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傷感又溫暖!80後重慶女孩將逝者衣物製成小熊 代替親人陪伴左右

2020-12-14 上遊新聞

「又傷感又溫暖。」小潔(化名)這樣形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這個80後重慶女孩從去年底開始,幫助陌生人將其逝去親友的衣物,縫製成一個個獨一無二的小熊,以寄託無盡的思念,到目前已經做了9個。

「抱著小熊,就好像我深愛的那個人還陪在身邊。謝謝你!」收到小熊的客人這樣對她說。

手工縫製小熊 讓逝者衣物「活」過來

川美畢業的小潔曾從事遊戲開發工作,幾年前辭職後在朋友的工作室做定製皮具,是一名資深手工愛好者。去年11月,她看到網上的新聞,一個英國女孩用逝者的衣物製作小熊,安慰親人。她突然感覺這件事很有意義,是在幫助別人安放一段段思念。

「我是不是也可以做這件事呢?」小潔查了一下,國內目前還沒人從事這樣的工作。

於是她試探性地在微博上發布了自己的想法,竟得到很多網友的積極回應。第一個正式找她的男生留言問到:可以幫我做一個「爸爸熊」麼?

小潔沉吟了一下回覆說,「如果你信任我的話,可以的。」於是,男孩寄來了爸爸在世時很喜歡穿的一件家居服。面對這件對男孩來說非常珍貴的衣服,小潔雖然有做手工的豐富經驗,也不敢貿然下手,為此還專門買了一個小熊玩偶將其拆掉,研究內部結構。

做好了充分準備,小潔才開始小心地裁剪、縫製,用那位爸爸的衣服製作身體各個部位,用環保的珍珠棉做內襯。幾天後,一個關節可以活動的小熊誕生了。男孩收到熊時特別開心,對她說,這隻熊好像是爸爸的化身,感覺又和爸爸在一起了。

緊接著,她又陸續接到訂單。她漸漸摸索著,做出了更加飽滿、立體的小熊。在製作過程中,小潔儘量保證呈現出衣服原本的模樣,並把標誌性特徵展現出來。比如第一件做的衣服,有一個顯眼的標誌在胸口上,於是小潔把這個標誌剪了下來,縫在了小熊的正面,一眼就能看到。

如果有多餘面料,她還會在小熊身上縫一個小口袋,用於放置照片或逝者生前的小物件。有一次用紅色衣料做了個心形抱枕,讓小熊捧在手上。

並不是所有衣料都適合縫製小熊,比如毛衣、T恤、蕾絲。有的布料很滑,縫製時容易散開,但小潔都是自己想辦法解決,從沒讓他們換其他衣服來做,「大家挑選的衣服一定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看到就會想起穿這件衣服的親人。「

「小熊讓我感覺媽媽還在身邊「

小潔收到的衣服,有衛衣、呢大衣、襯衫、睡衣,都是顧客的至親生前經常穿的衣服,有外婆、爸爸、媽媽、哥哥……

她從不會主動詢問對方逝者的故事,但總會有人向她描述,逝去的親人是個怎麼樣的人,他們之間的溫馨小故事,並訴說思念。

每每聽到這樣的故事,小潔都會感動得落淚。她希望自己製作的,不僅僅是一個玩偶,而是幫助人們把濃濃的思念縫進去。每次寄出小熊時,小潔還會寫上一段祝福的話,給那個有愛的人。

從去年底到現在,她已經製作了9個這樣的小熊,客人都是大都是80後、90後年輕人。

「當我擁抱它的時候,感覺到好像媽媽真的還在我的身邊……」」謝謝你,有小熊陪著我,我沒有那麼難過了。」」這是外婆最愛穿的一件衣服了,看著熊,好像她又在沙發上坐著衝我笑,問我要不要吃蘋果呢。「

每送出一個小熊,小潔也會發出一條微博,與網友們分享自己的感動。

製作小熊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每天,她都要花幾個小時畫草圖、剪配件、裁衣服、縫紉,即使已對針線活爛熟於心,仍免不了經常被針扎。小潔堅持用手一針一針縫製,她認為比縫紉機更有溫度,每道線都縫兩遍。

