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芸知道:六十耳順的馮小剛拍出的一部私貨滿滿的電影

2020-12-19 小悝說電影

已經六十耳順的馮小剛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公眾視野裡了,這一點也不符合我們心目中的「小鋼炮」的形象。馮小剛的這一次重新出現,並沒有向誰開炮,也沒有鋪天蓋地的新聞稿。相反的,就是安安靜靜地帶了一部十分安靜的作品,《只有芸知道》。

早些時候看到的預告片,就給人一種靜謐而哀傷的感覺,大段大段的紐西蘭美麗的遠景鏡頭,隨著男主角的路程變化,畫面時而清冷,時而溫暖。

再加上預告片裡的這句話: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就已經預示著,這是一部靜謐卻哀傷的告別過去緬懷故人的電影。

但電影上映後,與電影中營造的歲月靜好的氣氛不同的是,討論的聲音卻是十分熱鬧,這部電影的評分說不上是兩極分化,但起碼也是喜歡的人感動得不得了,不喜歡的人,直言電影就像一杯白開水,不知所云。

似乎馮小剛已經預示到這部電影的劇情會平淡到讓觀眾有些不適,所以特意在片尾加上了一句「謹以此片紀念一段相濡以沫的愛情」,以及幾張故事主人公原型的照片,以此來增加故事的可信度。

這樣做是有效果的,因為儘管再不喜歡這部電影,也不得不承認,現實裡,這種愛情是讓人動容的。

所以今天,我們就從電影中的爭議處,來分析《只有芸知道》到底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人物的動機與邏輯

很多人都無法理解,為什麼特意來到紐西蘭學音樂的隋東風最後選擇在一個偏僻的小鎮開了15年的餐館,為什麼患有心臟病的羅芸會隻身一人來到紐西蘭,梅琳達在電影中的作用是什麼,羅芸為何要在極光下許願讓飯店毀了。

首先要明白的是,在傳統東方人的眼裡,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家,是情感的牽絆,終其一生的奮鬥,也不過是為了維繫這種牽絆。

電影裡,其實有交代為什麼隋東風后來放棄了他的音樂夢,選擇要在一個偏僻的小鎮開15年的餐館。因為他深愛著羅芸。當羅芸問她如果沒有她,他會過什麼樣的日子。隋東風會很認真的說,有她的日子,才是他想過的日子。

在小鎮上待了9年後,羅芸問他是否有想過把餐館賣了離開的時候,隋東風說,想要趁著他還有力氣的時候,餐館生意還不錯的時候,多攢一點錢。原因是他清楚羅芸的夢想是希望能夠像梅琳達那樣去看看遠方,但他更希望那個時候他能讓羅芸更有尊嚴的、無後顧之憂的去看看遠方。他想要攢下足夠他們去遠方的錢。

促使隋東風作出這個決定的,其實還有林太的一句話:「有了房子,有了生意,就是你給她最大的安全感。」隋東風對此很是認同,房子意味著歸屬感,生意則意味著錢財,異國他鄉漂泊過的他很清楚,沒有錢什麼都做不了。

而羅芸來到紐西蘭的原因,要結合上世紀八零年代,那股出國熱潮。在電影裡我們知道,羅芸家人對羅芸是寬容的,因為他們希望羅芸能在她有限的生命裡儘可能地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所以,在出國的熱潮下,在羅芸迫切的想要去遠方看看的熱切希望下,羅芸的家人並不會阻止羅芸來到紐西蘭。

而梅琳達在電影中的出現,一是這是個在現實中真真實實存在的人,二是梅琳達其實是羅芸願望的一個寄託,梅琳達活成了羅芸希望中的樣子,所以她才會縱容梅琳達在掙夠錢之後離開,在沒錢了之後又回來。羅芸希望通過梅琳達,來呵護自己內心擁抱世界的純淨之地。

梅琳達的存在,是羅芸的寄託。就像為什麼《海上鋼琴師》如此跟人內心震撼一樣,我們無法活成1900那樣,但是每一個我們都十分歆羨於居然真的有活成自己想像中那樣的人存在。

那羅芸為什麼寧願許願毀掉飯店,也不願意與隋東風好好溝通離開待了十幾年的小鎮呢?

