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那個需要用雙手開創未來的時代,一名半路下船的領航員在這個時代裡留下了一帶不可磨滅的痕跡。經歷了人生的悲歡離合,年過古稀歲月的褚時健還能憑藉自己出色的經濟和管理能力東山再起,巨浪逃生。不論是自己事業的成功,還是他的教子智慧,都讓後人不斷咀嚼咂摸,爭相效仿。
廉頗老矣,尚能飯矣!
作為原紅塔集團董事長,褚時健擁有著敏銳的經濟直覺和毋庸置疑的能力。褚時健使紅塔山成為中國名牌,並且還讓玉溪捲菸廠躋身世界,名列前茅。褚時健對待工作的態度是這一代人學習的榜樣,一生篳路藍縷,艱苦創業,似乎沒有給自己一點點休閒時間,爭分奪秒,承受著四面八方的壓力。
農民出身的他深知貧窮帶來的痛苦,他又是一名老兵,身上擁有著絕大多數中國軍人身上的血剛之性,他的一生大起大落,在創業的過程中褚時健不斷追求,不斷奮鬥,永未停息,開創了一個個改革時期中國企業的神話。
作為中國的菸草大王,褚時健被評為全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雲南當地媒體發布的"改革開放三十年影響雲南三十人物"中褚時健排名第五。
"褚橙"在通過電商開始售賣時褚時健已經是時年85歲,成為"中國橙王",當選雲南省民族商會名譽理事長並且在一四年榮獲由人民網主辦的第九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特别致敬人物獎。
另外,在褚時健智慧和勤勞創業的背後,嚴慈兼施的教育方式也是他人生寶貴經歷中最為璀璨的明珠。歲月催人老,但是那些被永遠流傳的經典教育故事卻不會隨著時間的年輪老去。衰老一點一點抽走了褚時健的精力,但卻把身上的智慧和韌性言傳身教延續在了自己的兒子身上。
天高任鳥飛,高瞻遠矚的關懷
在褚時健正擔任嘎灑糖廠副廠長的時候他的兒子褚一斌來到這個世界,由於當時的褚時健處於百忙之中,並沒有太多時間照看兒子的學習和生活,褚一斌並沒有考上大學,但這也正好為之後他的創業生涯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褚一斌的脾性和褚時健如出一轍,知子莫如父,褚時健深知兒子的特點和秉性。在他的教子計劃中,並沒有把自己創業時的各種狂風海浪打到兒子的身上,讓他學會獨立面對自己的人生,而是為了兒子留在自己的身邊繼承自己當時蒸蒸日上的工廠將原本必須歷練的冒險精神給捨棄了。
可是,年輕的褚一斌哪裡會聽父親的話,自己創業的念頭就像種子一樣早在心中生根發了芽,一腔創業激情怎會甘願忍受工廠裡的單調生活,尤其是在沒有被生活痛擊之前,誰都會有一種捨我其誰的傲氣,於是後來褚一斌向父親提出了出國深造的請求。
褚時健在這件事情上面充分體現了他的人生智慧,沉靜思索了一番,沒有大發雷霆,也沒有極力阻攔,相反,他許可了褚一斌的請求,這大大出乎了褚一斌的意料。
但是,褚時健在當時提出了一個要求:即便是自己想要出去體驗人生,那麼我掙的錢你便不能帶走半分,以後的生活學習一切開銷均由你褚一斌自己承擔。
褚一斌沒有異議,答應了父親的要求(也不得不答應),一個人在外面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在研學的過程中褚一斌一邊在外面打工掙錢一邊潛心深造,對於這段艱苦的經歷褚一斌沒有對父親的半點怨言,心中有一個強大的信念,無論走多久都能夠有所支撐,那些苦和累也都不算什麼了。
在褚一斌的求學期間,褚時健有到過日本專門去了兒子的居住地方看了看,環境十分逼仄,衛生條件也不好,但是褚時健並沒有因此感到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而只做簡單地評價,更沒有出錢為兒子換一個更加舒適的環境。
從小到大在泥土和市場裡翻打滾爬的褚時健明白,褚一斌在日本的這段時期應該屬於他人生的歷練時段,他要教會他的道理也很簡單:先苦後甜。
另外,一個人要想真正地成熟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生活中磨練,褚時健也為肉體凡胎,他也會看著兒子受苦內心感到心疼不已,可是他選擇讓兒子獨自去面對世間風雨,好男兒不僅要有鋼鐵之志,更要有百折不撓的韌性。這一份高瞻遠矚的關懷天下有幾個父母能想到,能做到?
剛柔並濟,殊途同歸
本來在褚一斌在日本的時間對褚時健看來是對兒子的一個歷練,但是褚一斌在日本待了很長一段時間後,褚時健絲毫沒有讓兒子回國的意思,或許在旁人看來褚時健這個父親當得確實有點過於嚴厲了。
但是當褚一斌的姐姐在獄中自盡的噩耗傳到褚一斌耳中時,他才明白了父親那樣做的良苦用心。由於貪汙,褚時健煙廠被立案偵查,臨近退休的褚時健最先被判處無期徒刑,為了讓兒子遠離煙廠是非,褚時健忍痛把兒子留在國外。
後來褚一斌從日本回來,到了廣東一帶開始施展拳腳。因糖尿病獲得保外就醫的機會,褚時健被提前從獄中釋放,出獄後開始種橙子,經營起了"褚橙",得知兒子要投身金融,褚時健告誡兒子事業還是要以實業為主,不要總搞虛的東西。
或許是想青出於藍,沒有拒絕父親,但是也並沒有放棄自己的選擇。褚一斌意氣風發在新加坡開拓自己的事業,但不久後事業便遭到了打擊。
俗話說"薑還是老的辣"此事褚時健的橙子在中國已經家喻戶曉。後來褚時健感覺力有不逮,想要將手中的產業交於兒子打理,召喚了褚一斌回國。經歷了那麼多的事情之後,褚一斌理解老父親的苦心,見慣了世面,他也相信自己能夠做好眼下的事業,但是他謹遵父親的遺囑回了國,接下父親的產業。
殊途同歸,深深父子情的背後我們能看到褚時健軟木拉攏的教育方法令人稱嘆!教育子女,剛柔並濟,既要放手讓他們去闖蕩自己的人生,又要給足父母的愛,這才是成功父母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