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業廢水處理方法(18種主流技術)

2020-12-19 環保在線
  1、多效蒸髮結晶技術

 

  在工業含鹽廢水的處理過程中,工業含鹽廢水進入低溫多效濃縮結晶裝置,經過3—6效蒸發冷凝的濃縮結晶過程,分離為淡化水(淡化水可能含有微量低沸點有機物)和濃縮晶漿廢液;無機鹽和部分有機物可結晶分離出來,焚燒處理為無機鹽廢渣;不能結晶的有機物濃縮廢液可採用滾筒

蒸發器

,形成固態廢渣,焚燒處理;淡化水可返回生產系統替代軟化水加以利用。 

  低溫多效蒸發濃縮結晶系統不僅可以應用於化工生產的濃縮過程和結晶過程,還可以應用於工業含鹽廢水的蒸發濃縮結晶處理過程中。
 

  多效蒸發流程只在使用了蒸汽,故節約了蒸汽的需要量,有效地利用了二次蒸汽中的熱量,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2、生物法
 

  生物處理是目前

廢水處理

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具有應用範圍廣、適應性強、經濟無害等特點。一般情況下,常用的生物法有傳統活性汙泥法和生物接觸氧化法兩種。 

  (1)傳統活性汙泥法
 

  活性汙泥法是一種汙水的好氧生物處理法,目前是處理城市汙水廣泛使用的方法。它能從汙水中去除溶解性的和膠體狀態的可生化有機物以及能被活性汙泥吸附的懸浮固體和其他一些物質,同時也能去除一部分磷素和氮素。
 

  活性汙泥法去除率高,適用於處理水質要求高而水質比較穩定的廢水。但是不善於適應水質的變化,供氧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空氣供應沿池水平均分布,造成前段氧量不足後段氧量過剩;曝氣結構龐大,佔地面積大。
 

  (2)生物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主要利用附著生長於某些固體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進行有機汙

水處理

的方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浸沒生物膜法,是生物濾池和曝氣池的綜合體,兼有活性汙泥法和生物膜法的特點,在水處理過程中有很好的效果。
 

  生物接觸氧化法有較高的容積負荷,對衝擊負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汙泥生成量少,運行管理簡便,操作簡單,耗能低,經濟具有活性汙泥法的優點,生物活性高,淨化效果好,處理效率高,處理時間短,出水水質好而穩定;能分解其它生物處理難分解的物質,具有脫氧除磷的作用,可作為三級處理技術。
 

  3、SBR工藝
 

  SBR是序批式活性汙泥法(SequencingBatchReactor)的縮寫,作為一種間歇運行的廢水處理工藝,近年來在國內外被引起廣泛重視和研究的一種汙水處理技術。
 

  SBR的工作程序是由流入、反應、沉澱、排放和閒置五個程序組成。汙水在反應器中按序列、間歇地進入每個反應工序,每個SBR反應器的運行操作在時間上也是按次序排列間歇運行的。
 

  SBR法具有以下特點:工藝簡單,佔地面積小、設備少、節省投資。理想的推流過程使生化反應推力大、處理效率高、運行方式靈活、可以除磷脫氮、汙泥活性高,沉降性能好、耐衝擊負荷,處理能力強。
 

  雖然法SBR以上優點,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進水流量大,則需要調節反應系統,從而增大投資;而對出水水質有特殊要求,如脫氮除磷等還需要對工藝進行適當改進。
 

  4、MBR工藝
 

  MBR是一種將膜分離技術與傳統活性汙泥法相結合的新型汙水處理工藝,它用具有獨特結構的MBR平片膜組件置於曝氣池中,經過好氧曝氣和生物處理後的水,由泵通過濾膜過濾後抽出。
 

