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媳婦可真挑嘴,當年我坐月子連飯都吃不飽」「媽,你走吧」

2020-12-28 唯晨說

文/唯晨

今年有一個關於婆媳的小品《婆婆媽媽》,雖然用的是風趣幽默抖包袱的演繹手法,卻實實在在地刻畫出婆媳兩代人,由不同時代背景形成的不同文化理念和生活態度。

兩代人的思想觀念差距到底有多大,不僅僅是客廳種大蒜和口紅收集限量款這麼簡單,那是日積月累的生活和自我。

無論是影視劇還是小品段子,它們無一例外都是生活的縮影,就像漫畫一樣,用簡單又稍作誇張的手法描繪出生活和現實的模樣。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在觀看時雖然說不出哪裡像,卻總能引發共鳴。

婆媳矛盾從來都不是單純的對錯之分,這道千古難題從始至終都不曾被解決,有句老話這麼說:「多年媳婦熬成婆。」

社會對這句話的解釋也很有意思,形容一個人先在體力和情感上付出很多,受盡委屈,忍氣吞聲直至熬到一定的年限,等身份閱歷上去了,地位自然也會得到認可,從此就可以放鬆下來,過上好日子。

這樣的解釋讓我不禁想起「先苦後甜」「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等勵志詞彙。得是怎樣的壓抑和不滿才會令一個人的心性在歲月裡發生突變。

看《人民的名義》時不少人嘲笑趙處長貪了那麼多錢,塞滿房間裡的各個角落,卻一分都不花,像極了藏糧食的花慄鼠。

面對證據,趙處長說了這麼一段話:「我一分錢都沒花,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窮怕了。」

這句話可憐又可氣,曾經的苦難將一顆赤子之心慢慢熔為黢黑汙血。

無論是從苦難中走出來的男人還是熬成婆的女人,他們太難意識到自己的思想已經存在問題,堅定的固執和絕對的不滿將生活徹底變了樣。

袁小雅和老公結婚的時候就知道婆婆是個極其節儉的人,無論穿衣打扮還是買菜吃飯,那是能省就省,甚至就連平時傷風感冒也是能扛過去就堅決不吃藥。

剛開始她並沒考慮到老一輩的生活習慣會給自己造成什麼影響,畢竟小雅和老公李臨的婚房買在離家兩百公裡以外的城裡。任婆婆怎樣的生活習慣,只要不住在一起就不會對她造成影響。

婚後的日子過得順風順水,小雅和老公在城裡工作,戶口遷過去已經成了城裡人,公婆老兩口在老家自給自足,生活也算得上自在安逸。

結婚兩年後,小雅生下女兒。袁家做生意一年四季都很忙,娘家媽媽根本騰不出手來照顧小雅坐月子,雖然不情願但也不得不請婆婆來照顧。

李臨自然清楚母親的生活習慣不好,特意分別對妻子和母親千叮嚀萬囑咐,只求這一個月裡相互理解一下,等出了月子一切就都好了。

小雅為了不讓老公為難一口答應,還特意提前給自己定了全套月子餐,等婆婆照顧自己的時候就不用每天為了做什麼飯而犯難,到時候只管搭把手就成。

在李媽媽的認知裡兒媳婦坐月子,自己身為婆婆去伺候天經地義,畢竟嫁進門就是李家人,若真讓人家娘家媽伺候就是在打自己的臉。

婆婆帶著米麵糧油以及用破衣服撕成的尿戒子住進了家裡。第一件讓小雅無語的事情是婆婆死活非要給剛出生的女兒用尿戒子,她說尿不溼太貴,一片尿不溼都頂她在老家的一頓飯錢了。

