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帝國:和大清交戰70年的準噶爾汗國有多強?

2020-12-20 徐浪觀察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而康熙更被後世稱為康熙大帝。他不但文治武功,平定三藩內亂,還三次御駕親徵,將準噶爾汗國打殘打垮。

當時的準噶爾汗國非常的強大,曾打敗俄羅斯,嚴重威脅到了清帝國的統治,從康熙到乾隆,三代皇帝用了70年才將它打敗。那麼準噶爾汗國當年到底有多強?

準噶爾汗國的建立

蒙古瓦剌部也就是準噶爾汗國的前身。在之前的土木堡之變中,大明皇帝朱祁鎮就曾經被這個蒙古瓦剌部所俘虜。十七世紀初,明帝國衰落,準噶爾迅速擴張,將領土迅速擴張到了將近五百萬平方公裡。

1635年,皇太極擊敗了漠南蒙古林丹汗,得到了蒙古黃金家族的傳國玉璽,登上了蒙古大汗的寶座。此後,蒙古各部都宣稱臣服於清帝國,包括準噶爾部和和碩特部。此後,準噶爾部迅速強大起來,

1675年,其首領噶爾丹擊敗了盟主鄂齊爾圖汗。

1676年,準噶爾部擊敗衛拉特盟主鄂齊爾圖汗,打擊排擠和碩特部,迫使土爾扈特部西遷,在經過系列軍事徵服後,1678年準噶爾滅亡葉爾羌汗國。哈薩克大中玉茲也臣服於準噶爾,小玉茲臣服於俄羅斯。後來準噶爾乾脆滅掉和碩特汗國,統治西藏。準噶爾部把其它部落統一了起來,

1678年,強大的準噶爾汗國正式建立。

準噶爾汗國之崛起

準噶爾汗國人口有60餘萬,統一文字,頒布了《衛拉特法典》。當時準噶爾地區經濟繁榮,人口增長。準噶爾部控制了今天的新疆、青海和內蒙古西部。

其常備軍雖只有6萬多人,即使在鼎盛時期也不過10萬人,但軍隊很精銳,其裝備了大量來自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武器,根據史料估計,準噶爾部隊中有40%的士兵都使用火繩槍。依靠強悍的軍隊,準噶爾部先後擊敗了各個蒙古部落,向西多次擊退了俄羅斯帝國的入侵,向東擴張到貝加爾湖,與清帝國爭霸。

準噶爾汗國統治了七百萬平方公裡領土,已一躍成為亞洲數一數二之強大帝國,

準格爾武士

康熙御駕親徵 擊敗葛爾丹

1688年葛爾丹率軍進攻喀爾喀,喀爾喀實際上當時已經歸屬清帝國,葛爾丹的這一舉動已經威脅到了京師的安危,在葛爾丹的再三挑釁下,康熙皇帝親率10萬大軍分五路進攻噶爾丹,雙方大戰於烏蘭布通,這是東亞第一場大規模的熱兵器戰爭。最終,大清的重型火炮攻陷了葛爾丹設置了「駝城」,葛爾丹戰敗。

1695年,噶爾丹再次出兵喀爾喀蒙古,康熙再次御駕親徵。這次戰役,葛爾丹的3萬鐵騎被康熙的20萬軍隊擊敗。最終,噶爾丹在1697年3月服毒自殺。

至此,準噶爾汗國被打垮,康熙皇帝為清帝國的版圖擴張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位61年 文治武功

康熙皇帝

康熙8歲時已經是龐大帝國的皇帝,在位61年,總結來看共有八大歷史貢獻,「削平三藩,鞏固統一」、「統一臺灣,開府設縣」、「抵禦沙俄外侵,締結和約」、「親徵朔漠,善治蒙古」、「重農治河,興修水利」、「移天縮地,興建園林」、「吸納西學,學習科技」。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礎。

結語

在現代人看來,康熙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皇帝,頗具爭議,大家覺得康熙能稱得上大帝嗎?

