仰望星空,遙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那時的我頓覺生活浪漫而美好。如今的七夕,也是屬於「有情人」的節日,買買買、送送送,表愛達意。
  • 七夕節為何被大家認為是情人節?上元節與七夕節有何聯繫
    一提到七夕,大家很自然就會想到「中國的情人節」鵲橋會、定情、收禮物……但實際上,在古代,七夕的傳統習俗與情侶約會之類的活動根本無關!七夕在中國明明是乞巧節,而傳統的情人節是上元節,那麼七夕是在什麼時候被大家普遍認為是情人節的?為什麼我們不能把上元節普及為情人節?
  • 咱中國人自己的七夕,還要學老外的情人節嗎?傳統七夕節俗之乞巧
    但稍微有點年紀的朋友應該有印象,七夕以「中國情人節」的形象重新打包出現,實際上是最近十年左右的事情。那麼,作為傳統節日的七夕,它本來的面目是什麼樣的?後來為什麼沉寂了?又是怎樣改頭換面以「中國情人節」的形式重新登場的?作為七夕的「鏡像節日」的西方情人節是怎麼個來歷?以及,為什麼會發生傳統的七夕到現在「中國情人節」的這種流變?
  • 2020年情人節優秀作文:七夕節的遐想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情人節優秀作文:七夕節的遐想,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七夕節,又稱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在每年農曆的七月除七,也稱為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福,虔誠隆重。
  • 七夕:從女兒節到情人節,官方民間共同推動古老節慶新生
    在歷史長河中,古人並沒有把七夕主要當作情人節來過。那麼,回到歷史中,七夕對古人意味著什麼?牛郎織女的傳說是怎麼和七夕融合到一起的?七夕節又是如何變成中國情人節的?比之於「2·14」的西方情人節,我們在把七夕作為中國情人節來過的時候,又應該發掘出怎樣不同的文化內涵?
  • 七夕節的來歷是什麼?為何又稱之為乞巧節?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這一天也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中國的情人節。對於情人節這一說法,一些人卻有著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七夕節又名乞巧節,因此最重要的就是乞巧,所以是真正的女兒節。還有人說,七夕節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白頭偕老的情感,不是表達婚前的情人或者是戀人的情感,這是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兩種不同的感情。將七夕節稱為中國的情人節並不妥當。那麼七夕節究竟從何而來?它的真正含義又是什麼呢?七夕節被人們認為是情人節,源於牛郎織女鵲橋會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天上的織女下凡遊玩時,和人間的牛郎相愛之後決定留在人間,和牛郎過平凡幸福的生活。
  • 七夕到了,古代情人節是七夕還是元宵節?看完長知識了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今年8月25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節。作為古代社會中的情人節,被賦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這一天是女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也是民間年輕男女的定情日。同時,還有很多意蘊十足的風俗活動。或許在大眾的心目中,七夕就是古代情人節。
  • 北大教授張頤武:七夕非情人節 是真正的女兒節
    七夕不是情人節,是真正的女兒節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13日在微博中稱,傳統上,除了牛郎織女故事,七夕最重要的是乞巧。他說:「乞巧是女孩子向上天乞求智慧靈巧。所以七夕是真正的女兒節。」  其實,七夕節並非情人節。七夕節又名乞巧節,源於漢代。
  • 關於七夕節「乞巧」的來歷!
    關於七夕節「乞巧」的來歷!在中國古代流傳著很多民間傳說,這些民間傳說都是一個個神話故事,而傳說終究是傳說,並非事實。這些傳說是古代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想像,也算是討個吉利。大家都知道每年的2月14日是情人節,而這一天的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也是全世界著名的情侶之間的浪漫節日。可咱們也有屬於咱們自己的傳統情人節,那就是在每年的七月初七。民間傳說七月初七是牛郎織女相見的日子。而在這一天也會有很多情侶過節,還有單身的男女祈求找到終身的伴侶。然而七夕節又叫乞巧節,有著民間少女「乞巧」的習俗,關於乞巧的來歷,那就不得不提起,傳說中的那段愛情故事。
  • ...過「女兒節」!國風漢服、乞巧祈願……體驗兩岸傳統「七夕」習俗!
    古代七夕節真的不是情—人—節 Part1 七夕節不是情節人七夕最早源於三四千年前通俗名是「中國女兒節」是姑娘們穿針乞巧、祈願祝福的日子在我國的節日體系中並沒有情人節而西方傳入的聖瓦倫丁節填補了該空白玫瑰花、巧克力、燭光晚餐的浪漫過節方式受到了年輕人喜愛,並逐漸風行誤區二:「乞巧」七夕節與「愛情
  • 2016年七夕節是幾月幾號 2016七夕情人節是哪一天
    【2016年七夕節是幾月幾號 2016七夕情人節是哪一天】說到七夕節,很多人都會想起牛郎織女的傳說吧(七夕情人節的由來及習俗盤點),七夕節也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很多人都在期待著七夕節的到來,您知道2016年七夕節是幾月幾日嗎?2016年七夕節是哪一天呢?現在就與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七夕:古時的女兒節,今日的情人節
    七夕情人節,鵲橋相會時,佳期又一年。在當代年輕人心中,傳統節日七夕,已然與情人節是等號關係。但在古代,七夕其實是屬於女性獨享的專屬節日,也就是古代的「女兒節」。只是伴隨歷史的發展,七夕逐漸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在現代成為我國象徵愛情的節日。
  • 七夕也叫「乞巧節」或「女兒節」等,在古代並沒有什麼「情人節」的...
    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到了,你是如何度過的?過一個有文化味兒的節日,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七夕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如今也是浪漫的代名詞,被稱作「中國情人節」。25日晚,一場名為「情滿四合院」的主題活動在首都博物館舉辦,以傳統四合院文化中的「情」為主題,講述了許多有趣的婚俗。古代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 七夕不是情人節,古代女子七夕拜神乞巧,你可知道拜什麼神?
    文/曉夢閣主今天是8月28日,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七夕節。那麼,現在七夕節已經成為了中國人的情人節了,其實呢,七夕節,不是情人節,在古代叫乞巧節。(這般的小七有誰看過?)在中國山東在膠東灣一帶,流傳著一個七夕節的習俗,即拜七姐神,這也是一個古老的習俗。神,在中國的文化當中,都是需要拿來供奉頂禮膜拜的,這也是一種文化的傳統,以及流行在人們心中的一種信仰。拜魁星農曆七月初七這天呢,還是魁星的生辰。魁鬥星,廿八宿中的奎星,為北鬥七星的第一顆星,也魁星或魁首。
  • 七夕的乞巧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七夕節叫乞巧節
    今天是2019年的七夕節(8月7日),你可知道七夕節又叫乞巧節嗎?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七夕的乞巧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七夕叫乞巧節。  為什麼七夕節叫乞巧節  乞巧,中國歲時風俗,是七姐誕(七月七)的一項習俗。農曆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 以乞巧果為載體傳承七夕文化,避免七夕內涵被現代消費主義侵蝕
    當今越來越多的人將七夕節和西方情人節對標,將之稱為中國情人節。這種說法雖存在窄化甚至曲解七夕內涵的問題,但也可以看出某些熱愛傳統文化之士為傳承七夕文化所做的努力。只是當這個中國七夕節完全淪為商家的利器,七夕文化也隨之被消費文化覆蓋。如今的七夕節怎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