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何德何能成男神?一首詩道出人生至高境界,一生至少讀一次

2020-12-15 美詩美文

文無第一,自古論詩,有人喜歡,便有人不喜歡。縱觀古代詩壇,很少有人能夠為所有人都接受。即便是詩仙李白,都有人說他的詩,太過自我,缺乏更大情懷。而有情懷的杜甫,很多人又認為沉鬱頓挫有餘,卻稍稍缺乏浪漫之氣。

不過,也有一些詩人,因為每一個方面都挑不出毛病,所以被尊為男神。比如我國古代詩壇真正的集體男神,當屬我國第一位隱逸詩人陶淵明!王維、白居易、孟浩然,甚至李白,都追慕他,希望像他一樣歸隱。而後世讀者,更是無限嚮往他筆下的桃花源,無限敬仰他的高潔和淡然。

陶淵明的才華和德行,是他能夠巍然屹立詩壇的原因。他隨便寫了一首雜詩,明如白話,道盡人生況味值得一讀再讀;無一生僻字,卻句句都是千古名句,讓人茅塞頓開,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雜詩》魏晉:陶淵明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鬥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詩的大意是:人生漂泊如大路上的塵土,又如無根的浮萍,無蒂的花朵。這道盡了多少遊子、旅人之內心世界啊!漂泊隨風而轉,歷盡艱難險阻,卻發現早已不是當初的自我。其實落地之人,便是兄弟,何必在意骨肉相親。何不及時行樂,鬥酒則聚,和鄰裡們喝個盡興。青春一去不再,一天的朝陽也不可能再次升騰。還是及時互相勉勵,畢竟歲月不饒人,要珍惜!

這首詩可以說解答了很多人的困惑和心結。首先是如何對待人生!人生本來就是要漂泊聚散,這是無法逃避的。因此美好的人生,應該通過漂泊的艱辛去獲得和體會。古往今來,偉大的人生成就,沒有一段是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

然而漂泊就會有悲傷和痛苦,最難受的是孤獨!不過這都是心病,所謂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內心多慾念,煩惱自然來。因此這個時候,要學會放下,學會接納。

陶淵明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何必以自己的血肉兄弟為兄弟,而忘卻了更廣大的兄弟呢?這充分體現了我們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仁愛的特質。從孔子到孟子,再到後世儒家學派,都是這麼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就是一幅美好的世外桃源,而要達到這樣的理想,就要放下「私」,充滿仁義和兼愛。如此,漂泊的旅程便不再孤獨!

而漂泊的艱辛和傷痛呢?如何慰藉,誰來撫平?「得歡當作樂,鬥酒聚比鄰。」要及時行樂。及時行樂並不是耽於享樂,行樂是為了積蓄力量更好地生活和追逐理想。因為光陰寶貴,人的青春只有一次!「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這首詩,通篇無一生僻字,如向世人娓娓道來般,道出了人生的至高境界。這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一、二。

