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理如法 成都文殊院科學放生5萬餘條珍稀魚苗

2020-12-13 手機鳳凰網

放生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放生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放生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放生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放生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放生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放生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放生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放生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放生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2018年6月9日上午,成都文殊院弘法利生部和空林佛學院三百餘名僧俗大眾,在水產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將5萬餘條本土江河珍稀魚苗從黃龍溪廊橋下的府河中放歸自然。這是西南地區佛教界首次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將佛教護生思想與保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的放生活動。

本次放生活動,得到成都市水產行業協會秘書長王三禮、成都市農林科學院水產研究所副所長楊壯志研究員等專家指導,魚苗培植單位技術人員的全程協助,雙流區農村發展局批准並予以監督,由文殊院僧俗大眾共同努力執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與支持。

文殊院方丈宗性大和尚指出,放生的目的是要提升內心的精神境界。同時,放生活動的正確踐行,也是在提高「承當、奉獻、歡喜、包容」的空林修養。此次放生活動,旨在通過佛教護生思想與《野生動物保護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定》等法規的圓融結合,引導廣大善信能更好地落實佛教護生理念,從而逐步轉變以往的放生亂象,逐漸形成更為合理合法的良好放生風氣。

行慈善如理如法,佛弟子放生護生

放生法會由成都文殊院弘法利生部總幹事亦樂法師主法,按照佛教儀軌對即將放生的魚苗進行灑淨、祈福。在梵唄聲中,晨光灑金映帶流水,風動清波穿行廊橋。

放生法會儀軌後,空林佛學院學僧帶領信眾有序地站在放生通道兩側,為小魚們搭建了一條通向自然的道路。魚苗經由善信、志工、學僧,被安穩地送到河岸,由三位魚苗培植技術人員進行最後的把關。

魚苗放生過程中,水產專家及技術人員對魚苗的搬運、解袋、水袋溫度調節、魚苗適應環境調試進行嚴格要求與把關,以確保每一條小魚都能夠安全抵達適應的環境水流中。

隨著所有魚苗的放歸,本次放生活動順利完成。據悉,本次放生的5萬餘尾魚苗有白甲、華鯪、土鳳三種,均是本地原生物種,因近年來野生數量驟減,極為珍稀。

護生命務實為本,善思維是真修行

為什麼會選擇這三種魚作為本次放生的對象呢?

指導本次放生活動的水產專家說:很多人把放生看作一個很容易的事,但從大的生態環境上來看,放生並非從市場上買來活魚投入河流中那麼簡單。合理的放生要根據本地生態環境,原有物種結構、食物鏈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進而確定放生魚類以及科學放生方式。

白甲、華鱗、土鳳這幾種魚是在幾十年前成都周邊江河流域中是比較常見的土生魚類,但後來由於過度捕撈、環境汙染等原因,變得非常稀少,瀕臨滅絕。隨著近幾年漁業部門重視,經過他們不斷地探索研究,才將這幾種魚的人工繁殖技術研究成功,以免滅絕之患。但生存在野外自然江河流域中依舊稀少。近兩年,成都周邊水域的汙染問題得到了較好的改善,適合這幾種魚的生存條件逐漸得以恢復。同時,這幾種魚都是以河床砂石間的藻類及小型水生生物為食,生長緩慢,對水域生態有著很好的調節作用。

本次活動中所放生的魚苗是「子一代」。所謂「子一代」,即於江河中捕捉的野生種進行人工馴化培育後產的第一代魚苗。這樣的魚苗完整繼承了母系的野性基因,能夠在自然界更好地生存。本次放歸的魚苗,正值體長3-5釐米的生長期,是魚苗的最佳放歸時機,小於3釐米,會對其環境適應有更大的挑戰。

本次放生的地點選在府河下遊的黃龍溪水域。此河段汙染少、水質好,水流不急不緩,不遠即匯入岷江。河流中的藻類和水生生物豐富。放生地的河段能同時容納數十萬條魚苗,故本次所選的5萬餘尾,在數量上也非常合適。再者,時值初夏,氣溫溫暖穩定,水溫不寒不熱,也是最佳的魚苗放生氣候。

山清水秀涵萬物,法語清新慧人心

放生活動結束後,文殊院志工們對現場進行了衛生整理,遵守文明放生理念,不為當地環境帶來負擔。隨後,所有參與者前往不遠處的觀音寺休息,並總結此次活動的經驗,分享感悟。

