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人肉搜索到疑似波士頓爆炸兇犯面部照片(圖)

2020-12-19 閩南網

網友人肉搜索到疑似波士頓爆炸兇犯面部照片(圖)

追兇
網友「人肉」勝過FBI這就是兇手?

  網絡的好處就是可以在短時間內集合多人的力量並進行分析,再加上處於「自媒體」時代,人們可以隨時將拍到的照片共享。這也使得在網絡上匯集了海量爆炸前後的現場照片。而其中一些照片不經意地拍下疑兇的點滴。以下組圖便是網友根據FBI提供的線索,在網上照片「人肉」出疑兇的整個過程。(據unwire.hk網)


FBI 在爆炸後公布了重要線索:其中一個炸彈是藏在一個黑色的背包中。


根據以上線索,網民通過多張由推特或Facebook 等社交工具上傳的照片,發現爆炸位置附近所拍照片中,有一個人背著疑似FBI所描述的背包。


網友從另一張照片放大後,看到疑兇的模樣,此時他已經放下了背包。

細節
爆炸裝置:高壓鍋造價不足100美元

  新快報訊據美國《波士頓環球報》報導,引發波士頓爆炸慘案的爆炸裝置是一種改造過的高壓鍋。高壓鍋的容積有六升左右,外面套有黑色的袋子。在高壓鍋裡面,裝有很多金屬碎片,釘子和鋼珠。

爆炸源可能是黑炸藥

  在現場進行調查取證的專家稱,該起爆炸案件中的爆炸源被列為殺傷力較低等級的炸藥,也就是說爆發的速度較低,爆炸強度並不能造成可以以氣壓傷害路人或者震碎建築物窗戶的衝擊波,但是足以推動彈片擴散到很大的範圍,因此傷害範圍很廣。而警方對第二次爆炸地點的調查顯示,炸藥中包含了明顯是蓄意擴散波及範圍而加入的球軸承和氣槍彈藥。

  爆炸之後,很多受傷者腿都被炸斷需要截肢,這表明這種爆炸裝置威力不小。而之所以能夠爆炸,是因為高壓鍋裡面裝有黑炸藥。通過簡單的引爆裝置引爆之後,能夠造成巨大破壞。而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製造這種裝置的成本並不高,只要100美元(約合620元人民幣)左右,使用的材料也不複雜。

  儘管這次襲擊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但還不足以撼動旁邊的建築。為此,專家估計高壓鍋裡面的炸藥是黑炸藥,而黑炸藥在美國的很多超市以及打折商店都可以買到。「黑色炸藥或無煙炸藥甚至網上都買得到,網上還有很多介紹如何引爆的信息。」美國一名官員說。

裝置常被用於阿富汗

  另外,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發布的材料,這種簡易的爆炸裝置經常被用於阿富汗、印度和巴基斯坦,「基地」組織曾經大力宣傳使用這種爆炸裝置。這或許是暗示,這次爆炸案的幕後元兇是來自境外的恐怖分子。但專家也認為由於這種裝置製造簡單,很難判斷到底是境外恐怖分子還是本土恐怖分子實施了這次襲擊。

  「這恐怕需要很長的時間,」美國一名聯邦執法人員說。而且,如此簡單的爆炸裝置可能暗示襲擊者是一位業餘人員,難以獲得更精密的爆炸裝置。但也有可能是一名高手所為,故意以此來掩蓋自己的蹤跡。「他這麼做是因為他知道這樣的爆炸裝置難以追蹤。」美國國土安全部一名前任官員說,「因此這樣的襲擊者可能會發動更多襲擊。」

  波士頓警察局長官艾德·戴維斯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希望能夠有更多目擊者將現場的照片和錄像遞交給警方,而這些資料可以是爆炸發生前後的一段時間內拍攝的,都有可能為警方提供有用線索。

相關新聞:

波士頓爆炸案中受傷中國女生周丹齡照片公布(圖)

