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建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現場。 |
人民網成都11月30日電 (王波)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今日上午,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首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成都高新區三岔鎮舉行。本次集中開工項目總投資達306億元,涉及基礎設施、產業配套和公共服務三個重點領域,包括人才公寓、幼兒園小學以及體育公園等52個項目。
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位於成都東南部、簡陽市西側,距成都中心城區約50公裡,距雙流國際機場約51公裡,距青白江國際鐵路港約70公裡。轄區共483平方公裡,下轄12個鄉鎮,戶籍人口總數31.7萬人。
今年7月,成都召開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提出實施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十字方針」。其中,把實施「東進」戰略作為重中之重,著眼未來50年乃至100年發展,堅持產業分區、集約開發、集群發展,推動先進位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重心東移,規劃建設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和現代產業基地,開闢經濟社會發展「第二主戰場」。
作為「東進」戰略極核,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正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臨空型產業和新經濟產業,大力推進天府國際空港新城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工作,建立相關產業領域龍頭企業信息資料庫,打造完整的產業生態鏈。此次集中開工的一批項目將為天府國際空港新城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其中一批人才公寓將為「蓉漂」安家落戶提供更多便利條件,提升成都對各類人才的吸引力,助力成都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
記者了解到,此次集中開工的重大項目中,基礎設施類包括機場南線(一期)綜合管廊工程等共9個,總投資93億元;產業配套類包括新民住宅小區、新民社區小學和新民社區綜合體等35個,總投資200億元;公共服務類包括舊城風貌改造提升工程、飲水提升改造工程和汙水處理提升改造工程等8個,總投資13億元。
總投資93億元的9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北一線、東一線、西一線、機場南線等4個道路和綜合管廊項目倍受關注。作為天府國際空港新城的環狀「主動脈」,這4個項目承擔著城市內部以及城市與新機場之間的水、電、氣、訊通道和交通功能。項目完工後將形成環狀的道路體系,區域內各片區交通循環將更加順暢。
在建設天府國際空港新城的過程中,成都高新區引入了「先地下後地上」的綜合管廊規劃理念,預先在新城地下鋪設電力、通信、給排水、能源等市政管線,不僅利於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觀,還將有效降低後期道路升級改造及維護成本。
今年7月,成都召開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提出要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增強西部對外交往中心功能。用足國際空港和國際鐵路港「兩港」資源,高水平建設國際門戶城市。隨後成都發布「產業新政50條」,從創新要素供給、降低企業成本、培育產業生態等多方面,為成都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提供政策支持。
為積極落實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產業大會精神,著力完善教育、醫療、休閒等基礎功能,加速形成產業承載和人才吸引能力,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將重點打造總投資約200億元的35個產業配套類項目。其中,沿環湖路選址啟動一批人才公寓項目建設,包括藍綢帶社區人才公寓、新民人才公寓、三岔鎮人才公寓一期、二期、三期等,同步配套中小學、幼兒園、社區綜合體、體育公園等公建設施,吸引更多創新創業人士來此落戶就業。
讓人期待的是,今後小街區、慢行交通、智慧城市等人性化城市設計將成為天府國際空港新城的標配,市民在家門口即可享受10分鐘綠化慢行步道系統、15分鐘生活圈帶來的舒適便捷。在公共服務方面,成都高新區將充分利用三岔湖旅遊資源稟賦,對馬鞍山觀景臺進行提升改造,在此基礎上建設天府國際空港新城規劃展覽館,打造對外展示窗口和旅遊熱點。
今年4月正式託管簡陽市12個鄉鎮以來,成都高新區加快推進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建設,重點發展臨空型樞紐經濟、都市型服務經濟和創新型新經濟等主導產業,將其打造成為引領航空樞紐經濟的新極核、支撐國家內陸開放的新樞紐、匯聚全球創新人才的新家園。目前,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入庫項目達175個,其中已籤約項目22個,總投資超過2200億元。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到2020年,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將初步具備城市功能和產業承載能力,與正式通航的天府國際機場形成合力,加速人才匯聚和臨空產業聚集,促進區域城鄉融合發展。未來,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將全力打造內陸臨空型經濟門戶,成為產業興旺發達、環境山清水秀的智慧、創新、低碳、宜居之城,助推成都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國家中心城市。
(責編:羅娟、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