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在詩人的筆下是蕭瑟、冷清、孤單、寂寞冷。所以有詩詞說「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有的詩詞說:「萬裡悲秋常作客,半年多病獨登臺」,還有的詩詞說:「日暮秋煙起,蕭蕭楓樹林」。
當然也有詩單獨寫景,比如:「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等等。這些都很熟悉了。
不難發現,不同的心境看秋天,景色也是不同的。不同的性格經歷寒暑,他的感受也不一樣。
但有些古詩詞從字裡行間都會透出一種「高級感」。
詩佛王維的秋天《山居秋暝》
王維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除了我們知道的他詩歌寫得好之外,他還精通樂理,會畫畫。所以,這樣的人,調劑自己的生活一定是有很多辦法的。
別看是滿目蕭瑟的秋天,他依然過得非常詩意。剛剛下過雨的秋天,月亮透過松樹林照射在一汪清澈的泉水上,這時候,竹林那邊有些聲音,原來是晚歸的洗衣女,一路聊著天,結伴走回來。蓮葉微微的抖動,應該是漁船也歸行了。春天過去了就算了,秋天來了,就享受秋天的美好吧。
這種曠然物外的感覺很高級!
韋應物的秋天《秋夜寄邱員外》
韋應物作為山水田園派的詩人,與王維一樣,有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覺悟。他的寫作風格也是清麗閒淡。以這首詩為例:
這首詩是寫給好朋友邱丹的。他說,秋天的夜晚我就想起你了,在這涼涼的天氣中散步,心中不禁感慨有你在該多好?寂靜的山中都可以聽到松子落地的聲音,這會兒你應該還沒睡吧。
其中的「空山松子落」突出了山的幽靜。很多詩人很善於描寫「靜」,比如孟浩然的「竹露滴清響」還有王維的「月出驚山鳥」都有異曲同工之妙。非常「高級」!
思鄉人範仲淹的秋天《蘇幕遮.碧雲天》
在異鄉就已經夠想家的了,更何況是在邊境打仗,對抗西夏的外敵?這種羈旅生涯讓範仲淹尤為想家。而這首詞當中所透露的,就是這種思鄉情緒。
範仲淹當時所在的地方是現在的甘肅一帶。當時那裡可是非常荒涼苦寒的地方。王維寫過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就是指這裡的風光。風光雖美,但生活又緊張又辛苦,所以會更加的想念家鄉。天很藍,黃葉落了一地。無邊的秋色仿佛連接著江水,水上籠罩著一層煙霧,朦朦朧朧的。太陽快要西落了,雲水相接,草地延綿伸展,能到達夕陽照不到的地方。我想家想得徹夜難眠,除非是做個回家的好夢才能睡得安穩。月亮出來的時候,我都不敢登上高樓眺望,喝進肚子裡的酒都化作了相思的眼淚。
一直被貶的蘇軾的秋天《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都說蘇軾一直被貶,要不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而這首詩就是在他被貶謫的黃州所作的。被貶的生活可想而知是多麼的悽苦。所以,蘇軾的秋天應該就像這首詩裡所描述的一樣蕭瑟。
彎彎的月亮掛在樹梢上,夜深了,人聲也慢慢安靜下來。一個孤單的身影在月色下獨來獨往,仿佛是一個落單的大雁。這大雁突然回過頭來,它心中的怨恨沒人能懂啊。它挑挑揀揀,那麼多的樹枝卻不肯落腳歇息,寧願在這沙洲忍受著孤單寂寞冷。
蘇軾的詩詞一直都有一種高級感,他用落單的大雁來比喻自己,志向高遠,不肯同流合汙,寧願孤單。
冷門的竇鞏的秋天《秋夕》
竇鞏,唐朝人,作為一個現代人不太了解的冷門詩人,在當時的唐朝可不是這麼寂寞的。有人說他通古博今,博學多才,沒有他不知道的。這樣的一個文化人,他的秋天也充滿詩意。
首先,這個秋天有霧,連月色都是朦朦朧朧的,鳥兒們都紛紛地飛到井邊的梧桐樹上去了。我喝醉了,半夜突然醒來,卻沒發現秋天已經悄悄的來了。那滿池的荷葉,卻被秋風吹得搖擺不停。
志得意滿的曹操的秋天《觀滄海.碣石篇》
縱觀那麼多描寫秋天的詩,只有這首是最壯闊的。這也是因為曹操得意的人生。挾天子以令諸侯,讓他躊躇滿志,得以大展宏圖,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這首詩的上闕描寫了秋天的景象。站在東邊的大石頭上,看著大海。波濤洶湧,旁邊的山峰聳立。花草樹木也非常繁茂。秋風吹來,突然捲起大浪!太陽和月亮,好像是從海裡升起落下,而滿天的星星,也像是從海中湧出來的。真幸運能看到這樣的景象,所以寫這首詩來抒發記錄一下。
這些描寫秋天的古詩詞,大多都帶著詩人的個人屬性。但輪起壯觀,還是得說這首《觀滄海》,這首詩不僅是在描述大海的博大,更是在抒發曹操自己的雄心壯志。高級
這些古詩詞,你喜歡哪一首呢?歡迎留言給我。
你的點讚和留言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謝謝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