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把藥片當「糖果」引發悲劇!家中藥品如何安全存放?亞太醫藥網

2020-12-10 騰訊網

近日,一則幼童因誤食降壓藥導致悲劇的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據媒體報導稱,事發當晚,這名2歲女童趁奶奶不注意,誤服了桌面上降壓藥片,因其表面有糖衣,外甜內苦,等奶奶發現時,半瓶藥都沒有了!

在慌亂中奶奶並沒有及時向120求救,而是給孩子媽媽打電話,最終幾經波折,才由當地醫院緊急轉到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這時距離孩子服藥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多小時。後來孩子經積極搶救無效離世。

參與搶救的醫生表示,大劑量和未能及時就診是主要原因。當時小女孩送到醫院的時候,已經是有發乾、悸發的心跳驟停,我們在急診馬上展開搶救工作,給予插胃管洗胃,洗出大量的乳白色的藥物出來。大量的降壓藥發揮藥效後,會導致血壓下降,出現休克。長時間的休克會導致缺氧、缺血,最終導致心跳停止。

每8分鐘,就有一個孩子因藥物原因被緊急送醫!

小朋友好奇心強,看到什麼都想放嘴裡「嘗一嘗」,因此生活中誤服藥物、毒物、清潔劑的事情,時有發生。尤其是藥片,很多外殼都包著糖衣,孩子一舔,發現是甜的,就當糖吃了……

2015年7月,安徽懷遠縣一名3歲女童誤服暈車藥中毒,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本月初,湖南2歲男孩也誤將媽媽的減肥藥當巧克力吃了,隨後因為異常興奮頻繁吐舌被送進ICU。

甚至還曾幼兒將奶奶的治療精神病藥物氯氮平(黃色、帶有甜味)當糖果分給班上的同學吃,11名幼兒因誤食而出現嗜睡症狀。

據數據統計,美國每年有5萬名6歲以下兒童因為藥物相關的中毒而進入急診室。同樣的情況在我們身邊也頻繁發生。2017年《兒童用藥安全現狀報告》數據顯示:

在全球,每天有125名兒童因中毒而死亡;在中國,每年平均有約1500名兒童(0~14歲)因中毒而死亡;藥物中毒在中毒兒童中佔40%;1~4歲為藥物中毒的高發人群,自己誤服佔80%;感冒藥、精神藥物和高血壓藥是兒童誤服的前3大類藥物。

藥物中毒對兒童的傷害廣泛而嚴重,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是藥物中毒的主要致病部位。其中,中重度傷害佔42%。而且,高達86.4%的中毒發生在家中,更警醒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防範有多疏忽!

為了不讓孩子誤吞藥物,我們應該從源頭入手,將家中藥物妥善放置。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做法:

■ 將所有藥物存放在柜子或高處的抽屜中,不要放在孩子可以看見的地方。在大約一半的非處方藥中毒事件中,孩子通過爬椅子、玩具或其他物體,接觸到了藥物。

■ 將藥品放在有防止兒童打開的特製瓶蓋裝置中(如按壓轉動才可以打開的藥瓶)。

■ 如果家裡存在特殊處方藥(例如處方止痛藥或ADHD藥物),請考慮使用上鎖的盒子或抽屜,以增加安全性。

■ 關注瓶子中的藥品數量,並在標籤上寫上開始日期——可以更容易發現是否有藥物遺失問題。

■ 在放置藥物或吃藥時,請倚在櫃檯或桌子上——防止藥品意外掉落。

■ 請注意,任何藥物都存在危險性,不只是針對殺蟲劑、阿片類藥物,某些高血壓或糖尿病藥物也可能造成孩子誤吞而發生嚴重後果。

■ 如果藥物不慎掉落,一定要認真打掃,確保地上沒有掉落藥物。

■ 平時給孩子餵藥時,不要哄騙他們這是「糖果」或其他具有吸引力的名稱。萬一孩子真認為「藥=糖果」了呢?!

