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川軍?川軍,那是對民國的時候四川地方軍隊的稱呼,川軍,它從來都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這個是與其他的派系完全不同的存在。川軍在最早的時候,被劉存厚以及熊克武掌權,在後來就是劉湘在主政了。在那個時候,川軍被劉湘帶著去抗日,幾百萬的四川子弟兵在戰爭結束之後,發現死了的大概有全部人數的五分之一知道,這個參戰人數是全國最多,而死亡人數也是在全國排局首位。所以說在抗戰期間四川的付出是十分大的。而且她還承擔了全國百分之三十的財政稅收以及將近一半的抗戰兵力。完全可以說是無川不成兵!然而在劉湘死後,那麼川軍就形成了,五將爭雄的局面,而這時派系之複雜,內戰之烈,也是聞名於全國。
川軍參加過的大大小小的戰役是數不勝數。那時候的川軍都還只是新軍,也只是初期形成了四川武備系,當時的武備生也可以說是幾乎控制在了川軍的各級領導權。川軍原來分散度統治最終合為一體,而它的統一是在劉湘的的時期。而在劉湘聯合楊森追擊袁祖銘,然後大敗楊森,之後和他叔叔劉文輝的鬥爭那是四川最後的一場軍閥內戰了,在那之後劉湘統一了四川,同時成為了四川王,也成為川軍唯一的主政人。
而當川軍將士闖出四川,奔赴祖國各地的前線時,或許他們的武器不好,也可能是他們的軍裝不新,但在他們那飛弛前線的身軀內,依舊跳動著一顆顆赤誠的愛國之心。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之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本軍隊也加快了侵略中國的速度,那時的四川省主席劉湘,向那時候的中國國民黨的最高領導人蔣介石請命,要求川軍子弟出川抗日。同時,劉湘親自率領第一批10萬川軍將士出川奔向戰場。
1937年9月,川軍第20軍在楊森的率領下開赴上海參加戰鬥,雖然這支隊伍裝備很差,但是仍然打出了中國軍隊的軍威。淞滬會戰中的廣德戰場,師長饒國華率部與日軍艱苦戰鬥了三天三夜,最後在陣地失守的危急情況下饒國華親自率領一營將士去搶奪失去的陣地,之後和日軍開展了白刃戰,之後因為陷入日軍重圍,饒國華寧願死也不願當俘虜,最後舉槍自盡。
川軍之所以能夠突出,川軍以其極高的執行力以及戰鬥意志,最終贏得了全國軍民的認可和尊敬。川軍一直以來被認為是裝備極差、訓練極差、軍紀極差,可以說是雜牌中的雜牌。就是這樣的地方武裝,他們沒有像紅軍那樣去打遊擊,而是被派去打陣地戰,與火力領先好幾代的日軍硬拼消耗。就算是這樣,川軍依然義無反顧,在實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仍然堅決抵抗,殺身成仁,川軍的大多部隊一直戰鬥到全軍覆而從沒有一人因為怕死而逃跑,這就完美地體現了中國軍人的鐵血意志以及崇高的民族氣節。就是在這樣的戰績下,沒有人還會認為川軍是雜牌軍隊。因為敢拼命的軍隊那就是最好的軍隊,而川軍也就成為了每個將軍夢寐以求的軍隊。
八年的抗戰,350萬川軍出川進行抗戰,65萬川軍戰死沙場,從貧弱之師再到鐵血之師,他們的熱血灑在了江南、又灑在了山西,再灑在了齊魯大地,從而使川軍的身影出現在全國各大抗日戰場,他們守護了將近1/5的國土。他們堅持敵軍一日不退,川軍一日不還的決心,他們也一直踐行著川人從未負國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