也是因為深沉的愛。一邊是自己強烈的渴望改變的想法,嚮往更廣闊的世界,希望可以與這個世界有更多的接觸;一邊是隋東風對自己深沉的愛,她十分清楚,隋東風為了自己犧牲了多少——放棄了音樂夢,為了給她安全感在小鎮上一待就是15年。

而且周圍所有的人都覺得她是好福氣,包括林太,梅琳達,甚至她自己,都這麼認為。

所以,她不允許自己提這麼過分的要求,讓隋東風付出更多。她覺得自己從來就是個運氣不好的女孩,不能奢望得到更多。

而羅芸是一個怎樣的人?是一個很早就知道自己活不長久的苦命人,是一個喜歡光著手光著腳盡情感受這世界的人,她缺乏安全感,心思細膩,對於感情,期待且恐懼。

她怕自己承受不起。

所以在這種內心的煎熬下,只能將這種十分任性的要求,訴說給不可及的極光聽。

而這也是為什麼在飯店真的被毀了之後,羅芸內心十分自責的原因所在,她如願以償了,但她發現她並不開心。

劇情的安排

很多人不明白,隋東風是如何與羅芸產生這麼深的感情的,也不明白為什麼寧願給一條狗的離開安排這麼多時長,也不願意多花一點時間用來交代隋東風與羅芸相戀相愛的過程。也無法搞清楚為何15年間隋東風為何一直不帶羅芸來看看鯨魚,反而是羅芸不在了之後,才安排這齣。

這部電影的目的性很強,結尾一句「謹以此片紀念一段相濡以沫的愛情」就可以看出,馮小剛給這部電影的定位很明確,就是一部緬懷故人告別過去的電影。馮小剛自己也在訪談中透露,他思考的是「拍什麼能讓拍攝的過程很舒服,能夠讓我從一個比較糟糕的心情裡頭出來,被一些溫暖美好的東西包圍一下」。

所以這部電影註定是私人感情濃厚的一部電影。在這樣表達訴求下,馮小剛選擇重離別,輕相遇。

電影裡的所有相遇,幾乎都是偶然的:隋東風與羅芸的相遇是偶然的,隋東風沒錢,剛好林太又免房租;兩口子去偏僻的小鎮開中餐館是偶然的,因為兩人剛剛結婚,恰巧林太丈夫的表弟因故急需回國,方圓百裡,又只有這一個中餐館,生意不會差,剛好隋東風又很會做菜;與梅琳達的相遇是偶然的,剛好他們需要一個當地的幫手,甚至都不用找,梅琳達自動上門;與布魯的相遇還是偶然的,剛好遇到一個小男孩收養了條狗又無法帶回家,喜愛小狗的羅芸又缺一條狗……

所有的相遇,馮小剛都沒有給出理由。相反的,所有的離別,馮小剛都給足了鏡頭。

在已經六十耳順的馮小剛看來,告別應當是有意義的儀式,是人在當下對過去的看法。甚至人應當在活著的時候開一場追悼會,與身邊的朋友、摯愛一起,對這個世界做一個告別,可以說一說你最後對朋友、對這個世界想說的話。

所以不僅是在《只有芸知道》這部電影裡,馮小剛做了大段大段的告別,早在之前的《非誠勿擾2》裡面,馮小剛就安排了一場活著的追悼會。

這對於馮小剛來說,是對離別愁緒的一種表達。

關於隋東風與羅芸的相愛,電影裡其實還是做了很多的鋪墊。除了電影中正面直接給出的互留紙條、隋東風的擅長家務精通樂理帶來的加分項、英雄救美的橋段來展現他們相戀的過程以外,電影中還暗中做了很多鋪墊。

比如兩人早在北京的時候就已經認識並對彼此印象良好,比如羅芸在臨死之前,說道隋東風在樹蔭下吹長笛的時候像陽關一樣溫暖,比如羅芸後來說道在他們定情的那一晚她就夢到了象徵愛情的鯨魚噴水,比如林太在看到兩人訂婚的時候訴說自己和林先生一見鍾情的情景,都無一不是在暗示兩人的感情是水到渠成的。

馮小剛對這段愛情的鋪墊是潤物細無聲的,藏在所有的細節裡,不能急躁,稍縱即逝。

電影的主題

很多人都說這部電影就像白開水,索然無味。電影的劇情就像電影的名字,只有芸知道,觀眾不知道。

其實這是很多人尚不明白在生活中,愛情的表現形式就是平淡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只是這一次馮小剛沒有再去選擇迎合觀眾,製造衝突,而是執意講這種平淡的愛情一五一十事無巨細的鋪排開來。

