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農村清明上墳添土,會有哪些規矩和講究?還要注意嗎?
清明節上墳祭祖,是表示對祖宗的尊敬和懷念之情的一種必不可少的形式。對於農村長大的人來說,都經歷過。那麼,需要注意些什麼?有哪些講究呢?或許大多數人都不是很了解。下面,小編就分享一下當地的規矩和講究:
參加人
清明節是三大「鬼」節之一。所謂「強旺者希克,為旺而有制主功名利祿;衰弱者忌克,為衰而受克主病災破敗」,因此,老人、幼兒、病人、孕婦等體質弱者不宜參加。
衣著
衣服顏色以黑色、麻色、白色等素色為宜,切忌綠色、紅色紫色等色澤鮮豔的衣服;衣服款式也應該是得體大方,不能過於誇張個性,不然,會被認為有失體統、是對逝者的不尊重。
貢品
水果蔬菜、雞鴨魚肉,都可以做成貢品。但是,在當地,雞蛋是不能作為貢品的,不管是煮雞蛋、炒雞蛋,還是其他蛋製品,都是不能作為貢品的。在上墳還沒有完的時候,是不能吃貢品的,老人說,吃了會嘴腫。上墳拿的貢品,不管是潑灑祭奠先輩,還是人們食用,都得用完,是不能再拿回家的。
很多人會選擇在這個時候為去世的老人們添墳,但添墳這個事是件很嚴肅也很講究的事,不是隨便亂添,也不是誰都可以添,這裡面有說法。
上墳添土
一是祭拜。在墳墓的右後方(逝者頭部的右後方)點三根香,焚燒黃表紙,奠酒,磕頭。
二是觀察。觀察墳墓周圍是否有破損,是否有動物打的洞,是否有火燒、水淹的痕跡。
三是添土。不能從墳墓範圍內、其他墳墓處取土,也不宜在墳墓的西北方位取土,西北方象徵著天,也象徵著墓主人的祖先。土必須乾淨,不能含有雜質。添土的位置在墳頭的左邊或者右邊。
上墳
待添土完成後,在墳墓的前方(逝者腳的方向)擺放貢品,焚燒紙錢。將每樣貢品都取少許潑撒,寓意著給先輩們。而對於新墳,則還需要在墳後用土塊壓一根寬10釐米左右,長1米左右的白紙或長的紙錢。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春季往往屬大風天氣,而且柴草乾燥,在焚燒紙錢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防範工作,避免引起火災。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的分享,想了解更多的三農知識,請關注小編,小編會每天不定時為大家推送,歡迎點讚轉發,在評論區留言!感謝大家的支持!你們的支持,是小編不斷進步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