文章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相關焦點

  • 遊牧時代的終結:大清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對遊牧文明產生致命打擊
    只不過區別在於:絕大多數的黑非洲國家,寧可花錢購買坦克和裝甲車,也不願意花錢裝備騎兵。其實客觀上來說,火器產生之初,由於發射的周期太長,可能沒等打兩槍,人家的騎兵就殺過來了,因此,火器並沒有對騎射造成絕對性的優勢。清朝時期,大清和緬甸爆發過著名的清緬戰爭。其實當時的緬甸和當時的大英帝國有了一定的聯繫,其實緬甸從英國手裡,進口了大量的武器。
  • 都是「病夫」,為何感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比大清強很多
    在國家體量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有550萬平方千米,人口2380萬,可以說和大清不在一個重量級上,可為何在人們的印象中,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要比大清強很多呢?02 軍事比大清強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在的中近東地區本身離西歐比較近,便於接受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和思想,再加上與歐洲列強戰爭不斷,在相互頻繁的碰撞和交流學習中,不經意間提高了自己的軍事水平。
  • 聽大清帝國發展史,思BAT治理難題
    我果斷鑽進去旁聽,發現現場的日本學者特別多,至少佔三分之一。這些年,因為美國「新清史」和日本「滿蒙研究」的刺激,清史研究又熱起來。二者均挑戰中華本位史觀,認為蒙元和大清不是中華王朝,所以有人批評二者包含分裂中國的意圖。要我看,大是大非咱不能含糊,不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換個視角也可以豐富歷史的細節。
  • 大清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哪個更強,如果單挑誰會贏
    文/寂寞的紅酒提起大清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也許人們都不陌生。兩國可以稱得上難兄難弟,一個被諷刺為東亞病夫,一個被譏諷為西亞病夫。兩國的遭遇是如此的相似,都曾稱雄一時,又都同樣遭到了西方列強的侵略,成為列強欺壓的對象。
  • 康熙帝為什麼沒和俄國籤訂邊境協議?其實,當時不具備那個條件
    前言:熟悉清朝歷史的朋友肯定會知道這樣的一個事件:那就是清朝康熙帝在位期間,大清朝廷和俄羅斯帝國籤訂了邊境協議:大清和俄羅斯約定以外興安嶺一線為國界,以北屬於俄羅斯帝國,以南屬於大清帝國。因此對於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來說,自己的地位,和中原數千年前的周天子頗為相似。當然客觀來說,林丹汗畢竟還有自己的部落和牛羊,因此生活保障,能比東周的末代天子好很多。林丹汗在位後期,後金汗國的皇太極徵服了林丹汗的部落,並且,皇太極也因此獲得了蒙古大汗的稱號。當時的蒙古部落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早在努爾哈赤在世的時候,後金就曾經多次攻打漠北蒙古。
  • 成吉思汗後人建立的「大蒙古帝國」,現在哪個國家還存在?
    (蒙古國不能算成吉思汗後人建立起來的國家。)成吉思汗死後,並沒有將汗位按照蒙古人的傳統,傳給自己的幼子託雷,而是選擇將汗位傳給三子窩闊臺,這直接導致了蒙古內部的矛盾和未來蒙古帝國的衰落埋下了伏筆。1368年徐達攻佔元大都,元順帝北逃,元朝也結束了對中原地區近百年的統治宣,退回蒙古高原。不過依舊使用「元」為國號,史稱北元。1402年,阿里不哥後裔鬼力赤殺死北元第七位大汗坤帖木兒,此後北元不再使用「元」這一國號,大元帝國成為歷史。當然了,不使用「元」作為國號,不代表蒙古帝國的滅亡,只是蒙古帝國不再使用大元國號罷了。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二代汗,奧爾汗對帝國的重塑,被稱為世界之英雄
    與奧爾汗相反,奧斯曼的長子阿拉丁(Ala-ed-Din)是一個醉心於學術的人,專注於法律和宗教的研究。據說,奧爾汗曾提出與兄長分享他所繼承的家業,但阿拉丁謝絕了他的好意。奧爾汗說:「我的兄長,既然你不願意接受我給你的羊群和牛群,那麼你至少應該成為我的臣民的牧羊人,應該成為我的維齊爾。」
