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誼兄弟從發家到壯大,這一步從扶持演員開始,這家公司的壯大脫不了京圈,更脫不了審時度勢的順勢而為,從2000年初南都娛樂評選四小花旦開始,就為娛樂圈的格局奠定了基礎,誰也沒想到20年後處在金字塔頂端,掌握娛樂圈頂級資源的還是這些大花。
一 金牌經紀人的獻計
四大花旦評選之後,王中軍王中磊兄弟看到這四位最得勢,風頭正盛的女演員沒有一個是自己旗下的,這時候著名的金牌經紀人王京華獻計,讓他們選出自己旗下的兩個藝人,在通知媒體,把這倆人加到四旦陣容裡面。二王覺得此計不錯,便在自己旗下挑選了兩人,巧合的是這兩人擁有相同的名字,冥冥之中似乎就是註定,有些人就是該紅。於是娛樂圈史上的四旦雙冰來了。
可能華誼也沒有想到,就是這一舉措,成就了這6個人20幾年來在娛樂圈的輝煌,也成就了雙冰的大花夢想,也不怪這麼多年,李冰冰始終離不開華誼,範冰冰解約後還與二王保持著友好的關係,只因為那一次成全。
可是在獻計以後,這位金牌經紀人帶著自己的人脈和資源離開了,讓二王措手不及,於是他們決定親自培養藝人,並想超越四旦,就有了八大青衣計劃。
二 初代八青衣
剛開始說了,華誼的發家離不開京圈。而京圈大佬的影視資源也是華誼投資,馮小剛、鄭曉龍等京圈大佬都與華誼有著密切的關係,京圈大佬也會培養自己的新人,於是在眾大佬的引薦下,形成了初代的八大青衣。
各位仔細想,就會發現,在華誼正當年時,不管電視劇還是電影,能捧人的導演,他們捧紅的演員也都出自華誼。電視劇界有趙寶剛,他捧人的功底在當時不是一般導演能比的,能搭上他這艘大船,是多少青年演員的夢想。電影界是馮小剛,他憑藉他的馮氏喜劇,在電影界有了自己的地位,在他的電影中,黃曉明鄧超等人都是做配角的。從這兩人就能看出華誼和京圈的聯繫。
聽說華誼二王有這想法,各路導演紛紛獻計。馮小剛的御用美術師推薦了李小璐,胡軍推薦了劉濤,出演《玉觀音》走紅,和海巖交好的孫儷也被推選上,而滕華濤推薦了他的好友馬伊琍,趙寶剛推薦了王珞丹,王朔推薦了王子文,還有張一白推薦的小宋佳,以及在話劇圈有點人脈的張歆藝。
青衣和花旦不同,青衣負責演技,走演技派和細水長流的路線。在二王細心規劃之下,八青衣就這樣形成了。
三 計劃是否成功
八大青衣就這樣形成,推薦八青衣的京圈大佬與華誼仍然合作密切。雖然現在看,這八大青衣出走,有的只是輝煌過一陣,有的是離開華誼以後才大紅,可在當時,網絡還不發達,流量還不至上的年代,她們卻從來沒有缺戲拍,甚至在四旦雙冰以後,論資排輩還是能排到他們。
只是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前,這八大青衣對抗四大花旦的計劃是失敗的,是如何失敗的呢?是因為二王的計劃不給力,還是所選的八大青衣不爭氣呢?留個懸念,日後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