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的心頭寶,我們的生活水平高了,生活好了,父母就想把所有的好東西給孩子。
然而吃得精細了,寶寶的腸胃卻變得脆弱,因而因為腸胃不好而引發各種疾病,類似感冒發燒、嘔吐、腹瀉等等。很多父母都因為自己寶寶的腸胃虛弱而變得焦頭爛額,所以寶寶腸胃不好該怎麼調理呢?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首先我們要改變不良飲食習慣,比如說吃零食、挑食、吃飯不專心等,這些不良飲食習慣也會影響我們的腸胃健康。建立一個良好的飲食環境,我們要做到:零食一定要少吃;要讓孩子們學著去嘗試不喜歡吃的食物;吃飯不專心,剩下很多飯,那就讓小朋友下一頓再吃,不能他想吃就吃,這樣飲食作息不規律。
2.適當添加粗糧食用。
雖然平常我們給寶寶吃的食物富含營養,但是精細的食物,無法鍛鍊孩子們的腸胃,使得腸胃缺少了蠕動能力,從而變得虛弱。因此適當吃一些粗糧可以使寶寶們的腸胃變的強壯,增加腸胃蠕動力,除此之外粗糧也能夠鍛鍊牙齒的咀嚼能力。
3. 不吃油膩、冰凍食品。
夏天來了,寶寶熱的滿頭大汗,家長們總是擔心孩子太熱會中暑,於是便買冷飲給孩子吃,其實這是不對的。寶寶的腸胃還很嬌弱,冰冷的食物會刺激腸胃,容易拉肚子。
還有家長儘量注意寶寶飲食清淡,忌食過於油膩的食物,孩子消化不了油膩的食物容易積食,拉肚子等。
4. 不吃寒涼的東西。
不管是什麼天氣,寶寶有熱氣不能給寶寶喝太多的綠豆湯和金銀花水,因為綠豆與金銀花都是寒性的,我們應當注意給寶寶多喝水,綠豆水與金銀花水要適當給量,不宜過多。
5. 補充益生菌
益生菌通過調節寶寶腸胃黏膜與系統免疫功能或通過調節腸道內菌群平衡,促進營養吸收保持腸道健康的作用。如果寶寶的腸胃確實比較脆弱,可以適當補充益生菌。
除了益生菌外,要有「益菌生」的觀念,也就是給予好菌適合生長的環境,方法是:多吃含有膳食纖維或寡糖的食物,例如:糙米、燕麥、薏仁、花椰菜、四季豆、海帶、芭樂、木瓜、香蕉等全穀類食物和新鮮蔬果。不然一味補充益生菌,結果在寶寶體內一下就死光光,錢就白花了。
除了以上五種調理腸胃的方式之外,其實適量的運動對寶寶們也有好處,不要覺得寶寶小,就不需要運動,我們吃完飯還要走一走呢,更何況孩子們呢?
孩子們在吃飯的時候千萬不要大聲說話或者斥責孩子,因為會給孩子們帶來壓力,從而積食。
以上這些都是調理寶寶腸胃的好方法,大家記得收藏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