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曾經的掃帚、拖把到如今的掃地機器人、擦地機器人,清潔方式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變,清潔效率更是大幅度提升。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如何實現高效的家庭清潔。
01 掃地機器人和掃拖機器人
當我們追求高效的時候,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機器取代人力。那麼掃地機器人或者掃拖機器人就是最佳的選擇了。
那麼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也沒啥區別,就是一個只能掃地,另一個掃地拖地都行。
掃地機器人的主要清潔模塊有三部分:邊刷、主刷、集塵盒。
邊刷把一些角落、邊緣的垃圾掃到中間的主刷,再由主刷旋轉清掃+吸塵,收集到塵盒之中。這就是掃地機器人工作的完整流程,所以從這裡我們就會發現,掃地的乾淨程度和邊刷、主刷以及吸力是息息相關的,只要邊刷和主刷的設計合理、吸力足夠,就能實現較好的清潔效果。
圖片來源見水印
那麼有人可能就會問了:導航呢?
目前掃地機器人的導航方式主要是兩種——LDS雷射導航和視覺導航。至於什麼雷射SLAM和VSLAM,其實還是雷射導航和視覺導航,SLAM是同步定位與地圖構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的縮寫,所以這個SLAM不看也罷。
雷射導航
雷射導航是通過雷射測距,實現機器的精準定位,而視覺導航則是通過視覺攝像頭進行定位,並且還會受到光線的影響,在黑暗環境下效果會差一些,因此雷射導航的產品定位更精準,視覺導航的產品定位略差。
視覺導航
那麼兩種產品的具體表現是什麼樣的呢?
雷射導航的產品是能夠精準測距、定位的,所以在避障方面非常出色,檢測到牆壁就會自動轉向了,不會撞上去;而視覺導航的產品就不行了,定位不精準,就容易撞來撞去。
雷射導航的產品就像聰明人,一眼望去就成竹在胸;視覺導航的產品就像是莽夫,撞就完事了 。
圖源自知乎用戶@YS名字長醒目
目前最優的方案是兩者的結合,也就是雷射導航+視覺導航的方案,兩者結合之後能實現精準的定位、導航、避障,並且現在還能夠對障礙物進行智能識別,例如拖鞋、垃圾桶等都能精準識別。
最後我們也給出產品的梯度:雷射導航+視覺導航>雷射導航>視覺導航。這個梯度同樣適用於產品的價格。
京東 雷射導航+雙目視覺導航 產品價格在3000左右
接著我們接著再說回掃拖機器人,其實就是在掃地機器人後面增加了一個懸掛式的抹布,通過電控水箱供水,一直拖地。所以這個拖地的力度肯定是不能和人相比的,只是簡單的溼拖而已。
另外就是電控水箱,現在基本都是電控水箱,能夠根據使用情況進行供水,待機時水箱就不會供水,這樣就避免了水箱漏水導致的短路或者浸泡地板。
因此在拖地這一部分其實沒什麼好重視的,大家都差不多,無非就是在容量上有個大小之分。
掃地機器人非常適合每日的清潔打掃,並且能夠解決我們生活中99%的清潔問題。
那麼,還有 1%的清潔問題在哪裡呢?又怎麼解決呢?
02 吸塵器
掃地機器人是圓形設計,因此在一些角落、邊緣位置的清潔效果較差,邊刷也無法完美的掃出角落的垃圾,所以這最後的1%就需要吸塵器來解決了。
現在購買的吸塵器一般都會配備多種吸頭,例如地刷、扁嘴刷、毛刷、除蟎刷,分別對應地面清潔、縫隙清潔、鍵盤桌面清潔以及床褥沙發清潔四大類場景。
目前市面上吸塵器的售價在幾十到上千元不等,產品的材料、做工、細節、技術也存在高低差異。不過最核心的參數其實主要是吸力,只要吸力足夠大,吸塵效果自然更強,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噪音,所以這一點需要大家自己做取捨。
另外,在地刷也存在區別,一種是最簡陋的地刷,只能吸塵,另外一種則是帶有滾輪的地刷,在吸塵時會同步轉動進行清潔地面,在這裡是建議大家優先選擇帶滾輪的地刷。
03 拖把
或許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還會需要一個拖把?
如果地面出現了頑固汙漬,例如黏住的米粒、凝固的醬油,那麼掃拖機器人和吸塵器也是無法清潔乾淨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傳統拖把「大力出奇蹟」,才能徹底清潔乾淨。
不過拖把只是作為一個備用選項,因為在每天的自動化清潔中,很少會留下頑固汙漬,所以使用頻率還是非常低的。
04 總結
優秀的掃地機器人、掃拖機器人以及吸塵器產品價格還是有點小貴的,但是在我看來,他們能夠大幅度的提高生活品質和清潔效率,而且只要質量沒問題就能一直用下去,從長遠來看,其實這是一筆非常划算的投資。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我用掃帚拖把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但是仔細想一想,你真的能做到每天掃地拖地毫無怨言嗎?你真的有那麼充足的時間嗎?
這些智能清潔機器的存在把我們從繁複的毫無意義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我們可以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無論是工作還是娛樂,對你而言都是比這種體力勞動更有價值。
(758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