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20六次對臺軍售,用「切香腸」試探大陸底線,這次又賣了這些

2020-12-23 騰訊網

此次出售的通信設備可增強美臺之間的戰時通信能力

美國國務院12月7日透露,已經批准向臺灣出售價值約2.8億美元的先進軍事通信設備,這已經是美方2020年第六次批准對臺軍售。

相比以往的大宗軍售案,自川普執政依賴,美國政府在對臺軍售上採取了「切香腸戰術」,將一個大型的軍售案分解為若干個金額相對較少的方案,以增強軍售案的實際意義。面對美國政府再次粗暴的幹涉中國內政,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方將根據形勢發展繼續做出正當且必要的反應。

航空自衛隊拍下的遠海飛行的運-8電子幹擾機

經統計發現,今年美國已經累計向臺灣地區批准總價值為1441億新臺幣的軍售方案,裝備涵蓋了陸海空三軍。

川普在即將離任之際,繼續大打臺灣牌,試圖以「切香腸戰術」實現過往大宗軍售案未能達成的戰略效果,強化臺灣軍隊的本島防禦能力,藉此向中國大陸施加壓力。

F-16V的確使得臺空軍戰鬥力提升明顯

但從軍事技術角度看,當前臺海兩岸的軍事天平早已徹底失衡,即使給臺軍部分先進裝備,也無法扭轉臺軍的絕對劣勢地位。

川普的4年任期內,對臺軍意義最重大的軍售案為2019年8月批准的F-16V戰鬥機升級軍售案。臺灣空軍作為臺灣三軍中待遇最好、訓練最充分的部隊,在「以武抗統」上氣焰最為囂張,如果統一之戰爆發,臺灣空軍將成為解放軍需要認真對待的對手。

除此之外,2019年美國政府批准的向臺灣出售M1A2等重裝備的軍售案也將增強臺軍的陸戰能力。

M1A2也被美國政府納入軍售案中,輸出給臺軍

在2019-2020年兩年,川普政府多次批准對臺軍售的主要目的是藉助軍售案炒作美臺相關話題,為川普和拜登之間的選戰服務。如今選戰勝負已分,川普依舊抓著對臺軍售不放,目的已不在臺海本身:

首先,在權力交接之前繼續以對臺軍售,貫徹其對中國施壓的策略,以塑造自己的政治強人形象,為未來4年再戰大選收割支持;

其次,是為拜登政府日後扭轉中美風向製造障礙,雖然驢象兩黨都認為中國已經成為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但是溫和理性派的美國精英們並不支持在臺灣問題上過度激怒中國。

中國可能派出更新銳的戰機參與繞臺飛行

作為回應,中國大陸可能升級對參與美臺軍售的美國企業的制裁措施,此前中方已經宣布對參與對臺軍售的美國雷聲、洛克希德·馬丁等等公司實施制裁。

除此之外,針對島內臺獨勢力的威懾行動也可能升級,解放軍自12月以來對臺灣周邊海域實施了不間斷的環繞飛行,已經將繞臺飛行變成了一項常態化的訓練任務。未來可能派出更多的戰機加入繞臺飛行訓練,諸如殲20甚至成軍不久的新銳無人機部隊也將出現在繞臺飛行的機群之中。

川普極力為拜登順利執政製造障礙

在臺海兩岸的力量對比進入不可逆失衡的情況下,美國不可能通過幾款裝備能促成顯著變化。即使明年1月拜登順利從川普手中接過權杖,中美之間的關係還將繼續在競爭和合作交織的狀態下發展延續,臺獨勢力和川普的勾連只會透支臺灣民眾的未來。