■ 在寶寶出生後就開始進行安全的藥物存儲實踐。

■ 安全丟棄所有不使用的藥物。

■ 不要在孩子面前吃藥。他們天生好奇,喜歡模仿大人,會模仿爸爸看報紙、也會模仿媽媽化妝,更會模仿爺爺奶奶吃藥。

萬一孩子真誤服了,怎麼辦?

首先家長要做的是,弄清孩子誤食的是什麼藥、大概吃了多少、什麼時候吃的。

如果確定誤服的是成人降壓藥、避孕藥等,且孩子意識清醒,家長可以第一時間幫助孩子進行催吐,這樣能迅速排出孩子胃裡的毒物。

催吐

1.喝水的量要根據孩子的體重來,成人通常是300毫升,比較小的孩子,少喝點兒,跟他平時喝一頓奶的量差不多就行。

2.孩子喝進去多少就要讓他吐出來多少。

3.吐出來的東西要留起來,最好讓孩子直接吐在玻璃瓶裡,去醫院的時候帶著,方便醫生做毒物鑑定。

4.最好喝接近體溫的水,水溫過高或過低,都會促進毒物被身體吸收。

給孩子催吐之後,要趕快送醫院。

注意:如果孩子誤服了強酸、強鹼性毒物,千萬不要催吐,否則會給孩子的消化道帶來二次損傷。

1.誤服了洗衣液等弱鹼性或中性洗滌劑,這些溶液沒有太大的毒性,孩子喝得不多,一般沒什麼影響的,催吐,讓孩子嘔吐出來就可以了;如果量比較多,而且孩子的症狀反應嚴重,就要儘快去醫院,一般也沒有多大影響,多給孩子喝水,增加尿量,排出來就好了。

2.誤服了碘酒或來蘇水等有強烈刺激和腐蝕作用的藥物,就要立即讓孩子口服稠米湯或麵糊等含澱粉的液體,減輕對胃黏膜的損傷。

3.誤服了酸性很強的毒物,如濃鹽酸消毒液等,儘快讓孩子喝蘇打水等來中和酸性。

如果不知道孩子到底誤吃了什麼、吃了多少、什麼情況……千萬不要在家著急等待,應儘快將孩子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最後,再次提醒各位家長,平時要對孩子多進行安全教育,更重要的是放置好家中物品,特別是那些有安全隱患的!