  MBR工藝設備緊湊,佔地少;出水水質穩定,有機物去除效率高;剩餘汙泥產量少,降低了生產成本;可去除氨氮及難降解有機物;易於從傳統工藝進行改造。但是,膜造價高,使膜生物反應器的基建投資高於傳統汙水處理工藝;膜汙染容易出現,給操作管理帶來不便;能耗高,工藝要求高。
 

  5、電解工藝
 

  在高鹽度條件下,廢水具有較高的導電性,這一特點為電化學法在高鹽度有機廢水處理方面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高鹽廢水在電解池中發生一系列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物質,經過沉澱(或氣浮)或直接氧化還原為無害氣體除去,從而降低COD。
 

  溶液中的氯化鈉電解時,在陽極上所生成的氯氣,有一部分溶解在溶液中發生次級反應而生成次氯酸鹽和氯酸鹽,對溶液起漂白作用。正是上述綜合的協同作用使溶液中有機汙染物得到降解。
 

  因為電化學理論的局限性,高耗能,電力缺乏等問題,目前電解處理高鹽廢水工藝還是處於研究階段。
 

  6、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是一個單元操作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常涉及到溶液中的離子與不溶性聚合物(含有固定陰離子或陽離子)上的反離子之間的交換反應。
 

  採用離子交換法時,廢水首先經過陽離子交換柱,其中帶正電荷的離子(Na+等)被H+置換而滯留在交換柱內;之後,帶負電荷的離子(CI-等)在陰離子交換柱中被OH-置換,以達到除鹽的目的。
 

  但該法一個主要問題是廢水中的固體懸浮物會堵塞樹脂而失去效果,還有就是離子交換樹脂的再生需要高昂的費用且交換下來的廢物很難處理。
 

  7、膜分離法
 

  膜分離技術是利用膜對混合物中各組分選擇透過性能的差異來分離、提純和濃縮目標物質的新型分離技術。

  目前常用的膜技術有超濾、微濾、電滲析及反滲透。其中的超濾、微濾用於工業廢水的處理時,不能有效去除汙水中的鹽分,但可以有效截留懸浮固體(SS)及膠體COD;電滲析(electrodialysis)和反相滲透(RO)技術是有效和常用的脫鹽技術。

  限制膜技術工程應用推廣的主要難點是膜的造價高、壽命短、易受汙染和結垢堵塞等。伴隨著膜生產技術的發展,膜技術將在廢水處理領域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8、鐵碳微電解處理技術
 

  鐵碳微鐵碳微電解法是利用Fe/C原電池反應原理對廢水進行處理的良好工藝,又稱內電解法、鐵屑過濾法等。鐵炭微電解法是電化學的氧化還原、電化學電對對絮體的電富集作用、以及電化學反應產物的凝聚、新生絮體的吸附和床層過濾等作用的綜合效應,其中主要是氧化還原和電附集及凝聚作用。

  鐵屑浸沒在含大量電解質的廢水中時,形成無數個微小的原電池,在鐵屑中加入焦炭後,鐵屑與焦炭粒接觸進一步形成大原電池,使鐵屑在受到微原電池腐蝕的基礎上,又受到大原電池的腐蝕,從而加快了電化學反應的進行。
 

  此法具有適用範圍廣、處理效果好、使用壽命長、成本低廉及操作維護方便等諸多優點,並使用廢鐵屑為原料,也不需消耗電力資源,具有「以廢治廢」的意義。目前鐵炭微電解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印染、農藥/製藥、重金屬、石油化工及油分等廢水以及垃圾滲濾液處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9、Fenton及類Fenton氧化法
 

  典型的Fenton試劑是由Fe2+催化H2O2分解產生˙OH,從而引發有機物的氧化降解反應。由於Fenton法處理廢水所需時間長,使用的試劑量多,而且過量的Fe2+將增大處理後廢水中的COD並產生二次汙染。

  近年來,人們將紫外光、可見光等引入Fenton體系,並研究採用其他過渡金屬替代Fe2+,這些方法可顯著增強Fenton試劑對有機物的氧化降解能力,減少Fenton試劑的用量,降低處理成本,統稱為類Fenton反應。
 