類似於這種在瑣碎小事上的分歧越來越多,比如餵奶方式,該不該給孩子睡頭型,要不要綁腿,能不能抱著抖……

接二連三的分歧讓小雅覺得胸口發悶,心情不好態度自然也熱情不了,從剛開始的客氣禮貌逐漸變成不耐煩和沉默。

婆婆又不傻,兒媳婦的情緒都寫在臉上,雖然每次不樂意聽自己觀點時都閉口不言絕不頂嘴,但行為上的不遵從讓她也十分焦躁。

想當年自己做媳婦那會,老婆婆哪會真正操心,別提伺候月子,連一句建議都沒有,眼睜睜看著自己因為年輕不懂最後大人孩子都落下一身毛病。

如今兒媳婦坐月子,自己不僅來伺候還誠心誠意傳授經驗,對方卻不領情。這麼一想李媽媽的火氣就不打一處來。

一輩子省吃儉用就為了養兒子抱孫子,兒媳婦不爭氣沒能生出孫子也罷,既帶不好孩子又不持家,最重要的是她還不聽長輩的話。

袁小雅事先定好的月子餐每頓都是由專業營養師搭配好的食材,每天準時配送到家,起先婆婆並沒在意,畢竟只做自己跟兒子的飯對她來說輕鬆多了,兒媳婦願意吃外賣就隨她吃。

直到有一次婆婆好奇問了配送員一句:「你們幹外賣挺辛苦,這麼遠送到家還得熱乎著。」

送餐員笑著說:「大姨,我們這不是外賣,是專門為產婦搭配好的營養餐。坐月子哪能吃外賣呀,這是高級營養師一對一定製的月子餐,對身體好著呢。」

送餐員走後,婆婆就坐不住了,她本就心疼外賣貴,要不是兒子千叮嚀萬囑咐多包容兒媳婦,肯定不能放任她買著吃。

袁小雅吃飯的時候,婆婆輕輕推門進來:「小雅啊,你這高級營養餐一頓得花不少錢吧?」

正吃飯的小雅沒有在意,隨口答了句:「也不貴,一整套下來不到九千。幸虧您來了,不然住月子中心的話怎麼著也得兩三萬。」

當聽到兒媳一個月光夥食費就要花掉小一萬時,婆婆的臉色馬上變了,她扭頭出了臥室,回到自己房間裡怎樣想怎麼憋氣。

李臨下班剛到家還沒來得及去看女兒就被母親拉到一旁告狀:「你媳婦可真挑嘴,當年我坐月子連飯都吃不飽。她倒好,生個丫頭片子還真把自己當了國寶,今天我才知道她吃的那什麼高級飯一天好幾百。那可都是錢呀,這樣的女人怎麼指望她能好好過日子。

還有,從前幾天開始她就對我愛答不理,我說小孩哭了抱著晃晃一會就睡,她非不讓抱,說什麼腦子沒有發育好不能晃。你小時候哪次不是晃著哄睡的,我沒搭理她抱著孩子就出來了,她竟敢跟到客廳還瞪了我一眼。

兒呀,你打小就實心眼,往後可得留點心,她現在沒有生兒子還花錢如流水,可別到最後雞飛蛋打。不然媽先不走,住上半年替你看著她……」

母親好似憋了天大的委屈,拉著李臨有說不完的話,看似是在關心兒子的婚姻,繞來繞去卻句句指責兒媳的不是。

李臨雖是個孝順孩子,但更清楚自己妻子的為人,對母親一貫節儉的生活方式他心知肚明,之所以在接母親進城的第一天就千叮嚀萬囑咐,就是怕她固執己見攪亂了生活的平靜。

如此看來,這一個月的平靜都很難保持下去。於是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打斷正絮絮叨叨的母親:「媽,你走吧。我明天下午或者後天請假送你。」