就像林太在知道他倆定情後,對羅芸說的,「不要相信那些白雪公主的神話,其實所有長久的夫妻,一定都起過離開的念頭。」

馮小剛說:「我不是不知道怎麼去做節奏,搞反轉,但放在這樣的故事裡,於心不忍。

「在電影開拍時,我跟編劇張翎達成共識,不能刻意地製造戲劇衝突,依照生活該有的樣子去寫去拍,我是希望還原這麼美好的一對兒,一個人離開,路上繼續走的人如此傷心。」

對他來說,他已經不需要去用票房證明什麼,導演這個職業,更像是方便他可以把心裡話痛快說出來的工具。

所以在這種平淡的故事裡,所有的動人臺詞也都是簡單通俗的,「半路上留下來的那個人,苦啊」,「你在哪兒,哪兒就是家。你不在了,我也沒有家了」,「想再聽聽你的聲音,哪怕是呼吸聲」……

對於電影對人的啟發,可能很多人都認為能夠產生聯想有隱喻的電影,才是好電影。但於馮小剛來說,「有一種電影,是觀眾都在圍繞電影本身討論。拍得好還是不好,不好在哪?還有一種電影,是讓觀眾由電影展開,討論和他自己有情感、有關係的東西。

不一定是需要由A聯想到B甚至是C,只需要就A討論A,也足夠了。

而且《只有芸知道》沒有啟發嗎?有。電影裡就有,當隋東風將他和羅芸的愛情故事告訴那個漁民的時候,漁民聽完後喝了口酒,拿起電話,打給他老婆告了白。電影外也有,「有一場點映結束後,有一個女觀眾說:馮小剛我謝謝你,因為我跟老公結婚這麼多年了,已經很平淡了。今天看這電影的過程中,他突然把我的手拉住了……」。

回到電影《只有芸知道》,芸知道什麼?

芸知道,他們相濡以沫的感情是地久天長的;芸知道,人生而孤獨,而隋東風,就是她的太陽,時刻溫暖著她;芸知道,半路留下的那個人,會苦,所以她不舍;芸知道,他會幫她完成願望......

