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鐵中歐班列開行量同比增長39%

2020-12-19 新華網遼寧頻道

  6月11日,記者從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瀋陽局集團公司)獲悉,截至目前,瀋陽局集團公司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達到180列,發送貨物15504標箱,實現同比增長39%、34%。

  據了解,瀋陽局集團公司已開行營口、大連中歐班列11列,瀋陽始發的中歐班列輻射範圍擴大到鞍山、撫順、大連、營口等多個城市,國外到達俄羅斯莫斯科和卡盧加、波蘭華沙、斯洛伐克多不拉、白俄羅斯岑特羅利特、德國漢堡和施瓦茨海德等10多個城市。

  遼寧省中歐班列運送的產品,既有瀋陽出口歐洲的工具機、汽車發動機、減速器、礦山設備等本地貨源,也有來自上海、浙江等地的輕工產品和日用品。

  瀋陽局集團公司還積極組織歐洲回程貨源,讓更多中歐班列實現「重去重回」。在開行的180列中歐班列中,回程的達到47列,主要載回的貨物有德國寶馬汽車配件、米其林輪胎等機械設備,俄羅斯松木、樺木等板材。(記者張曉寧)

沈鐵中歐班列開行量同比增長39%

截至目前,瀋陽局集團公司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達到180列,發送貨物15504標箱,實現同比增長39%、34%。

