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特色餅乾(Speculoos)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20-12-19 華輿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據維他命資訊報導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比利時傳統宗教節日:聖尼古拉節,也稱兒童節。孩子們最高興的一天,會收到很多喜愛的禮物,同時,自11月以來,各大商店就擺出了Saint-Nicolas形狀的Speculoos-焦糖餅乾,這也是該節日的」標配「。

近日,負責遺產名錄的國務秘書Pascal Smet在訪問Woluwe-saint-Pierre的Goossens糕點店時提到:布魯塞爾大區已將Speculoos餅乾和其他工藝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這種由紅糖、麵粉、黃油和混合香料(肉桂、丁香、小豆蔻等)組成的傳統食品,至少從18世紀起,在聖尼古拉斯節開始之際,人們就食用它。

Pascal Smet說:"就像對fritkots和或菊苣(chicon-小苦菜)所做過的那樣,該地區正在將speculoos列入遺產清單,這樣可以永遠保護和改善它。"

該協會的協調員Géry Brusselmans說"幾乎所有的糕點師都還在用傳統方子準備每年12月的speculoos:用上好的黃油和木模。證明這種傳統的布魯塞爾手藝還活著! "

該協會還列出了首都地區約六十家手工麵包店和糕點店。在布魯塞爾,約有一百多人參與製造和銷售Grand Saint樣式的Spéculoos餅乾。

除了廣受群眾喜愛的餅乾外,布魯塞爾大區遺產名錄裡還包括了Ommegang遊行、fritkot、Toone木偶戲、聖維海根節(la Saint Verhaegen)以及啤酒文化和菊苣(chicon)文化。(原標題:比利時特色餅乾(Speculoos)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焦點

  • 日本壽司或將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葛鵬】據「俄羅斯之聲」廣播電臺10月22日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將日本的傳統民族美食與法國、墨西哥、地中海和土耳其的美食一起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報導稱,日本料理在世界各地傳播迅速。儘管在國外以壽司最為著稱,但其家庭菜餚包括各種米飯料理、日式咖喱和麵條(拉麵、烏龍麵、蕎麥麵)。
  • 泰式按摩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新社曼谷12月13日電 (記者 王國安)泰國文化部部長伊提蓬13日表示,日前在哥倫比亞波哥大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上,泰式按摩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泰國方面為此深感自豪。泰式按摩在泰國傳承已有數個世紀,被視為泰國傳統醫療保健藝術、科學和文化的一部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泰式傳統按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過去的泰國農耕社會。作為一種非藥物療法和人工療法,它通過活動身體,幫助重新平衡患者的身體、能量和組織來治療疾病。
  • 「太極拳」「送王船」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太極拳」「送王船」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20-12-17 21:59:31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電 (應妮 闞力)記者17日晚間從中國文旅部獲悉,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送王船」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新網
    「太極拳」「送王船」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翻頁 12月17日,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郭杜林月餅技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人民網太原2008年8月1日電記者鮑丹報導:日前,經國家文化部審定,國務院正式批准雙合成「郭杜林」晉式月餅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而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晉式月餅從此結束了不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歷史,雙合成郭杜林月餅從而成為「國餅」級產品。
  • 香港4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香港4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14-12-05 21:23:56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香港12月5日電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 關於公示擬列入天津市河北區第十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關於公示擬列入天津市河北區第十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公告 2020-11-16 16:1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項目 ,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形成以來,世代傳承,習練者遍布全國各地,並在海外有著廣泛傳播和傳承。
  • 朝鮮族打糕製作技藝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朝鮮族打糕製作技藝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喜歡打糕啊,它就像我的寶貝一樣。」8月22日,記者來到汪清縣,見到了朝鮮族打糕製作技藝的傳承人崔億今,老人今年69歲,幾十年的時光裡,她與打糕結下了不解之緣。記者從汪清縣政府獲悉,朝鮮族打糕製作技藝已經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精練日報|太極拳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CrossFit公布...
    出品/GYMSQUARE精練今日要聞太極拳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2月17日消息,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項目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義大利那不勒斯披薩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
    原標題:義大利那不勒斯披薩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 義大利那不勒斯披薩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智利《信使報》3月26日報導,日前,義大利決定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意南部那不勒斯傳統披薩餅及其烹飪做法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柳州苗族酸魚融水鬥馬等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6年02月28日 07:13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 作者:劉志傑 文章 編輯:利雪娟 柳州市公布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 廣州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公示
    有關負責人解密出臺內幕:「迎春花市」險些榜上無名   正在公示中的廣州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起了廣州市民的廣泛關注。大家有所不知,最具廣州特色的「迎春花市」差一點和名錄擦肩而過!昨天,中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接受本報採訪,解密名錄出臺內幕。
  • ...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戲|民歌|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神農架林區
    為切實做好神農架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保護、管理、傳承和傳播工作經仔細調查與深入研究、專家評審第七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第八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肖 夢(下谷堂戲)嶽 榮(下穀皮影戲)三、傳統技藝王尚雲(神農香菊餅製作技藝)徐靜英(苞谷黏糖製作技藝)陳傳鳳(苞谷黏糖製作技藝)第八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項)
  • 韓國泡菜入選UNESCO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韓國泡菜入選UNESCO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3-12-06 21:04:20 來源:中國日報網 據韓聯社12月5日消息,韓國越冬泡菜文化入選UNESCO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韓國泡菜文化,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日本「生鬼節」納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人們扮「鬼」慶祝
    當地時間2019年5月27日,日本東京,日本北部秋田縣的「生鬼節」傳統祭拜習俗被批准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人們扮「鬼」慶祝。日本東京,日本北部秋田縣的「生鬼節」傳統祭拜習俗被批准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香港公布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新華社香港8月14日電(記者郜婕)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14日公布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涵蓋20個項目,為保護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參考依據。  這份代表作名錄包括先前已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10個本地項目,分別為粵劇、涼茶、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湧、香港潮人盂蘭勝會、中秋節——大坑舞火龍、古琴藝術(斫琴技藝)、全真道堂科儀音樂、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黃大仙信俗。
  • 蒙古族民歌呼麥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_中國網
    2004年胡格吉勒圖在天津蒙古民歌學術演唱會      我國重點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呼麥於國慶前夕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這是繼蒙古族長調民歌之後,內蒙古自治區又一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到過內蒙古的人都知道草原是歌舞的故鄉,而呼麥又被稱作是草原深處的「天籟之音」。自二○○六年蒙古族「呼麥」民歌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隨著內蒙古旅遊業的發展,「呼麥」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和接受。
  • 非遺「送王船」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昨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阿爾斯特狂歡節盛大遊行(圖)
    2月11日,在比利時小城阿爾斯特,人們盛裝參加狂歡節遊行。阿爾斯特狂歡節於2010年11月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新華社記者 葉平凡攝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