聽兒子這麼說,李媽媽張了張嘴沒再說話。過了一會小聲咕噥了一句:「真是兒大不由娘,我這伺候月子還沒到時間就被往外攆,這是打我老臉吶。」

婆婆被送走後,袁小雅請了個臨時保姆,湊合坐完月子。

從始至終李臨都沒讓她知道婆婆突然有急事回老家的原因,更不知道婆婆曾在背後說過什麼,所以對半個多月的照顧她仍舊心懷感激之情。

若問怎麼樣才能解決婆媳矛盾,恐怕真的沒有人可以自信地給出一個完美答案。畢竟,就算是親生子女也會跟因成長背景不同跟父母產生矛盾。

面對婆媳矛盾的關鍵點不是消滅矛盾,而是適當的避免矛盾被激化。對於生活中的細枝末節不必明察秋毫,有時候糊塗也是一種幸福。

今日話題:在你看來婆媳之間最大的分歧是什麼?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感謝您的支持,喜歡請關注唯晨說。

相關焦點

  • 兔崽子,我們好歹是你父母,吃一隻你媳婦的下奶雞咋滴了?
    兔崽子,我們好歹是你父母,吃一隻你媳婦的下奶雞咋滴了?還好沒胖,也沒瘦,我們產婦吃不完只有他丈夫吃,如果丈夫吃不完只有倒了,我媳婦做月子燉那些雞啊骨頭啥他吃不完剩下的都我吃,有一次我不在家,又剩下我媽問我爸吃不吃?我爸只接說倒了。
  • 寶媽坐月子上演吃貨諜戰劇, 婆婆連黃瓜都不讓她吃
    一位網友曬出了她正在坐月子的朋友最近的苦惱:這位寶媽的婆婆管得實在太嚴了,竟然連黃瓜都不讓她吃!「朋友在坐月子,婆婆熱心又古板,做的飯實在是難以下咽,我們一幫小姐妹天南海北的瞎著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幸虧還有個在身邊的,幫忙買好吃的送過去,怎麼吃也是個難題啊!!」
  • 雞是我買給媳婦下奶吃的,你憑啥拿去給你老公下酒?太過分了!
    我弟妹坐月子,都是我老媽,弟妹娘家和我弟家隔一棟樓,坐月子來了三次,嫌弟妹生了個女孩,還不讓我弟妹多吃,說怕月子後太胖了,我媽天天換花樣的給我弟妹做下奶的吃食,我弟妹卻說怕胖,沒鹹淡不吃,給我媽氣的啊。反正四五十隻雞就這樣一天殺一隻,知道疼人,也許婆婆是好心,只是不會表達。
  • 「我媽沒義務照顧你坐月子,但你有義務養老」好,我知道錯了
    比如:她覺得坐月子期間不能洗頭,可小琪覺得超過三天不洗,頭髮上就會滋生很多細菌,萬一影響了孩子怎麼辦;比如:她覺得坐月子必須要每天吃雞蛋,不停地吃雞蛋,這樣才能充分地補充營養,可小琪看到雞蛋就想吐,根本吃不下去。
  • 「我坐月子婆婆給我吃了一隻雞一條魚,她老了我都還給她了」
    我一個人在婆家坐月子,我婆婆特別摳門,她給我吃的都是一些土豆蘿蔔之類的,平常吃起來都覺得難以下咽的飯菜,很少見到葷腥。就連鄰居們送來的雞蛋,也基本上是進了她自己的肚子,很少做給我吃。」「我整個月子她只給我買過一隻雞和一條鯽魚,還是我媽來看我的時候為了裝給我媽看。等我媽走了,她就繼續給我做土豆蘿蔔。我因為吃不好,心情也不好,奶水很少,孩子被餓得直哭。
  • 「媳婦,你坐月子啥都不幹還抑鬱,我那會生完孩子就下田幹活」
    對於那個年代的婆婆,沒有飯吃,沒有錢用,就是最苦最難的日子,自然理解不了現在的媳婦,有飯吃有錢用,日子這麼舒坦,坐月子還能坐到抑鬱。媳婦楊妮妮剛剛坐月子5天,婆婆已經照顧得夠嗆。兩個人最大的分歧,就是飲食習慣和坐月子方法的問題。02.
