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軼事: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2020-12-19 飯後散個步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

清明上河圖局部:虹橋

一、名畫問世

開封有個大相國寺,始建於南北朝。到北宋時期,大相國寺已經成為了全國最大的佛教寺院。北宋皇帝巡幸祈禱,常常選擇在這裡。

宋徽宗年間,大相國寺內聚集了不少以繪畫謀生的民間畫師。其中有一位擅長風俗畫的畫師,名叫張擇端。

張擇端遊學汴京時,被京城繁花似錦的景象所震撼,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於是決定繪製一幅長卷,將汴京畫進畫中。

清明上河圖局部:集市

張擇端到大相國寺的原因,是因為盤纏用盡。他晚上給寺院修補佛教壁畫以謀生,白天則專心作畫。

一天,宋徽宗駕臨大相國寺降香,聽說這裡有一位揚言要把繁華汴京,移到畫中的年輕人。便在寺內一個齋堂裡召見了張擇端。

交談之中,兩人相見恨晚,酷愛繪畫的宋徽宗認為,張擇端是大宋不可多得繪畫奇才。於是,宋徽宗下旨將張擇端招入皇家翰林學院。

從此,沒了生存壓力的張擇端,在宋徽宗的授意下,廢寢忘食,潛心繪卷。經過多年努力,張擇端終於完成了寫實汴京的長畫卷。

北宋都城汴京夜晚

畫卷被呈獻給宋徽宗時,宋徽宗被畫中欣欣向榮、活靈活現的汴京景象所吸引。大喜之極,當即用他的「瘦金體」在畫旁題上「清明上河圖」五個字,並蓋上了雙龍小印。

至此,名畫問世,宋徽宗成了此畫的第一位收藏者。

後來,到清朝末年的800多年裡,清明上河圖一直蹤跡不明,流傳的故事也精彩絕倫。

二、名畫現世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而在投降前的第三天,也就是1945年8月12日,日本扶持的偽滿洲國皇帝溥儀,從東北長春逃往通化大慄子溝,準備在這裡乘小型軍用飛機逃至日本。

7天後,飛機載著溥儀在瀋陽機場作短暫停留時,被蘇聯紅軍截獲。溥儀攜帶的各類奇珍異寶、古玩名畫也被一併收繳,由東北銀行代為保管。

1949年7月7日,東北博物館(現遼寧省博物館)成立開館。隨後,由東北銀行代管的這批文物被移交到博物館。

1951年初,東北博物館開始進行文物清點工作。博物館的一個臨時倉庫裡,大批書畫類文物正在接受研究員們的檢驗。

現今遼寧省博物館

就在這時,一個叫楊仁愷的研究員,在一批被同事認定為贗品的畫冊中,無意看到了一卷寫有清明上河圖字樣的殘破畫冊。

清明上河圖歷來都被視為稀世珍品,出於嚴謹與珍惜的心,楊仁愷打開了這幅畫冊。

畫卷展開,畫面是古色古香的淡褐色,畫中人物栩栩如生,內容氣勢恢宏,描畫手法與北宋繪畫特徵極為契合,楊仁愷內心驚嘆不已。

鑑於之前對清明上河圖的研究,以及對十多個臨摹本的觀察,楊仁愷初步判定,這古樸的畫卷就是隱現800多年的清明上河圖真跡。

清明上河圖摹本

後來,楊仁愷把畫卷照片發布在東北博物館編印的《國寶沉浮錄》中,引起國內外專家的高度重視。

不久,國家文物局局長鄭振鐸,將畫卷調往北京。經過眾多專家進一步考證,最終確認,楊仁愷發現的這冊《清明上河圖》就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真跡。

至此,名畫現世,意寓新中國必將繁榮昌盛。

三、帝王的寵兒

清明上河圖歷來都在帝王的必選收藏清單裡,曾5進5出歷代宮廷。

清明上河圖的第一位帝王收藏者,北宋皇帝宋徽宗,也是畫卷的命名者,也是第一個在畫上蓋章的人。張擇端本人是沒有在畫上題名的,也沒有印章在畫上。

清明上河圖局部:郊區

後來,金滅北宋,清明上河圖被收藏於金朝內府。明朝嘉靖至萬曆年間,有3位皇帝收藏過此畫。

清朝乾隆皇帝是個喜歡畫的人,但彼時,清明上河圖已經丟失,於是乾隆命人搜索此畫,可惜未果。乾隆之後,清明上河圖神秘出現,嘉慶開始的6位皇帝都有收藏過。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溥儀收藏此畫時,曾在畫上印了三枚鈐章,以表示喜歡。就像「到此一遊」留個紀念,而且一次還不夠,還要「遊」三次。