有朋友覺得她收費太低,但小潔說,自己沒有把這件事當成一個生意,希望能夠長久地做下去,給更多因為思念而難過的人哪怕是一點點的安慰。

警嫂送小熊給沒見過爸爸的兒子

小潔曾經在接到一個訂單後,難過地哭了。因為對方第一句話就是,「兒子從沒有見過他的爸爸,我想做一隻小熊,代替爸爸陪伴他。」原來,這位年輕女士的丈夫是一名輔警,在執行任務時犧牲,那時候,他們的兒子還未出生。

這位堅強的媽媽對小潔說,一般不會跟外人提起這件事,但希望她能多了解這個屬於她和兒子的小熊背後的故事。「現在我帶著兒子,以及公公婆婆住在一起,我們都很好,只是,真的太想念他了……」

這位女士寄來的一件灰色衛衣,也是她的丈夫生前愛穿的。縫製小熊時,小潔的心裡一直不太平靜,老想著怎麼樣把這個熊做得更完美一些,能代表這位可敬的父親。「寶寶以後對父親的概念,可能最初就是這麼一個小熊。」小潔突然感覺到,雖然自己只是在做一件手工,但身上似乎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每一針,都凝結著小潔對這家人的敬意,縫著縫著,她還幾度落淚。為了讓這個熊更加特別,最後她還特意在熊身上縫了一句話」My dad is hero"(我爸爸是英雄)。

在收到熊之後,李女士給小潔發來一張照片,那是年幼的兒子抱著小熊玩耍,咧著嘴笑的樣子。「希望你可以繼續做下去,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寶寶一定知道這是爸爸的化身!」看到留言,小潔再一次留下了眼淚。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聯繫到李女士,她的丈夫是河北一位名叫許躍龍的輔警,2018年秋天,在追捕逃犯時不幸因公殉職。一年多過去了,李女士對愛人的思念有增無減。

李女士說,收到丈夫衣服製作的小熊時很激動,無法用語言表達,這是一份特殊的禮物。藍灰相間的小熊,那熟悉的顏色,承載了無數美好的回憶。還有小熊身上那一個「KING」的字樣,曾經是多少次依偎在愛人胸前看到的啊。「雖然小熊無法代替他,但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安慰。和眼前空蕩蕩的衣服相比,將這個熊緊緊抱在懷裡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很溫暖。」她希望兒子能從小熊上找到爸爸的影子。爸爸註定缺席兒子的童年,但至少有這個帶著爸爸體溫的小熊陪著他長大。

李女士很感謝小潔,她認為,可能很多人會避諱這件事,然而小潔無私地去做了,給了她相當大的慰藉。

家人從反對到支持

最初小潔將衣服拿回家縫製時,媽媽還比較介意,好在她的愛人很支持,兩人一起花了一晚上說服了媽媽。「媽媽,我製作出溫馨的小熊布偶,如果能幫助那些失去親人的人們,緩解一點點難過,寄託思念,該是多好的事情。」

小潔在心裡把這些衣服的主人當做是長輩和朋友,並沒有覺得任何膈應。「送衣服來的都是深愛著親人的善良的人們,裡面承載的都是愛和思念,有什麼好害怕的呢。「她認為,把思念熊放在家裡,和在家裡放上逝去親人的照片一樣,都是紀念逝者的方式。

在做了幾隻熊之後,媽媽也漸漸能夠理解了,認同了她是在做一件幫助別人的事情。

今年初,一個重慶妹子在出國讀書前專程趕來,希望做一個「外婆熊」,而且要三個,她的表姐和表妹都想要。於是,小潔用同一件衣服做了三個小熊。「她一定是一位非常非常好的外婆,讓孫輩們都記掛著!「在做小熊時,她心裡湧起溫暖的感覺,也想起了自己去世的外婆。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

小潔提醒說,如果大家要送親友這樣的「思念熊」,最好先詢問清楚,看對方是否有這個需要。

她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一位女網友本想請她做一個熊送給丈夫。丈夫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對他的影響很大。他們在一起後,她感受到丈夫對父親強烈的思念,希望將老人的舊衣服做成熊,作為一份特別的禮物。