1名波士頓大學中國女留學生爆炸中受傷昏迷

相關焦點

  • 網友「人肉搜索」偷車賊 照片真實就不違法
    網友「人肉搜索」偷車賊 照片真實就不違法 「yuanbosoft」在自己博客、天涯論壇等論壇內發了一個帖子,帖子中上傳30餘張視頻截圖照片。
  • 人肉搜索 很強也很暴力(圖)
    這種搜索方式,變枯燥乏味的查詢過程為「一人提問、八方回應」的群體性搜索,現實生活中的知情網友便將搜索對象的一切在網上羅列出來。  從大學生賣身救母事件,網絡虐貓事件,到火爆的「銅須門」網絡醜聞,「功夫少女」色情照片事件,再到上月的遼寧女視頻辱罵四川地震事件,「人肉搜索」時刻顯示著網民互動戰爭的浩瀚、壯闊,如此強大的人海戰術威力不禁讓人折服。
  • 網友用人肉搜索作反腐利器 七大招數走向前臺
    監督官員網絡七招  人肉搜索作為反腐的利器正逐步前臺。網民通過人肉搜索的方式監督民官,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南都周刊記者·牛思遠 實習生·鄭璇   「如果你愛他,就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你很快就會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也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因為那裡是地獄……」  這是網絡上流傳已久的名言,被用來形容「人肉搜索」的強大威力。  在網絡監督中時,一旦被群眾鎖定目標,就意味著過去現在甚至未來都放在了顯微鏡之下。
  • 《紅旗文稿》:「人肉搜索」是多數人的暴政 為中國獨有
    正如您信中所說,「人肉搜索」由於海量網友的參與,在搜尋和提供信息、線索方面,具有難以估量的巨大威力,它的「智能性」也遠非機器技術等手段可以比擬。「人肉搜索」就如同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通過網絡對社會生活進行有力的道德規範、輿論監督;另一方面極易侵犯個人的隱私權,甚至還容易引起網絡暴力的蔓延。「人肉搜索」為許多中國網友所熱衷。
  • 網際網路十大著名人肉搜索事件
    得知這一消息,熱心網友決心發動人肉搜索,幫助奧運冠軍找爸爸。其實,這個消息並不是郭文珺提出或授權的,也不是其家庭和家族內部對外宣布的。8月13日在郭文珺親屬聚會時,其母親和姑媽告訴記者,希望該話題可以終止。因為誤讀不但使得郭文珺及其兩方長輩和親友陷入巨大尷尬,也令家人的那份痛再次加劇昨日,郭文珺的母親和不少網友都通過各種方式表示,希望廣大網友停止這種「人肉搜索」。
  • 人肉搜索等於無解?普通人應該如何防範!
    此後,童先生遭網友「人肉」,其和家人遭「愛狗人士」死亡威脅。那種巨大的恐懼感讓夫妻倆喘不過氣來。絕望中的妻子王豔豔選擇了割腕自殺。眾多「暴民」的狂歡,誰之錯?普通人面對這種信息洩露又該如何防範呢?人肉搜索是通過網絡挖掘一個人的信息。
  • 網友講述遭人肉搜索經歷 三種人最易人肉
    核實身份查出感情騙子講述人:小喬,1986年生人 人肉工具:Google 人肉地點:各大論壇小喬已經畢業一年,她是大三的時候人肉了一下正在試探期的交往對象。「就是搜一搜嘛,事後才發現,我這也是人肉搜索,還是牽涉兩個女生的『公主復仇記』。」
  • 為尋丟失相機 店主網上發照片"人肉搜索"引爭議
    楚天都市報訊 □本報記者王進良27日晚7時10分許,一名穿深色毛衣的男子來到安陸市儒學路一家影樓,請服務員小陳、小程洗幾張照片,稱要急用。隨後,男子讓小程從他U盤裡的數十張照片中,挑選小孩的照片洗,並拿出一張登記照讓小陳翻拍一下。小陳拿著登記照上二樓翻拍,該男子也跟著上去。上樓後,他對影樓保險柜(未鎖上)裡的幾個相機很感興趣,逐一詢問了價錢。兩人下樓列印照片時,男子沒有看小陳處理照片,而是坐在上樓的樓梯口,期間,還幾次進出影樓。
  • 安全貼|如何防止在網上被「人肉搜索」?
    ,網際網路時代,這句話已經不是句玩笑了,大家的個人信息隨時可能被「人肉搜索」出來。不過不要害怕,小翼來教你如何避免被「人肉」。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人肉搜索」?「人肉搜索」是區別於機器搜索之外的另一種信息搜索方式。
  • 民警發帖發動人肉搜索尋疑犯
    民警在網上發的人肉搜索嫌犯帖子截圖「汝陽縣發現破壞銀行ATM機,誘導取款人轉帳詐騙案件。」「請廣大網友積極提供破案線索。」昨天上午,大河網上一個「公安協查」的帖子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汝陽縣一民警在網上發帖:「人肉搜索」犯罪嫌疑人線索,並提醒大家遇到此類事件注意防備。民警以「人肉搜索」的形式在網上尋找犯罪嫌疑人是否合適?被通緝的人目前只是「犯罪嫌疑」,尚沒有最終定罪,警方能否在網上公開他的照片?這種做法是否侵犯人家的肖像權和名譽權?網友眾說紛紜。
  • 人肉搜索辯證網絡暴力:王法管不了網法(圖)