清明上河圖是對北宋都城汴京的市井寫實,城市繁華至極,屬於世界級大城市,人口超過百萬。同時期的歐洲地區,東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等,單個城市人口量級也就七八萬。

清明上河圖:汴京市區

中國歷代帝王對清明上河圖的喜愛,除了畫本身的創作手法和藝術價值,畫中描繪的社會繁榮,是每一個統治者的理想與抱負。只有這樣氣勢恢宏的畫,才能承載一代帝王的千秋大業。

註:降香,古代天子為祈禱晴雨而焚香祭神。

相關焦點

  • 中國傳世名畫,除了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你還知道哪些?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像是一張全景照片,留住了那個時代的所有細節,市井剪影。《揮扇仕女圖》,中國唐朝畫家周昉創作的一幅國畫,絹本設色,由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 中國美術史的豐碑 , 每一幅都是無價之寶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洛神賦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漢宮春曉圖、百駿圖、步輦圖、唐宮仕女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千裡江山圖。東晉一顧愷之《洛神賦圖》《洛神賦圖》是東晉顧愷之的畫作,原《洛神賦圖》卷為設色絹本。是由多個故事情節組成的類似連環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現已失。
  • 《清明上河圖》的細節,店門口掛紅梔子燈,原來宋朝人這麼開放!
    《清明上河圖》,很多人都知道。前幾年它在故宮展出的時候,一度引起轟動,甚至出現了「故宮跑」的文化現象,大家寧可排隊到深夜,也要一睹名畫真容。而《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而在這幅畫裡一個太普遍的東西卻驗證了中國一物品的發展歷程。將《清明上河圖》放大後,更是諸多的細節讓人震驚。《清明上河圖》曾為北宋宣和內府所收藏,為絹本、淡設色,高24.8釐米,長528.7釐米,原作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 曠世名畫1:1國寶再現《清明上河圖》鈔卷版橫空出世
    《清明上河圖》故宮百寶之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一級國寶。「一紙江山故人遠,半生煙火世情闌。虹橋影落繁華盡,夢回汴京認歸帆。」枯樹草橋、行旅不絕,橋頭攤商、鱗次櫛比。900多年前,北宋都城汴京繁盛一時。
  • 風和景明《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描繪了北宋首都開封汴河兩岸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為北宋風俗畫巨作。因為該畫內容寫實豐富,社會風俗盡顯,畫面宏偉壯闊,筆法嚴謹精細,廣受後世青睞,仿慕者眾多,流傳至今約百餘卷,並形成了「清明上河學」。
  • 中國10大傳世名畫,價格無法估量,都是無價之寶
    洛神賦圖、步輦圖、唐宮仕女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千裡江山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漢宮春曉圖、百駿圖被譽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它代表著中國美術史的裡程碑,代表了這個擁有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的藝術價值,它是歷史長河裡一抹獨特的色彩。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清明上河圖》裡向我們展示的外賣和經營展示方式
    大宋美食,簡直可以單拎出來做期「舌尖上的宋朝」。夏有「麻腐雞皮、素籤沙糖、冰雪冷元子、水晶角兒、冰雪甘草湯、荔枝膏」等消夏涼品,冬有「盤兔、旋炙豬皮肉、野鴨肉、滴酥水晶膾、煎角子」這些熱氣騰騰的烤肉等。
  • 古代名畫:它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被譽為「畫中之蘭亭」
    國外名畫,豐滿的女子洛神賦圖是東晉顧愷之的畫作,如今已經失傳一部分,它被認為是第一部改編自文學作品的畫作,《洛神賦》中有「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的佳句,配上畫作,真的讓人心曠神怡。秋江待渡圖田翁爛醉圖富春山居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 中國十大名畫除了清明上河圖,從顧愷之到郎世寧,你還知道哪些?
    中國藝術源遠流長,若要追根溯源,用「書畫同源」一詞來概括最準確不過了。書就是文字,畫就是圖畫;意思是在古代,文字和圖畫沒有區別,文字本身就是圖畫。古人認為伏羲畫卦、倉頡造字,開了中國書畫的先河,書畫之間沒有分別。
  • 想了解北宋首都東京的繁華,除了《清明上河圖》,這部書也很重要
