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米之鄉、清麗吳興」;「熊貓家園、大美青川」。
吳興在東、青川在西,兩地相隔1700公裡的空間距離,相似的山水、相融的情感、共同的使命、相同的夢想成就了相距千裡的協作情緣,成為了全面小康路上攜手共進的「一家人」。
「山盟海誓」共合作,這份濃濃的情誼在3216平方公裡的青川大地上書寫了跨越千裡、合力戰貧的新故事,開啟了東西攜手前行的新航程;2018年青川脫貧摘帽,2018-2019連續兩年獲全省脫貧攻堅先進縣、東西部扶貧協作「好」等次。
提高站位,扛起扶貧協作時代使命
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關心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1996年黨中央作出東部地區支援西部地區重大部署以來,浙江接續在對口幫扶、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長效幫扶、東西部扶貧協作等方面,給予青川大力支持和無私幫助,浙青兩地結下了24年血濃於水的深情厚誼。
2016年7月,新一輪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動員令發出以來,浙江、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部署、親自協調、親自推動,親臨青川指導工作;湖州、廣元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常態組織研究,多次帶隊互訪;吳興、青川兩地牢記總書記諄諄囑託,認真落實浙川兩省、湖廣兩市決策部署,堅決扛起主體責任,籤訂協作協議,務實互訪對接,著力精準幫扶,形成高質量、全方位、深層次的扶貧協作格局。
吳興區委書記吳炳芳,區委副書記、區長潘永鋒,青川縣委書記羅雲,縣委副書記、縣長劉自強分別帶隊多次對接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通過高頻次的互訪交流,促進了兩地協作領域的深化拓展、協作工作的深入推進。
青川人民深切的感受到:浙江24年的傾情傾力幫扶,成為助推青川後發趕超綠色崛起最可靠、最強大、最全面的不竭動力。
精準發力,繪就真幫實扶恢宏畫卷
堅持人才共育,強化智力支撐。建立兩地人才交流幫扶機制,制定了幹部人才培養和交流合作計劃實施方案,籤訂幹部人才交流合作協議。
打造吳興青川幹部人才培訓基地,推行「東西黨員幹部人才聯動」培訓模式,培訓基層黨員幹部7341人次。建立吳興名師工作室5個,引進白茶種植、湖羊養殖等新技術9項。
堅持項目共建,做強發展引擎。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薄弱環節和產業、就業等重點領域,編制扶貧協作三年實施方案,籤訂東西部扶貧協作重點項目備忘書,浙江安排財政幫扶資金1.353億元,實施幫扶項目68個,帶動貧困人口2.6萬人。將幫扶項目全部納入脫貧攻堅項目庫統一監管,嚴格執行工作跟蹤督辦和定期會商制度,推動項目儘快投產達效。出臺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管理辦法,將幫扶資金納入專戶,確保幫扶資金規範使用、陽光運行。
堅持產業共促,提升增收質量。制定引導和支持浙江扶貧協作企業來青川投資十條政策,建立東西部扶貧協作產業項目庫,用好用活財稅、金融、土地、電力等優惠政策,強化精準對接和服務保障,招引落地浙江企業13家,實際投資達12.43億元,帶動貧困人口1586人增收,吸納貧困人口就業830人。
高標準建設「四區五園」,培育產業協作示範項目45個、示範鄉鎮10個、示範村35個。吳興青川東西部扶貧協作特色產業園全面完工,「湖羊入川」加快向「湖羊致富」邁進。
540萬株受捐「白葉一號」茶苗建成1517畝白茶基地,將白茶種好、種活、種出效益,成為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先導工程、示範工程、重點工程。「一片感恩葉,攜手奔康路」報導在央視新聞聯播頭條放送,「白葉一號」管護經驗被中央辦公廳《每日匯報》刊載,2020年試採試製的「白葉一號」小茶包,在全國兩會期間送進人民大會堂。
