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清明上墳添土,會有哪些規矩和講究?還要注意嗎?

2020-12-21 三農常識絮語

導語:農村清明上墳添土,會有哪些規矩和講究?還要注意嗎?

清明節上墳祭祖,是表示對祖宗的尊敬和懷念之情的一種必不可少的形式。對於農村長大的人來說,都經歷過。那麼,需要注意些什麼?有哪些講究呢?或許大多數人都不是很了解。下面,小編就分享一下當地的規矩和講究:

參加人

清明節是三大「鬼」節之一。所謂「強旺者希克,為旺而有制主功名利祿;衰弱者忌克,為衰而受克主病災破敗」,因此,老人、幼兒、病人、孕婦等體質弱者不宜參加。

衣著

衣服顏色以黑色、麻色、白色等素色為宜,切忌綠色、紅色紫色等色澤鮮豔的衣服;衣服款式也應該是得體大方,不能過於誇張個性,不然,會被認為有失體統、是對逝者的不尊重。

貢品

水果蔬菜、雞鴨魚肉,都可以做成貢品。但是,在當地,雞蛋是不能作為貢品的,不管是煮雞蛋、炒雞蛋,還是其他蛋製品,都是不能作為貢品的。在上墳還沒有完的時候,是不能吃貢品的,老人說,吃了會嘴腫。上墳拿的貢品,不管是潑灑祭奠先輩,還是人們食用,都得用完,是不能再拿回家的。

很多人會選擇在這個時候為去世的老人們添墳,但添墳這個事是件很嚴肅也很講究的事,不是隨便亂添,也不是誰都可以添,這裡面有說法。

上墳添土

一是祭拜。在墳墓的右後方(逝者頭部的右後方)點三根香,焚燒黃表紙,奠酒,磕頭。

二是觀察。觀察墳墓周圍是否有破損,是否有動物打的洞,是否有火燒、水淹的痕跡。

三是添土。不能從墳墓範圍內、其他墳墓處取土,也不宜在墳墓的西北方位取土,西北方象徵著天,也象徵著墓主人的祖先。土必須乾淨,不能含有雜質。添土的位置在墳頭的左邊或者右邊。

上墳

待添土完成後,在墳墓的前方(逝者腳的方向)擺放貢品,焚燒紙錢。將每樣貢品都取少許潑撒,寓意著給先輩們。而對於新墳,則還需要在墳後用土塊壓一根寬10釐米左右,長1米左右的白紙或長的紙錢。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春季往往屬大風天氣,而且柴草乾燥,在焚燒紙錢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防範工作,避免引起火災。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的分享,想了解更多的三農知識,請關注小編,小編會每天不定時為大家推送,歡迎點讚轉發,在評論區留言!感謝大家的支持!你們的支持,是小編不斷進步的動力!

