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中小學要把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情況、
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運動技能等級
納入初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本周五微課堂很榮幸邀請到
路橋區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
高級教師,
現任路橋區橫街中學書記、校長
陳豪老師為大家帶來一課
《加強體育鍛鍊,拒做「低頭」少年》
歡迎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微課堂音頻進行收聽~
朋友的孩子寫了一封很長的信,訴說初三年級的痛苦。諸多痛苦中,最令他不能忍受的是學校挪用體育課去趕學習進度,放學後留在學校打籃球在母親的幹預下也成了一種奢望。他說「剝奪了他生命的唯一樂趣」,因此他不知道為什麼每天還要睜開眼睛。
為了能夠讓孩子獲得好成績,家長為了孩子能夠考取更好的學校,都想方設法讓孩子多學習,運動自然就成為了浪費時間和體力的元兇。
面對這種情況,有人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我們是要學習好的學生,還是要身心健康的學生」,但這個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我們想要的是學習好,身心又健康的孩子。可能你會說,這不是廢話嗎?能做到誰都知道!只是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孩子還年輕,健康和體力還沒有成為付不出的帳單,但是成績一旦錯過可能就無法挽回。
但是假如我今天提出來說:體育訓練可以促進學業發展,不知道之前為了學習而佔用了體育鍛鍊時間的家長會不會感到後悔。
芝加哥附近有一所中學實施零時體育計劃,即在沒正式上課之前,讓學生早點到校,跑步、做運動,要運動到學生的心跳達到最高值或最大攝氧量的70%,才可以開始上課。
此舉遭到家長的強烈反對,孩子本就貪睡,早起去操場跑幾圈,體力大量消耗豈不一進教室就打瞌睡?一學期下來,結果正好相反,鍛鍊後的學生精力反而更充沛,課堂活躍度更高,氣氛更好,記憶力、專注力都增強了。這組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比沒有安排體育訓練的學生高了10%,打架事件也減少了。
這些數據開始讓美國的父母看到運動對孩子的學習和行為的幫助,他們就不再反對零時體育計劃了,反而早早地把孩子送到學校。現在美國已有很多個州在推動這個零時體能運動。
運動專家對此進行了深度研究,他們發現人在運動時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
三種神經傳導物質
多巴胺是種正向的情緒物質,人要快樂,大腦中一定要有多巴胺,我們可以回憶下自己上一次登山遠足的經歷,整個路途中一定沒有見過走得氣喘籲籲但是愁容滿面的人。
血清素是與我們的情緒和記憶有直接的關係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增加,記憶力變好,很多抗憂鬱症的藥都是阻擋大腦中血清素的回收,留住大腦中的血清素。
正腎上腺素跟注意力有直接的關係,它使孩子的專注力增強。所以學生心情愉快、上課專心,記得快、 學得好,自信心與自尊心也提升了。
假如有一個商家在媒體上廣告,說他有一種藥。吃了以後可以讓你的孩子變得快樂的同時,能夠提高記憶力、專注力,長期服用還可以提高自信心自尊心,可是這個藥很昂貴,要幾十萬一瓶,我想現在一定有在考慮要不要賣房買藥的家長。而現在,我們通過體育運動就可以達到這個效果。
關於運動的好處,科學家也早就得出了很多結論。運動能促進大腦清醒,思維敏捷,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提高心臟功能,改善呼吸系統功能,促進骨骼肌肉的生長發育。同時運動能夠提高人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在學習之餘進行一些中等強度的體育運動,可以有效改善焦慮和抑鬱狀態,有效緩解大腦疲勞,保持積極情緒,從而緩解精神壓力,並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北大原校長蔡元培也曾說,「完全人格,首在體育。」
