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6日公布的照片顯示,「基德」號驅逐艦上的船員向獲救伊朗漁民祝賀。圖/東方IC
美國海軍6日公布的照片顯示,「基德」號驅逐艦向被劫伊朗船隻靠近。新華社發美國五角大樓6日證實,在海灣執行任務的美國海軍軍艦5日上午在阿拉伯海解救13名伊朗漁民。這些漁民據信遭海盜劫持一個多月。
美軍施援手前往施救的是美軍「基德」號驅逐艦,隸屬「約翰·斯滕尼斯」號航空母艦戰鬥群。
航母指令長、海軍少將法勒接受媒體記者電話採訪時說,懸掛伊朗旗幟的漁船「莫萊」號向航母發出求救信號,船長用烏爾都語告訴美軍,漁船遭海盜劫持。
「基德」號指令長埃林傑說:「他們告訴我們,遭劫持為人質一至兩個月,漁船正在阿拉伯海北部航行。」
「基德」號隨即前往出事海域。靠近漁船時,美軍士兵要求船上所有人放下武器。海盜嫌疑人見勢迅速躲藏,但隨後投降。美軍士兵扣押船上15名海盜嫌疑人。
漁民表感謝海軍犯罪調查部探員施明斯基說,「莫萊」號遭海盜劫持40至45天,其間船員得到的食品有限。「我們認為,他們可能被迫協助海盜行動。」
施明斯基說,伊朗船長對美軍援救表示感謝,「他擔心,如果沒有我們幫忙,可能會遭劫持數月。」
美軍士兵向伊朗漁民提供了食品、飲用水、燃料和醫療援助。
法勒少將說:「告別時,他們非常高興地上路,向我們揮手,還有人頭戴"基德"號棒球帽。」
美國海軍6日上午將海盜嫌疑人移送至「約翰·斯滕尼斯」號航母。他們將呆在那裡,直至美國政府決定對他們採取何種法律手段。
美方做文章美國海軍解救伊朗人質之際,正值美國和伊朗關係緊張之時。
伊朗武裝部隊總司令薩利希3日警告,如果美軍航母返回海灣地區,伊朗將採取行動。五角大樓隨後表態,美國海軍在海灣地區的部署符合國際法,將會持續。
美聯社解讀,薩利希所言航母正是「約翰·斯滕尼斯」號。這艘航母上月底從海灣出發,穿越荷姆茲海峽,以向北約領導的駐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提供空中支援。
上月24日開始,伊朗海軍在伊南部海域舉行為期10天、代號為「守衛90」的大規模軍演。演習過程中,伊朗偵察機在荷姆茲海峽拍攝到據信為「約翰·斯滕尼斯」號航母的圖片和視頻。
法勒少將說:「我們懷疑,伊朗漁民和船上海盜可能不清楚近兩天的形勢。」
美國國務院不忘借這次海軍營救伊朗漁民事件「做文章」。國務院發言人紐蘭說,「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顯而易見,伊朗漁民獲救後非常感激」,這是美國海軍的「人道主義姿態」。
伊朗和美國1980年斷交後沒有外交關係。紐蘭說,兩國沒有就解救漁民事件取得任何官方聯絡。
據新華社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