    從網絡虐貓到「銅須門」,再到「遼寧女事件」……「人肉搜索」顯示出來的人海偵查戰術,其威力讓人驚悸。遭到「肉搏」的對象,一個個於現實中被「葬送」。於是「反對網絡暴力第一案」誕生了。這一為宣揚道德正義而發展壯大的事物,如今卻要接受道德和法律的雙重審判。
  • 人肉搜索在臺灣合法 將有百萬網友可幫警察找人
    綜合消息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臺「立法院」三讀通過「個人資料保護法」,在修正後,人肉搜索變為合法,讓警方未來通過人肉搜索有了法律依據。這也意味「全民警察」的時代即將來臨,數以百萬計的網友幫助警方高效找人,警方戲稱「這下子線人也越來越難混了」。
  • 網友熱捧反人肉搜索教程 論壇註冊不要用個性ID
    近日,一個帖子在網上火熱傳播,發帖人稱通過百度和Google的搜尋引擎,輸入QQ號、郵箱等信息,就很容易能搜索到「人肉」對象的大量相關信息,而且事主往往防不勝防。發帖人還介紹了設計大眾化網絡ID、給QQ空間或者博客加密等幾種防止信息洩露的方法。有網友戲稱,此為反「人肉」基礎教程。
  • 人肉搜索?原來是這麼簡單的!
    看到「人肉搜索」這詞大部分人肯定和技術流聯想到一起,但人肉搜索並沒有這麼難,甚至只需要動一下腦筋就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今天小安就來揭秘人肉搜索的具體流程是怎麼樣的。想要進行人肉搜索就必須得符合以下幾點:有一定的傳播面最好有圖片最好有姓名有一定的推理頭腦前幾年一篇《我如何推理出王珞丹住址》的一篇文章讓人重新認識到人肉搜索有多恐怖,沒聽說過的朋友小安幫你回顧一下。
  • 人肉搜索明令禁止!還記得那些被「人肉」傷害過的人嗎?
    電影《無形殺》、《搜索》曾一度引發民眾對於「人肉搜索」的討論,日前,3月起明令禁止網絡暴力人肉搜索登上微博熱搜,「人肉搜索」這一話題再次引發網友熱議。隨後,他們將剪輯過的視頻上傳至網絡,被一些媒體冠以《疑妻子被撞 男子竟在泳池中按著小孩打》之名大量轉載;安醫生夫妻的詳細姓名、電話、工作單位、照片等個人信息也在當地微信群中廣泛流傳,不明真相的網友開始抨擊安醫生夫妻,謾罵、威脅此起彼伏。最終,不堪捲入輿論漩渦的安醫生在自家車內服藥自殺。
  • 人肉搜索老了:沒有監督,只有惡意
    「人肉搜索」曾被寄予了網絡監督的希望一般認為中國大陸第一起大規模的人肉搜索事件,是2001年的「陳自瑤事件」。當時有網友貼了一張美女的照片,自稱是自己的女朋友。結果被好奇的網友扒出,是微軟公司的女代言人陳自瑤,並貼出了她的大部分個人資料。事件開創了人肉搜索的先例,之後陸續發生了「虐貓事件」、「銅須門」網絡人肉事件,直到2007年,「周正龍拍虎」使人肉搜索成為了公共行動。
  • 「人肉搜索」或涉嫌多重違法 應如何追責?
    《法制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因「人肉搜索」釀成的悲劇並不鮮見。早期的人肉搜索,網友通過懸賞「社區幣」公開求助。2001年某日,有一男性網民在貓撲網貼出一張美女照片,吹噓該女子是其女朋友云云。之後,有網友看出,此女子的真實身份是「微軟第一美女」,並貼出了她的大部分個人資料。
  • 「人肉搜索」,行善還是作惡
    「侵犯隱私」、「很衝動很暴力」、「非理性」……一頂頂帶有貶義的帽子扣到了「人肉搜索」這個網絡新事物頭上。  其實「人肉搜索」本來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你在網上發帖提問,很快就有來自五湖四海的熱心網友解答你提出的問題。公益性、互助性、分享性是「人肉搜索」的特點,它充分發揮了人在網絡世界中的能動作用。一些知名搜尋引擎和網站都設立了這個功能,比如「百度知道」、「新浪愛問」、「雅虎知識堂」。
  • 人肉搜索模式的商業價值
    人肉搜索,可以是私人化的小圈子事件,也可能是區域化、社會化的集體事件,但其所有的發生源、話題製造者和幕後推手,都是以人為中心。   那麼,人肉搜索從網絡生態到社會議題再到商業契機的發展路徑如何?對青年人來說,他們如何看待人肉搜索這把雙刃劍?又如何為人肉搜索對象支招呢?   騰訊搜搜作為中國青年網民最喜愛的搜尋引擎之一,長期關注青年群體的發展。
  • 以案釋法丨「人肉搜索」一時爽,但你知道這是犯罪嗎?
    有網友表示,不到一小時,女司機的個人信息迅速被網友「人肉」出來。她的身份證照片、工作照片、車輛違章信息、住址信息等隱私都被網友扒了出來。1人肉搜索首先涉及到隱私權的保護問題對於侵害隱私權行為的處理,最高院在《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中指出: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材料或者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隱私,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