綜合自醫學界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誤把藥片當糖果,3歲女童服下高錳酸鉀致口腔灼傷
    嘗試每一樣事情所以家裡有小孩家長 都會有意識地處理家裡的危險源 比如插座、刀具等 但有一個潛在的危險源 卻被很多家庭忽視了 那就是藥品據醫生介紹 原來,藥片是家長外用消炎用的 周醫生:藥片是媽媽婦科消炎用的,可能是沒放好,小孩子拿出來當糖吃了。
  • 藥品存放不當或導致藥品失效
    一旦保存不得當,吃了變質的藥品,對身體的危害也不亞於假冒偽劣的藥品。   藥品存放原則  1、分門別類,做好標記。原包裝完好的藥物,可以原封不動地保存。散裝藥應按類分開,並貼上醒目的標籤,寫明有效期、名稱、用法和用量。  2、避光。
  • 冰箱是藥品保質箱?看看藥品保存四大誤區你中招沒
    不少人都會在家中存放一些常用藥物,比如應急用藥、處方藥以及慢性病常用藥等,以備不時之需。但是,如果這些藥保存不當,就會影響藥品的質量,進而可能危害人體健康。那麼,藥品究竟應該如何保存?藥品保存、使用時又有哪些常見誤區?
  • 藥不能吃錯 誤服藥危害五花八門
    上述悲劇不是個例,急診中因誤服藥來就診最多的人群便是一老一小。有研究顯示,導致兒童中毒的79.2%都是因誤服藥物所致。例如,2013年某地一女童誤服了媽媽隨手放在床上的高錳酸鉀片,導致口腔黏膜灼傷潰爛,被緊急送往醫院,治療2個月才康復。老年人群因服用藥物多,加上記憶力、認知能力下降,也容易誤服藥物。
  • 童年時期被錯認成糖果的4種藥品,寶塔糖留下陰影,圖三吃不夠!
    童年時期被錯認成糖果的4種藥品,寶塔糖留下陰影,圖三吃不夠!童年時期,孩子們的好奇心都是非常的重的,尤其是對於可以吃的東西,他們總是可以很快就知道,只要是不苦的,不管是甜的、酸的都會被孩子們喜愛,這不僅是指糖果零食,對於那些味道好一些的藥片,孩子們也會嘗一嘗,味道好了還會當糖果吃,但是這種由藥理作用的糖果並不適合孩子們食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那些被我們童年時期當作糖果食用的藥片吧。
  • 快檢查家庭小藥箱,藥品都放對了嗎?
    我們的家裡總會常備一些藥品以便不時之需,一些慢性疾病的患者家裡還會存放長期服用的藥物。這些藥品我們通常簡單放置在收納盒中,遇到出遊的時候為了方便攜帶也會將藥品按服用時間放在小型的服藥盒中。但有時不按規定的儲存就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比如發現藥片「長」大了,還有的變成了凝膠狀。
  • 教你一招就能除去溼氣,家中存放的藥品也需要防潮哦
    教你一招就能除去溼氣,家中存放的藥品也需要防潮哦生活中我們的家裡有的地方經常會潮溼,那麼最潮溼的應該就屬浴室了,那麼很多家庭會選擇使用防潮的小東西吸溼盒,但是衛生間其實不適合我們在潮溼買的吸溼盒的,那麼這個時候洗衣粉就是防潮的好東西了,我們把洗衣粉分開裝到小袋子中
  • ...家長」誤把毒物當藥片致嬰兒中毒 專家:強鹼中毒可緊急服醋和牛奶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因為從事日化用品銷售,1歲2個月的玲玲(化名)家裡常常存放著各類用於調配清潔劑的化學製劑。在這些患者中,也有家長把有毒性的高錳酸鉀和家庭日常藥品放在一起,結果誤把高錳酸鉀片當成藥餵給7個多月的嬰兒,雖然餵服的量不大,搶救也夠及時,但仍造成了孩子口腔黏膜灼傷、消化道糜爛、上消化道出血等中毒症狀。張國英主任介紹,高錳酸鉀是一種強氧化劑,如果過量、過濃會導致消化道黏膜潰瘍、糜爛,如果大量服用會導致肝腎損害,最終器官衰竭而死亡。
  • 消毒酒精如何存放才安全?專家釋疑
    消毒酒精如何存放才安全現在,不少居民家中備有消毒酒精,這些酒精該如何使用、如何存放?記者採訪了上海理工大學環境與建築學院教授李聰,她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管網水中消毒副產物和飲用水深度處理。專家提醒,可以少量噴灑低於75%的酒精在空調房間內,但必須注意幾下幾點:一是避開點火源,不在廚房等有明火、高溫設備的地方進行酒精消毒,不在噴灑酒精的同時抽菸;二是避免在相對密閉的較小空間內大量使用,防止形成高濃度的酒精蒸汽,從而引發火災或爆炸;三是不宜大量存放,放置時要避免靠近灶臺、暖氣等熱源,也要避免陽光直射。此外,不能用酒精清洗空調內部。
  • 暑假放鬆不忘安全,穗福門窗為家居安全出力