大陸方面已多次喊話美臺,以武拒統和挾洋自重都是死路一條。中方在最困難的時候都沒有在「紅線」上做出過讓步,如今更不會屈服於來自美方的粗暴幹涉和極限施壓。

相關焦點

  • 美國2020六次對臺軍售,「切香腸」試探大陸底線,這次又賣了這些
    美國國務院12月7日透露,已經批准向臺灣出售價值約2.8億美元的先進軍事通信設備,這已經是美方2020年第六次批准對臺軍售。相比以往的大宗軍售案,自川普執政依賴,美國政府在對臺軍售上採取了「切香腸戰術」,將一個大型的軍售案分解為若干個金額相對較少的方案,以增強軍售案的實際意義。面對美國政府再次粗暴的幹涉中國內政,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方將根據形勢發展繼續做出正當且必要的反應。
  • 美國2020第六次對臺軍售,探清大陸底線?
    美國2020第六次賣軍事武器給臺灣地區 據報導,目前美國國務院已經宣布了美國和臺灣地區的又一筆交易,美國再一次準備賣軍事武器給臺灣地區,而這已經是2020年來「美臺」第六次進行軍事交易了。
  • 美國在臺海「切香腸」小心切到手
    美國助理國務卿史達偉在演講中詳細闡述美國的臺海政策,雖然重申「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但承認「美臺接觸正進行重大調整」。他罕見地在對臺政策宣示中特意強調「六項保證」,將之與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和「臺灣關係法」並列。而「六項保證」其中一項是,美國沒有同意在關於臺灣的主權問題上採取任何立場,言下之意是美國沒有同意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 美國對臺軍售 蔡英文當局「火上澆油」中國大陸態度在這裡
    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涉及中國核心利益,中方要求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撤銷上述對臺軍售計劃,停止售臺武器和美臺軍事聯繫,以免對中美重要領域合作和臺海和平穩定造成嚴重損害。在這個時間節點上,美國批准了這一套所謂的對臺軍售案。怎麼看美國的這個做法?
  • 美國在臺灣問題上「切香腸」小心切到手
    美國又在「一中政策」上耍兩面手法。8月31日,美國助理國務卿史達偉在美智庫傳統基金會主辦的視頻論壇上稱,近40年來,美政策一直以「與臺灣關係法」、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以及裡根總統對臺「六項保證」為指導。美已解密裡根時代的對臺「六項保證」,這些保證至今仍有效。
  • 美臺高調「切香腸」,不惜跨過大陸紅線
    隨著最近國際局勢突變,以及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廣泛傳播,美國當前面臨著十分困難的局面。其國內社會動蕩,甚至面臨著嚴重的社會割裂,而其在全球範圍內的霸權,也在遭到其他新興政治實體的挑戰。同樣的,最主要的對手自然是在近幾十年不斷崛起的中國,所以美國在深陷危機的同時,還不忘對中國的崛起使絆子,甚至挑起臺海地區的衝突,來使用「切香腸」的手段,不斷試探中國的底線。
  • 臺學者:蔡英文不斷「切香腸」或觸大陸底線
    若在美國大選前發生所謂的「美臺實現建交」,那麼,中國大陸一定不會再繼續忍讓,定會採取行動修理臺灣。中美對抗,臺學者擔憂大陸提前對臺「動武」據報導,參加海峽論壇的臺灣人員已到達廈門,進駐酒店進行隔離,此次一共有32人抵達大陸參加兩岸論壇會。
  • 一周軍評:美國對臺軍售的「藝術」
    但是,後來大家都知道,美國一如既往耍了兩面派手腕,在1982年,先與大陸籤署三個聯合公報,承諾逐步減少對臺軍售,確認一個中國政策。但反過來,裡根又向臺灣提出了「六項保證」,作為對臺灣方面的「安撫」措施。
  • 美國陰謀對臺海「切香腸」 中國如何破陣?
    鎖定CCTV-7國防軍事頻道《軍事制高點》首播:周六、周日 20:10重播:周日 9:05 12:32 周一 9:02 12:32導視美軍艦、軍機步步試探,美國強拉民進黨當局使出「切香腸」戰術,陰謀挑戰中國底線。
  • 節大磊:美臺「切香腸」的限度和危險性
    據臺媒報導,美國國務院負責經濟、能源和環境事務的副國務卿克拉奇可能於9月17日訪臺,主持所謂美臺「經濟與商業對話」。如果成行,他將成為繼衛生部長阿扎後又一訪臺的美國現任高官。最近一個時期以來,美國政府提升美臺關係動作頻頻,這種「切香腸」做法也呈現出幾個與以往不同的特點。
  • 社評:美臺猥瑣「切香腸」休想切動大陸底線