在觀音寺的大雄寶殿內,弘法利生部幹事亦真法師與大家聊起了此次放生活動整個籌辦中的一些故事,稱這次活動是「善緣所成」,我們要感恩各方面予以幫助的人。之所以能得到這麼多人的支持,不僅因為大家對佛教的好感,還因為我們在做這件事時,始終把如理如法放在第一位,方方面面都在法律法規和佛法思想理念之內進行。前期我們請教了許多專家,在交流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對自然生態、動物保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放生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多方面了解各種事物,才能真正做好放生這件事。

隨後,弘法利生部幹事亦果法師也跟大家分享了這次活動中的一些感受。他表示:放生放掉的是煩惱,得到的是安樂,我們要以平常心來放生。因為,每個人對慈悲的理解都不一樣,但慈悲的本質是與一切眾生同苦同樂。做一件事,要弄清本質,才能明白其中的因果。我們要用智慧去觀察,力所能及地多做有利於眾生和大眾的事情。

隨著法師開示的深入,本次放生活動的深層含義逐漸顯現出來。其實,放生並不是一個看上去那麼簡單的行為,而是關乎到自然環境、動物保護等等很多層面的大事因緣。我們每個人在發心向善的時候,要以廣大眾生為所緣,這樣才能有廣闊的心量。全面的視野,才能承辦真正有益之事。

聽完法師的分享,參會的善信感慨道:以前放生的重點都集中在現場的幾個小時,但活動結束後,這些小動物的命運又如何呢?當時也疑惑那种放生的意義到底在哪兒。當看到這次放生活動安排得如此謹慎和專業,看到小小的魚苗經過每位參與者小心呵護回歸江河,心中瞬間充滿歡喜和感動,感恩終於找到了正確放生的打開方式。

悲智雙運,難行能行

文殊院弘法利生部的亦樂法師是本次活動的主要負責人。他表示,放生是佛教慈悲觀的體現,也是教理教義所倡導的。《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品》中記載了釋迦牟尼佛過去世護生的故事;沿用至今的《梵網經菩薩戒》中也要求受戒者「常行放生」。在大眾的意識裡,放生是一件善行,且我國自古就有的放生風俗,漸漸成為了一種文化財富。明代高僧蕅益大師的放生成就了今天遊人如織的西湖。更早的隋朝,智者大師以放生來勸人向善,甚至感召遠近的漁民在春天至夏初期間自願停止漁業捕撈,這是中國民間自發遵守的禁漁期。佛教在其中起到的移風易俗作用,就是佛法對世間最善的教化。

可是,近年來由於自然條件和社會環境的改變,放生變得複雜起來。雖然慈悲的精神還在延續,但善巧的放生方法沒被廣泛傳播。宗性大和尚曾在關於放生的開示中提到豐子愷,說豐子愷畫的《護生畫集》透露出生命的珍貴,處處反映保護生命的重要,這也同樣是「放生」。所以佛教講究「悲智雙運」,要做好一件事,慈悲和智慧缺一不可。佛弟子除了要有慈悲的心地,還要思考如何用善巧的方式更好地自利利他。

舉辦此次放生活動,是基於我們深入的總結與反思。延續至今的放生思想理念以及行為方式,如何在當代社會與自然環境中得到更好地傳承與發展,是此次放生活動的出發點。

此次活動的目的不僅僅在於怎樣如理如法地放生,還要從整個過程中讓更多人明白放生應該如何修煉悲智雙運的佛教思想。過去社會上流傳著很多不太恰當的放生方式,給很多人造成了不好的印象。雖然這並不是正信佛弟子的思想與行為,但正信的佛弟子對此也有部分責任——我們並沒有在積極正面地踐行佛法上做得十分圓滿。因此我們有責任踐行與推廣真正的佛教思想。這也就是宗性大和尚總結提出「承當、奉獻、歡喜、包容」空林修養中的「承」。我們要承當起正信佛法的傳揚,將真正的佛教護生放生理念與現代化善巧方式圓融結合。本次放生活動是一個好的開始,希望通過大家的不斷完善,將放生護生這一善舉更好地在當代社會中傳承與發展。

魚沉荷葉露,智護功德顯。臨岸草木垂影而立,漫望長河,千萬條魚苗開始了新的生活。文殊院2018夏季放生活動至此圓滿結束,慈悲之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願我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相關焦點