小潔提醒她先徵求丈夫的意見,因為每個人表達思念的方式不同,有的人看到有關於逝者的任何東西都很難受,無法接受這種形式。果然,女孩在問了丈夫以後,他表示感謝和感動,但建議不要這麼做,自己會接受不了。

又接到一個外地的單子,小潔撫摸著這件藍色呢大衣,開始用心縫製起來。「主人一定是一位優雅的女士。「她不知道是哪一位強烈思念媽媽的女兒,但她知道,女孩收到小熊後,會很高興:記憶中代表媽媽的那一抹美麗的藍色,變成了小熊,可以時刻陪伴著,安慰著她。

小潔在微博裡寫到:「我會堅持下去,作為一個手藝人,能這樣去為一樣作品注入靈魂和生命,是一種榮幸。」

新聞多一點>>

根據媒體報導,在英國,一個叫做瑪麗的21歲的普通裁縫,在外公去世後,用他的舊衣服縫製了一隻小熊,安慰傷心的媽媽,然後越來越多的人請求她為自己的親人製作這樣的熊。此後,她開了一間自己的工作室,只接受舊衣服,做舊的小熊,只為讓他們傾訴一份思念,給這些心碎的人一絲慰藉。

另外,來自英國德文郡普利茅斯的46歲的寶拉今年,作為兼職裁縫的她開闢了一項特殊的事業,使用已經離世的人的衣物以及骨灰來製作毛絨玩具、毯子和墊子,這些紀念品都被那些失去親人的人們視作珍寶,這個特殊的事業也讓她在當地有了一定知名度,很多人都來找她製作紀念品。在近三年的時間裡,寶拉為失去親人的人們製作了778件記憶物品。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紀文伶 攝影 錢波