    美國衛生部長阿扎近日將訪問臺灣。上一次美國內閣成員訪臺是2014年的事,時任美國環境保護署署長麥卡錫訪問了臺灣。衛生部長在內閣中的排序更靠前,因此這次訪問更具有挑釁性。過去40年,為什麼美國在派官員去臺灣訪問的事情上保持了克制?
  • 美國明年對臺軍售會有哪些「質的突破」?大陸要警惕什麼
    上述美媒日前的一篇報導則稱,其中的1260條款表達美國國會意見,確認「與臺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是美臺關係的基礎,美國應繼續提供臺灣必要的武器、與臺灣實施實際的訓練和軍事演習以維持臺灣必要的自我防衛能力、審視擴大讓臺灣軍事人員到美國受訓的機會、增加美臺防務官員的交流、擴大人道主義援助合作,以及國務卿、國防部長及其他聯邦機構主管應該針對如何執行這些政策發布新的指南
  • 派衛生部長訪臺,美國要「搏一把」還是「切香腸」?
    臺灣外事部門隨後證實,阿扎爾訪臺期間還將與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會面,此外將與臺灣地區公衛官員、新冠疫情醫護人員及專家見面,共同討論防疫措施、全球衛生、「美臺夥伴關係」等。臺灣問題觀察員、評論員張彬將此次訪問描述為,這將是「挑戰中美關係底線」的一個重大事件。
  • 【深度】美國明年對臺軍售會有哪些「質的突破」?大陸要警惕什麼
    上述美媒日前的一篇報導則稱,其中的1260條款表達美國國會意見,確認「與臺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是美臺關係的基礎,美國應繼續提供臺灣必要的武器、與臺灣實施實際的訓練和軍事演習以維持臺灣必要的自我防衛能力、審視擴大讓臺灣軍事人員到美國受訓的機會、增加美臺防務官員的交流、擴大人道主義援助合作,以及國務卿、國防部長及其他聯邦機構主管應該針對如何執行這些政策發布新的指南。
  • 臺灣「勇奪」美國對外軍售「桂冠」!
    日前,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公開宣稱,臺灣是2020年度美國對外軍售最大客戶,明年還有52億美元的對臺軍售已通知美國國會,一旦完成後續作業程序,臺灣歷來對美軍購總金額將超過700億美元。
  • 美國2020中國軍力報告出爐,稱「持續對臺軍售」
    在長達200頁的報告在談及臺海局勢時指出,中國大陸仍未放棄武力攻臺,認為可信賴的武力威脅對於維持政治進展與防止「臺獨」至關重要。報告指出,中國大陸可能採取海空封鎖、有限軍力或強制選項、空中與飛彈攻擊、「入侵臺灣」4項行動路線。 美國國防部今天公布2020年中國軍力報告。
  • 臺當局為美國軍售掏空臺灣,結果是"窮臺"又"坑臺"
    【兩岸快評第1019期】  圖片來源:臺媒  據大公網報導,最近民進黨當局在一周內兩度確認向美國軍購  這幾年美國川普政府實施「全面圍堵」中國大陸的策略,在臺灣問題上大做文章,天天給臺灣挖坑,忽悠臺灣高價買美國武器,想讓臺灣做犧牲的棋子,而「臺獨」政客也積極配合,整天叫嚷著「軍購保臺」,生怕臺灣在毀滅路上走得不夠快。  越來越多的軍售,帶給臺灣的是安全還是還是禍事呢?臺灣「中時新聞網」對此發表評論指出,「軍購保臺」是民進黨執政後最大的迷思。
  • 美對臺軍售,臺當局「自我高潮」;網友:當狗還得自己花錢買狗糧
    臺當局「自我高潮」在宣布這一軍售案時,美國國務院官員顛倒黑白地聲稱「軍售為臺灣安全和臺海穩定做出貢獻」,還說美國「一貫遵守」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指導下的一個中國原則。臺「總統府」「外交部」「國防部」22日迅速表達「誠摯感謝」,對這些武器能幫助自己對抗大陸「信心膨脹」。
  • 美臺宣布成立對話機制對大陸切香腸 大陸如何應對
    原標題:社評:美臺對大陸切香腸,大陸應反過來切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酈英傑與臺灣「外交部長」吳釗燮星期二在臺「外交部」共同舉行記者會,宣布美臺將成立「印太民主治理諮商機制」,作為雙方定期的對話機制。
  • 社評:美臺對大陸切香腸,大陸應反過來切
    這是美臺之間的一個新機制,也是美方這兩年通過一系列涉臺法案後的一個明顯動作。那麼如何評價這一動作對北京的挑釁程度呢?華盛頓無疑往前拱了。首先發布這一決定的形式就不同以往,這是美國在臺協會處長40年來首次在臺「外交部」與臺「外交部長」共同舉行記者會,這本身構成了一種打破。其次,美臺構建了一個圍繞印太問題的對話,暗示了美國對臺往印太戰略裡面擠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