相關焦點

  • 陶淵明最好的六首詩,首首經典,你一生至少讀一次!
    他是田園詩派的開山鼻祖,他的一篇《桃花源記》家喻戶曉,他就是陶淵明,一位偉大的詩人。在中國文學史上能稱得上「偉大」二字的詩人,屈指可數,陶淵明就是其中之一。 陶淵明是一個率真灑脫之人,做官不開心了就辭去,與朋友喝酒,若先醉了,會說「我醉欲眠卿可去」。
  • 陶淵明最有哲理的一首詩,6句就有4句經典,最後5個字受益終生
    李白崇拜陶淵明,他說:「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他和陶淵明一樣,有著歸去來的瀟灑;王維視陶淵明為偶像,他說:「陶潛任天真,其性頗耽酒」,他覺得陶潛的天真如酒一樣醇香;歐陽修更是誇張,他說:「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在他眼中,陶淵明在東晉無人能敵;蘇軾推崇陶淵明的詩,他說:」吾與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他只嘆陶淵明存作太少
  • 陶淵明最經典的一首詩,境界很高,第一句就點破了人生真諦
    陶淵明,號「五柳先生」,中國第一位田園大詩人,他身上最大的標籤就是「歸隱」。陶淵明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被後人編為《陶淵明集》。其中有一首詩最經典、最受後世歡迎,此詩境界很高,第一句就點破了人生真諦,而且還寫出了很多現代年輕人的心境!這首詩就是《飲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詩《飲酒·結廬在人境》,內容如下: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 蘇軾臨終前寫下一首詩,首句和最後一句一樣,卻道出人生三重境界
    蘇軾在去常州之前,寫給兒子一首《廬山煙雨》,也是臨終前寫的最後一首詩。《廬山煙雨》北宋.蘇軾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這首七絕初讀會覺得有些奇怪,共四句,第一句和最後一句一模一樣,其實這正是詩人的高明之處。詩的第一句「廬山煙雨浙江潮」,意指這世界雄渾壯闊,美輪美奐,實在美妙得不得了,因此才有第二句「未到千般恨不消」,總是要不停去追、去求,企圖達到與世界一樣雄渾壯闊、無比美妙。
  • 來自詩佛王維的四首五言詩,每一首皆是經典,寫出人生的至高境界
    從此以後王維便對官場產生厭倦心理,只是因戀俸祿而長期過著半隱半官的生活,他的很多山水田園詩也是在這一時期所寫。說到王維的詩,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他那首耳熟能詳的《山居秋暝》,可謂句句是絕唱,字字滌人心。而今天這裡詩巷要跟大家分享王維其他四首極其有名的五言詩,每一首都很經典,寫出了人生的至高境界。
  • 元好問很著名的一首詩,寫心中偶像陶淵明,短短28字值得一讀再讀
    文/顧無【引觴漫談】今天來看元好問的一首詩,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最早知道元好問是從哪一首詩詞或者文章開始的呢?自身文學造詣高的人,往往對於其他作家也有獨到的見解,因為彼此處在的層面相近,所以即使年代上相隔許久,雙方的心意也是相通的。下面這首詩就是元好問評價陶淵明詩歌風格的作品。【臨其詩境】這首詩從整體上看,更像是一位粉絲寫給偶像的作品,是為了回應當時詩壇上一些不好的聲音。
  • 蘇軾的這首「感悟詩」,短短28個字,卻道出了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回望蘇軾的一生,看似精彩,實則跌宕,從少年成名,到貶謫蠻荒,人生起伏甚大。弟弟蘇轍高居廟堂之上,官至宰相;才情卓著的蘇軾卻五次被貶,明明心中有遠大的家國抱負,卻只能幽居偏僻鄉裡,暗自嘆息。我們每個人都在糾結如何才能不渾渾噩噩地度過這一生,誰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活得精彩一些,那麼,不妨來讀讀蘇軾臨終前寫的這首涵蓋其一生思想的詩吧,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卻道盡了人生的三大境界。蘇軾晚年寫下的這首詩,短短28字,卻是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 陶淵明著名的一首詩,上過學的都會背,其中四個字卻幾乎人人讀錯
    陶淵明著名的一首詩,上過學的都會,其中四個字卻幾乎人人讀錯文丨土豆看百家中華文化豐富多彩、樣式繁多,這些都蘊含著我國人民的無窮智慧和豐富生活經驗小編今天要向大家說的就是田園派詩人陶淵明,陶淵明寫過很多有名的詩,而流傳度最廣的,還是我們所知道的《飲酒》。在這首流傳甚廣的詩中,如果細細品讀,有四個字卻經常被大家念錯,不妨你也來試一下?這首看起來很短,字又很簡單的古詩,很多人卻是連字都念不清楚。其中第三句中的「見」又被很多人爭議,發音到底是看見的見還是出現的現呢?
  • 陶淵明最經典一首詩,多為千古名句,人人傳唱,讀一次驚豔一次
    田園詩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個重要流派,而陶淵明則是當之無愧的田園詩鼻祖。他是我國第一位偉大的田園詩人,也是一位著名的隱逸詩人,所謂"百世田園之主,千古隱逸之宗",為古典詩歌開闢了一個嶄新的境界。朱自清曾說"中國詩人裡影響最大的,似乎是陶淵明、杜甫、蘇軾三家",連鼎鼎大名的李白都沒能入列,可見陶淵明和陶詩的地位。他的詩質樸無華,元好問評價"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陶淵明最有名的《飲酒》組詩中的第五首。《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 蘇軾臨終前一首詩,短短4句,道盡人生三境界,多數人只到第二層
    這是從境界的分類而言談的,但是我覺得,關於人生的境界,沒有誰能比古人蘇軾還說得清,他在彌留之際為兒子寫的一首《廬山煙雨》,短短28字內,道盡了人生的三大境界。《廬山煙雨》北宋·蘇軾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 陶淵明最有名的一首詩,基本人人會背,但有個字卻沒幾個人能讀對
