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微博 陳小桃momo)
隨著湖北(武漢地區除外)解封,前不久「熱乾麵」醒了的消息,一下子衝上了微博熱搜榜。
看著「熱乾麵」醒來,湖北逐漸走入正軌,全國的「可愛美食們」都來慶祝啦~
插畫家陳小桃momo在微博上用繪畫的方式慶祝武漢「醒來」。看到這幅畫,我就想考考你們,這裡面都有什麼美食呢?
小編在其中發現了:
天津煎餅果子、北京涮羊肉、東北小雞燉蘑菇、哈爾濱紅腸、上海生煎包、小籠包、大閘蟹、河南燴麵、陝西肉夾饃、北京驢打滾、湖南臭豆腐、廣州蝦餃...
全國各地美食眾多,今天Frida帶你康一康它們好吃在哪裡?
天津煎餅果子
說起煎餅果子,那就是天津的早餐之光了!在不能出門的現在,我尤其想念它。
綠豆面的餅皮攤在鍋上,放入雞蛋蔥花,均勻打碎,加入果子(果蓖兒)。
香脆可口,無論是當早餐還是夜宵都超適合的!
北京涮羊肉
在天津、北京,幾乎沒有人沒吃過涮羊肉。
北方的涮羊肉,不同於南方的重慶火鍋。它講究用清湯作為鍋底。肉湯熬出鮮味,但並不會過分的濃鬱,而搶走食材原本的味道。
因為鍋底不同,所以小料也自然有所區別。涮羊肉與麻醬的經典組合,絕對不會出錯。
芝麻醬的香醇配上手切羊肉的嫩滑,兩碗下肚,滿足感倍增。
東北小雞燉蘑菇
小雞燉蘑菇是一道東北燉菜。
它通常是用幹蘑菇、雞肉和粉條一同燉製而成。蘑菇襯託出雞肉的鮮香,粉條滑爽而綿實。這道暖暖的熱菜,不僅可以一掃身體的疲憊,還有滋補養胃的功效。
(圖片來自SKyAlbatross)
將蘑菇與雞肉燉湯,搭配大蔥、生薑與香菜,便會讓雞湯有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哈爾濱紅腸
在中國北方的哈爾濱,因為天氣寒冷,大家都會吃一些高熱量的肉食來維持體力。
哈爾濱有名的食物中,哈爾濱紅腸當然要榜上有名啦。紅腸,是一種原產於俄羅斯、立陶宛,用豬肉、澱粉、大蒜等材料加工製作的香腸。
哈爾濱紅腸肉質鮮美,肥瘦均勻,有著優質的脂肪和高蛋白質。
曾經,哈紅腸還曾入選CNN「14道海外華人最想念的中國名小吃」,理由是:比美國熱狗有嚼勁,比英國香腸有滋味。(雖然他們把圖片搞錯了)
上海生煎包、小籠包
在上海,小籠包、生煎包可以說是上海人日常必不可少的食物了。
曾經去上海旅遊的時候,早上一定要吃小店裡的生煎包了,在上海,隨便一家生煎包都很美味的。它的皮黃金酥脆,一口爆汁,根本停不下來。
而上海另一個能和生煎包媲美的就是小籠包啦,它小巧玲瓏,卻內有乾坤。
夾起一個放入小碟,把外皮戳破,湯汁就流了出來。鮮美可口,怎能不愛。
上海大閘蟹
大閘蟹真的是上海人人都愛的美食。雖然它沒有其他螃蟹大,沒有青蟹肉足,但是大閘蟹中滿滿的蟹膏,真的讓人「上癮」。
大閘蟹肉雖然不算多,但是肉質鮮嫩,配上鹹鮮濃厚的蟹膏,真的好吃的停不下來。
我最愛把蟹肉,蟹膏都放在米飯上,然後一口吃下,在許多時候它真的比任何炒菜更下飯呢。
河南燴麵
作為「中國十大麵條」之一的河南燴麵,可不是浪得虛名。
它作為河南有名的湯麵,湯頭用上等嫩羊肉、羊骨一起煮五個小時以上,湯汁呈奶白色。
陝西肉夾饃
肉夾饃聲名遠揚,身為天津人的我也總會想吃上一兩個肉夾饃。
肉夾饃的餅皮是用上好麵粉揉制而成,放在鐵鐺板上略烤成型,放入爐膛側立,上下隔著鐵鐺板的炭火烘烤,少頃翻面,雙面焦黃即可。
把餅從中間切開,加入煮的柔軟的五花肉,外脆內軟,香氣十足。
北京驢打滾
對於北方的小夥伴來說,北京驢打滾大家都不陌生,驢打滾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它最後製作工序中撒上的黃豆面,猶如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因此而得名「驢打滾」。
糯米的外皮包裹著紅豆餡、外層撒上黃豆粉,雖然造型樸實但口感軟糯,內餡香甜,非常美味。
湖南臭豆腐
臭豆腐可以中國人才能品出來的獨特美食,湖南臭豆腐是湖南長沙市地方傳統名吃之一,它採用祖傳秘方,精製而成。
臭豆腐雖然聞著臭,但外酥裡嫩,清香可口,奇特誘人,口味極佳。
廣州蝦餃
蝦餃始創於20世紀初廣州市郊伍村五鳳鄉的一間家庭式小茶樓,已經有百年歷史。
它外皮晶瑩剔透,咬開之後,厚實的鮮蝦內陷一覽無餘。口感糯、滑,味道鮮、甜。
介紹了這麼多地方的美食,是不是口水都要留下來啦。
如今我們熟悉的湖北回來了,武漢也開始有了煙火氣息,希望疫情快快結束,等到那時讓我們相約湖北,相約武漢,一起吃熱乾麵,看櫻花吧~
▍圖 來自網絡、攝圖網
▍編輯 Frida
點擊這裡
為天津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