相關焦點

  • 她將逝者衣物製成「思念熊」陪伴親人:每一個小熊都有一個故事
    作者:丹顏 編輯:李津 頭圖:攝圖網 內圖:受訪者提供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近日,一條「女孩用逝去輔警衛衣做思念熊」的視頻,讓重慶女孩小潔登上熱搜。02每一個小熊的背後都有一個溫暖而傷感的故事這之後,小潔陸續接到了許多人的排隊。白天要忙工作,小潔只能在晚上做,每天都要要忙到很晚。
  • 女孩用逝去輔警衛衣做思念熊怎麼回事 詳細經過背後原因揭秘令人淚目
    「又傷感又溫暖。」小潔(化名)這樣形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這個80後重慶女孩從去年底開始,幫助陌生人將其逝去親友的衣物,縫製成一個個獨一無二的小熊,以寄託無盡的思念,到目前已經做了9個。手工縫製小熊 讓逝者衣物「活」過來川美畢業的小潔曾從事遊戲開發工作,幾年前辭職後在朋友的工作室做定製皮具,是一名資深手工愛好者。去年11月,她看到網上的新聞,一個英國女孩用逝者的衣物製作小熊,安慰親人。她突然感覺這件事很有意義,是在幫助別人安放一段段思念。「我是不是也可以做這件事呢?」小潔查了一下,國內目前還沒人從事這樣的工作。
  • 英國女孩堪稱靈魂魔法師,她的巧手將逝者舊物改造成記憶熊
    尤其是對於那些失去了昔日感情深厚親人的那些人們來說,保存記憶是一件刻骨銘心的大事。來自英國的妹紙瑪麗-麥金尼斯可以算是一位「靈魂魔法師」,她通過熟練的縫紉技藝,新穎的創意,將逝者的舊衣服改造成泰迪熊。毫無疑問,當人們拿到屬於自己的那隻「記憶熊」的時候,他們無不感動得落淚。大約5年前,瑪麗還只是一名16歲的學生。
  • 重慶90後殯葬管家:一份餃子讓逝者家屬感動流淚
    這個過程,家屬在極大的打擊和疲憊的接待之下,很難應對周全,於是殯葬管家就72小時全程陪伴、幫助他們。他們將協助逝者家屬辦理喪葬的各類手續、追悼會與火化前的溝通工作。昨天,記者走進了菜園壩安樂堂,採訪了90後殯葬管家易元霞。小小年紀已是「老管家」身材高挑,長相姣好,一身職業裝,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記者見到易元霞時,她正在為守靈廳主持安葬儀式。
  • 清明節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傷感說說 清明哀思對死去親人寄語
    明天就是2020年的清明節,你有什麼話想對逝去親人說的嗎?下面小編整理了清明節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傷感說說,清明哀思對死去親人寄語。  清明節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傷感說說、哀思寄語  1.清明到,放假好,掃墓踏青不會少,緬故人,看今朝,萬事順意快來到。清明節,讓我們帶著對故人的緬懷,奔赴一個光明的前途。
  • 安徽一陵園將逝者骨灰做成項鍊,民俗專家:能否被廣泛接受不好說
    新京報訊(見習記者 彭衝)安徽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推出骨灰製成晶石、項鍊等飾品服務,引發關注。陵園主管周玲告訴新京報記者,市民可將逝去親人的骨灰製成飾品,居家供奉或隨身佩戴,晶石裡的骨灰含量可達99%。「讓逝去的親人依然陪伴身邊,帶他去看沒看過的世界,完成未完的心願。」周玲表示,這大概是每位預訂「生命晶石」服務的人的想法。
  • 昆明火車站暴恐案遇難者頭七:逝者家屬在昆明火車站祭奠親人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人們分擔著逝者家屬的傷痛。從上午8點左右開始,昆明火車站廣場銅牛雕塑前,便開始有民眾自發前來獻花哀悼,持續至深夜。為逝去的親人送行小楊(化名)被「帶回」了家。按照當地彝族風俗,客死他鄉又未成家的族人死後遺骸不能埋葬在村寨。因此楊家父母帶回家的只有他的身份證和獎狀。
  • 老人去世後,生前的衣物怎樣處理合適?
    提要:家中老人去世,生前的衣物應該如何處理?這是一個容易感到悲傷的問題,但是確實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事情。老人去世之後衣服應該如何處理,其實這也是一個比較私人的問題,並且不同的地方的處理方式也很有可能是不一樣的。
  • 丘奇先生:愛與陪伴,互相救贖,適合冬天的片子
    Church (2016)一個小女孩和她將死的母親遇到了一位神奇的廚師——丘奇先生,一段美好的故事展開了。很喜歡這個電影,近些年已經很少看這麼溫柔的片子了,看完了心裡感覺很溫暖。艾迪墨菲將這個角色演繹的很好,一個有故事的溫柔的大叔。從不多說什麼,簡單的詞句卻總是很有力,不容置疑。從不多問什麼,你需要我的時候,我就在這裡。前後銜接呼應的也很好,兩次葬禮,兩次內心的旁白。
