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超過700億,這家中國第一玻璃企業放話:美國只能跟我合作

2020-12-16 新業財經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成功的企業開始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比如我們熟知的阿里、華為等企業巨頭。相應的,一些成功的企業家們也受到廣泛的關注,但是不僅是國內,國外也在緊密關注著我國的企業,隨時還會搞點「小動作」。

就拿華為來說,作為我國高精尖企業的代表,華為近期頻頻受到美國的「關注」,不僅對華為的技術進行了封鎖,對華為的半導體進行了制裁,還對硬體進行了斷供。再加上今年公共衛生事件的爆發,華為可以說相當艱難。

不過即使是這樣,華為仍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成績單」,上半年華為的銷售額超過了4500億,同比增長了13.1%,淨利潤也達到9%,如此困難的情況下,華為的業績讓人刮目相看。但是華為接下來還會面對諸多的限制,困難的道路還在後面。

除了華為,我國還有一家巨頭企業,在行業內可以說是中國第一,連美國都要敬畏三分,那就是玻璃大王曹德旺的福耀集團。我國生產的每兩輛汽車中,就會有一輛使用的福耀玻璃。

早在1987年的時候,曹德旺就創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並不斷地發展壯大,到了2003年的時候,福耀玻璃用近6億元的融資,來對技術進行加工和改造,短短5年時間,曹德旺的投資就已經達到了50億元,成為了當時玻璃產業內的佼佼者。

曹德旺的發展也曾一度被同行們低估,有的人認為玻璃行業的門檻比較低,國內做玻璃的汙染和比較大。因此很多行業都不願意去嘗試做玻璃,他們認為無論是誰只要堅持,都能把玻璃行業做好。

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國內很多汽車企業都是因為浮躁而無法生存下去。正因如此,中國也缺少生產零部件的供應商,很多企業為了縮短成本,加速生產周期,選擇了逆向研發,導致產品質量遠遠不能和國外相比。

但是福耀集團不一樣,在美國投資了6億元後,曹德旺潛心於研發玻璃的質量,不急著考慮研發時間和成本問題。經過不斷地努力,曹德旺將他的福耀玻璃做成了世界第二、中國第一的汽車玻璃供應商。

據了解,美國已經有多家汽車廠商與福耀玻璃合作,曹德旺還因此表示,「美國只能跟我合作,不然就買不到玻璃了」,他這樣說正是基於福耀玻璃在美國已經佔據了一定的市場。曾經福耀玻璃還贏得了告美國商務部的官司,這對於國企來說,也是非常少見的。

2020年第一季度,福耀玻璃延續了以往的好成績,營業額達到了41億元,淨利潤達到了4.6億。要知道今年很多企業都遭受了嚴重的經濟危機,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取得了這樣的成績也實屬不易。

不僅如此,曹德旺在慈善方面也從不含糊,早在2008年的胡潤慈善榜中,就能看到玻璃大王曹德旺的名字,捐款金額達到了1.46億元。截止目前,曹德旺總捐款金額也已經超過了110億元。

除了捐款,曹德旺還曾教育自己的子女說,如果他們想加入美國籍,或者拿到美國的綠卡,只能靠自己的本事,曹德旺不會因此給子女們一分錢。74歲的曹德旺仍懷著愛國的心,為集團繼續奮鬥,雖然現在財務方面已經完全不用擔心,但曹德旺熱愛工作的熱情還沒有褪去。

