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指戴在食指上表示未婚渴望愛情。
戒指的戴法也有講究,如果戴錯,那麼在社交活動中就會引起誤會:大拇指上一般不戴戒指;戴在食指上表明你有心求偶;戴在中指上,表示你正在熱戀;戴在無名指上,因為據說無名指的一頭連著心臟、另一頭連著愛情的神經和血管.所以表明你已訂婚或已結婚,喻示著愛情的堅貞和永久;戴在小指上,表示獨身主義或已離婚。有人用更簡單的「追、求、訂、婚、離」五個字說明將戒指分別戴在5個手指上的含義和暗示。
在國外,不戴戒指也表示「名花還無主,你可以追我」。而現代人已經不太拘泥於這套規矩,只要自己喜歡,戴在哪個手指都無所謂。
據傳說,戒指是一位暴躁的君主發明的。很久很久以前,有位皇帝愛發脾氣,事無巨細,稍微不順意便拍桌子打板凳大發脾氣,群臣不快,皇帝也常事後後悔。他自己意識到發脾氣非常不好,於是想了個辦法:鑄了個小銅環套在手指上。當他發脾氣時,猛一拍桌子,那個銅環子便將他的手弄得疼痛難忍時間久了,手指巨痛教訓提醒這位暴躁的皇帝,終於幫他戒掉拍桌子惡習。從此這個方法傳開,大臣們在先,百姓也隨後效法,紛紛戴起了戒掉壞脾氣的銅指環,後來十脆給它起名叫「戒指」了。
我國的傳說是,秦漢時期的我國婦女就已經鍾愛戒指了,只是在當時,僅皇宮貴妃才戴,它是宮廷中后妃嬪妾借作避忌的標誌,當有了身孕或其它情況不能接近君王時,皆以金指環套在左手,暗示給君王,以禁「御幸」;平時則用銀指環,套在右手。後來戒指傳到了民間,因其美觀及文化內涵深厚,久而久之,戴戒指和贈送戒指便蔚然成風。
古埃及人將戴戒指做法,發展成結婚要由新郎給新娘戴珍貴的金、銀或是鑽石戒指的習俗。這原因也很有趣,古埃及人認為,手指的血管同心臟直接相連,此看法同中國的俗語「十指連心」不謀而合。他們相信,在新娘的手指上戴個貴重無比的戒指,可以拴住新娘的芳心呢!妻子會永遠跟隨丈夫,相親相愛直至百年,夫婦定可白頭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