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焰遊戲研究社
自從我在刷短視頻的時候點開過一個《釋厄傳》的直播後,每天我都會刷到各種老式街機的直播。
雖然來來回回就是《恐龍快打》《吞食天地》《西遊記釋厄傳》《三國戰紀》這幾個大眾街機遊戲,但這種內容對我的吸引力還是挺大的,不知不覺就會看十來分鐘。
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主播打的版本大多是一些沒見過的特殊版本,很多難度都相當變態,各關的Boss在遊戲裡當雜兵使用,滿屏Boss橫飛。對於只玩過當年街機廳普通版本的80/90後來說,一眼看上去很難不被吸引。
其次,這些主播水平還普遍比較高。即便不玩一些變態版本,也會給自己設置很多條件,比如《釋厄傳》禁氣流,只用普通攻擊過關,《吞食天地》不下馬等。就算是一些變態版本,其實也有章可循,主播們會摸索出一些有效的打法,而不是亂成一團,在難度上又能保持一定的挑戰性,觀眾看著也不無聊。
最後,看多了還會發現,雖然同為老街機遊戲,但已經發展出了不同的流派。根據不同街機遊戲的特色採用針對性的版本,已經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規定。比如主播玩《恐龍快打》永遠會用各種變態版本,這大概是因為恐龍快打本身的難度比較簡單,且沒有太多技巧可以秀,因此只能通過增加Boss數量的方式來提高看點和爽快度。
感受一下Boss串門開會的氣氛
而像是《釋厄傳》這樣的遊戲,由於本身系統比較複雜,打法多樣。所以主播們通常不會選擇太誇張的版本,一般是126版最高難度,在這個難度下,一管氣只能放一次「乾坤波動功」(←↙↓↘→←→+A)。有時候也會採用一些微變態版,比如關底會有雙Boss,但總的來說改變幅度不太大。
我看了一段時間,逐漸產生一種感覺:和最火的吃雞、MOBA類直播比起來,這種「老式過關」街機遊戲的直播間頗有點世外桃源的調調。
會在快手或者抖音上直播街機遊戲的人,有相當一部分掛著賣搖杆的連結——就是那種內置月光寶盒,裡面有上千個街機ROM的搖杆框體,連上顯示器就能玩了。但他們又不像傳統意義上的帶貨主播,平時表現得相當佛系。無論我去哪個直播間,觀眾人數都只有百來人,很少能上四位數,主播也不太與觀眾互動,只是在日復一日地打遊戲,打完一關,偶爾跟觀眾聊幾句,繼續進入那個可能已經奮戰過千百遍、背板背得滾瓜爛熟的世界裡。
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就像小時候街機廳的老闆或者老闆家的兒子,風輕雲淡,在人少的時候,隨便投一個幣,輕描淡寫地通關,過關斬將如同閒庭漫步,看呆圍觀的小朋友。
比如很多主播打《名將》時很喜歡用忍者,這在角色在我們當地普遍沒人用,因為攻速比較慢,容易翻車。但在主播們手裡,戰鬥力完全上了一個臺階,充分發揮出了忍者動作的觀賞性。我第一次在快手上看一位主播打《名將》用的就是忍者,因為過於精準的走位和完美的擺拳技術,一度以為自己在看速通錄像——直到後期失誤了一次,主播突然開口說話,才知道是實況。
當我越看街機遊戲直播,系統就會給我推送更多這類內容——沒辦法,短視頻APP就是這樣的。但目測下來,所有的街機遊戲主播加起來,如果不算KOF系列,那麼全部的熱度恐怕都不如一個熱門遊戲主播的流量大。
但他們還在播,日復一日,經常半夜兩三點還在打。
其實這些主播在其他傳統直播平臺很少能看到,他們並非專業的遊戲主播,大多數只是因為平時刷短視頻,偶爾看到別人在打,感覺自己也算有水平,隨手一播,發現真的有觀眾會來看,雖然不多,但也足夠能尋到知己,獲得不斷播下去的動力。
換句話說,短視頻平臺的下沉特性,大大降低了直播的門檻,這讓更多民間高手得到了展示的機會,他們構成了巨大的內容長尾。主播門自得其樂,炫耀技術,觀眾們圖個情懷,這裡離名利都很遠,卻也保持了一方小天地,讓人有機會穿越回過去,重溫那個放學後偷偷去打遊戲的年少時代。
而短視頻平臺的特殊直播生態,並不僅限於懷舊街機遊戲。在傳統的核心遊戲社區,在主流的「雲」遊戲直播平臺之外,短視頻平臺構成了遊戲內容傳播的第三極。巨大的用戶基數之下,刻板印象被打破,鄙視鏈開始融合。