010070220010000000000000011114641126104879

相關焦點

  • 中歐班列逆勢增長盡顯一帶一路「掌上乾坤」
    「一箱難求」、供不應求……近期火爆的行情讓中歐班列吸引了諸多關注。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近日透露,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許多海運、空運貨物加速向鐵路運輸轉移,目前,中歐班列運力增長已經趕不上需求增加。
  • 中歐班列促進全球經濟一體化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開行達10180列,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量,運送貨物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到98.3%,再次創造新紀錄。隨著世界經濟發展,經濟全球一體化的趨勢不可避免,而全球一體化的好處在全球攜手抗疫中已初現端倪。
  • 中歐班列跑出了新速度
    龔獻明攝(人民視覺)11月29日傍晚,隨著火車鳴笛聲,首趟東莞至德國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滿載著電子產品、防疫用品、家具、五金等價值300多萬美元的貨物,從東莞常平鐵路貨運站緩緩駛出。中歐班列再添新成員!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開行達10180列,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量,運送貨物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到98.3%,再次創造新紀錄。
  • 中國日報網評:中歐班列持續攀升將續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中國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17日透露,隨著疫情全球蔓延,許多海運、空運貨物加速向鐵路運輸轉移,中歐班列運力增長趕不上需求增加。(11月17日 中國新聞網)今年年初爆發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但佇立於亞歐大陸的中歐班列卻一刻也沒有停歇,發揮運輸優勢,積極施展「硬核」擔當,開行量與日俱增,成為全球有目共睹的安全運輸使者。現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中歐班列絲毫不懼,而是不斷加量和提速換擋,開闢新的運輸通道,滿載充滿愛意的救援物資,與世界各國攜手抗疫。
  • 首列中歐班列「奧迪整車進口班列」抵達西安
    10月15日上午10點30分,搭載著82臺奧迪汽車的首列中歐班列「奧迪整車進口班列」,從德國不萊梅哈芬港順利抵達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公司
  • 口岸雙向積壓嚴重 中歐班列一艙難求
    來源:貝果財經原標題:口岸雙向積壓嚴重 中歐班列一艙難求 本報記者 孫麗朝 北京報導「現在中歐班列回程和去程基本上都是滿艙,12月艙位已很難訂上,要到明年1月才能有報價和艙位一位中歐班列平臺公司人士表示,今年以來,中歐班列發運量不斷提升,但口岸作業能力有限,加上邊境疫情防控等因素影響,導致大量貨物在口岸積壓,「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部分口岸出現較為嚴重的擁堵情況,隨著年底貨運需求的增多,近期擁堵情況愈發嚴重」。
  • 中歐班列「長安號」今年共開行三千一百六十七列
    來源:新華社原標題:中歐班列「長安號」今年共開行三千一百六十七列新華社西安11月22日電 (記者姜辰蓉) 來自陝西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中歐班列「長安號」今年共開行3167列,是去年同期的
  • 「中歐班列·水色無疆」系列藝術展流光溢彩
    中國文化報訊  由《中國投資》雜誌社主辦的「中歐班列·水色無疆」系列藝術展近日亮相北京視覺經典美術館。中歐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等條件開行,往來於中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貨櫃國際鐵路聯運班列,共鋪劃西、中、東3條中歐班列運行線。
  • 觀察丨全線爆單,中歐班列高光背後的運力瓶頸
    今年以來,中歐班列運輸量暴漲,不再是跨境物流的「配角」。至11月初,中歐班列年開行量突破1萬列,已超去年全年水平,再創新紀錄。但與此同時,在國內貨櫃緊缺、物流循環速度下降的背景下,由於空海運力積壓到鐵路上,導致中歐班列負荷劇增,成為貨櫃運輸環節的新「堵點」,行業運力的瓶頸逐漸凸顯。
  • 陸橋貨代如何搭上疾馳的中歐班列
    在不久前的一次貨代物流行業論壇上,面對中歐班列今年出現爆發式增長的新形勢,中俄鐵集國際貨運代理(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郝國旗對傳統陸運貨代公司說出了這樣的「忠告」。&nbsp&nbsp&nbsp&nbsp隨著中歐、中亞班列運輸組織的不斷優化,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在去年大增到815列的基礎上,繼續高速發展,最新數字是,今年以來,開行數量已超過900列,同比增長130%,累計開行超過2100列!
  • 中歐班列運行今年呈現三個顯著變化
    3月7日,開往德國漢堡的X8001次中歐班列從西安新築車站駛出。李一博 攝記者日前從西安海關獲悉,一季度「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貨運量共計7.9萬噸,同比增長5.6倍,超過2017年全年總量,發展迅猛。原陝西省檢驗檢疫局局長徐華良介紹,從「長安號」運行情況觀察,中歐班列今年以來呈現三個顯著變化,一是開行數量和貨物運量增長較快;二是回程班列貨運量增長明顯,雙向均衡運輸逐步成為常態;三是信息化和保障配套進一步完善,運行時效提高。
  • 滿載28車皮木材的渝蓉「點到點」班列將開往成都的大灣鎮站
    聯合黨支部委員、車站站長周玉新表示,鐵路部門針對渝蓉『點到點 』班列開行提供政策支持,並從以往的單一貨物品類拓展至糧食、食品飲料等21個品類,根據需求還可持續擴大貨物品類。當前一季度,「中歐(渝新歐)」「陸海新通道」「沿江」三大國際班列共計開行287列,同比增加61列,鐵路貨物班列運輸步入發展快車道。
  • 《逆風飛揚》丨一艙難求、搖號預訂 今年中歐班列為何如此火爆?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中歐班列共開行11215列、102.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50%、56%,綜合重箱率98.4%。中歐班列繼續保持高位運行,自3月以來連續九個月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自5月以來,連續7個月單月開行千列以上。
  • 疫情期間中歐班列運量逆勢增長,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歐盟第一大...
    人口不足6000人的波蘭邊境小城泰雷斯波爾,是中歐班列進入歐盟的第一站,每天有10到20班中歐班列經過這裡。「憑藉歐盟門戶的位置優勢,泰雷斯波爾從『一帶一路』和中歐班列的發展中獲益良多。」市長亞採克·達涅魯克說。
  • 逆風而行 中歐班列的「硬核力量」
    但中歐班列上的艙位和貨櫃價格,比疫情前確實漲了100-200%。今年中歐班列的火爆也是真的。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開行10180列,超過2019全年8225列,運送貨物量同比增長54%,還送了6萬多噸的抗疫物資。
  • 徐州至德國漢堡中歐班列首發
    這標誌著徐州至漢堡中歐班列成功首發,這也是徐州開行中歐班列以來的第 600 列。據悉,該趟班列裝載徐州本地企業生產的工程機械、醫用手套、無紡布、玻璃工藝品、門窗集成材等產品,總貨值 1958 萬元人民幣。
  • 奶粉、牛肉、番茄醬、保時捷……中歐班列整年都在忙!
    2019年,我國生產的電視機、玻璃幕牆、服裝等通過中歐班列遠銷歐洲市場;西班牙的生鮮食品、白俄羅斯的牛肉等通過中歐班列送達百姓餐桌……中歐班列開行範圍拓寬、運送物品更多。劉家豪 攝中歐班列2019年1月至11月,中歐班列共開行7469列 ,同比增長33%,通達歐洲18個國家55個城市 ,國際物流品牌愈來愈閃亮。
  • 奮力打造國家級中歐班列集結中心 —— 寫在合肥國際陸港成立三...
    我們清楚地記得,2018年1月6日,新公司成立後發運的合肥-漢堡第一趟中歐班列。自此,一趟趟班列源源不斷從合肥發出,滾滾車輪行使在亞歐大陸縱橫交錯的鐵軌上,奔騰不息的駛向「新絲綢之路」。截至目前,累計發運突破1340列,海鐵聯運10萬箱,進出口貿易額突破400億元。
  • 中歐班列(鄭州)開通 第四條歐洲線路|中歐班列|芬蘭赫爾辛基|鄭州|...
    本報訊(鄭報全媒體記者 毛小璽 王治 張倩 王賽華 文/圖) 11月20日上午,鄭州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範工程(中國鄭州—芬蘭赫爾辛基)首班開行儀式,在經開區中鐵聯集鄭州貨櫃中心站舉行,副省長、市長王新偉宣布發車。
  • 觀察| 中歐班列通道效應凸顯背後,這兩手相當關鍵
    中歐班列(成都)第2000列發車 白桂斌 攝多座中西部城市在拓展對外開放通道過程中,都不約而同將目光聚焦在中歐班列上。比如,中歐班列(成都)從2013年開行31列,到今年6月28日,五年時間已累計開行突破2000列。在供給與需求不斷增加背景下,中歐班列的開行頻次、重載率都在不斷提升。中歐班列作為開放通道的作用也愈發明顯。如何在開行量、貨運量暴增後做好相應配套保障?中國自貿試驗區報導(微信號:zmsyqbd)以中歐班列(成都)為樣本,帶你感受下中歐班列開行數量不斷「創新高」背後的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