  Fenton法反應條件溫和,設備較為簡單,適用範圍廣;既可作為單獨處理技術應用,也可與其他方法聯用,如與混凝沉澱法、活性碳法、生物處理法等聯用,作為難降解有機廢水的預處理或深度處理方法。
 

  10、臭氧氧化
 

  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與還原態汙染物反應時速度快,使用方便,不產生二次汙染,可用於汙水的消毒、除色、除臭、去除有機物和降低COD等。單獨使用臭氧氧化法造價高、處理成本昂貴,且其氧化反應具有選擇性,對某些滷代烴及農藥等氧化效果比較差。

  為此,近年來發展了旨在提高臭氧氧化效率的相關組合技術,其中UV/O3、H2O2/O3、UV/H2O2/O3等組合方式不僅可提高氧化速率和效率,而且能夠氧化臭氧單獨作用時難以氧化降解的有機物。由於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較低,且臭氧產生效率低、耗能大,因此增大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臭氧的利用率、研製低能耗的臭氧發生裝置成為研究的主要方向。
 

  11、磁分離技術
 

  磁分離技術是近年來發展的一種新型的利用廢水中雜質顆粒的磁性進行分離的水處理技術。對於水中非磁性或弱磁性的顆粒,利用磁性接種技術可使它們具有磁性。

  磁分離技術應用於廢水處理有三種方法:直接磁分離法、間接磁分離法和微生物—磁分離法。
 

  目前研究的磁性化技術主要包括磁性團聚技術、鐵鹽共沉技術、鐵粉法、鐵氧體法等,具有代表性的磁分離設備是圓盤磁分離器和高梯度磁過濾器。目前磁分離技術還處於實驗室研究階段,還不能應用於實際工程實踐。
 

  12、等離子水處理技術
 

  低溫等離子體水處理技術,包括高壓脈衝放電等離子體水處理技術和輝光放電等離子體水處理技術,是利用放電直接在水溶液中產生等離子體,或者將氣體放電等離子體中的活性粒子引入水中,可使水中的汙染物徹底氧化、分解。
 

  水溶液中的直接脈衝放電可以在常溫常壓下操作,整個放電過程中無需加入催化劑就可以在水溶液中產生原位的化學氧化性物種氧化降解有機物,該項技術對低濃度有機物的處理經濟且有效。
 

  此外,應用脈衝放電等離子體水處理技術的反應器形式可以靈活調整,操作過程簡單,相應的維護費用也較低。受放電設備的限制,該工藝降解有機物的能量利用率較低,等離子體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還處在研發階段。
 

  13、電化學(催化)氧化
 

  電化學(催化)氧化技術通過陽極反應直接降解有機物,或通過陽極反應產生羥基自由基(˙OH)、臭氧等氧化劑降解有機物。
 

  電化學(催化)氧化包括二維和三維電極體系。由於三維電極體系的微電場電解作用,目前備受推崇。三維電極是在傳統的二維電解槽的電極間裝填粒狀或其他碎屑狀工作電極材料,並使裝填的材料表面帶電,成為第三極,且在工作電極材料表面能發生電化學反應。
 

  與二維平板電極相比,三維電有很大的比表面,能夠增加電解槽的面體比,能以較低電流密度提供較大的電流強度,粒子間距小而物質傳質速度高,時空轉換效率高,因此電流效率高、處理效果好。三維電極可用於處理生活汙水,農藥、染料、製藥、含酚廢水等難降解有機廢水,金屬離子,垃圾滲濾液等。
 