大概在兩三年前,我就開始關注過一陣短視頻平臺上的重度遊戲內容。儘管最熱門的那些視頻,還是以《王者榮耀》(以及之後的《和平精英》)這類流行的多人手遊為主,但不少單機遊戲內容已經開始擁有固定的觀看受眾。
在快手上,像《模擬人生》或是《GTA5》這類自由度強、可編輯程度高的遊戲,一度催生了不少花樣眾多的「小短劇作者」,不少與遊戲本身內容沒多大關係,只是博主借用這個載體,呈現自己編好的劇本。
比如很多人知道GTA5在快手上的大部分內容就是開豪車、搶銀行、搶飛機,《模擬人生》沒那麼多暴力元素,都是些家長裡短的故事,戀愛、生娃、婆媳不和。它們可能確實有點土味過頭,但也不乏些有趣的小段子。
而那些拓展度不夠高的遊戲,即便是在主流玩家圈裡非常具備話題性的3A大作,則通常以「展現奇觀」的形式獲得熱度,像PS4《戰神》裡那隻巨大的耶夢加得,在各大平臺都成了這個遊戲的「頭牌」,比奎託斯知名度更甚。
去年發售的《只狼》更是一度到達了這種「奇觀向」的巔峰,因為兼具武士元素和威風凜凜的巨大怪物,和各種八竿子打不著的遊戲都結合在了一起。
很多短視頻裡的《只狼》都會採用LOL中亞索的人物MOD錄製
以前,這些內容大致就是「短視頻主播是怎麼玩主機遊戲的」,要麼是吸引眼球的信息展示,要麼是作者自己二創,把一些本質是段子的內容加以遊戲的包裝,用來吸引大眾觀看,即使觀眾不懂遊戲。
但這並不意味著短視頻創作者的精神氣質不會發生變化、近來很明顯的一點,就是那些給「玩遊戲的人」看的內容變多了,剛發售不久的《賽博朋克2077》就是個例子。
按我過去的經驗來講,2077並不像《戰神》或是《只狼》這樣的遊戲,存在大量超自然要素、光憑畫面就具備足夠的視覺衝擊力。
夜之城的城市景觀設計雖然精巧,但在手機屏幕的尺度下展現出來的效果並稱不上震撼。就像在一些早期的2077視頻(主要用的是遊戲宣傳素材剪輯)下面,經常能看到有用戶評論「看上去像GTA5」。而因為流程上的線性,也並不像GTA5一樣具備可拓展性。
但打開快手的搜索欄,輸入「賽博朋克」,跳出的結果有點意外:
這裡面有大量非常普通的「遊戲內容分享」,就像是關於彩蛋、打法、情節、開發過程之類的長視頻,用更簡短的語句,以短視頻的形式做了出來。
發售後,很多熱門的2077視頻,都和前期就能通過邪道方式取得的橙色螳螂刀有關。在一個比較熱門的主機遊戲博主那裡,我看他用了三條視頻的時間,詳細介紹了如何在遊戲前期通過跑酷的方式、繞過本該對主角出手的高級敵人,最終取得武器。
在拿螳螂刀的過程裡,這位博主也很疑惑地問了問觀眾,為什麼這些敵人不對我出手,大概是個BUG吧——遊戲目前BUG不少,大家購買的時候也要結合自己的配置謹慎選擇。
而在評論區,用戶們也沒怎麼說八竿子打不著的的圈外言論,而是像在主機遊戲社區裡一樣,正常交流起了2077相關的遊戲內容。
之前,我一直都覺得3A遊戲在短視頻平臺上是缺乏共同討論土壤的。偏碎片化的信息流,本質上要求創作者每時每刻都抓住用戶的注意力和耐心——而從系統到流程都更為複雜的主機遊戲,很難帶領觀眾「進入」其中。
而在快手上看了一圈2077的遊戲視頻,雖然仍舊有不少「GTA式」的內容存在,比如炫耀豪車、飈車脫離警方追捕,但日常化的遊戲經歷分享,開始變得越來越多。
一位快手博主製作的一系列2077視頻
同樣,博主們希望帶給玩家的「信息」,有時也從炫耀畫面和特效的「這個遊戲有多牛」,變成了「這個遊戲沒有內購,很良心」——相比於「氪金」,「內購」其實是一個單機/主機遊戲範疇內的二級詞彙。
如今短視頻平臺的內容生態仍舊處於流變和進化的過程中,在遊戲這塊,創作者們似乎不像以前那樣極度功利地依靠誇張的情節和畫面要素,追逐於播放量和點讚。同樣,觀眾也不只是尋找「刺激」,而尋求於交流、幫助和共鳴。
快手上有很多給新玩家入坑PS4的視頻
我不知道這種變化是怎麼發生的。大概無論是短視頻這個載體本身,還是那些瑰麗3A大作,對於國內的用戶而言,都開始變得更加日常化,更像是一種「記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