    談論中國古代,若說起最強盛的朝代,人們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漢唐,但若要說起繁華,則大多數人都會承認,這就應該數宋朝了,特別是北宋。而再說宋朝最繁華的所在,肯定就是北宋的首都東京汴梁了。我們現在要想了解當時東京的繁華,有一幅名畫一定少不了,大家也一定想得到,它就是《清明上河圖》。這幅畫是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屬於國寶級的存在,作者是張擇端。這幅畫屬於風俗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以長卷形式,為我們最直觀的再現了東京的市容市貌和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態,走近這幅畫,你幾乎就知道當時首都人民的生活。
  • 螞蟻莊園7月16日答案:《清明上河圖》是哪一個朝代的作品
    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螞蟻莊園7月16日答案,《清明上河圖》是哪一個朝代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是明朝還是北宋呢?不知道的朋友們快來看看吧!下面還有關於清明上河圖以及張擇端的介紹,也別忘了看看補充下知識哦!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個個都是鎮館之寶、價值連城
    中國的繪畫種類繁多,優秀的作品也不少,但真正能傳世和代表中國繪畫的也不多。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看看他們為什麼能成為國寶,能代表中國繪畫的最高水平。02二、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也是他現存的唯一一件作品。
  • 他稀裡糊塗當了皇帝,不務正業精副業,成就了曠世奇畫清明上河圖
    他不是一個稱職的皇帝,卻是一個卓越的、宗師級別的藝術大家,他獨創的瘦金體,再無人能寫,他的畫功更是了不得,一幅《寫生珍禽圖》在2002年中國嘉德春拍賣會上,拍出了2300萬人民幣的天價。皇帝喜歡什麼就可以傾一國之力去追求什麼,宋徽宗建立翰林書畫院,徵召書畫人才,甚至還以畫來評科舉。
  • 漫步青島故宮文創館|沉浸式體驗《清明上河圖》裡的世界
    漫步青島故宮文創館 | 沉浸式體驗《清明上河圖》裡的世界「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青島故宮文創館傾力打造了《清明上河圖》3.0數字主題館,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包括盛世長卷、時空城門、孫羊老店、汴京古巷、汴河碼頭、宋街鬧市、尋找畫中人幾個主要部分,沉浸式互動體驗讓觀者流連忘返
  • 李玉剛的成名三部曲《新貴妃醉酒》《清明上河圖》《剛好遇到你》
    在音樂的編曲上大量運用中國樂器,如二胡,古箏,簫,琵琶等,唱腔上運用了中國民歌和戲曲方式,題材上運用了中國的古詩或者傳說的古詩,可以說歌曲充滿了中國韻味。古風然後是《清明上河圖》,該曲依然是胡力創作的歌曲,同樣是京劇和流行音樂巧妙的結合,李玉剛同樣用「雙聲」唱法演唱,可以說是為李玉剛量身定做的歌曲,該曲取材於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
  • 《清明上河圖》放大後,奇蹟出現了!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北宋風俗畫卷,作者張擇端是北宋著名的宮廷畫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以全景式構圖,細膩的筆法,真實記錄了宋徽宗宣和年間開封府及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
  • 國寶《清明上河圖》紀念鈔藝券公告發行!獻禮紫禁城600年!
    近日,西安印鈔有限公司獲批承印並出品故宮博物院「鎮館國寶」—《清明上河圖》紀念鈔藝券正式發行,採用先進凹版防偽工藝1:1等比例復刻原版清明上河圖,震撼亮相!《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畫卷長5米多,共繪了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牲畜、車、轎、船隻等,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出於對原圖的保護,現在很少對外公開展出。所以,與其等候,不如擁有!
  • 劉海春耗時兩年純手工打造六米《清明上河圖》十字繡全卷珍藏版!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據十字繡製作者講,《清明上河圖》十字繡長6米,寬0.7米,純手工十字繡,耗費2年多時間。
  • 清明上河圖放大幾倍後,出現外賣小哥,網友:古人比你想像的會玩
    提起《清明上河圖》很多人都不會陌生,《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傳世名畫,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唯一一件存世珍品,是一幅獨一無二的絕世寶作。這幅畫卷長5米多,裡面有著龐大的人物、動物、植物和建築,是北宋年間的社會縮影,場面非常熱鬧,具有非常高的社會研究價值。
  • 有外賣員,也有廣告牌:《清明上河圖》裡有多繁華?
    茶道在宋朝可以很雅,雅致到被文人雅士列為一年四季的賞心樂事之一,包括三月季春「經寮鬥新茶」,十一月仲冬「繪幅樓削雪煎茶」。茶道也可以很俗,俗到成為市井小民一日不可或缺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即便是販夫走卒,也有點茶、飲茶、鬥茶的習慣。用宋人的話來說,「茶非古也,源於江左,流於天下,浸淫於近代,君子小人靡不奢嗜也,富貴貧賤靡不用也。」茶坊出現在《清明上河圖》上,是完全不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