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的色澤充滿誘惑力,酥脆的外表,一咬即破,牛肉與不知名調料混合,香氣滿溢,讓人口水直流。七家灣的牛肉鍋貼似乎總是在剛出鍋,就被人一搶而空,而隊伍漫漫無盡頭,好不容易等到一鍋,一口下去,湯汁滿溢,是滿滿的幸福感,驅散煩躁。
鍋貼,南北方皆有,全國各地區皆有分布,地區之間略有不同,但在做法上總體相似。在南京,鍋貼以牛肉餡居多,牛肉鍋貼也是南京傳統小吃的一員,屬於金陵菜,最著名的鍋貼就是七家灣的牛肉鍋貼。皮薄肉厚,金黃酥脆,湯汁滿滿,喜歡牛肉的寶寶們不能錯過。
歷史起源
關於鍋貼的來源,有很多傳說,最著名、傳播最廣的是北宋御廚的故事。
相傳,在北宋建隆年間,陪伴皇上已久的皇太后去世了,宋太祖趙匡胤沉湎於失去母親的悲傷中,無法自拔,茶飯不思。一日,於花園散心時,宋太祖突然聞到一股香氣,多日匱乏的胃口竟然被調動了起來,連忙循著香味走去。走進一看,原來是御廚在煎沒煮完的餃子。宋太祖一嘗,口味盛佳,隨即在宴會中賞賜給大臣。隨著時間推移,鍋貼的做法流傳到民間,被眾多廚師改良,變成了現在的鍋貼。
金陵的鍋貼,興起於七家灣地區。七家灣本來是做牛羊肉生意的,以牛羊肉屠宰行業為主。也不知何時起,七家灣興起了牛羊肉加工行業,出現了一系列的以牛肉為原材料的小吃。七家灣也憑藉著牛羊肉加工廠的身份走了出去,店家以純正牛羊肉為賣點,以色香味俱全來吸引顧客,以良心的品質保證客源。漸漸的,七家灣牛肉鍋貼的名聲傳遍了南京城的大街小巷。七家灣,也成了純正牛肉、最美味鍋貼的代名詞。
具體做法
備料
主料:中筋麵粉/小麥粉(中筋麵粉即普通麵粉,體質半鬆散,顏色乳白,適合做中式糕點)精瘦牛肉
輔料:水、油、鹽、花椒粉,胡椒粉、料酒、生抽、蔥、薑片、雞蛋
製作方法
麵皮:①麵粉加鹽和水和成麵團,靜置20分鐘,等冷卻後再揉搓順滑。
②將揉好的麵團均勻分塊,用擀麵杖將麵皮擀成中間較厚、邊緣較薄, 大小較統一的麵皮。(這樣的麵皮,在煎的時候不容易散架)
餡料:牛肉剁碎加入油、鹽、胡椒粉、料酒、味精、生抽、薑末等材料,再將雞蛋打碎加入其中,按照一個方向不停地攪拌(雞蛋可以增加肉的黏性,讓肉更容易保持形狀,按一個方向攪拌可以讓肉更有嚼勁)
煎制:①:在鍋內刷上一層油,開大火,
②:等油溫升高,略微冒煙的時候,轉小火,將鍋貼倒入鍋中,並將鍋貼排列整齊,鍋貼之間留有一定的空隙。(不然鍋貼會連在一起不好分開)
③:等到底部變成金黃色後倒入白麵湯,也就是清水加入少許麵粉攪拌成的麵湯,並加熱至大火,如果此時有部分鍋貼連在一起,此時需要用鏟子小心翼翼地分開。
④:等到水分收幹後,轉中火,等到鍋貼變得金黃,香氣四溢的時候,即可食用。
製作關鍵
①:煎鍋貼一定要使用專用平底鍋,可以讓鍋貼充分與鍋底接觸,受熱均勻。
②:加入生薑、蔥末、花椒等可以去腥。
③:加入雞蛋或者黃油,並按照一個方向攪拌餡料,可以增加餡料的粘合度和嚼勁。
④:在白麵湯中加入一旦白醋,可以讓鍋貼的底部更加酥脆。
這裡是小藝,做飯新手,和你一起探索好吃又好做的美食。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歡迎大家對我的文章提出的建議和意見,評論區歡迎你們!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