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趟門就像過火焰山,有人調侃:「我和熱狗之間只差兩片麵包。」如何在炎炎夏日清涼而不失風度地穿衣,是每個人都想學會的技能。
在「露肉」的季節裡,一些人恨不得穿得越少越好。但4種錯誤的穿衣方法,只會讓你「越穿越熱。
穿得太少
穿得太少不涼快,氣溫超過37℃,皮膚散熱功能減弱並從外界吸熱。穿太少還容易被紫外線灼傷,甚至患上皮膚炎症。
科學穿法:穿淺色的薄長衣、長褲,阻隔日光暴曬。
材質不透氣
外衣貼身穿著,因此要耐磨輕薄,透氣散熱,對皮膚無刺激。有些雪紡料子表裡不一,看著薄,其實透氣吸溼性差,非常悶熱。
科學穿法:最好選用吸溼性良好的棉、麻、絲等天然植物纖維加工而成的衣服。
選錯顏色
紅色使人血壓升高、興奮煩躁。
黃色使人心煩意亂。
白色衣服能反射走紅外線和可見光,所以穿起來涼快,但紫外線能輕鬆地穿透,所以並不防曬。
深色衣服吸收紫外線,能防曬,但穿起來熱。
科學穿法:淺色衣服+防曬霜
款式過緊
夏天穿緊身服飾,尤其是胸部、腰部、袖口等處有鬆緊帶的款式,會影響呼吸和排汗。
科學穿法:選擇寬鬆的款式,領口、袖口不要過於貼合,褲腳的敞口可以大一些。
每種衣服面料各有短長,想穿得舒服就要有針對性地選擇。
純棉 吸汗環保
棉纖維面料柔軟舒適、觸感乾爽,吸溼性不錯,穿在身上很清涼,夏季衣物多以純棉為主。
缺點:易皺且皺後不易撫平,速乾性差一些。
純麻 透氣好保養
麻料分子結構鬆散、質地輕、孔隙大,因此透氣性非常好。抗黴菌性也很不錯,不易受潮發黴。
缺點:布料粗硬,不適合嬰兒、孩子或皮膚病患者。
真絲 柔軟能散熱
絲綢由蛋白纖維組成,質地柔軟光滑,觸感細膩。夏季穿著絲綢服飾,可以迅速散熱,感覺涼爽。
缺點:不好保養,非常容易褪色變形。清洗時要用專用洗滌劑手洗,不可長時間浸泡,洗後要晾在陰涼處。
雪紡 美觀不貼身
雪紗面料質地輕薄,懸垂性很好,穿在身上飄逸、不貼身。
缺點:容易鬆弛,所以平時洗後的衣物,要注意疊好平放,儘量不懸掛,以免變形。
化纖 面料輕盈,價格便宜
化纖面料輕盈、價格便宜、花色多。
缺點:吸水性、透氣性都不太好,汗液很難通過衣物蒸發散熱,穿著並不涼爽。
儘管夏季人們穿著輕薄,但每件衣服都舉足輕重。上至帽子下到涼鞋,都有一個科學穿法。
帽子 首選寬邊帽
日曬最猛烈的時間是從早上10點到下午3點或4點,遮陽帽對於抵抗陽光直射非常有效。
遮陽帽首選寬邊帽,因為它能遮住臉、脖子和後頸,發揮最大的防曬效果。
內衣 純棉寬鬆
長期戴過小過緊的文胸,會影響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環,誘發各種乳腺疾病。
可選擇純棉寬鬆的運動內衣,材質為高性能織物,透氣性更好,吸溼排汗,能減少汗液對皮膚的刺激。
開衫 吸汗透氣
外出時多備一件開衫,出汗時可以逐層脫衣,出汗後感覺冷時,又可逐件加衣,防止感冒。同時,開衫還能巧掩汗跡。
裙子 簡單寬鬆最舒服
裙裝寬鬆舒適,有利於通風和汗液的排出,能減少婦科病的發病機率。
在裙裝面料的選擇上,棉、麻、紗、絲綢都是不錯的選擇,既涼快又輕盈、飄逸,從款式上來說,連衣裙老少皆宜。
睡衣 護好胸部和腹部
夏季睡覺時不要袒露胸背。最好穿上睡衣,不僅吸汗,同時還可以防止受涼。實在太熱時也要護好腹部。
涼鞋 鞋底厚,鞋帶多
「底厚帶多」的鞋,不僅增加舒適感,還能減緩地面對腳部的衝擊力。
需要提醒的是,夏天也應經常晾曬涼鞋,減少溼氣。
對於患有慢性病的人來說,夏季穿衣更要「因病而異」。
高血壓:衣服應寬鬆
寬鬆的服飾可減少血液循環阻力,以免血壓升高。
最好選寬鬆的圓領衣服,不要系扣子,打領帶。另外,褲帶也不宜過緊,可使用鬆緊度好的布帶。
關節炎:衣著忌薄短
衣服過於單薄,讓關節暴露在外,就容易受涼、疼痛。關節炎患者最好穿長衣長褲,材質以棉、麻為主,以利於吸汗。在空調房可以隨身帶一件外套保暖。
糖尿病:衣物宜勤換
夏季是糖尿病患者多發皮膚病的季節,衣物最好每天一換。
當外界氣溫接近或超過37℃時,糖尿病患者最好穿淺色的薄長衣、長褲。因為穿得太少,容易被紫外線灼傷,甚至誘發皮炎,難以癒合。
冠心病:穿衣選顏色
冠心病人夏季可選擇天藍色、乳白色等淺色衣服,使心情平靜。
另外,還應根據氣溫隨時增減衣物,尤其是有晨練習慣的人,晨起後不要倉促穿衣,應仰臥5~10分鐘,稍微活動後,再慢慢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