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有講究,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

2020-12-20 如月如茶

中國大部分地區是季風氣候,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四季極為分明。因此,不同季節喝茶也要做相應的調整,一般主張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

1、春飲花茶

花茶是將茶葉加茶窨烘而成(發酵度視茶類而別,大陸以綠茶窨花多,臺灣地區以青茶窨花多,目前紅茶窨花越來越多)。這種茶富有花香,以窨的花種命名,花茶又名窨花茶、香片等。飲之既有茶味,又有花的芬芳,是一種再加工茶葉。例如,茉莉花茶、牡丹繡球、桂花烏龍茶、玫瑰紅茶等。

茉莉花茶

顏色:視茶類而別,但都會有少許花瓣存在。

原料:以茶葉加花窨烘而成,茉莉花、玫瑰、桂花、黃枝花、蘭花等,都可以加入各類茶中窨成花茶。

香味:濃鬱花香和茶味。

性質:涼溫都有,因富有花的特質,飲用花茶另有花的滋味。

2、夏飲綠茶

綠茶屬於不發酵茶(發酵度:0)。這類茶的茶葉顏色是翠綠色,泡出來的茶湯是綠黃色,因此稱為綠茶。例如信陽毛尖、西湖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等。

綠茶

顏色:碧綠、翠綠或黃綠,久置或與熱空氣接觸易變色。

原料:嫩芽、嫩葉,不適合久置。

香味:清新的綠豆香,味清淡微苦。

性質:富含葉綠素、維生素C。茶性較寒涼,咖啡鹼、茶鹼含量較多,較易刺激神經。

3、秋飲青茶

青茶屬於半發酵茶(發酵度:15~70%),俗稱烏龍茶。種類繁多,這種茶呈深綠色或青褐色,泡出來的茶湯則是蜜綠色或蜜黃色。例如,凍頂烏龍茶、閩北水仙、鐵觀音茶、武夷巖茶等。

鐵觀音

顏色:青綠、暗綠。

原料:兩葉一芽,枝葉連理,大都是對口葉,芽葉已成熟。

香味:花香果味,從清新的花香、果香到熟果香都有,滋味醇厚回甘,略帶微苦亦能回甘,是最適合入門級的茶葉。

性質:溫涼。略具葉綠素、維生素C,茶鹼、咖啡鹼約有3%。

4、冬飲紅茶

紅茶屬於全發酵茶(發酵度:100%)。紅茶通常是碎片狀,但條形的紅茶也不少。因為它的顏色是暗紅色,泡出來的茶湯又呈朱紅色,所以叫紅茶。例如祁門紅茶、滇紅、寧紅、宜紅等。英文把紅茶稱作BIack Tea,意思是黑茶。外國人喝的紅茶顏色較深,呈暗紅色。