從《芳華》就能看出來,馮小剛對於刻意、有目的性的表達開始厭倦。他更希望拍一些他認為有意義的電影,給自己看,給朋友看,給想看的人看。

只是可惜,《只有芸知道》故事十分感人,而馮小剛太專注於自己的情感表達,他本可以做得更好。

相關焦點

  • 《只有芸知道》:這是一部不可能出現的電影,卻被馮小剛拍出來了
    電影《只有芸知道》是馮小剛導演的最新作品,即將在12月20日全國公映,和大家見面。馮小剛用笑聲陪著我們走過太長的人生歲月,從早期擔任編劇和執行導演的《編輯部的故事》開始,到後來開創中國國產電影賀歲熱潮的《甲方乙方》,以及《不見不散》、《沒玩沒了》、《大腕》、《天下無賊》等。
  • 《只有芸知道》:馮小剛用心拍出來的電影,為何卻以慘澹收場?
    文/梅超風近日,中國內地電影市場迎來了一波新高潮,16部新片接連上映,創下近年來電影黃金月新峰值,而在眾多類型不一的大片中,有《誤殺》作為年度黑馬殺出重圍,也有馮小剛新作《只有芸知道》意外被曝冷門,而就目前這部電影的票房及觀眾反饋來看
  • 馮小剛新作《只有芸知道》:看純愛電影,不要在意它的票房!
    馮小剛新作《只有芸知道》:看純愛電影,不要在意它的票房!上映21天,電影《只有芸知道》的票房成績已經漲不動了,單日票房不足50萬,排片場次也低於5000場,上座率更是慘不忍睹。在競爭壓力並不算大的春節檔前夕,馮小剛執導的新片總票房不到兩億,實屬罕見,要知道,馮小剛上一部電影《芳華》也還拿到了14億的票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於這部愛情片,吐槽聲、罵聲、讚美聲交織在一起,但不可否認的是,《只有芸知道》有它的過人之處。
  • 《只有芸知道》:馮小剛走心了,可是觀眾不買帳了
    馮小剛是一位好導演,很有才華。是他開創了賀歲檔的概念,也拍出了許多優秀的影片。像《一聲嘆息》《甲方乙方》《非誠勿擾》,還有《一九四二》《集結號》《芳華》等,是中國電影史上不可忽略的一個人物。可能有才華的人骨子裡都比較傲氣吧!
  • 馮小剛新作《只有芸知道》紐西蘭殺青
    《只有芸知道》紐西蘭殺青  6月29日,馮小剛導演新作《只有芸知道》在紐西蘭殺青,馮小剛在朋友圈發文:「《只有芸知道》在紐西蘭南島的克萊續小鎮順利殺青!  故事  馮導戰友真實愛情故事改編  電影根據馮小剛戰友兼助理張述的真實愛情故事改編而來,從片名和故事梗概看,應該是一部愛情劇情片。這是繼2017年的《芳華》之後,馮小剛推出的又一部「情懷向」的文藝作品。  5月4日,馮小剛發了一條朋友圈,曬出劇組的午餐圖片,並配文:「攝製組午餐菜譜,中西合璧南北一爐。
  • 當你拍純情電影《只有芸知道》馮小剛時,你真的相信愛情嗎?
    馮小剛拍攝的《只有芸知道》在賀歲檔折戟。豆瓣得分為6.5分。5天票房剛剛突破1億。他不如同期發布的《葉問4》。前馮小剛製作了第一部賀歲片《甲方乙方》並引起了大量觀眾。該片獲得了雙豐收和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故事片獎。從此馮小剛和他的馮氏喜劇在賀歲檔中成名。
  • 馮小剛新電影《只有芸知道》,有你的地方就是全部
    新預告一出,在網上引起了一波熱議。不僅僅是因為這部劇情,更是因為,這部劇的中國著名的導演馮小剛主導的,電影圈裡說了一句話,馮小剛出品的電影必定是優品。該影片的大概簡介是這樣寫的,改編馮小剛摯友的真實愛情經歷,講述了隋東風和羅芸之間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該片的主演更是延續了馮小剛上一部電影的芳華,攜手黃軒,楊採鈺,共同譜寫另外一段愛情故事。
  • 馮小剛《只有芸知道》後勁十足 北大學子被打動
    由馮小剛執導,張翎編劇,黃軒、楊採鈺、徐帆、Lydia Peckham主演的暖心愛情電影《只有芸知道》目前正在全國各大影院火熱上映。「淚點高的人也看得老淚縱橫」,有觀眾與相伴十幾年的丈夫一起觀看電影時握緊了彼此的手,電影中美好而留有遺憾的愛情讓他們更懂珍惜身邊人。
  • 馮小剛新作《只有芸知道》,平淡得像一杯白開水!
    12月20日,馮小剛導演的新片《只有芸知道》迎來首映。這部電影是馮小剛繼2017年《芳華》之後的首部作品。《只有芸知道》是一部純真的愛情片,講述兩個人從相識相知相愛,再到最後相守的浪漫愛情故事,該片的風格給人一種遠離塵囂,世外桃源的感覺。
  • 馮小剛的《只有芸知道》是什麼?答案是:雲什麼都不知道!
    2019年12月20日,中國著名導演馮小剛發布了他的文藝新作《只有芸知道》,並續寫了他的最後一部文藝片《芳華》。2017年,《芳華》票房收入超過14.23億元。因此,這次《只有芸知道》被給予了很高的期望。