  • 童話故事《小女孩的毛絨小熊》
    小女孩三歲的時候,得到一隻漂亮的毛絨小熊。毛絨小熊是粉紅色的,特別愛幻想,因為粉紅是充滿幻想的顏色嘛。小女孩很愛毛絨小熊,每天晚上都抱著它睡覺。她還經常講故事給它聽。這時候,毛絨小熊忽然想起來,還有最重要的一件事他還沒有做呢:他要到學校裡去,吻一吻它的小女孩。毛絨小熊好愛小女孩,但是從前,他沒有辦法讓她知道。但是他現在可以了!它搖搖擺擺地出發了。毛絨小熊很快跳上了一輛紅白相間的巴士車。因為小女孩告訴過他,乘這輛車就能到她的學校。
  • 關於愛與陪伴,大概每個女孩都會想要一位「丘奇先生」!
    二十年前它叫《為黛西小姐開車》,二十年後它叫《丘奇先生》——它是二十年前《為黛西小姐開車》導演的最新力作,也獲得了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的提名。這是一個溫暖溫情的故事,一個小女孩和她將死的母親遇到了一位神奇的廚師——丘奇先生。丘奇先生得到了母親愛人的承諾,只要照顧母親六個月就可以獲得足夠的錢財。
  • 一杯傳遞的思念——小熊日記奶茶
    家永遠是溫暖的港灣,家人也會成為你一直以來的依靠。近日陝西一位母親親手剝十斤石榴籽,寄給外地工作的女兒,這是自她上大學後一直以來的堅持。這是非常暖心的故事,也能引發很多人的共鳴。這寄出的不僅僅是滿桶的石榴籽,更是父母對於遠在他鄉子女的思念。
  • 老人去世前的4大徵兆,如果發現後,一定要聯繫其親人陪伴左右
    不是所有老人臨死之前都會有"迴光返照",有很多老人會突然去世,讓你來不及陪伴左右。如果有一天,家裡老人一直在病床上,感覺活不了多久的時候,我們要隨時觀察他們的身體。如果有一天,發現他們原本浮腫的身體,開始大面積消腫的話,我們要立刻陪伴在其左右。
  • 高以翔葬禮回禮是生前最喜歡吃的小熊軟糖 暖心又傷感
    通常葬禮的回禮都是毛巾,不過高以翔爸媽則選用小熊軟糖代替,就是因為那是高以翔生前最喜歡吃的零食,用此和現場賓客分享。 原標題:暖心又傷感!
  • 農村老人去世後,親人的淚水不能滴落到老人壽衣上,有啥講究?
    在農村進行的喪禮,有人說,老人去世後,親人的淚水是不能滴落到老人身上的。這人已逝,這個說法有啥講究嗎?在農村有人說,不讓落淚滴落在逝者的壽衣上,是因為那樣他會復活,然後殺死親人鄰裡。還有說,逝者沒有記憶,如果淚水滴落在逝者的壽衣上,他就會循著氣味找到親人,並且糾纏不走。
  • 傷感!瓦妮莎曬聖誕樹準備過節,去年全家福只剩4人,加索爾陪伴
    近日,科比的遺孀瓦妮莎曬出了一張聖誕樹的照片,顯然,在距離西方最重要節日越來越近的時候,瓦妮莎一家也開始準備迎接這個時刻了,不過令人些許傷感的是,今年的聖誕節,瓦妮莎一家並不完整,因為沒有丈夫科比,也沒有女兒吉安娜,完美的一家六口如今只剩下四個人了。
  • 2019清明節哀思親人的寄語大全 清明節適合發朋友圈說說的句子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到了, 不少人會在朋友圈裡面發一些心情說說或者一些哀思寄語句子來表達對逝者的思念之情,那麼清明節在朋友圈清明節要說些什麼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清明節的心情說說以及哀思寄語句子大全。
  • 農村親人去世後,為什麼要燒掉他們生前的衣服?有什麼講究?
    大家常見的就是燒紙錢和紙做作的家電什麼的,很多地方也有個習俗就是不管家裡再窮,還是要將過世的人生前的衣服也隨之一併燒掉,這又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國有著很長時間的歷史文化,人們也經常受到鬼神的封建洗禮。六道輪迴,向死往生。過世的人去世就意味著陰陽兩隔,而保留著過世人的衣物在很多人看來會為家中帶來晦氣,很不吉利。
  • 十月初一,寒衣節開運,願另一個世界的親人不受凍挨餓,溫飽安好
    為免先人們在陰曹地府挨冷受凍,並連帶著給孤魂野鬼送溫暖。古人流傳下來,在十月初一這一天,形成祭祀先人的「寒衣節」。為故去的先人,進行祭祀,燒送禦寒的衣物、錢財,叫作「送寒衣」。十月一,燒寒衣,對於那些逝去的親人即使陰陽相隔,無法相見也無法抵擋對他們的牽掛寒衣紙錢,寄以心意願逝者安息,一切安好
  • 牽掛親人的唯美句子,溫暖貼心,讓人感動不已
    無論歲月荏苒、時光飛逝,最值得珍惜的,是朋友的牽掛,是親人的思念!18、忘不了您慈愛的話語,揮不去您牽掛的眼神,捨不得您溫暖的懷抱,喜歡您陽光一樣的微笑。媽媽,我愛您。祝您永遠開心、平安、健康!19、遙遙千裡,你在我的思念裡;分散天涯,牽掛盡在祝福中。思念,是不變的主題;祝福,飛越天際,將心意傳遞:願你開心快樂,祝你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