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傷感又溫暖。」小潔(化名)這樣形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這個80後重慶女孩從去年底開始,幫助陌生人將其逝去親友的衣物,縫製成一個個獨一無二的小熊,以寄託無盡的思念,到目前已經做了9個。
「抱著小熊,就好像我深愛的那個人還陪在身邊。謝謝你!」收到小熊的客人這樣對她說。
手工縫製小熊 讓逝者衣物「活」過來
川美畢業的小潔曾從事遊戲開發工作,幾年前辭職後在朋友的工作室做定製皮具,是一名資深手工愛好者。去年11月,她看到網上的新聞,一個英國女孩用逝者的衣物製作小熊,安慰親人。她突然感覺這件事很有意義,是在幫助別人安放一段段思念。
「我是不是也可以做這件事呢?」小潔查了一下,國內目前還沒人從事這樣的工作。
於是她試探性地在微博上發布了自己的想法,竟得到很多網友的積極回應。第一個正式找她的男生留言問到:可以幫我做一個「爸爸熊」麼?
小潔沉吟了一下回覆說,「如果你信任我的話,可以的。」於是,男孩寄來了爸爸在世時很喜歡穿的一件家居服。面對這件對男孩來說非常珍貴的衣服,小潔雖然有做手工的豐富經驗,也不敢貿然下手,為此還專門買了一個小熊玩偶將其拆掉,研究內部結構。
做好了充分準備,小潔才開始小心地裁剪、縫製,用那位爸爸的衣服製作身體各個部位,用環保的珍珠棉做內襯。幾天後,一個關節可以活動的小熊誕生了。男孩收到熊時特別開心,對她說,這隻熊好像是爸爸的化身,感覺又和爸爸在一起了。
緊接著,她又陸續接到訂單。她漸漸摸索著,做出了更加飽滿、立體的小熊。在製作過程中,小潔儘量保證呈現出衣服原本的模樣,並把標誌性特徵展現出來。比如第一件做的衣服,有一個顯眼的標誌在胸口上,於是小潔把這個標誌剪了下來,縫在了小熊的正面,一眼就能看到。
如果有多餘面料,她還會在小熊身上縫一個小口袋,用於放置照片或逝者生前的小物件。有一次用紅色衣料做了個心形抱枕,讓小熊捧在手上。
並不是所有衣料都適合縫製小熊,比如毛衣、T恤、蕾絲。有的布料很滑,縫製時容易散開,但小潔都是自己想辦法解決,從沒讓他們換其他衣服來做,「大家挑選的衣服一定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看到就會想起穿這件衣服的親人。「
「小熊讓我感覺媽媽還在身邊「
小潔收到的衣服,有衛衣、呢大衣、襯衫、睡衣,都是顧客的至親生前經常穿的衣服,有外婆、爸爸、媽媽、哥哥……
她從不會主動詢問對方逝者的故事,但總會有人向她描述,逝去的親人是個怎麼樣的人,他們之間的溫馨小故事,並訴說思念。
每每聽到這樣的故事,小潔都會感動得落淚。她希望自己製作的,不僅僅是一個玩偶,而是幫助人們把濃濃的思念縫進去。每次寄出小熊時,小潔還會寫上一段祝福的話,給那個有愛的人。
從去年底到現在,她已經製作了9個這樣的小熊,客人都是大都是80後、90後年輕人。
「當我擁抱它的時候,感覺到好像媽媽真的還在我的身邊……」」謝謝你,有小熊陪著我,我沒有那麼難過了。」」這是外婆最愛穿的一件衣服了,看著熊,好像她又在沙發上坐著衝我笑,問我要不要吃蘋果呢。「
每送出一個小熊,小潔也會發出一條微博,與網友們分享自己的感動。
製作小熊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每天,她都要花幾個小時畫草圖、剪配件、裁衣服、縫紉,即使已對針線活爛熟於心,仍免不了經常被針扎。小潔堅持用手一針一針縫製,她認為比縫紉機更有溫度,每道線都縫兩遍。
有朋友覺得她收費太低,但小潔說,自己沒有把這件事當成一個生意,希望能夠長久地做下去,給更多因為思念而難過的人哪怕是一點點的安慰。
警嫂送小熊給沒見過爸爸的兒子
小潔曾經在接到一個訂單後,難過地哭了。因為對方第一句話就是,「兒子從沒有見過他的爸爸,我想做一隻小熊,代替爸爸陪伴他。」原來,這位年輕女士的丈夫是一名輔警,在執行任務時犧牲,那時候,他們的兒子還未出生。
這位堅強的媽媽對小潔說,一般不會跟外人提起這件事,但希望她能多了解這個屬於她和兒子的小熊背後的故事。「現在我帶著兒子,以及公公婆婆住在一起,我們都很好,只是,真的太想念他了……」
這位女士寄來的一件灰色衛衣,也是她的丈夫生前愛穿的。縫製小熊時,小潔的心裡一直不太平靜,老想著怎麼樣把這個熊做得更完美一些,能代表這位可敬的父親。「寶寶以後對父親的概念,可能最初就是這麼一個小熊。」小潔突然感覺到,雖然自己只是在做一件手工,但身上似乎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每一針,都凝結著小潔對這家人的敬意,縫著縫著,她還幾度落淚。為了讓這個熊更加特別,最後她還特意在熊身上縫了一句話」My dad is hero"(我爸爸是英雄)。