  • 月子裡婆婆給媳婦洗頭,出了月子婆媳卻鬧翻了:婆媳天生是敵人?
    但最讓人感動的是:從我媽來了後,婆婆竟然每天纏在我媽後面,讓我媽教她學做麵食。「小鳳小時候最喜歡吃什麼啊?」「她呀,什麼都愛吃,小時候我做的水煎包、蔥油餅、炸的麻葉,她沒有不愛吃的。」「那你就教教我做?」
  • 一碗「有毒的」月子飯,毀了孕媽的「健康」,許多產婦都在吃!
    在大多數家庭中幾乎都是婆婆或者媽媽來照顧月子,兩代人觀念的抗爭總會出現摩擦,前不久聽朋友跟我分享了一個故事,一位姨娘在家照顧剛剛剖腹產10天的媳婦吃飯,寶媽忍著刀口的劇痛掙扎著起床吃飯,費勁九牛二虎之力的寶媽看見碗裡的白米飯有些詫異,但她依舊沒說什麼拿起筷子吃了起來,等米飯剛到嘴裡寶媽直接就吐了出來,並對姨娘說
  • 老規矩真坑「媽」,還是看看專家教你坐月子怎麼吃
    老規矩真坑「媽」,還是看看專家教你坐月子怎麼吃 坐月子 總是離不開產婦和媽媽、婆婆的各種開撕 老人總說 月子裡一定要養好 不能洗頭 不能洗澡 不能吹風
  • 「產後坐月子親媽來照顧,我卻更累了,真希望她快點走」
    文|好孕姐前幾天,跟一個還在坐月子的朋友聊天,她發牢騷說:「產後坐月子親媽來照顧,我卻更累了,真希望她快點走。」我納悶:親媽對女兒的飲食、習慣知根知底,不應該比婆婆照顧月子更稱心嗎?但朋友說:孩子出生後,婆婆因為要忙著開店,不能來伺候月子,就每月出5000塊錢,讓她親媽來伺候。可是,她媽來了之後就幫忙洗個尿布,其他家務活都不做,也很少抱孩子。所以,她老公下班回來還要做飯、收拾家務、幫忙哄娃。看著老公忙得團團轉,她很心疼,但也心疼自己的媽,不好指派媽媽幹活,很多事只能自己做。
  • 「老婆,我媽說她重病你給她吃泡麵」「我坐月子時她說有營養啊」
    「老婆,我媽說她重病你給她吃泡麵」「我坐月子時她說有營養」02吳女士口述:我嫁到老公家裡已經有將近十年了,在這十年的婚姻當中,老公對我還算可以,唯一有矛盾的就是我和他的媽媽,從我進他們家門的第一天開始,就感覺婆婆對我的態度十分的不友好,就連說話好像也是斜著眼看我一樣。
  • 幽默小段子,後來我媳婦點點頭一口氣又吃了三碗飯
    昨天是個好日子,跟我戀愛三年的女朋友正式成為了我的媳婦。今天,我媳婦吃完飯就在桌子上坐著,也不說話時不時瞅瞅我媽。然後,我媽就有所察覺,急忙問她:吃完了啊?媳婦:嗯!我媽:喝口水吧!媳婦:不渴。我媽:看會兒電視。媳婦:哎,也沒啥好節目。我媽突然想起什麼:要不再吃一碗?媳婦:好的。
  • 坐月子,當南方媳婦遇上北方婆婆,過來人:這輩子再也不碰雞蛋了
    文|好孕姐你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坐月子都吃了啥?我一個同事是嬌滴滴的南方人,嫁到我們北方後各種不適應,尤其是飲食上。她說她對月子裡的飲食尤其記憶深刻,一輩子都忘不了,我們好奇她婆婆月子裡給她吃了什麼神仙飯,她告訴我們:一天十幾個雞蛋!原來,我這位同事從小不怎麼愛吃雞蛋,因為覺得雞蛋黃味道腥。但好像前世跟雞蛋有緣似的,一個不怎麼碰雞蛋的人,在月子裡硬是吃掉一整箱雞蛋還多。
  • 坐月子期間 婆婆送了我31包方便麵讓我當午飯吃 我這輩子都忘不了
