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體育局優秀運動隊首屆體能大比武看點滿滿
秀肌肉 強體能 練真功
來自加拿大的體能康復師史蒂文在指導隊員進行訓練後恢復。
本報記者 玉智威 鍾文昌 徐 哲
7月10日,為期5天的廣西體育局優秀運動隊首屆體能大比武活動落下帷幕。此次活動共有358名男運動員和320名女運動員參加,先後共進行了5036場次的測試,全面檢驗了我區優秀運動員的體能情況,為自治區體育局今後制定科學體能訓練計劃提供了科學依據。
此次體能大比武設置3000米、YOYO跑、400米、100米、30米、引體向上、臥推相對力量、軀幹仰臥核心力量(腹肌靜力)、軀幹俯臥核心力量(背肌靜力)、側臥(左右)軀幹核心力量、原地縱跳、深蹲相對力量、立定跳遠、波比跳、跳繩15個項目,分別對應了體能的力量、耐力、速度、靈敏、柔韌等方面能力。根據不同運動項目的特點,各運動隊設有必測項目和選測項目,根據要求每名選手都完成10個項目的測試。為了精確地了解隊員的體能狀況,組織此次大比武的自治區體育局競體處細化了測試的標準,並且根據年齡分為18歲以上和18歲以下兩個大組來進行。這兩個大組各有各的評判標準。
「活動開展期間,南寧天氣炎熱,烈日當頭,但參賽選手鬥志昂揚,發揚頑強拼搏的精神,尤其是一些只有10歲左右的小運動員,他們與大哥哥、大姐姐同場競技,堅持到底,賽出了風格,賽出了應有的水平。」自治區體育局競體處負責人杜雪峰如是說。
此次體能大比武,重競技中心成為了最大的贏家,該中心的參賽選手在男女共30個單項比賽中,有137人次在26個單項中進入了前8名,並取得了其中21個項目的第一名。該中心古典式摔跤隊17歲小將黃煥華成為了十項體能全優獎的唯一獲獎者。
對於重競技中心成績突出的原因,杜雪峰說:「4月底整個疫情有所緩解後,我們的隊伍就重新集結。隊員一歸隊,重競技中心首抓的就是隊員的體能訓練,在我們下達大比武的通知後,他們還曾在內部先行進行了兩次體能測試。這些都反映出重競技中心領導、教練和隊員對體能訓練的重視。」
採訪中,杜雪峰向記者談及了此次大比武的特殊背景。他說:「前不久,國家體育總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強化基礎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的通知,明確2021年陝西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將補充新規定,大部分進入決賽階段的項目,運動員需通過專項體能考核,未達標者將被取消決賽資格。因此,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未雨綢繆了。」
據杜雪峰透露,這兩三年來,國家隊對體能訓練也是非常重視的,「不管多大牌的教練和隊員,不重視體能訓練的,都會被遣返。」
杜雪峰認為,通過體能大比武發現問題也是此次活動的一個重要目的。他說:「本次大比武,就有個別項目的教練員、運動員對大比武活動認識不足,應付了事,消極對待,缺乏奮勇爭先的體育精神。5項以上不及格的有239人,僅有一項優秀的有182人。數據充分反映我們的運動員在體能儲備上的確存在短板,需要我們有針對性地制定整改措施。」
體能的不足,必然會影響比賽的最終成績,「2012年倫敦奧運會,陸永抓舉領先,挺舉卻三把打零,就是因為體能不足。舉重的抓舉靠技術可以四兩撥千斤,但挺舉就必需拿出自身的實力。出徵前陸永因傷沒能進行系統性訓練,體能的儲備距比賽的要求有不少的差距,所以很遺憾地與獎牌擦肩而過。這樣的教訓實在是太深刻了。當然,我們也有憑著充沛體能贏得決賽的成功例子,2009年濟南全運會,女子自由式摔跤決賽,我們楊森蓮的對手是東道主選手山東隊的毛新玲。在最後時刻楊森蓮實現了比分的反超,並在最後的15秒裡以充沛的體能守住了勝果。」杜雪峰如是說。
疫情的出現,使得今年國際國內賽事基本停擺,對此杜雪峰認為恰好可以利用這一空檔期來「惡補」隊員的體能。他說:「我們不僅要在技術上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在體能訓練上也要狠下功夫,全面提升隊員的體能,待來年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