  • 如理如法科學放生 成都文殊院夏季放生活動圓滿舉辦
    ,在水產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將5萬餘條本土江河珍稀魚苗從黃龍溪廊橋下的府河中放歸自然。山水之間,微微晨霧尚未散去,在氤氳的河岸之側,文殊院僧俗大眾近300餘人有序地來到放生現場。5萬餘尾魚苗在培植技術人員的看護下生機勃勃地在有氧袋中竄動,渴盼著回到它們祖輩生長的水域中。雙流區農村發展局對放生魚苗進行確認,詳細檢查該批魚苗的檢驗檢疫報告後,宣布該批魚苗符合相關規定,準許放歸自然。
  • 天府之國魅力四川——成都文殊院
    文殊院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一環路以內,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四川省、成都市佛教協會駐地。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文殊院始建於隋大業年間(605-617)。蜀王楊秀以"聖尼"名,定名信相寺。
  • 今年寧波將放生5億多尾魚苗
    昨天上午,寧波海洋世界聯合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在象山港野龍礁海域放生了兩萬尾岱衢族大黃魚魚種。岱衢族大黃魚俗稱本地大黃魚,曾位居東海四大經濟魚類之首,也是寧波人喜愛的海鮮之一。
  • 長寧增殖放流珍稀特有魚苗5萬多尾
    長寧增殖放流珍稀特有魚苗5萬多尾     本報訊 (宋成均 記者 吳亞飛)近日,長寧縣在香爐灘碼頭邊舉行「為了長江的明天」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將51000尾長江珍稀特有魚苗放入長江中。
  • 近兩萬公斤魚苗放流澱山湖,放生不等同於放流或危害生態環境
    19500公斤魚苗在澱山湖放流。「放流不同於放生。放流經過科學評估,放生太隨意,有時不但救不了魚,甚至還危害水生環境。」上海市漁政監督管理處副處長田芝清說道。兩名學生志願者聯手在放流魚苗。那麼,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間放流呢?每年2月16日—5月16日,是上海市內陸水域和黃浦江為期三個月的禁漁期,選擇在此期間放流,在保護的同時主動修復水生生物資源,並確保放流的魚種有充分的休養生息時間,野外存活率大大提高。
  • 洞頭舉行第十屆放生節 7萬尾黑鯛魚苗放流入海
    這次放生活動特別選擇了適合浙南洞頭周邊海域生長的黑鯛魚,魚苗放生後將促進洞頭周邊海域魚類資源修復。溫州網訊 11月24日上午,以 養海護生 感恩海洋 為主題的2020溫州市洞頭區第十屆放生節圓滿落幕,大批優質魚苗在洞頭國際放生臺有序放流入海。這次放生活動特別選擇了適合浙南洞頭周邊海域生長的黑鯛魚,魚苗放生後將促進洞頭周邊海域魚類資源修復。在活動現場,7萬尾黑鯛魚苗被社會各界人士 送回 大海。
  • 去成都文殊院,不得不吃的美食
    文殊院位於成都市青羊區,文殊院始建於隋大業年間,康熙三十六年集資重建廟宇,改稱文殊院。文殊院佔地20餘萬餘平方米,現存建築乃典型川西平原古建風格,全木質建築,六重正殿依次正對山門的中軸線上,氣勢恢宏、巍峨壯觀。可以說文殊院是來成都的必遊點之一。當然,除了體驗成都的人文歷史,更多的還是離不開「吃」,很多人會想:要是能在遊玩的時候順便打卡美食店就完美了!
  • 放生儀軌 如理如法放生功德無量
    為使修子能隨時、隨機、有效果的正確放生,全真堂法主公特別發大慈心,傳示「放生儀軌」一法,俾使放生者有法可依,而能靈光照耀。放生不論金錢多寡都可實行,若自己因貧困無餘錢可放生,亦可分送他人,勸化如法放生,如此遵訓篤行,當可集諸吉祥、眾佛歡喜,人人共臻聖境也。阿彌陀佛全真堂謹識公元二OO三年一月一日
  • 珍稀「亞洲美人魚」首現贛江被放生
    (圖片來源:江西日報 劉小龍攝) 儘管野生胭脂魚已放生兩天,樟樹市民曾先生還是每天都會去贛江走走,希望能看到它的身影。   近年來,在鄱陽湖和贛江水域,不斷有漁民誤捕到「怪魚」。漁政專家表示,我省江河經過10餘年的限制捕撈、增殖放流等措施,再加上漁民保護珍稀魚種的意識不斷增強,贛江珍稀魚種群數量正在回升。
  • 700萬尾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苗 在長江「安家」!
    胭脂魚、巖原鯉、厚頜魴、華鯪……近700萬尾魚苗從江津米幫沱碼頭遊進長江。近日,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段)《生態修復和法制教育協作框架協議》籤訂儀式暨2020年增殖放流活動在江津舉行。
  • 成都文殊院,一個可以靜心清修,喝茶品人生之地