  • 【蒙古帝國君王譜】哈薩克汗國(上):歷史
    後汗國衰弱,直到額什木汗時代再起,後再衰退,而且受準噶爾攻擊,直到頭克汗才恢復力量,在1723年,準噶爾大舉入侵哈薩克汗國。1757年,清朝滅準噶爾以後,1767年哈薩克牧民被清廷準許進入今新疆北部遊牧。 18世紀中葉,哈薩克汗國中帳、小帳的長老與蘇丹雖然籤訂了臣服於俄國的證書,但這種臣服只是名義上的,哈薩克人實際上仍在其汗王統治下過著遊牧生活。
  • 中國歷代疆域圖,元朝亮了,大唐威武,大清也不簡單
    【隋】大隋帝國和大秦帝國一樣,國祚不長,但是,都為後續帝國的強盛打下了基礎。況且,大隋帝國在開疆拓土方面也有不小的貢獻。大元帝國完成漢化後,徹底消滅了大宋帝國。此後,大元帝國積極對外開疆拓土。大元帝國最大的貢獻就是經略邊疆。大元帝國先是將西藏地區完全納入版圖。其次,大元帝國往雲南和東北大量移民,充分開發了雲南和東北,使得雲南和東北充分與中華融為一體。此外,大元帝國還在澎湖列島設立了澎湖巡檢司,開始全面經略臺灣。
  • 新疆歷史:2000年的風起雲湧,是如何納入到了中國版圖之內
    1428年,察合臺被帖木兒帝國擊敗,再次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到1456年,東察合臺汗國有分裂為兩部分,其東部建立了吐魯番汗國,西部在1514年演變為了葉爾羌汗國。此後,進入西域的民族是漠西蒙古。漠西蒙古在明朝被稱為「瓦剌」,在也先時期十分強盛。
  • 東察合臺汗國衰亡原因:遊牧與定居之爭
    公元1428年,歪思汗死於對瓦剌的戰爭。歪思汗留下兩個兒子,長子羽努思,幼子也先不花。在各部異密(埃米爾)的擁戴下,東察合臺汗國開始分裂。以後的幾次分裂,大多是王子們爭權奪位的野心,和異密們求擁立之功的圖謀共同推動的。
  • 大清帝國最強盛時候的版圖有多大?現在相比「瘦」太多,過程唏噓
    據悉,《大清帝國全圖》的初版印刷於公元1905年,距今已有114年了,它記錄了這一年之前大清帝國所擁有的全部版圖。其實《大清帝國全圖》一共只有25幅圖,1張是全疆域圖,其它是24張各省圖。從全圖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當時的「雞」的形狀很肥胖。首先,來看"雞頭"——東北三省。
  • 【蒙古帝國君王譜】吐魯番汗國
    吐魯番汗國 吐魯番汗國(1365年-1570年),羽奴思汗於1365年所建,由察合臺汗國分裂而來,統治區域為也密力火者、速檀阿力之後
  • 元朝的四等人、初夜權和蒙古帝國: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建立元朝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講史堂第一千三百九十九期】(歷史系列第683講)元朝的四等人、初夜權和蒙古帝國:1271年12月18日大蒙古國可汗忽必烈下詔改國號為「大元」,元朝建立。
  • 19世紀的奧斯曼帝國和大清帝國並成為東西兩病夫,兩個國家誰更弱
    19世紀奧斯曼和大清帝國並成為東西亞病夫,然而,這種並稱是相對的,面對大清很顯然奧斯曼帝國要強太多。奧斯曼土耳其,是世界上最後一個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帝國。從世界歷史上看,每一個橫跨亞歐非的大帝國,其實都佔據了地利優勢。雖然總體實力也算不錯,但是和中華帝國相比,並不一定佔據絕對優勢。因為中國雖然偏居一偶,但是因為文明上的先進。 再加上幾乎每一個西方帝國崛起的時候,華夏民族也基本上相應的處於大一統時期,所以,在大多數時期,雙方並沒有直接交手的機會。
  • 1368年後的蒙古帝國——漠北草原的北元政權
    元朝軍閥、宗王尚佔據山西、陝西、甘肅、東北和雲南,奉元廷為正朔。隨後順帝崩,昭宗即位,繼續北奔於漠北,後崩。洪武二十年,經捕魚兒海之役,北元名存實亡。元益宗北逃,後被殺。蒙古帝國如何延續國祚?蒙古帝國享國共計429年,版圖最大為3300平方公裡包含四大汗國,衰落時為漠南蒙古等地,對於蒙古帝國來說,元朝僅僅只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權之一。
  • 歷史上帝國版圖前三甲,蒙古帝國排不了第一
    俄羅斯帝國(1721—1917,2200多萬平方公裡)它的前身是俄羅斯大公國,1721年彼得一世(就是那位名號比自己國家大多了的彼得大帝)打敗了瑞典王國,當上了第一任皇帝俄羅斯帝國的版圖西接現在的德國、瑞典,西南則毗鄰伊朗、阿富汗,南邊就是大清帝國,當時乘人之危與清廷籤訂數個不平等條約而侵佔我國150萬平方公裡土地的就是這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