    陶淵明最有名的一首詩,基本人人會背,但有個字卻沒幾個人能讀對文/水果說歷史相信生活在新中國的我們至少都是從九年義務教育過來的,在這最基礎的階段中,我們則被要求學習一些基本的生存能力。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個關於陶淵明的詩,可以說這首詩人人皆知,但其中的四字卻經常被大多數人讀錯。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情況?小編覺得是有兩種原因存在的,首先古時候的語言變化和我們現在的語言文化有一點的出入,雖然我們現在學習的內容都是經過歷史傳承下來的,但是也不乏會出現一些精華在繼承的過程中發生丟失的情況。
  • 陶淵明的一首飲酒詩,全篇無一酒字,深受大家的喜歡
    其實在中國文學史上,創作飲酒詩數量最多的是東晉詩人陶淵明,在《陶淵明詩集》中,共有飲酒詩60多首。後世的文人如李白,杜甫,孟浩然,白居易,蘇軾,辛棄疾等都有嗜酒的共性,這與陶淵明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其中有一首飲酒詩,全篇無一酒字,卻表現詩人閒淡,純真而又質樸的生活情趣。
  • 陶淵明一生中很經典的詩,句句暢快,寫出隱居快樂!
    陶淵明一生中很經典的詩,句句暢快,寫出隱居快樂! 文|歷史成長欄對古詩的記憶,相信大家在愛情詩,田園詩,山水詩,相思詩都有接觸,很多都在寫情的同時寫出了對時間流逝,對旅途經歷的感受。大部分的詩建立在情的論壇上,所以很多留下的經典也被後人所傳頌。比如今天我們所聊到的東晉詩人陶淵明。作為田園詩派第一人,他的詩是那種清心寡欲的,讀著就讓人心情歡躍,滿懷愉快。由於陶淵明是個一心歸隱的詩人,所以在詩詞領域他的創作一般在田園上很有突破,他的經典名篇《桃花源記》,《歸園田居》深刻表達一種現實:處在凌亂年代,有一顆歸往平淡的心多好。
  • 陶淵明最著名的一首詩,幾乎人人會背,其中四個字卻幾乎人人讀錯
    陶淵明最著名的一首詩,幾乎人人會背,其中四個字卻幾乎人人讀錯文丨歷史小扒皮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之中,出現的有名的詩人不止只是一兩個,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大部分的詩詞之中,他們多為表現的就是自己懷才不遇
  • 王安石的這首梅花詩,每一句都是抄襲的,卻道出人生至高境界
    「王荊公集句最長」、「集句近世往往有之,惟王荊公得此三昧」……今天要講的這首詩便是王安石晚年所作的集句詩,短短28字道盡人生哲理,令人叫絕。而這首集句詩不一樣,雖然也流露出了落寞之感,但更多的是表達了一種隨遇而安的恬淡心情。此時的王安石,放下了種種執念,並不是說他變得膽怯,而是已看淡所有,達到了返璞歸真的境界。首句「白玉堂前一樹梅」出自唐朝詩人蔣維翰的《春女怨》,是一首閨怨詩。
  • 于謙路過陶淵明的故居,看到了剛剛盛開的菊花,寫下一首唯美的詩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另外他在文學上也是有著很高的造詣,一些經典的作品,那也是膾炙人口,尤其是七歲的時候寫下一首《石灰吟》,讓世人見識到了他過人的才華,還有獨特的才情。而這首《過菊江亭》正是路過陶淵明的故居,看到了滿地的菊花,詩人想到了陶淵明的一生鍾愛菊花,同樣品格高尚,充分肯定了他的才華,還有獨立的人格。這也正是于謙在這首詩中所表現出來的主題思想,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值得我們細細品讀。《過菊江亭》明代:于謙杖履逍遙五柳旁,一辭獨擅晉文章。
  •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卻道出最高境界,至今無法超越!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卻道出最高境界,至今無法超越!文/悠悠歷史心大家好,今天小編想要與大家一起來品鑑一下古人的詩詞。詩詞,它所講究的是運用文字來傳達一種意境或者感情,今天小編要分享的是一首被稱為史上最孤獨的詩,短短20個字卻道出最高境界,至今無法超越!
  • 史上最「有用」的一首詩,你可以不會背,但至少要讀一次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放言五首·其三》,便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所創作的一首有用的詩。 《放言五首》是白居易創作的一組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詩,在這組詩中,他根據自己的豐富閱歷,分別就社會人生的貧富、貴賤、真偽、禍福、生死等問題發表了鮮明的態度以告誡世人。 在這首詩中,白居易則是就社會人生的真偽問題,發表了啟人深思的哲理性議論。
  • 陶淵明最有哲理的一首詩,短短60個字,對於人生有著深刻的解讀!
    其實除了他的詩作好之外,還有就是他身上的那一種精神,作為一位原本普通的詩人,可是他身上有一種值得人尊敬的品格,他一生清心寡欲,不與人同流合汙,更是不為五鬥米折腰。這麼一位鐵骨錚錚的漢子,應當說我們從他身上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
  • 蘇軾臨終前一首詩,短短28字,道盡人生三境界,多數人只到第二層
    最近網上流行一句話:我聽過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對於每個人來說,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才顯得珍貴。因此這句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說出了很多人內心深處的迷茫與困惑:追求人生價值的正確方式是什麼呢?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最有意義的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