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南方地區,米粉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食物,尤其是在江西、湖南、廣西等地,米粉已經成為了當地居民生活的一部分,由於米粉口感好,而且也方便製作,以至於人們想出了很多種米粉的吃法。米粉算是南方地區的一種特色食物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螺螄粉和桂林米粉,誰才是廣西米粉龍頭老大。
桂林米粉以其獨特的風味遠近聞名,據說是源於中國桂林的特色小吃,但並未得到任何證實,桂林市民經常以此做為早餐。其做工考究,先將上好大米磨成漿,裝袋濾幹,揣成粉團煮熟後壓榨成圓根或片狀即成。圓的稱米粉,片狀的稱切粉,通稱米粉,其特點是潔白、細嫩、軟滑、爽口。
其吃法多樣,最講究滷水的製作,其工藝各家有異,大致以豬、牛骨、羅漢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濃鬱,滷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風味也不同。現在桂林米粉或模仿桂林米粉的菜式在中國各地可見,更傳播至東亞各地區。桂林本地的米粉都搭配酸筍,味道很濃且無湯。
在滷水製作上,都會有自己的訣竅,所以,做出來的滋味,也會有各種區別,在這樣形形色色的桂林米粉裡面 我們給它歸為三大類:第一就是桂林原漿濃香型,第二是流傳到廣州一帶的清香型,第三是南寧一帶的鮮香型,這三種香型 在基本統一的口味上,各有特色,難分高下。
螺螄粉卻是廣西人的命根子,甚至可以一日四餐都吃粉,早餐吃、中餐吃、晚餐吃、夜宵還吃。尤其在發源地柳州,大街上目之所及,遍布螺螄粉的招牌。不僅在本地流行,螺螄粉更是人氣居高不下的網紅食品。因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人們被迫放棄了火鍋奶茶。
而螺螄粉就成了續命的關鍵,有寫字樓的螺螄粉外賣號稱增長58%。網店到貨的螺螄粉,成了被迫宅家的吃貨們最大的念想。
螺螄粉之所以叫做"螺螄粉",是因為它的湯是用螺螄熬成的緣故。外地人可能不習慣螺螄粉湯辣和腥的味道,而這恰恰是螺螄粉最大的特色。精心熬製的螺螄湯具有清而不淡、麻而不燥、辣而不火、香而不膩的獨特風味。
那麼螺螄粉這令人上頭的味兒,它到底是什麼味兒呢?大家都知道,讓螺螄粉背負臭名的,是它裡面一種叫做"酸筍"的配料。而酸筍臭度上的差別,也是柳州本地螺螄粉和外地螺螄粉最明顯的分野。舉凡人們熟知的臭味食品,例如臭豆腐、豆汁兒、醃海雀等,都是經過發酵才會出現標誌性的內味兒。而螺螄粉中唯一經過發酵的食材,就是酸筍。酸筍的製作過程比較粗放,選擇適當大小的竹筍,用鹽水浸泡,放置十天即可出酸味。
螺螄粉它由柳州特有的米粉,加上酸筍、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黃花菜、鮮嫩青菜等配料及適度的酸辣味和煮螺螄的湯水調合而成,具有酸、辣、鮮、爽、燙的風味及酸筍的特殊氣味。螺螄粉最大的特色是湯底,獨特的辣與"臭",其味道讓許多人"退避三舍",但懂得欣賞它的人就知道,它是香而不腐的,聞之開胃,想之流涎,吃之打滾。
作為一個嗦粉愛好者,我太愛吃粉了,不管是螺螄粉還是米粉,在我心裡不相上下,二者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而且影響力也都很大,它們都是中華美食的代表。那麼大家對於這兩種粉是什麼觀點呢?不妨評論區討論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