對於玻璃大王的成功,你怎麼看?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飲料企業誕生,市值高達5291億,超過娃哈哈跟康師傅
    最近農夫山泉的市值大漲,創造了新的紀錄,目前市值高達5291億,成為了中國第一飲料品牌了。同樣在香港上市的康師傅,目前市值只有700多億,僅僅是農夫山泉的七分之一。即使沒有上市的娃哈哈,目前估值也遠遠不及農夫山泉。娃哈哈的營收超過了400億,但是利潤只有30來億。農夫山泉的營收200億,但是利潤卻達到了50億。
  • 玻璃大王曹德旺的煩惱,福耀玻璃市值破千億,但是利潤持續下滑
    這也讓福耀玻璃的老闆曹德旺的身家漲了一倍,超過了200億。不過比起身家大漲,曹德旺卻有更大的煩惱,那就是公司利潤持續下滑。2018年福耀玻璃的利潤是41.20億,同比增長是30.86%。不過實際上這一年福耀玻璃出售了北京福通股權,獲得了6.6億的投資收益。如果去掉這筆投資,福耀的實際利潤增長並沒有這麼猛。
  • 市值逼近1300億美元 美國Costco門店還有加油站
    (原標題:市值逼近1300億美元 美國Costco門店還有加油站)
  • 投資者增持股份,全球最大RAS三文魚企業市值超10億美元
    投資者增持股份,全球最大RAS三文魚企業市值超10億美元2019-12-16 09:14:00  水產養殖網>&nbsp截止12月9日,全球最大的陸基RAS三文魚生產商Atlantic&nbspSapphire公司在挪威奧斯陸證交所的股價漲至NOK&nbsp130/股,總市值達到92.7億挪威克朗,按當時的匯率計算,公司的總市值超過10億美元。
  • 鼎暉坐鎮,這家公司一年市值大漲360億
    從收購美國版九陽到成為國際小家電巨頭「JS環球生活」,鼎暉和九陽只用了三年。12月18日, 剛好是JS環球生活香港上市一周年。在短短一年內,JS環球生活股價從5.20港元增長至16港元區間,總市值相較IPO首日180億港元翻了3倍,截至昨日收盤市值超540億港元。
  • 福建省市值第一的企業,不在省會福州,不在特區廈門,在小城寧德
    一般來說,一個省市值最大的企業都在該省的省會或者重要的經濟城市,然而福建省市值最大的企業,不在省會福州,不在特區廈門,而是在小城寧德。福建市值最大的企業是寧德的寧德時代,截止11月27日,其市值超過5000億,高達5637億。
  • 午報|中國首家Costco將於下周在上海開業;雅詩蘭黛市值破700億美元...
    ,超過分析師預期的35.3億美元,但淨利潤大跌15.5%至1.57億美元。價格累積上漲40%,為上市以來新高,市值達58.33億港元。據數據顯示,Costco去年416億美元的收入中有70億美元來自服裝和配飾,遠超過Balenciaga的10億美元、Saint Laurent的20億美元以及Ralph Lauren的62億美元。
  • 它是小米的標杆,憑什麼做到700億美金市值
    儘管好市多(Costco)這家美國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還沒有進入中國市場,但因為雷軍的極力追捧已在中國成為網紅,它甚至還得到了備受巴菲特看重的商業模式識別大師查理·芒格的極力推崇。那麼問題來了,一家不靠賣商品盈利的企業如何維持運轉還將企業做到了全球第二。相反地,這是一家很會「賺錢」的公司。好市多目前市值逾700億美元,在2015財年,好市多的淨銷售額為1136.66億美元,營業利潤36.24億美元,淨利潤23.77億美元,會員費為25.33億美元。好市多70%的營業利潤來自會員費收入。
  • 它是小米的標杆 緣何做到700億美元市值?
    儘管好市多(Costco)這家美國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還沒有進入中國市場,但因為雷軍的極力追捧已在中國成為網紅,它甚至還得到了備受巴菲特看重的商業模式識別大師查理·芒格的極力推崇。是什麼原因讓這麼多人對其讚不絕口?它背後遵循了怎樣的商業法則?
  • 15家泉籍企業入選中國工業企業市值2000強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日前,2020中國工業企業市值2000強榜單正式發布。該榜單由中國工業報企業市值研究部匯總上海、深圳、香港、臺北、紐約等地15個交易所截至2020年9月30日收盤市值數據形成。其中,有15家泉籍企業上榜。
  • ...福耀玻璃、寧德時代、三棵樹、安踏、敏華控股等多家閩企市值...
    進入五月,福耀玻璃股價開始上漲,截至8月17日,福耀玻璃報30.17元/股,再次突破歷史新高,總市值756.85億元,為公司上市27年以來最高市值。 自4月以來,玻璃期貨累計漲幅超過40%,玻璃現貨價格上漲達30%。