堅持勞務共享,拓寬致富路徑。兩地籤訂了勞務合作框架協議書,湖州市、吳興區分別制定政策,對協作地區轉移就業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每人最高可獲2.2萬元政府補貼。
制定勞務協作六條措施,設立「勞務協作聯絡站」,用好轉移就業「大數據」平臺,確保就業意願和市場需求精準對接。舉辦勞務招聘會26場,提供就業崗位1萬餘個,幫助貧困人口就業3321人。疫情期間開展「點對點」「一站式」服務,有序組織貧困人員返崗就業651人。
注重就業技能提升。舉辦勞務協作技能培訓80期,培訓貧困人口2762人;培訓農村致富帶頭人354人,帶動貧困人口1151人。
強化攜手奔康,匯聚幫扶合力。青川吳興籤訂了攜手奔康結對幫扶協議,吳興每年從工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500萬元,支持青川項目引建、平臺建設、企業發展。
紮實開展「萬企幫萬村」活動,54家企業與青川79個貧困村籤訂結對幫扶協議,兩地鄉鎮、部門、學校、醫院、村企結成幫扶對子,精準實施「一對一」幫扶。建立吳興·青川村企結對同心扶貧基金、木魚中學獎學助學基金,讓貧困群眾、貧困學生長期受益。
全力推動消費扶貧。務實推進單位購銷、結對助銷、企業營銷等「十大」消費扶貧行動,銷售已認定扶貧產品3.9億元,開設吳上興鮮—攜手青川扶貧館、湖州龍之夢特色扶貧產品青川展銷專區。累計接收浙江湖州吳興社會團體和企業捐贈物資資金2819.6萬元。
創新實踐,闖出攜手戰貧吳青經驗
搭建了扶貧車間聯盟「造血幫扶」新載體。落實部門聯動、財政獎補、金融支持「三大舉措」,依託聯動培訓、創業孵化、交流互進、權益保障「四大載體」,建設生產加工扶貧車間,有效吸納貧困人口603名、帶動就業3728人。
成立全市首個東西部扶貧車間聯盟,有效破解了扶貧車間分散經營、利用效率不高等難題。扶貧車間聯盟輻射14個鄉鎮,吸納600餘名群眾穩定就業,實現人均年增收3000元。《扶貧車間新模式寫就脫貧「大文章」》等經驗被《中國扶貧》等國家級刊物刊載推廣。
拓寬了「網際網路+醫療」網絡扶貧新通道。搭建湖州、吳興、青川醫療機構三級網絡平臺,開展遠程治療指導、遠程教學等10項協同醫療服務,切實提高疾病診斷精度、降低醫療風險。開發家庭醫生「雲服務」APP,將「醫院」有效延伸至「患者家中」。湖州-吳興-青川三方遠程會診系統建設入選2019年網絡扶貧典型案例。
探索了「黨建促脫貧、人才助振興」新機制。籤訂「青吳同心·攜手同行」黨建聯盟協議,開展「契約化」共建活動,200名困難黨員得到幫扶,9個村級陣地進一步提升。按照「按需選派、人崗適應」的原則,圍繞農業、教育、醫療等重點領域,累計互派幹部人才167人。
打造了「東西部扶貧協作示範縣區」新樣板。吳興青川兩地始終以創建東西部扶貧協作示範縣區為目標,著力探索建立協作幫扶長效機制,紮實開展「六大示範行動」,創新實施「十大工程」,探索推行「五共」模式,著力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示範縣區新樣板。《守望相助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吳青」樣本》等經驗被《中國扶貧》、《中國經濟時報》等國家級刊物頭版頭條刊載推廣。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千裡連心同攻堅,和衷共濟奔小康,這份恩情,這份厚誼,這份守望,青川的山水作證。25萬青川人民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發揚「兩幅標語」精神,以感恩奮進之心、知恩圖報之志,全力以赴把東西部協作往細處做、往實處抓、往深處推,努力創建東西部扶貧協作示範縣,努力把青川建設成為嘉陵江上遊大蜀道腹地高顏值高質量發展的生態矽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兩個一百年」偉大奮鬥目標貢獻青川力量!(唐續宗 江琪)
責任編輯:王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