    門易夾手,墜樓風險——好奇之下,門窗之上;安全隱患如影隨形。現實中很多墜樓事故大多是因為父母的疏忽而釀成的。為了避免類似的悲劇再度發生,父母們一定特別要注意以下3點:★千萬不要把幼小的孩子單獨留在家中,哪怕孩子正在熟睡:很多墜樓意外都是這樣發生的——孩子在睡覺,家人放鬆警惕暫時外出,孩子醒來時急著找大人而發生高處墜落。
  • 家庭小藥箱,需要常備哪些藥品?該怎麼存放?
    常備藥種類對於兒童來說,家庭藥箱的常備藥應選擇安全範圍大、療效穩定、用法簡單、不良反應少的非處方藥,主要包括退熱藥、止咳化痰藥、腸道調節、抗過敏、止瀉類等。每種藥品配備1-2盒即可,不宜過多,以免變質失效。
  • 【走進警營 禁毒印象】是糖果?是麵粉?是藥片?不,它們是「魔鬼」
    「這個彩色的藥片好精緻啊,是糖果嗎?」不少網友好奇地拿起裝著「藥丸」的透明塑料瓶拍照,再看看放在塑料瓶旁邊的文字介紹,這才知道那不是糖果,是搖頭丸。    「別看著它們漂亮,就當糖果吃了。」禁毒總隊民警向網友解釋說,目前,全世界的搖頭丸有100多種形狀,看起來都很普通,可人一旦吃下去,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身體,不停地搖脖子,甚至將脖子都搖斷。
  • 洗衣凝珠當糖果,2歲男童陷昏迷,生活中很多危險太善於偽裝
    近日,廣州從化一個2歲男童,誤把五顏六色的洗衣凝珠當做糖果吃進肚,致使孩子陷入昏迷,幸好送醫及時,孩子最終脫離了危險。 看圖片,這些五顏六色、晶瑩剔透、看起來像糖果一樣的小東西就是洗衣凝珠,這是一種清潔效果非常強大的衣物清洗劑,把清潔效果驚豔的冷水酶和用於去除深色頑漬的豔色螯合劑濃縮其中,遇水則溶,小小一粒就能清洗整整一桶的衣物。 前段時間,我剛買了一盒洗衣凝珠,孩子問我:媽媽,你給我們買了糖果嗎?看著很好吃的樣子。
  • 蟑螂藥當糖果餵給2歲弟弟、誤吞硬幣致反覆嘔吐4個多月……@家長...
    鄒宇提醒,家長發現寶寶誤吞或疑似誤吞異物時,不要拖延,應儘快到醫院求醫就診。其實,除了誤吞異物1歲~3歲小寶因誤服藥物而送院急診的案例也不少4歲哥哥把蟑螂藥當糖果餵給2歲弟弟家有一個「神獸」都已讓寶爸寶媽累個夠嗆了
  • 藥品開封後有效期銳減
    消息稱,美國國家藥典(USP)有相關規定,藥品罐內所附的棉花和乾燥劑會吸附水分,因此一旦開罐必須立刻丟棄,否則它們將會成為藥罐內的汙染源。 我們在生活中確實會遇到這種包裝的藥品,那麼上述說法是否可靠?藥品開封之後,有效期還會如外包裝所示那樣長嗎?家裡的藥品如何存放才是科學的?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藥事部藥師史慧峰。
  • ...國家藥監局就用於治療抑鬱症的鹽酸曲唑酮藥片發出的藥品註冊證書
    智通財經APP訊,李氏大藥廠(00950)發布公告,該公司已成功取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就用於治療抑鬱症的《Trittico》®(鹽酸曲唑酮藥片)發出的藥品註冊證書。鹽酸曲唑酮藥片由義大利公司Angelini Pharma製造。
  • 出國遊必帶的十種藥品
    在出國前及旅行期間,清楚知道如何照顧自己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醫生也建議出國旅行的人最好隨身攜帶存放重要藥品的小藥箱,以便在有須要時可派上用場。 高高興興出國旅行的新加坡人,帶回國的不只是各式各樣的記念品,還包括多種傳染病,有瘧疾、霍亂、傷寒及A型肝炎等。 在出國前及旅行期間,清楚知道如何照顧自己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 高麗紅參糖果食品添加藥品?佳昊瑪特已下架
    信網7月2日訊 「高麗紅參應以保健食品進口並備案,這款韓國進口人參糖果明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2016年6月8日,秦先生在嶗山區佳昊瑪特進口食品超市開設的淘寶網店購買了一袋150g裝的「韓國進口青佑高麗紅參糖人參糖果」,買回來查詢後才得知我國僅批准過人參(人工種植五年以下)為新資源食品,而此款糖果屬於食品添加藥品,明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要求商家依據食品安全法進行賠償。對此,佳昊瑪特工作人員告訴信網(0532-80889431),他們確實售賣過此產品,顧客反映之後他們已經將此款商品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