  • 中國、美國和英國房地產企業哪國強?全球房地產企業市值榜TOP100
    全球房地產企業市值榜TOP100  備註:   1、時間:企業市值截至2016年9月9日;  2、企業:為在內地、香港、美國、日本等地上市,並經營房地產開發、運營或服務的企業;  3、計價貨幣:外幣均按最新匯率折算成人民幣;  4、資料來源:億翰智庫,WIND。
  • 連續8年全球第一,市值高達4200億,真正的中國科技龍頭
    儘管中國在半導體科技領域起步較晚,但隨著國家不斷扶持科技產業,中國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就像是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誕生了華為、百度、阿里騰訊等知名企業,在海外市場不斷拿到第一。尤為具備代表性的就是華為和小米、聯想等公司了,華為是全球通信行業的龍頭,在美國施壓下依然拿到91份5G商業合同數,小米更是超過蘋果重回世界第3,聯想則是連續三年排名PC第一位置,中國科技公司已經在全球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年賺100億,卻放話永不進中國!沙縣的最大對手,終於回國了?
    這家餐館,開遍了美國47個州,在全球有超過2000家連鎖店,每年總營收超20億美元,成為了全球最大中式連鎖快餐品牌!1983年,程正昌應邀入駐購物中心,開了第一家中式快餐,因為當時美國正興起喜愛大熊貓熱潮,程正昌乾脆將店名改成「熊貓快餐」。
  • 美國運通不再與好市多合作 市值蒸發84億美元
    美國運通的股東正面臨著一份將會擠爆任何信用卡的「信用帳單」。  在周五的股市交易中,美國運通公司股價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跌,按前兩日開盤價買入計算,截止周五收盤,美國運通公司市值蒸發了近84億美元,成為2015年以來標普500成分股中表現最差的五隻股票之一。
  • 走進美國Costco店:叱吒36年,市值逼近1300億美元,靠的是什麼?
    每經記者:餘佩穎 每經編輯:文多美國的Costco店什麼樣?點擊圖片跳轉觀看視頻8月27日,Costco上海店的開業盛況吸引了全球關注。這家僅供會員進入的零售巨頭,現在全球已有超過760家門店。1983年,Costco第一家門店在美國西雅圖開業,並用6年時間,衝到了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5億元)的銷售額,是歷史上第一家實現如此增速的零售公司。至2018財年,這家採用會員制的先驅企業淨銷售額為1380億美元,淨收入31億美元。截至周五收盤,Costco的市值在1296億美元。
  • 曾豪言3000億市值,如今僅200億,「中國的3M」何以墜落?
    但過去兩個月,這家曾備受資本追捧的明星公司急速墜落,市值縮水60%。   過去一年多,康得新股價從最高的26元,跌至1月23日的5.73元,市值蒸發逾800億元。   康得新的困境是中國民營企業過去一年境遇的一個縮影。對陷入泥潭的實體民企而言,2018年的冬天異常寒冷。
  • 張維:中國將出現一批千億市值企業,「商湯」們崛起的速度超乎想像
    從這些企業的超乎普通人預期的高速發展出發,張維預測,中國經濟增速下降並不影響本土市場的蓬勃發展,尤其在民營企業,中國將出現一批千億市值企業。2018年,中國A股千億市值的民營企業才13家,到2020年已經有54家了。
  • 中國國酒:世界三大名酒排名第一,創造第一10000億全球酒業市值
    近日,貴州茅臺更新了最新財務業績報告,2017年公司實現營收582.18億,實現淨利潤為270.79億。從數據上來看貴州茅臺已經成為全球烈性酒行業裡市值最高、利潤第一、品牌第一的公司。2016年8月在貴陽,貴州茅臺集團與國內雲計算及大數據、「網際網路+」應用和電子商務領域的龍頭企業阿里巴巴集團正式攜手,深化戰略合作。舉行「阿里巴巴貴州茅臺酒封壇儀式」,合作開發由阿里巴巴冠名的「封壇酒」, 雙方代表現場籤約。
  • 中國「鮮奶大王」,份額超過蒙牛、伊利,每年還從海外賺回40億
    而提起中國乳製品企業,就繞不開伊利、蒙牛,論知名度,無論線上還是線下,他們二位都無疑是曝光度最高的,可能中國每一個喝牛奶的人都知道;論經營業績,2018年伊利營收近800億,蒙牛營收近700億,是中國僅有的兩家銷售收入過500億的乳企;論身價,伊利市值1800億,蒙牛1000億,在上市乳企中可以說是一騎絕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