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個網絡平臺上,曝光了一段在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馬戲團內拍攝的視頻。視頻中在馬戲表演過程時,工作人員疑似使用尖銳物體扎黑熊使其瞬間雙足站立的鏡頭引發網友熱議。
7月22日,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對此作出回應:「網傳扎熊的尖銳物體其實為塑料材質的指揮棒,現已經責成合作項目『馬戲大世界』開除當事人,並暫停黑熊行為展示項目。」
>>網絡視頻:用「針」刺熊逼它站立
7月22日華商報記者找到了這段視頻。視頻中在馬戲團舞臺中央有三隻黑熊。其中兩隻黑熊像人一樣依靠後肢直直地站立在板凳上,同時用頸部在搖呼啦圈。而另一隻黑熊卻四肢踩在板凳的另一邊上無法直立起來。
此時,一名工作人員手持半米長的棍狀物刺向這隻黑熊的下顎部,黑熊瞬間站立了起來。視頻不斷地重複著這一畫面,並配上了文字:「這裡是西安秦嶺動物園,為了讓動物站起來,原來要一針針地扎它,多麼熟練的手法。反對虐待動物,從每一個熱心行動開始。」
這一視頻在網絡引起了熱議,網民們紛紛質疑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存在虐待野生動物的情況。
>>動物園聲明:是塑料材質指揮棒不是「針」扎
7月22日,針對網傳的「虐熊事件」,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在調查後發布聲明,「網傳扎熊的針其實為塑料材質指揮棒,已經責成合作項目『馬戲大世界』開除當事人,並暫停黑熊行為展示項目。」
園方解釋說,視頻中顯示的是動物園「馬戲大世界」合作項目在節目演出過程中,工作人員使用指揮棒(並非發布者所稱的用針,實際為塑料材質)扎黑熊;經調查,該指揮棒用途主要為日常黑熊行為訓練中的指揮道具,用以點撥、提示黑熊做某項動作使用。針對工作人員在動物行為展示過程中,使用指揮棒直接接觸黑熊身體且動作幅度大的不當行為,已經責成合作項目「馬戲大世界」開除當事人,並責令馬戲大世界進一步規範其動物行為訓練展示,暫停黑熊行為展示項目。
同時,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感謝廣大網友的監督與批評,表示將進一步規範合作項目監管,完善節目演出審査制度,給廣大網友、遊客營造一個自然和諧的遊園環境。
>>網友呼籲:向動物園馬戲團表演說不
「馴獸主要有三種方式,條件反射原理:餵食時搖鈴鐺,投食時吹口哨等等,之後一搖鈴鐺自動產生條件反射;幼年虐待法:被從小就訓練過的獅子老虎長大後就失去了很多獸性野性,變膽小了;壓製法:具體名稱忘了,是說如果將跳蚤裝在小玻璃瓶很長時間,之後哪怕把玻璃瓶拿掉,跳蚤也不敢跳高了。」一位網友表示,「熊天生四肢著地行走。要達到擬人化長時間站立的效果,首先是將黑熊脖子用鐵鏈拴著,強迫它們站立,鍛鍊後肢力量,養成站立習慣。」
「秦嶺野生動物園,經常會帶孩子去。但馬戲團僅僅去了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一位西安的網友說到,「是十多隻老虎或者獅子,記不太清了,一排排的坐在那,看不出來一絲的獸性,乖得像小貓咪。我無法想像這些野獸在年幼時遭到了何種虐待才讓它們成了這樣?工作人員讓這些野生動物、尤其是肉食動物做著擬人化的動作,表現好的會給拋去一塊食物。表現不好的,工作人員拿著長鞭就甩到了它們身上。要知道這些觀眾大多是一些心智還不成熟的孩子們。我無法向孩子解釋,老虎為什麼會那麼乖。」
「馬戲團裡的動物表演,充滿了惡趣味。那些動物做著擬人化的動作,惹得觀眾捧腹大笑,我實在不明白這有什麼好笑的。」一網友評論說,「動物園本應是公益性質的,讓人們熟悉大自然,從而愛護大自然。可充滿商業味道、破壞其本性進行表演的馬戲團已經偏離了動物園的初衷。」
「尊重動物、善待動物,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尊重動物、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類自己。人與動物能否和諧共處,最終也將反映在人與人之間能否互相尊重、和諧相處。此次疫情防控期間,更是加深了人們對野生動物保護、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認識。」有學者表示,「停止動物表演不只是對動物的尊重,也是動物園回歸其公益屬性的必經之路。根據野生動物生活習性,還原動物生態環境,豐富動物在圈養環境中的活動內容,讓動物在自然的狀態下展示其天性,這其實是更好的科普。」
「喜歡去動物園的人,是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的一群人。」有網友說,這樣的人群難道不應該更向馬戲團的動物表演說不嗎?
相關規定
《全國動物園發展綱要》明確提出:杜絕動物表演
據華商報記者了解,早在2013年,住建部委託中國動物園協會編制的《全國動物園發展綱要》中就對動物表演有了明確的規範。
綱要稱,動物園作為城市綠地系統中開展野生動物綜合保護的專類公園,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示範場所,是社會公益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其中心任務是開展野生動物綜合保護和科學研究,並對公眾進行科普教育和環境保護宣傳。保護和利用好各類動物園,對於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綱要》中提到我國動物園與世界先進動物園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行業發展尚存諸多問題,特別是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對動物園價值的正確認識,過分強調動物園的商業屬性和旅遊服務功能,偏離了動物園公益性的發展方向,出現了把動物園變成營利性機構、利用野生動物進行表演、違規經營野生動物產品等問題,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
其中在《綱要》第二部分表示,著力提高動物飼養管理與動物園展示水平,第四條直接表明杜絕各類動物表演。
他山之石
全國多地動物園已停止動物表演
2020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這一天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宣布永久停止動物表演,取而代之的是將野外救助的野生動物或被母獸遺棄的動物作為園區的科普項目動物,讓動物在仿生環境中展現它們的自然行為,並開設「動物科普大講堂」,向公眾科普野生動物知識。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策劃部部長李煥斌表示,停止動物表演不只是對動物的尊重,也是動物園回歸其公益屬性的必經之路。
隨著我國精神文明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種動物是為了取悅人類而存在的。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動保的行列中來,願意為此付出努力。早在2017年,廣州動物園就已經關閉了擁有24年歷史的馬戲表演——動物行為展示館,並宣布永久停止動物表演。2019年3月,上海長風公園海洋世界的白鯨館也宣布正式關閉。而廣州長隆的動物表演也都改為了動物學堂,讓動物以自然的方式展現自己的技能,通過實際觀察讓參觀者了解動物。 華商報記者 謝濤
編輯:譚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