  14、輻射技術
 

  20世紀70年代起,隨著大型鈷源和電子加速器技術的發展,輻射技術應用中的輻射源問題逐步得到改善。利用輻射技術處理廢水中汙染物的研究引起了各國的關注和重視。
 

  與傳統的化學氧化相比,利用輻射技術處理汙染物,不需加入或只需少量加入化學試劑,不會產生二次汙染,具有降解效率高、反應速度快、汙染物降解徹底等優點。而且,當電離輻射與氧氣、臭氧等催化氧化手段聯合使用時,會產生「協同效應」。因此,輻射技術處理汙染物是一種清潔的、可持續利用的技術,被國際原子能機構列為21世紀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主要研究方向。
 

  15、.光化學催化氧化
 

  光化學催化氧化技術是在光化學氧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與光化學法相比,有更強的氧化能力,可使有機汙染物更徹底地降解。光化學催化氧化是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的光化學降解,氧化劑在光的輻射下產生氧化能力較強的自由基。
 

  催化劑有TiO2、ZnO、WO3、CdS、ZnS、SnO2和Fe3O4等。分為均相和非均相兩種類型,均相光催化降解是以Fe2+或Fe3+及H2O2為介質,通過光助-Fenton反應產生羥基自由基使汙染物得到降解;非均相催化降解是在汙染體系中投入一定量的光敏半導體材料,如TiO2、ZnO等,同時結合光輻射,使光敏半導體在光的照射下激發產生電子—空穴對,吸附在半導體上的溶解氧、水分子等與電子—空穴作用,產生˙OH等氧化能力極強的自由基。TiO2光催化氧化技術在氧化降解水中有機汙染物,特別是難降解有機汙染物時有明顯的優勢。
 

  16、超臨界水氧化(scwo)技術
 

  SCWO是以超臨界水為介質,均相氧化分解有機物。可以在短時間內將有機汙染物分解為CO2、H2O等無機小分子,而硫、磷和氮原子分別轉化成硫酸鹽、磷酸鹽、硝酸根和亞硝酸根離子或氮氣。美國把SCWO法列為能源與環境領域有前途的廢物處理技術。

  SCWO反應速率快、停留時間短;氧化效率高,大部分有機物處理率可達99%以上;反應器結構簡單,設備體積小;處理範圍廣,不僅可以用於各種有毒物質、廢水、廢物的處理,還可以用於分解有機化合物;不需外界供熱,處理成本低;選擇性好,通過調節溫度與壓力,可以改變水的密度、粘度、擴散係數等物化特性,從而改變其對有機物的溶解性能,達到選擇性地控制反應產物的目的。
 

  超臨界氧化法在美國、德國、瑞典、日本等歐美國家已經有了工藝應用,但中國的研究起步較晚,還處於實驗室研究階段。
 

  17、溼式(催化)氧化
 

  溼式(催化)氧化法是在高溫(150~350℃)、高壓(0.5~20MPa)、催化劑作用下,利用O2或空氣作為氧化劑(添加催化劑),(催化)氧化水中呈溶解態或懸浮態的有機物或還原態的無機物,達到去除汙染物的目的。

  溼式空氣(催化)氧化法可應用於城市汙泥和丙烯腈、焦化、印染等工業廢水及含酚、氯烴、有機磷、有機硫化合物的農藥廢水的處理。
 

  18、超聲波氧化
 

  頻率在15~1000kHz的超聲波輻照水體中的有機汙染物是由空化效應引起的物理化學過程。超聲波不僅可以改善反應條件,加快反應速度和提高反應產率,還能使一些難以進行的化學反應得以實現。
 

  它集氧化、焚燒、超臨界氧化等多種水處理技術的特點於一身,加之操作簡單,對設備的要求較低,在汙水處理,特別是在降解廢水中毒性高、難降解的有機汙染物,加快有機汙染物的降解速度,實現工業廢水汙染物的無害化,避免二次汙染的影響上具有重要意義。
 

  原標題:常用工業廢水處理方法(18種主流技術)