紅茶

顏色:暗紅色。

原料:大葉、中 葉、小葉都有,一般是切青、碎型和條型。

香味:麥芽粽糖香,焦糖香,滋味濃厚略帶澀味。

性質:溫和。不含葉綠素、維生素C。因咖啡鹼、茶鹼較少,興奮神經效能較低。

易武茶山遊學

相關焦點

  • 上午9點喝花茶下午1點喝綠茶 一天飲茶的最佳時間
    日常飲茶的4個時間   上午9點一盞花茶:早飯後9點到10點飲用,可以起到提神、排毒、抗疲勞的作用。早茶最宜選花茶,花茶經過二次加工,混合了鮮花的濃鬱和新茶的清香,能夠芳香醒腦,對一天精神都有提升作用。但要注意,失眠人群不適合飲用花茶,否則會造成更嚴重的睡眠障礙,過敏體質的人也不宜喝花茶。
  • 冬日白癜風患者飲用紅茶有哪些好處?
    核心提示:白癜風患者冬日飲品,紅茶可合適?民間有「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之說。冬季,天地封閉,氣溫越來越低,人氣陽氣減弱,生理功能減退,應多吃溫性食物。在飲茶方面,也要選擇溫性的,而紅茶便是不錯的選擇,能夠幫助增強人體的禦寒能力。除此之外,白癜風患者在冬日飲用紅茶還會有哪些好處呢?
  • 「秋飲青茶」是真的嗎?
    安溪鐵觀音之所以廣受歡迎,是有原因的。鐵觀音清新淡雅,衝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入口後「觀音韻」明顯,滋味醇濃高爽,香氣馥鬱持久,回甘生津。有人說:「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鐵觀音既然是青茶,那麼最適合秋天喝,果真如此嗎?其實,這是有原因的。這是因為秋季的鐵觀音最香,品質是一年中最高的,人們喝茶圖的就是新鮮,所以大部分人喜歡買秋茶來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秋飲青茶」的潛在說法。但是,如果從茶性上來看的話,現代工藝的清香型鐵觀音,茶性會偏寒一些,它可以清熱、消暑、解毒、止渴、強心。
  • 冬日飲紅茶好處多 提神養胃又禦寒
    都說「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冬天,天地閉藏,氣溫越來越低,人氣陽氣減弱,生理機能有所減退,應該多吃溫性食物。紅茶味甘性溫,能增強人體的禦寒能力,蓄養陽氣,生熱暖腹,從而增強人對冬季氣候的適應能力。
  • 切記莫忘喝茶7不飲原則
    孕婦喝茶的原則:孕婦宜喝綠茶,不宜喝紅茶,並且應避免喝濃茶,也不能過量。1、濃烈的紅茶孕婦如果飲用濃紅茶,對胎兒是有危害的。每500毫升濃紅茶大約含咖啡因0.06毫克,咖啡因具有興奮作用,過多攝入會刺激胎兒。日本有專家證實孕婦若每天飲5杯紅茶可能會導致新生兒體重減輕。
  • 清感飲系列茶藥防治外感疾病 降低流感和新冠肺炎疊加風險
    清感飲茶藥推出後,受到了本市市民的認可,目前本市每天銷量達到15000多盒,且還有上升的趨勢。中醫天人相應的理念,要求人們適應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四時變化和人體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生理特點,形成了一系列日常生活調理、養生保健的理論和有效措施。我國以茶入藥的歷史由來已久,如春飲花茶以發散,夏飲綠茶以清熱,秋飲菊花茶以潤燥,冬飲紅茶以溫煦。
  • 清感飲系列茶藥防治外感疾病 降低流感和新冠肺炎疊加風險-新聞...
    清感飲茶藥推出後,受到了本市市民的認可,目前本市每天銷量達到15000多盒,且還有上升的趨勢。中醫天人相應的理念,要求人們適應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四時變化和人體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生理特點,形成了一系列日常生活調理、養生保健的理論和有效措施。我國以茶入藥的歷史由來已久,如春飲花茶以發散,夏飲綠茶以清熱,秋飲菊花茶以潤燥,冬飲紅茶以溫煦。
  • 立夏後應該喝什麼樣的茶,是綠茶還是紅茶?
    喝茶,在我國歷史悠久,因此,我國的茶品種特別的豐富,綠茶、紅茶、普洱茶、花茶等應有盡有。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在我國被譽為「國飲」。可見茶我們來說多麼的重要。喝茶也有它的季節性,素有:「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之說。
  • 我國茶文化歷史悠久,有什麼講究嗎?
    普遍認為,飲茶起源於遠古神農氏唐代陸羽(茶聖)在《茶經》中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相傳,神農嘗百草時,經常中毒,最多的時候,一天竟中了七十二種毒,後來,嘗到茶樹的葉子,才將毒解了。
  • 好喝又健康,這份春季「特飲」快來收藏~
    覺得沒味喝不下;喝綠茶?覺得苦不想喝。想要好喝又健康,花茶——你值得擁有!什麼是花茶?春季花茶搭配春季萬物復甦,陽氣生發,但這時人們卻常常感覺睏倦乏力。這主要是因為人體的生理機能尚不能適應季節變化而引起的生理性反應。俗話說,「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對付春困,除了採用飲食、運動等措施外,喝花茶也是不錯的選擇。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些適合春季的花茶搭配,快快收藏吧!
  • 天天喝茶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嗎?
    喝茶有很多講究,比如喝茶可以根據季節,像民間就有一句俗語叫做,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春天溫和,適合喝花茶,夏季炎熱,適合喝清涼的綠茶,秋季開始變得寒冷,可以喝半發酵的烏龍茶,冬季很寒冷,可以喝滋味醇厚的紅茶。可以這麼做,但不一定非要這麼做。
  • 夏去秋來,防秋燥宜飲茶,喝茶到底有什麼講究呢?如何選擇一款適合...
    那麼,喝茶有什麼講究呢?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茶呢?今天王小雲教授就給大家介紹幾款這個時節適合喝的茶。 紅茶性溫味醇,可養胃調神,紅茶經發酵烘製而成,其性溫味醇,對於入秋後極易受傷的脾胃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在處暑這個秋乏的節氣喝紅茶可以讓人提神醒腦、緩解疲勞,使我們更能很好的專注精神。還能生津止渴,在現在這個乾燥炎熱的天氣飲用是最合適不過了。
  • 一杯熱茶勝冷飲,勸君夏季多飲茶
    有研究顯示,夏天喝冷飲者體溫下降0.5℃,喝涼茶者體溫下降0.5℃~0.8℃,喝溫茶者體溫下降0.4℃~1.5℃,而且喝茶降溫可保持一段時間,喝冷飲卻只是一時涼快。所以,和眾多消暑冷飲相比,喝茶可以養生、清心,無疑是夏季最健康的解渴之道。    夏日飲茶有益處    茶主要分為綠茶、黃茶、黑茶、青茶(烏龍茶)、白茶、紅茶六大類。
  • 現代人的飲茶方式:清飲法飲茶您了解嗎?看茶喝茶,您喝對了嗎?
    大家好,我是茶人滿常覺,今天先來和大家說說什麼是清飲法飲茶?然後在和您聊聊運用清飲法飲茶,看茶喝茶,您喝對了嗎?在我國比較多的人推崇的是清飲,其中,長江中下遊地區以飲名優綠茶為主,北方地區飲的多是花茶和綠茶。閩、臺、粵地區崇尚飲烏龍茶,西北地區愛喝濃香型的炒青綠茶,西南地區好飲綠茶和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