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涼,要說吃什麼最暖身暖胃,呼聲最高的就是羊肉羊湯了吧。羊肉和豬肉、牛肉相比,肉質更細膩,膽固醇和脂肪的含量更低。在《本草綱目》一書上就有記載:羊肉具有補中氣和益腎元的作用,並且羊肉屬於溫熱性食物,對於補氣滋陰和暖中補虛是很有作用的!所以,天氣涼時來上一碗羊湯、幾塊兒羊肉大快朵頤,一個冬天都不怕冷!
羊肉啥都好,就是有一股處理不好就長久保留的羶味。以前我爸很愛吃羊肉,但每次買回來自己處理羊肉再烹飪,廚房都會有一股揮之不去的羶味,為這事兒我媽還經常說他廚藝不精,連羊肉都處理不好。後來再想吃羊肉,我爸都直接帶我們下館子去了。
很多人做羊肉類的菜品,都喜歡大把大把的加調味料。其實炒羊肉或者燉羊肉,我們應該做減法,才能更好吃。羊肉的質量越好,那麼我們需要的調味品就越少。例如全國各地的羊,品種不同,吃的飼料也不同,肉質差別就會很大;再者每個地區的人們飲食習慣也大不相同,所以燉羊肉的方法也有差異。
舉例子:大伙兒都知道西北的羊肉品質好,所以在西北地區他們燉羊肉基本只需要放一點鹽調味就可以;再比如新疆的羊肉,他們習慣放花椒、食鹽和洋蔥,就算吃手抓羊肉也是如此;而內蒙古的羊肉則是清水煮,蘸韭菜花食用。所以,地區不同,對待羊肉的烹調方式也不同。
那麼該如何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燉羊肉呢?其實只需要做到「3放2不放」即可。
「2不放」指的就是八角和料酒。八角算是調味裡的大料了,如果在燉羊肉的時候加入,那麼它就會破壞羊肉的鮮味,煮出的羊湯也會愈發變黑,羶味越重。那麼大家可能會疑惑為什麼不能加料酒呢?因為料酒是給肉類或者海鮮類醃製而使用的,如果燉羊肉的時候加入料酒,那麼肉湯便會被破壞味道,喝起來也不新鮮。
那麼「3放」是什麼呢?那就是生薑片、白芷和小茴香。這三樣簡單的食材便能讓你做出新鮮美味的燉羊肉。下面簡單地與大家分享如何做出美味燉羊肉的方法~
第一步:將買來的羊肉切大塊,先用冷水浸泡1-2個小時左右,將羊肉充分浸泡,期間羊肉裡的血液會流出,所以需要不停地換水。將羊肉裡的血水清理乾淨,羊肉的羶味就會大大減少。
第二步:將羊肉冷水下鍋,點水燒開之後,撇去浮沫,加入生薑片、白芷、小茴香這三種簡單的調料即可,轉小火燉一個半小時。這一步不需蓋鍋蓋,這樣羊肉湯燉出來會更清更香。
第三步:臨出鍋前,可以加入少許食鹽調味。盛到碗中,撒香菜末或香蔥末,燉羊肉就完成啦!
是不是超級簡單?在天氣寒冷時來上一碗,簡直幸福感滿滿!快動手
小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