    都說成都是安逸的,這裡就能將這種安逸散發的淋漓盡致。在這裡雖然香火鼎盛,但環境靜謐。清晨,文殊院能聽見誦經的聲音。這裡給你濃濃的穿越之感。感受青燈古佛,紅袖添香。那就是成都的文殊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地方。
  • 江津:增殖放流60萬尾珍稀魚苗 為長江水域「添丁增口」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21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蘇盛宇 )為了保護水域生態環境,增殖珍惜漁業資源,重慶市江津區在長江白沙輪渡碼頭舉行了以「增殖資源,保護長江」為主題的增殖放流活動。
  • 22萬尾鯛魚苗被放生深圳灣---深圳特區報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李亞男)南山2016年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暨「休漁放生節」活動在蛇口漁人碼頭舉行。約22萬尾鯛魚苗被放生進入深圳灣,約6個月之後,這些小魚苗們將長大至半斤,這將對恢復漁業資源、維護海洋生態平衡起到促進作用。
  • 成都有個地方叫文殊院 99%的骨灰級吃貨都在這裡尋覓美食
    成都有個地方叫文殊院 99%的骨灰級吃貨都在這裡尋覓美食時間:2017-05-18 23:08   來源:搜狐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都有個地方叫文殊院 99%的骨灰級吃貨都在這裡尋覓美食 要說成都有名的美食聚集地,文殊院必佔一席。
  • 保護環境放生30萬尾魚苗,大爺在下遊開撈:我要弄回家餵王八
    提起放生魚苗,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因為隨著汙染和濫捕濫撈,自然水體裡的野生魚類已經瀕臨消失。為了維護生態平衡,放生魚苗就成了一件很有必要的事。近日,在吉林省吉林市,當地環保人士為保護環境,就組織了一場松花江放生魚苗的活動。這本來是一場造福當地居民的好事,可最後的結果,卻讓這些環保人士感覺不太好受。原來,在當天的放生活動中,環保人士剛剛把魚苗放生,就被早就守候在下遊的居民給撈了起來。環保人士看不下去,邊問他們為什麼要撈魚。
  • 日本富山縣大量放生赤鯥魚苗 曾因錦織圭點名想吃而名聲大噪
    人民網東京3月20日電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近日,日本富山縣水產研究所正式放生了5.5萬尾赤鯥魚苗,這是該研究所在2013年首次通過人工授精成功培育赤鯥魚苗後的第一次正式大規模放生。這些魚苗體長約5cm,4年後會長到25cm左右。
  • 成都文殊院臘八粥"慈善奉粥"活動最先啟動 臘八節為什麼要喝臘八粥?
    成都文殊院於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1月2日,向市民免費發放臘八粥,市民排隊喝臘八粥。》》》推薦閱讀:2020臘八節暖心祝福語大全 臘八節發給父母長輩領導客戶的微信問候語為期3天的「臘八奉粥」活動拉開帷幕2019年12月31日,成都文殊院己亥年「喝臘八粥、結歡喜緣」臘八奉粥寺內主會場正式啟動。
  • 想不到在成都遇見了你,還一起走過了文殊院、玉林路和太古裡
    她比我晚兩天到的成都,問我接下來的計劃是怎麼樣的,我說明天去文殊院,你去不去。於是我們倆人一拍即合。在文殊院外面的街上,兩個女生「瘋」了早上我起得早一些,先出門。後來她醒了,問我是不是已經到了文殊院,我給她發了兩張寺廟外的照片,她激動得要命,說馬上起床化個妝就出門,哈哈。
  • 文殊院這家茶館,能滿足你對成都茶館的一切期待
    如果你問一個成都人,對文殊院的印象是什麼,你可能會收穫不同的答案——佛教聖地、著名景點、吃貨天堂、老年人聚集地......當然,也可能有人告訴你,那裡是喝茶的地方。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成都的大小寺廟旁,似乎都有茶館存在。
  • 成都文殊院:來參禮,不是人人都能得到文殊菩薩加持,那需要緣分
    《文殊院》·桂臨塞上古寺鬧市中,蒼翠傳經頌。燒香拜文殊,可得四大空?重遊成都,第一站就選擇參禮文殊院!文殊院也是很多人來成都旅遊的目的地吧?信眾相信,慈篤禪師就是文殊菩薩化現,從此以後信相寺就改名為文殊院。此後,又經過乾隆、道光兩朝的翻修、擴建,文殊院成為西南名剎。路口看到這經幢,一邊一根。顯示已經來到文殊院的地界。在鬧市中看到這樣的寺廟,還是比較稀罕的。更不要說成都是一個多麼繁華的都市,美食匯聚,美女雲集之地,想專心參禪,確實需要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