在收到熊之後,李女士給小潔發來一張照片,那是年幼的兒子抱著小熊玩耍,咧著嘴笑的樣子。「希望你可以繼續做下去,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寶寶一定知道這是爸爸的化身!」看到留言,小潔再一次留下了眼淚。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聯繫到李女士,她的丈夫是河北一位名叫許躍龍的輔警,2018年秋天,在追捕逃犯時不幸因公殉職。一年多過去了,李女士對愛人的思念有增無減。
李女士說,收到丈夫衣服製作的小熊時很激動,無法用語言表達,這是一份特殊的禮物。藍灰相間的小熊,那熟悉的顏色,承載了無數美好的回憶。還有小熊身上那一個「KING」的字樣,曾經是多少次依偎在愛人胸前看到的啊。「雖然小熊無法代替他,但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安慰。和眼前空蕩蕩的衣服相比,將這個熊緊緊抱在懷裡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很溫暖。」她希望兒子能從小熊上找到爸爸的影子。爸爸註定缺席兒子的童年,但至少有這個帶著爸爸體溫的小熊陪著他長大。
李女士很感謝小潔,她認為,可能很多人會避諱這件事,然而小潔無私地去做了,給了她相當大的慰藉。
家人從反對到支持
最初小潔將衣服拿回家縫製時,媽媽還比較介意,好在她的愛人很支持,兩人一起花了一晚上說服了媽媽。「媽媽,我製作出溫馨的小熊布偶,如果能幫助那些失去親人的人們,緩解一點點難過,寄託思念,該是多好的事情。」
小潔在心裡把這些衣服的主人當做是長輩和朋友,並沒有覺得任何膈應。「送衣服來的都是深愛著親人的善良的人們,裡面承載的都是愛和思念,有什麼好害怕的呢。「她認為,把思念熊放在家裡,和在家裡放上逝去親人的照片一樣,都是紀念逝者的方式。
在做了幾隻熊之後,媽媽也漸漸能夠理解了,認同了她是在做一件幫助別人的事情。
今年初,一個重慶妹子在出國讀書前專程趕來,希望做一個「外婆熊」,而且要三個,她的表姐和表妹都想要。於是,小潔用同一件衣服做了三個小熊。「她一定是一位非常非常好的外婆,讓孫輩們都記掛著!「在做小熊時,她心裡湧起溫暖的感覺,也想起了自己去世的外婆。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
小潔提醒說,如果大家要送親友這樣的「思念熊」,最好先詢問清楚,看對方是否有這個需要。
她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一位女網友本想請她做一個熊送給丈夫。丈夫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對他的影響很大。他們在一起後,她感受到丈夫對父親強烈的思念,希望將老人的舊衣服做成熊,作為一份特別的禮物。
小潔提醒她先徵求丈夫的意見,因為每個人表達思念的方式不同,有的人看到有關於逝者的任何東西都很難受,無法接受這種形式。果然,女孩在問了丈夫以後,他表示感謝和感動,但建議不要這麼做,自己會接受不了。
又接到一個外地的單子,小潔撫摸著這件藍色呢大衣,開始用心縫製起來。「主人一定是一位優雅的女士。「她不知道是哪一位強烈思念媽媽的女兒,但她知道,女孩收到小熊後,會很高興:記憶中代表媽媽的那一抹美麗的藍色,變成了小熊,可以時刻陪伴著,安慰著她。
小潔在微博裡寫到:「我會堅持下去,作為一個手藝人,能這樣去為一樣作品注入靈魂和生命,是一種榮幸。」
新聞多一點>>
根據媒體報導,在英國,一個叫做瑪麗的21歲的普通裁縫,在外公去世後,用他的舊衣服縫製了一隻小熊,安慰傷心的媽媽,然後越來越多的人請求她為自己的親人製作這樣的熊。此後,她開了一間自己的工作室,只接受舊衣服,做舊的小熊,只為讓他們傾訴一份思念,給這些心碎的人一絲慰藉。
另外,來自英國德文郡普利茅斯的46歲的寶拉今年,作為兼職裁縫的她開闢了一項特殊的事業,使用已經離世的人的衣物以及骨灰來製作毛絨玩具、毯子和墊子,這些紀念品都被那些失去親人的人們視作珍寶,這個特殊的事業也讓她在當地有了一定知名度,很多人都來找她製作紀念品。在近三年的時間裡,寶拉為失去親人的人們製作了778件記憶物品。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紀文伶 攝影 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