  • 《只有芸知道》:拍的是朋友的真實故事,說的卻是馮小剛的婚姻觀
    「美則美矣,毫無靈魂」這句話可以作為馮小剛導演的新電影《只有芸知道》的註解,132分鐘的紐西蘭風光宣傳片,景色宜人,色調溫暖,黃軒和楊採鈺及外國女孩外形養眼,表演克制,僅此而已,無論在哪個時段打盹醒來,都不影響對劇情的理解。
  • 《只有芸知道》這部電影是由大名鼎鼎的馮小剛擔任導演
    由楊採鈺主演的電影《只有芸知道》這部電影是由大名鼎鼎的馮小剛擔任導演,其男主演正式黃軒。楊採鈺、馮小剛、黃套電影《芳華》持續合作作品。馮小剛導演執導過很多類型的電影,也被很多人所熟知,但他的新作《只有藝知道》仍然是一部以戀愛為題材的情感電影。只不過,這部電影的故事並不是改編自熱門IP小說,也不是改編自熱門社會事件,而是講述了好朋友的經歷。
  • 影評|馮小剛新片《只有芸知道》:讓人重新對愛情肅然起敬!
    那天下午,獨自去電影院看了《只有芸知道》。老早就等上了。因為黃軒。因為故事簡介。因為馮小剛。儘管因為籌拍電影《手機2》,公眾對馮小剛的批評鋪天蓋地,個人對他此事的處理也有看法,但對他的電影是真心喜歡。從《非誠勿擾》,到《芳華》,到《只有芸知道》。那天咳得厲害。
  • 《只有芸知道》:這一回 馮小剛真的「老」了
    澎湃新聞12月24日報導  (注意:本文有劇透) 對比以往馮小剛電影上映前的熱鬧勁,《只有芸知道》低調許多,倒是和電影本身的基調挺符合。說起來,馮小剛導演可不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因此,這還真是件新鮮事。按照他自己的說法,年紀大了,心腸軟了,想拍一些簡單的故事。就比如,他的摯友的真實愛情經歷。
  • 為宣傳《只有芸知道》,馮小剛上了小S節目,露出了他肉麻的一面
    《只有芸知道》上映4天後終於艱難破億,這對於「大導演」馮小剛來說,不是一個特別好的消息。為了儘量體面地維持「賀歲片之王」的榮譽,他唯有更加努力地為電影宣傳。12月23日馮小剛攜男主角黃軒登上薇婭的直播,15萬張電影票兌換券輕鬆售出。
  • 《只有芸知道》馮小剛60歲感悟之作,「半路留下來的那個人苦啊」
    還有三天,馮小剛指導的《只有芸知道》就要上映了。有看過點映場次的小夥伴,看完電影,哭著對自己的情侶說:希望未來先離開的是自己。回看馮小剛近兩年的電影,從《我不是潘金蓮》之後,到目前為止只拍了兩部電影,一部《芳華》,一部就是即將上映的《只有芸知道》。而兩部電影的共同之處,便是,都是追憶青春往事的愛情電影,《芳華》和自己相關,《只有芸知道》和自己的朋友相關。那為什麼馮小剛如今指導電影的風格會有如此大的變化。
  • 缺席金馬頒獎 卻在工體和觀眾大合唱《只有芸知道》的馮小剛變了
    《只有芸知道》應該是近幾年馮小剛院線作品中,工作人員最少的一部,甚至可能也是今年知名導演作品中,工作人員最少的一部。這點從片尾字幕的時長可以明顯看出來。粗略估算,《只有芸知道》片尾時長可能不到三分鐘。對比其他電影動輒5分鐘,甚至長達10分鐘的片尾工作人員字幕,《只有芸知道》的拍攝團隊十分精簡。
  • 《只有芸知道》雖然打情懷牌,但還不如38年前的一部老電影
    《只有芸知道》雖然打情懷牌,但還不如38年前的一部老電影文:逍遙上映許久的《只有芸知道》終究還是敗下陣來,與其說是馮小剛的票房號召力受阻,不如說是電影的格局太落後,雖然票房斬獲了1.5億多,但和前作《芳華》相比卻差了太多個1.5億,也並非馮小剛導演的質量不佳,只是題材不合時宜罷了。
  • 同樣是純愛電影,為何《只有芸知道》比不過《山楂樹之戀》?
    歲末年初,賀歲檔電影紛紛亮相,由甄子丹主演的功夫片《葉問4》已經穩住陣腳,連續幾天拿下單日票房冠軍,總票房已突破4億,肖央主演的《誤殺》讓觀眾倍感意外,這部電影能拿到6億票房,無疑是一種驚喜,至於馮小剛執導的《只有芸知道》,上映6天才勉強破億,這樣的票房成績對於馮小剛這種級別的大導演來說
  • 《只有芸知道》:動人的愛情,不一定是動人的電影
    註:本文有所劇透1997年,馮小剛以《甲方乙方》開創國產賀歲電影的先河,之後馮小剛與賀歲檔便結下不解之緣,馮小剛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於賀歲檔公映。繼2017年賀歲檔的《芳華》,時隔兩年,馮小剛攜新片《只有芸知道》重回賀歲檔。《只有芸知道》由張翎編劇,黃軒、楊採鈺、徐帆等人聯合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