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的網速越來越快了,但是資費也越來越高了。記得但時用的移動18元的「尊享卡」套餐,現在已經變成了78元的大流量套餐,還是感覺每個月的流量不夠用。甚至到了月末還要開一個5月30M的流量包應急一下。你沒有聽錯,就在現在5G都快普及了,移動還在推出「5元30M」這種流量套餐,夠不夠5G網速下一秒鐘的下載量?
在2018年末三大移動公司都推出了「無限流量」套餐,但是現在都全部下架。很多所謂的無限也是建立在「限速」的基礎上,比如128元的無限流量套餐每月達到40G流量後就會限速到128KB/S,這個速度只能瀏覽一下網頁。
進入2020年,這種無限流量套餐都直接下線了,想辦也辦不到了。對於我這種常在外出差,需要很多流量的人來說真是一種遺憾。因為出差的火車上隨便看看短視頻、刷刷微信感覺一天都能用掉2G的流量。
但是我很多同事卻沒有出現流量不夠用的情況,了解以後發現他們都用的「新號」,也就是辦理的新套餐。很多都是1元/G/天的收費標準,也就是按天收費的,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用過這種卡。
然後我就打電話給客服,表明自己也想把「老套餐」改成這種新套餐,被告知沒有這種套餐,當我拿出實例時,又被告知這種套餐只針對新開卡用戶辦理。這不是「殺熟」嗎?大數據分析出了你的消費習慣,就給你推薦「費用比較高」的套路套餐?
就拿我目前用的78元的大流量套餐來講,因為每個月流量不夠用還會開一些加油包。然後客服就會時不時的給我打電話推薦升級到128元的套餐,我一直都是委婉的拒絕了。有時間我也想換一個新號算了,但是老號綁定的各種帳號太多,實在是沒有勇氣更換。
我們知道其實對於「提速降費」這一政策,國家已經提出很久了,但是具體到我們消費者身上確實感覺很小。不知道有沒有具體的落實,再就是當初4G還沒有出來時3G網絡也挺快的,資費還比較低。目前5G網絡範圍普及,很多4G信號塔被升級改造,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到4G網速。
關於攜號轉網其實也有很多限制,比如你手機卡有預存消費的、你的手機卡有綁定寬帶的、你的手機卡是靚號合約的都不能轉網。另外就是很多朋友反映攜號轉網以後會出現收不到簡訊驗證碼的情況,我也不敢嘗試。
我覺得電話費用較高的原因就是,市場比較穩定三大運營商比較滿足以現狀,不像做出太多的改變。市場上沒有新的「運營商加入」,活躍不了氣氛,大家不管怎麼用,都還是在三大運營商中選擇。
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中國移動的資費最高,用戶最多,也是消費者希望能適當降價呼聲最高的運營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大力發展網際網路卡,吸引了很多00後的新用戶。不知道隨著5G的到來,三大運營商市場格局會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