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酒席上,為什麼一般都是十碗菜?其實不只是農村,包括城市,對於追求數字的吉利每個人都有,農村酒席、婚宴,一般也是講究多少道菜來有很好的寓意,發現在酒席之上,八個菜,十個菜,十二個菜的居多,很少有單數的菜餚,追求雙數點菜方式,直至平時到飯店吃飯還會不停的念叨。
我們這在農村酒席,一般十個菜十二個菜的居多,十個菜最好理解,食全食美,十全十美,很好的寓意,一般都是四涼菜,四熱菜,上魚,上魚之後不用問,後面肯定還有菜,魚「餘」同音,雖然說還有菜,但上魚之後,菜品基本上也上的差不多了,最後我們這是上丸子,說明丸子「完了」,不用問,菜品已經上齊,不會再有新的菜餚上桌了。菜上齊之後,就是主食。
每個地區的風俗習慣都不一樣,像棒奔霸老家,是忌諱上四個菜的,四個菜是專門招待辦白事的鄉戲班子才使用的,平時不能用四個菜來待客,哪怕三四哥人去飯店吃飯,點三五都行,唯獨不能點四個,這也好像屬於地方習俗,每個地區都不一樣。
農村酒席上十個或者十二個菜品,現在也有十四個和十六個的,反正都是雙數,既有很好的寓意,也是從實際出發,一般農村酒席都是八個人一桌,菜品如果太少,顯然是不能夠吃飽、吃好,再說桌子那麼大,擺上五六個菜也不像個樣子,八個人十個菜或者十二個菜品,農村的菜餚量都很大,在農村坐酒席,很少有不夠吃的,像我們這現在都是十二個菜,最後四大碗主食,也有的是每人一碗燴菜,不論怎樣,絕對能讓你吃的很飽。
農村酒席十個菜,除了追求很好的吉利寓意,還有根據實際情況出發,很好理解也是很不錯的酒席。歡迎大家補充評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