相關焦點

  • 清明上墳有哪些規矩,這3條講究你做到了嗎,看完才知道自己錯了
    清明將至,不少人又要趁著清明的假期回到家裡,準備各式各樣的貢品去祭拜自己家裡的祖先。但是你知道清明上墳有哪些規矩嗎?有一位農村老人就說出了這3條講究,你做到了嗎?第二,不要在上墳的時候打打鬧鬧,按老人的話來說:上墳、祭拜是一件莊嚴的事情,打打鬧鬧、嘻嘻哈哈是會驚擾先人的,所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最後是禁忌吃給先人貢品,眾所周知,在給先人上墳前就使用給他們的貢品,是對死者極其不尊重的行為,所以老人們都很忌諱這一點。
  • 農村老人常說,清明上墳有講究,3條禁忌不可碰,你知道哪些?
    在筆者家鄉這邊清明節的春祭禮俗,其中的也是有著一些講究,小時候,對於這些講究,農村的一些長輩們也都會反覆叮囑年輕人,一定不要去觸犯。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清明節流傳於家鄉農村地區的一些講究及農諺老話。看看與朋友們家鄉有相同的之處嗎?
  • 在農村,清明節去上墳時都有哪些說法和禁忌?
    在農村,清明節去上墳時都有哪些說法和禁忌?今天是4月1日了,離著清明節越來越近了。這不在農村已經有人陸陸續續前去祖先的墳上去上墳添土了,有些年輕人不解,不是都是在清明節當日祭掃嘛,為何有一些人都提前去呢?
  • 在農村,清明上墳有講究:「前三後四,左五右六」,到底什麼意思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臨清明,很多人都會想起杜牧的這首詩來。詩中描繪的人們上墳時的悲傷心情,已經成為一個文化符號。清明上墳必不可少,清明習俗講究也有很多。尤其是在很多農村地區,這一習俗文化更加濃厚。其中有一句俗語說的是:「前三後四,左五右六」,這與清明上墳到底有何關聯呢?
  • 在農村,清明上墳講究孕婦不去、小孩不去,為啥?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三農資訊,關注了解最新消息現在已經到四月了,離清明節也只有幾天了,清明假期也臨近了,清明節既是回家祭奠掃墓的嚴肅節日,也是大家踏青遊玩、親近自然的好日子,所以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已經做好了清明假期的打算,有人回家祭祀,有人外出遊玩
  • 在農村,上墳「添土」要注意這幾條禁忌!
    掃墓的季節即將來臨,不管你身在何處,總會為了先人前往墓地祭拜,以解思念之情,除了滿懷虔誠之心外,上墳時,不少人往往會在墳墓上增添一些新土,意思是為祖先修補房屋,以防墳頭土薄,影響祖業根基。那麼上墳培土時又有哪些禁忌我們要知道呢?
  • 清明節將至,農村上墳有講究,四個禁忌不能碰,你都知道嗎?
    再有一周左右就是清明節了,農村裡的人也都開始為祭祖的事張羅著,準備元寶蠟燭香、鞭炮紙錢之類祭祖需要用到的東西。每年的清明節,在外的遊子不管再忙也都會回家給先人上墳,這是一件很嚴肅的事。關於上墳的風俗講究有很多,其中更是有一些禁忌是不能碰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
  • 「一百五,去添土,大寒食,去上墳」!清明期間竟有這麼多習俗
    馬上就是清明節了,作為年輕人的我們,大概只是籠統地知道,清明節是踏青的日子,是添土上墳的日子,是祭拜祖先的日子。然而聽村裡老人們的話語,就能感覺到並非如此。小編的家鄉有句俗語,「一百五,燕子來添土」。「一百五」這天燕子從南方歸來,開始銜泥修補原來的巢窩。而人們則要為祖先修補「房子」。「一百五」的早上,男人們帶著鐵鍁,到祖先的墳前添土。
  • 農村清明掃墓講究很多,但這四種禁忌老人說要注意最好不要觸犯
    再過幾天就到清明節了,說到清明節大家都不陌生,這是一個回鄉祭祖的日子,家家戶戶都會為逝去的親人祭拜,去祖先的墳上添土,其實上墳的時候是有講究和禁忌的,而且每個地方也是不一樣的,但是有些禁忌是普遍的,幾乎每個村子都要遵循。
  • 農村清明節上墳,有哪些禁忌和要求?
    在我的老家,上墳的時候一般都會上午去,下午去的人很少,因為上午是陽氣比較旺盛的時段,到了下午,陽氣逐漸減弱,因此最好不要在陽氣弱的時間段去上墳,你們老家那邊有什麼要求嗎?網友1:我們這裡上墳是有講究的。一般都是十一點到十二點左右,不吃午飯前。
  • 農村習俗:老人去世前三年祭祀口訣,不滿三年清明不上墳不立碑
    因為這兩件事非常重視,是非常有儀式感的事情,所以這裡面就有很多規矩和習俗。比如今天要和大家說的,老人剛去世,或者不滿三年的新墳,頭三年的清明是不能去上墳祭祀的。不僅如此,也不能立碑,具體是怎樣的規矩呢?下面就簡單和大家說說吧!
  • 在農村清明掃墓,祭拜先人有講究,農村老人說這4條禁忌不能觸犯