歲末年初,雲南一項新政上了熱搜:
該省將中考體育成績上調至100分,
體育首次與語文、數學、英語並舉為「四大主科」。
從過去總是「被下崗」,到如今與語數英「平起平坐」,「麻雀變鳳凰」的背後,是我國青少年體質孱弱的現狀,是青少年近視人數已超1億的嚴峻現實,我們台州這幾年也是改革力度不斷,對體育的重視也是與日俱增,從加強每年的體質健康監測,到不斷提高中考體育分數的比重,優化體育測試的項目,無不展現社會對健康的呼喚與寄望。
2020 年台州市中考體育考試具體內容,考試項目分四類:耐力類、力量類、跳躍類、技能類,共九項,總分 40 分。
耐力類考試項目為男生 1000 米、女生 800 米。
力量類為擲實心球(2 千克),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 由考生自選其中一項。從 2021 年開始,引體向上(男)、仰臥起 坐(女)為必考科目,同時取消擲實心球項目考試。
跳躍類為立定跳遠、1 分鐘跳繩,由考生自選其中一項。技能類的考試由考生在籃球運球投籃、排球墊球、足球繞杆運球三個項目中自選其中一項。
100 米遊泳項目可替代力量類、跳躍類、技能類中的其中一項,但只能替代一次。
這些項目的設置既考慮到了運動的全面性,也考慮到了學生的差異性,只要你的先天條件不是太特殊,每一個項目都可以通過努力鍛鍊實現滿分,就算是其中大家看上去最難的引體向上,學生完全可以在一個學期實現從零分到滿分的跨越,去年,我們學校210名考生有87名得到40分滿分,滿分率41.4%,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學生在作文中也寫道:從無到有的變化,從失敗到成功的挑戰,也許這40分不能改變我的命運,但是它告訴了我生命的無限可能。
所以,每個學生都得運動,學業繁重地九年級學生更需要每天運動。我們通過體育鍛鍊來增強自己的體質,保障更高質量的學習和生活外,我們還通過體育活動增強組織紀律性和集體榮譽感,讓孩子學會團隊合作、人際交往,鍛鍊出面對困難時該有的意志品質,培養出健全的人格。這對孩子的全面成長極具積極意義。
怎麼在繁重的課業學習中擠出時間安排好我們體育鍛鍊的時間。
體育鍛鍊時間安排
對於在校生有四個時間節點可以充分利用:
01
第一個時間點是住宿生的晨跑
通校生的也可以讓家長把車停在離學校半公裡處,學生慢跑或快走到校,這個屬於自由微運動,通過跑步,心臟和肺功能能夠被快速的調動,使得新陳代謝加快,排出殘留的二氧化碳,吸入更多的氧氣,使身體快速興奮起來,又不至於運動過量影響學習精力。
02
第二個時間點是大課間
一般在9點半到10點左右,這個時候學生已經在教室裡學習超過2小時,無論是精力還是體力都有所下降,很多學校在這個時間點安排相應的體育活動,就是這個原因,所以這個時間點我們只需要按照學校要求完成訓練即可。
03
第三個時間點是午餐後
可以同學之間相約散步或低強度的投籃及排球運動,讓自己的精神得到放鬆的同時也能夠增進同學間的感情。
04
第四個時間點是下午放學後半個小時
這是體育訓練的黃金時間,要充分運用起來,提高自己的體育技巧。有條件的家庭可以組織親子共同運動,而且在運動過程中進行交流一定好過餐桌上一言不合便吹鬍子瞪眼。
在安排運動時間的時候還要注意兩點,一是鍛鍊活動時間不能過長,時間一長,體力消耗就大,學習就會受到影響,特別是影響上晚自習,少量多次循序漸進是原則;二是不能在錯誤的時間點——即在該學習的時間段,卻放下學習去鍛鍊身體,要在體育鍛鍊和學習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最後提醒大家運動前做好熱身以免造成運動傷害。總之,我們要既能保證鍛鍊時間,又不影響正常的學習。
同學們,家長們,讓我們安利好體育這瓶不花錢的良藥,都能收穫一個既健康又聰明的孩子。謝謝聆聽!
掃掃二維碼
申請加入微課群
我在這裡等你喲!
▲識別二維碼,關注路橋婦聯▲
▲識別二維碼,關注台州婦聯▲
原標題:《【微課音頻】陳豪老師:加強體育鍛鍊,拒做「低頭」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