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幸福的孩子都是相似的,不幸福的孩子是各有各的不幸。」
一個幸福的家庭可以很簡單,雙方父母健在且身體健康,夫妻感情穩定且家庭幸福,孩子快快樂樂且成績優秀,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這就是一種幸福。
孩子在一個生活穩定,並且父母感情好的家庭下長大,那這種孩子的內心一定很善良,並且內心非常的堅強和自信,非常有安全感。
但是,如果一個孩子的家庭並不幸福,那麼家庭裡面一定充斥著抱怨和不滿,而這些負能量的來源,基本上,很多家庭爭吵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家庭的收入不高,這才會產生抱怨。
而這種家庭還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父母只知道抱怨對方,不懂得相互承擔,也不會換位思考,總是覺得自己哪裡哪裡吃虧。
所以,這種家庭基本上都是越過越窮,而孩子在這種家庭下長大,對他們的性格以及以後的人生都有著不小的影響。
「原生家庭」這一詞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一個新詞彙,表達的意思也很簡單,就是你出生後所處的家庭環境。
但是,一提到「原生家庭」,給很多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壓抑」。
很多人都覺得「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都是一些不好的印象,自己小的時候因為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出現各種各樣的性格問題。
尤其是一些家庭的經濟情況並不是很好,那在這種家庭情況長大的孩子,他們長大之後,自身會有一些區別於其他孩子的特徵。
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就曾表示過:越是「窮孩子」,身上這些特點越明顯,藏也藏不住。
李玫瑾教授認為,在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身上會有一些屬於他們自己獨有的特點。
這種特點駐紮在孩子的內心深處,即使長大之後想要摒棄身上的這些特點也很難,想隱藏也隱藏不住。
首先,「窮孩子」都沒有自信
現在的社會金錢至上,雖然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形容的就是現在這個社會的現狀。
而家庭情況不好的孩子,他們的身上就會帶有一些自卑,看著別人小夥伴穿的光鮮亮麗,每周的衣服鞋子都不重樣,而自己又髒又破的衣服就顯得格外的乍眼。
其次,「窮孩子」捨不得花錢
有的家庭的孩子懂事,即使父母給自己錢他們也不捨得花,和朋友外出的時候,他永遠都是最「例外」的那一個。
即使孩子有100塊錢,他們也不捨得給自己買100塊錢的衣服,只會買幾十塊錢的衣服,無論做什麼都喜歡找「平替」。
所以,這樣的孩子不論是穿衣打扮都平平無奇,整個人也很普通,掉進人堆裡都找不到。
最後,「窮孩子」的見識很少
即使現在的社會這麼發達,也有很多農村的孩子沒有見識過感應系統,甚至對智慧型手機都知之甚少。
而當這種「窮孩子」步入大城市之後,他們的見識增長的會很快,但也總是會出洋相,對什麼都感到新奇。
而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無論家庭有多麼窮,也要注意避免以下情況的發生。
首先,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喊窮」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父母辛辛苦苦的掙錢孩子都看在眼裡,他們自己的心裡也知道自己該省錢,自己該為父母減輕壓力。
但是,如果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哭窮」,孩子需要錢做什麼家長都先是嘮叨一番家裡窮,那這就會讓孩子產生深深的自卑感。
其次,家長要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怨天尤人
家長要知道,錢是掙出來的,而不省出來的,家庭的生活水平如果一直都無法提升的話,那孩子也就只會局限於這裡。
所以,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家長可以偶爾的獎勵孩子,而不是生活水平一直提升不上去。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覺得「窮孩子」身上還有什麼特徵呢?你的「原生家庭」給你帶來了什麼樣的傷害呢?歡迎留言討論!
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