    每個國家都會有自己傳統的節日,但是每個國家的節日各不相同。在我們國家,差不多每個月都會有節日,但是有些節日,並不重要,有一些就非常的重要,且非常的有講究,就比如說我們國家的清明節!不是因為清明節有多麼的「熱鬧」,只是清明節其實就是一個回鄉祭祖的節日,家家戶戶都會為已經逝去的親人祭拜,去先祖的墳上除草添土,但是這個上墳的禮俗是非常有講究和禁忌的,且每個地區都不太一樣,雖然大同小異,但有些禁忌可不能犯!尤其是對年輕人,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對於以前老一輩的清明節的很多習俗都不太清楚,所以很容易觸犯。所以要所加注意了!否則觸犯之後誰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 農村清明掃墓講究「前三後四,左五右六」,這個農俗真有點難懂
    而就農村的農俗來說,今天還有個重要的意義。這個和農村清明掃墓上墳的一個習俗有關,不過這個習俗的本身意思卻很少有人知道,下面就來和大家說說「前三後四,左五右六」的習俗吧!清明前一天是寒食節,前面第二天是半寒食,而這兩天是不能燒火做飯的。但清明按照農村的習俗是要拿著祭品,去燒紙焚香祭祀的,但寒食和半寒食不能燒火,故而清明上墳大多會選擇在第三天,也就是比如說今年的清明,擔心4號沒時間的,可以今天去上墳祭祀。
  • 清明上墳有講究沒得?該上午去好,還是下午去好點呢?
    問:清明上墳該上午去,還是整天都可去?又不是大年初一拜年,所以整天都可以。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了解農村那些奇聞趣事。一、清明上墳時間不固定清明上墳不只是去墳頭燒點香蠟燒紙再磕個頭,一般還要除草、壘土、修葺,將墳墓修繕一番,因此比較耗費時間。與其他節日相對固定在某一天不同,清明上墳沒有固定的日子,並不是非得在清明節當天去,且清明節當天不一定就特別適宜祭祀,黃曆上很有可能提示忌祭祀、動土、修葺。
  • 農村清明節上墳的習俗,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大家好,我是農村么嬸。馬上就是清明節了,大家是不是都準備好了要為逝去的親人上墳掃墓了呢?清明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跟春節、端午節、中秋節,被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所以說,在我們農村,清明是非常隆重的。
  • 青海人清明節祭祖,滾饅頭、添新土等習俗你都知道嗎?
    清明節又叫3月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也是青海人掃墓祭祖的傳統節日,但是你知道在青海有哪些特別的習俗嗎?清明祭祖在青海非常的隆重,必須要全族都要上墳,大人拿著各種酒肉祭品,小孩手拿「長錢」,浩浩蕩蕩奔赴墳地,到達以後要吧「長錢」插在墳上,族人一字排開,燒紙上香,祭過先人後,就可以開始吃喝。不過著其中各族的習俗各不相同。
  • 農村清明上墳,講究「前三後四,左五右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清明是24節氣之一,古時也叫三月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和民眾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比較準確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對人們依時安排農事有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
  • 農村俗語「早清明,晚大冬,過年上墳小傍中」是啥意思?有何講究
    在我國悠久的傳統歷史文化中,祭拜祖先,盡到孝道,逢年過節上墳給逝去的親人掃墓燒紙,上香獻花,雖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是都會去做的事情。那麼,農村俗語「早清明,晚大冬,過年上墳小傍中」是啥意思?又有何講究呢?
  • 「美文選粹」趙利民|清明上墳紀事
    清明上墳紀事清明上墳,是祭祖,每年都要給家裡祖先掃墓。這不僅傳承著家族的血脈,也傳承著孝文化,延續著中國五千年文化血脈代代的傳承!在清明的日子裡,天堂與人間就有了說不完的私語。這種對故人的眷戀和愛,讓這清明時節處處傷情,晚輩們在奠念著已故的長輩,走進墳地,給已故長輩磕頭作揖,順墳塋轉上一圈,添上幾銑新土,把墳塋上的雜草拔除乾淨,燒些紙錢,送上一杯酒,一盒煙,一碗在世時愛吃的麵食,盡我們孝敬的心意。青煙嫋嫋中,心淚灑地,心語不斷,在祝福天堂的長輩們快歡樂樂,不要總是掛牽晚輩,忘了自我。每每煙霧繚繞,便有淚如泉湧。
  • 在農村,清明上墳這三個禁忌你知道嗎?上墳的時候千萬要注意
    還有不到十天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大家都會去上墳,這也是對逝去的人的一種思念與寄託,在農村,上墳也是有講究的,有些事上墳的時候也千萬要注意,這三件事在上墳的時候也是要特別的注意,不然會被人看做是對逝者的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