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端午食品抽檢合格率99.51%
南京食品質量安全總體狀況良好
南報網訊(記者 鄒偉)近期,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六一、端午節日期間熱銷食品為重點,組織對全市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檢。本次專項監督抽檢品種覆蓋糕點、冷凍飲品、方便食品、肉製品、飲料、糖果製品、薯類及膨化食品、蛋製品、水果製品、餅乾、乳製品、炒貨及堅果製品等26大類,抽樣場所涉及商場、超市、小食雜店等。本次共抽檢4081批次,其中合格4061批次,不合格20批次,平均合格率99.51%,我市節日市場食品質量安全總體狀況良好。
此次專項監督抽檢全部合格的品種有冷凍飲品、糖果製品、飲料、蛋製品、餅乾、乳製品、速凍食品、可可及焙烤咖啡製品、水產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罐頭、調味品、豆製品、特殊膳食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食鹽等。
本次專項共抽檢粽子130批次,合格率100%;鹹鴨蛋共抽檢66批次,合格率100%;綠豆糕共抽檢96批次,不合格4批次,合格率95.83%。
不合格品種具體情況如下:
糕點共抽檢286批次,不合格4批次,合格率為98.60%。
南京明潤超市管理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南京鴻村園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綠豆糕」(稱重,生產日期為2019-04-05)、「綠豆糕(原味)」(240克/盒,生產日期為2019-03-28),南京市六合區昌霞食品店銷售的標稱蕪湖縣壽記食品廠生產的「綠豆糕(冷加工)」(稱重,生產日期為2019-04-08),南京誠隆商娛購物中心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上海阿根發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綠豆糕(原味)」(計量稱重,生產日期為2019-04-22)均檢出黴菌超標,被判定為不合格。
方便食品共抽檢300批次,不合格8批次,合格率為97.33%。
溧陽大統華購物中心有限公司南京高淳分公司銷售的標稱桂林友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桂花蓮子藕粉」[800克(35克x22+30克)/袋,生產日期為2019-01-01]、「西湖藕粉」[800克(35克x22+30克)/袋,生產日期為2018-12-10]、「冰糖百合藕粉」[800克(35克x22+30克)/袋,生產日期為2019-01-01],南京中央金城倉儲超市有限責任公司銷售的標稱高郵市匯金雜糧專業合作社生產的「紅豆薏米粉」(455克/袋,生產日期為2018-09-26)均檢出黴菌超標,被判定為不合格。
江蘇永輝超市有限公司南京玉蘭路分公司銷售的標稱桂林智強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智力核桃黑芝麻糊」(700克/袋,生產日期為2018-11-12)、標稱廣西億發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皇味紅棗黑芝麻糊」(280克/袋,生產日期為2018-12-24)及「皇味早餐黑芝麻糊」(280克/袋,生產日期為2019-01-07),南京市六合區家薈福百貨店銷售的標稱桂林名士威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名士威桂花蓮子藕粉」(700g/袋,生產日期為2018-12-20)均檢出菌落總數超標,被判定為不合格。
肉製品共抽檢297批次,不合格8批次,合格率為97.31%。
南京發晶網巾市百貨超市店銷售的標稱盱眙香知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野山椒鳳爪」(50克/袋,生產日期為2019-03-20),南京建鄴金鷹購物中心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上海頂譽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甜辣鴨翅」(142g/袋,生產日期為2018-09-29),江蘇永輝超市有限公司浦口海都路分公司銷售的標稱山東魯師傅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蜜辣鴨脖」(108克/袋,生產日期為2019-03-15),蘇果超市有限公司金浦廣場連鎖店銷售的標稱安徽徽食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臻蒸香上海風味大紅腸」(250克/袋,生產日期為2019-04-06),南京市江寧區德盛食品商行銷售的標稱滁州嘉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原味腿」(100克/袋,生產日期為2019-03-01),南京市江寧區繆氏食品經營部銷售的標稱安徽馬恆興板鴨有限公司生產的「香辣鴨翅」(150克/袋,生產日期為2019-04-08),南京市六合區佳一佳休閒食品店銷售的標稱阜陽市鄉太佬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排骨(醬滷肉製品)」(計量稱重,生產日期為2019-03-23)均檢出菌落總數超標,被判定為不合格。
南京市溧水區碧水副食品商店銷售的標稱福建省萬裡香食品工貿有限公司生產的「豬肉脯(芝麻味)」(散裝稱重,生產日期為2019-03-12)檢出大腸菌群超標,被判定為不合格。
對上述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涉及本地生產經營企業的,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成相關區局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進行核查處置。要求相關區局責令相關企業停止銷售和使用不合格產品,封存庫存不合格產品;責令企業對已銷售的不合格產品依法召回、下架;對不合格原因認真分析排查,並在規定期限內整改。涉及外地不合格企業的,已函告當地監管部門。
同時,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我市發現問題的生產經營單位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強化日常監督檢查,進一步加大跟蹤抽檢力度,督促問題單位落實主體責任;進一步加大節日食品市場監督檢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置,為廣大市民創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知識小貼士】
1.食物發黴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黴菌在環境中無處不在,食物在生產、加工、運輸、儲存、銷售的過程中很容易被其汙染。尤其春夏季節雨水多,空氣溼度大,此時的食物更易發生黴變。適宜的溫度溼度使得黴菌生長繁殖,分解食物中的營養素,破壞其中的蛋白質,被汙染的食物會發出臭味和酸味。不同種類的黴菌其生長繁殖的速度和產毒能力是有差異的,一些黴菌毒素會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
2.菌落總數是食品安全標準規定的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並非致病菌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有:一是未按要求嚴格控制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的衛生條件;二是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三是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
3.大腸菌群是人和動物腸道中最常見的一類細菌,通常作為食品被汙染的指示菌。大腸菌群超標,則是提示食品被腸道致病菌汙染的可能性,人體感染大腸桿菌後可能會出現胃痛、嘔吐、腹瀉和發熱等症狀,因此在生產、銷售過程中應加以嚴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