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越王宮博物館與四川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綿陽市博物館、平武報恩寺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土司遺珍——四川平武明代土司家族墓出土文物精品展」正式開幕!本次展覽分為「羈縻徠遠」、「土司制度」、「土司尊榮」、「信仰崇奉」、「改土歸流」五個部分,展出文物達173件/套之多,系統地展現了一幅平武明代土司金玉滿堂、雍容別致的生活畫面。
展覽開幕式上,南越王宮博物館館長全洪先生,綿陽市博物館副館長、黨支部書記周健先生出席並分别致辭。隨後,他們代表雙方博物館互贈禮物,並與出席開幕式的嘉賓們合影留念。
南越王宮博物館館長全洪先生致辭
綿陽市博物館副館長、黨支部書記周健先生致辭
開幕式後,綿陽市博物館副館長都雲昆先生帶領觀眾參觀本次展覽,詳細介紹了精品文物的用途、製作技藝及背後的文化底蘊,帶領觀眾走進平武土司的年代,感受明代平武土司生活的奢華典雅,以及大明王朝的富庶興盛。
展覽主創人員進行導覽
土司制度在元代正式建立,它源於唐宋以來的羈縻制度,一般是由中央任命當地少數民族首領,並以世襲的形式擔任地方文武官員,以管理少數民族地區,達至和平穩定的目的。而平武土司的特殊之處,在於由以王、薛兩家族為主的客籍漢族擔任土司。從南宋末年揚州府興化縣進士王行儉入龍州任判官開始,平武土司開始了長達近八百年的統治,是我國歷史上承襲時間最長的漢族土司之一。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展出的,是精選自平武明代土司薛繼賢夫婦合葬墓和宣撫司僉事王璽家族墓中出土的精美文物。薛繼賢為薛氏土司中的第五任土司,其夫婦合葬墓墓主共九位,為薛繼賢與他的八位妻妾。王璽為王氏土司中第七任土司的庶長子,庶子繼位的他,是王氏土司中最具影響力的一代土司,在位期間王氏土司的勢力達到了最高峰。
展出的文物中,既有奢華的金銀玉器,又有產自景德鎮民窯的青花瓷、青白瓷,還有墓室中豐富多彩的石刻作品,讓人大開眼界、大飽眼福。
金仙宮夜遊分心
王文淵夫人墓出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眾多金器中,名為「金仙宮夜遊分心」的髮飾造型精美,力壓國內眾多土司墓中出土器物,是展示器物中最具價值的一件。分心,是插戴在 髻之前的髮飾,造型通常呈「山」字形,正面上緣一溜尖拱,中心高,兩邊依次低下來。
髮飾上,描繪了古人晚上出行的場景,整個金器採用立雕或高浮雕的方式,玲瓏剔透、層次鮮明。工匠在長度僅有18.4釐米的髮飾上竟一共刻畫了40個人。金器整體呈山峰形,中部有兩柱葡萄,高柯擁接,抱成圓框,一人騎馬穿行其間,馬的前面有提燈開路者,有吹笙、起舞者,馬後有舉扇侍奉者。圓框左右各有隨從15人,或持扇、或擊鼓、或操琴、或彈琵琶,背景則是宮殿樓閣,周圍均環繞連珠紋。實屬精美絕倫之作!
金玎璫七事
薛繼賢夫婦合葬墓出土 四川博物院藏
「玎璫七事」由「事件兒」發展而來,是一種純粹的裝飾品。所謂「事件兒」是一種將日常使用的挖耳、牙籤、鑷子、勺子用金鍊串起,既做用具,也兼做裝飾之用的佩飾,一般系掛於胸前、腰間。
紅綠彩花卉紋小口帶蓋瓷瓶
王璽夫人蔡氏墓出土 平武報恩寺博物館藏
鈴形蓋,寶珠鈕,蓋內中心有管狀子口。器身為侈口、圓唇、短頸、溜肩、深鼓腹下收、平底。全器內外施白釉,釉下勾勒花卉紋,釉上飾以紅、綠二彩。內壁有一周凸稜,器身為拼接而成。鈕下蓋面飾覆蓮瓣,蓋身飾纏枝花卉。瓶肩亦飾覆蓮瓣,腹部由蓮池、寶相花、月季、牡丹構成四季花卉紋。近底處飾一周「壽山福海」紋。
青花松竹蓮紋瓷盤
王璽家族墓出土 平武報恩寺博物館藏
影青雙龍耳瓷方瓶
王璽家族墓出土 平武報恩寺博物館藏
施彩女侍像石浮雕
王璽夫人蔡氏墓出土 平武報恩寺博物館藏
火把簇千戶所銅印
四川博物院藏
銅印方形,圓形柱鈕,印面陽刻九疊篆文「火把簇千戶所印」;左側稜上陰刻楷書「心字一百二十九號」。印背陰刻楷書,右為「火把簇千戶印」;左為「永樂年九年十一月日□禮部造」。
鑲嵌藍寶石金戒指
王鑑夫人朱氏墓出土 平武報恩寺博物館藏
橢圓形戒託,戒面鑲嵌藍寶石,託周自上而下依次飾線紋、兩周繩紋、連珠紋、竹節紋,指環根部飾捲雲紋。
參觀之後,綿陽市博物館展覽保管部的主任、文博副研究員李生老師還為大家主講了《龍州土司鉤沉》學術講座,為大家介紹了龍州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人文歷史,以及龍州土司源流,其與朝廷、土民的關係,龍州土司遺產等的內容。
綿陽市博物館展覽保管部的主任、副研究員李生老師講座
意猶未盡或者錯過了講座的朋友們,不用擔心,這個周末,一起來南越王宮博物館,親眼見識見識平武土司的驚世遺珍,感受來自大明的奢華典雅吧!
展覽主題:土司遺珍——四川平武明代土司家族墓出土文物精品展
展覽時間:2020.07.24——2020.10.15
展覽地點:南越王宮博物館陳列樓二樓臨展廳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