    月子裡的仇,女人真的會用一輩子來記小夢到現在都不能原諒自己的婆婆,因為在她看來,這個女人當年對自己的做法真的太不厚道了,平時婆媳之間有矛盾也就算了,但是兒媳為自己家開枝散葉後,正是脆弱的需要得到照顧的時候,但凡有一點同理心的婆婆,都會放下爭執
  • 「坐月子餐餐辣椒,你卻偷吃海參」「你要吃清淡,兒媳婦」
    導語:「坐月子餐餐辣椒,你卻偷吃海參」「你要吃清淡,兒媳婦」作者:三點來源:讀者談文章太短了,請勿浪費資源三點鐘你好老師:我應該算是遠方的妻子。懷孕期間沒吃什麼好東西。通常是花園裡的蔬菜,雞蛋是吃得最多的葷菜。她說她蛋白質高,配得上我。坐月子期間,飯是辣椒,炒一片菠菜葉放辣椒;辣椒炒肉基本上就是辣椒炒。我熱得出汗了。我一說,她就會說湖南人沒有辣椒就吃不下飯,沒有辣椒就開不了席。讓我適應就好。
  • 寶媽坐月子這樣吃,不僅產後恢復快,而且不容易落下月子病!
    就算平安生子,產後坐月子還是很關鍵,寶媽們不能馬虎,以免身體恢復得不好,落下月子病。以前媽媽經常會跟我說,她當年坐月子因為家裡條件不好,都沒有肉和雞蛋吃,連炒個菜都沒有油可以放,她整個月子就吃白砂糖、酒糟、油渣。她還要餵我母乳,所以她一直覺得很餓,月子裡還要幹很多活,沒有人幫忙,所以她月子都沒有坐好,落下了不少病。年輕的時候還不起眼,到老了就顯現出來了。
  • 「坐月子而已,你沒必要吃那麼好」一個月後她的做法,讓老人臉紅
    坐月子是給那些剛剛生完孩子的女人留出來一個修養時間,把身體恢復好,都說坐過月子以後身體才不會落下疾病,所以這個傳統就一直保留下來了。一般坐月子的都是婆婆來幫把手,畢竟這兒媳婦是幫他們生了孩子的。當婆婆的可要記住,這個坐月子需要給女人好好補充營養,可不能斷了吃的,那樣對餵養小孩也不好。白麵條白粥加白水,這種清淡的菜譜變成一日三餐,恐怕誰都受不了。
  • 我不就是吃了你1隻雞,你至於在這裡給我「甩臉子」嗎?
    剩下的都被我奶,我爸還有我吃了,嫂子做了四十多天月子,全家除了我媽(我媽有膽囊炎不吃雞和雞蛋)都跟著長胖了一圈,我做月子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我媽說吃點有啥,不能讓全家看著你們吃好的,全家一起吃才香。去嶽母家張口就六千。這兒子做的太對了。親媽伺候自己媳婦月子不是應該的嘛。你媽離婚了為什麼要把你帶著?
  • 「我坐月子,我媽買來排骨讓我補,憑什麼你就拿去送給了別人」
    都說女人生完孩子後,是從鬼門關走了一趟,這是相對於以前在醫療不發達的情況下,經常出現的一種可的情況。但對於現在這個時代,的確是沒有以前那麼嚴重了,但女人生孩子時依然有風險率,這和本人的體質是有特別大的關係的。
  • 「兒媳,你命真好,坐下來就吃現成飯」「我不吃了,回娘家!」
    都是雞毛蒜皮的事兒,只記得最近一次,我媳婦她看到孩子手髒了,讓我爸給孩子擦擦手,我爸沒看到衛生紙,就要那換下來的尿不溼給老大擦手,她就對我爸說有病,我說她,你這麼說話不好,她不服氣就說為什麼拿尿不溼給我閨女擦手,我媽也在,就說我媳婦,要說誰最命好 就我媳婦命最好,坐下來就吃現成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