相關焦點

  • 化工廢水常用的處理方法
    常用於化工廢水處理方法有:離子交換法、萃取法、膜分離法、吸附法、厭氧生物的處理方法和好氧生物的處理方法等.廢水中經常含有某些細小的懸浮物及溶解靜態有機物,為了進一步去除殘存在水中的汙染物,可以採用物理化學方法進行處理.離子交換法是一種藉助於離子交換劑上離子和水中離子進行交換反應而除去廢水有害離子態物質的方法
  • 工業廢水處理方法
    現今隨著環保要求的越加嚴格,因此我們一定要對各種廢水的處理技術更加了解!接下來,和大家分享的是幾種常見的工業廢水處理技術。工業廢水處理方法一、五種工業廢水處理技術1.人工溼地技術2.吸附再生(接觸穩定)法
  • 工業廢水中銅離子處理方法
    ,而且該種工業廢水通常含有多種重金屬和絡合劑。3)電化學法電化學方法處理含銅廢水具有高效、可自動控制、汙泥量少等優點,且處理含銅電鍍廢水能直接回收金屬銅,處理時對廢水含銅濃度的範圍適應較廣,尤其對濃度較高(銅的質量濃度大於1g/L時)的廢水有一定的經濟效益,但低濃度時電流效率較低。2離子交換法處理含銅電鍍廢水離子交換法是處理含銅廢水的主要方法之一。
  • 14種工業廢水特點及處理方法簡述
    通常將質量濃度為1000mg/L的含酚廢水.稱為高濃度含酚廢水,這種廢水須回收酚後,再進行處理。質量濃度小於1000mg/L的含酚廢水,稱為低濃度含酚廢水。通常將這類廢水循環使用,將酚濃縮回收後處理。回收酚的方法有溶劑萃取法、蒸汽吹脫法、吸附法、封閉循環法等。含酚質量濃度在300mg/L以下的廢水可用生物氧化、化學氧化、物理化學氧化等方法進行處理後排放或回收。
  • 常用的毛皮染色廢水處理方法
    毛皮染色廢水具有色度高、Cr3+含量高、偏酸性、成分複雜等特點川,因此治理難度較大。國內外有關毛皮染色廢水處理方法研究中,大都是將染色廢水作為一種汙水,以處理後使染色廢水達到汙水排放要求為研究目的。研究報導的染色廢水的脫色方法主要有:吸附法、氧化法、混凝法、電化學法、膜分離法、生物法等。吸附法是以吸附的形式將染料從廢水中去除,一般不需要破壞染料的結構而達到脫色目的。常用的吸附劑有可再生吸附劑如活性炭、離子交換樹脂等和不可再生吸附劑如各種天然礦物質、工業廢料及天然廢料等。
  • 燃煤電廠工業廢水零排放技術研究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介紹了燃煤電廠生產運行系統中所排放不同性質工業廢水的處理方法,以及處理後水資源回收利用的路徑;分析了燃煤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的研究進展和實際應用情況,並對燃煤電廠廢水處理和水資源回收利用的發展趨勢做了展望。
  • 超臨界水氧化處理工業廢水的技術問題及解決思路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超臨界水氧化(SCWO)在過去的三十年中作為取代焚燒處理高濃度工業有機廢水的技術開發取得了巨大的進展。超臨界水氧化作為新型廢物處理技術存在一些缺陷,譬如反應器腐蝕與鹽堵塞阻礙了其工業進程中的應用。此項研究詳細描述了超臨界水氧化技術存在的幾類相關問題。
  • 食品工業高色度廢水處理的現狀和展望
    食品工業廢水的高色度的主要來源:第一,食品生產過程中,化學反應產生色素,最後進入廢水之中,如醬油發酵過程中葡萄糖氧化生成的類黑素等;第二,生產過程中,為了讓食品達到良好的色澤,添加的食用色素和染料等,如在醬油調配時人工加入的焦糖色素和青豆生產中加入的果綠等。國內外對高色度食品工業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和生物方法等。
  • 食品工業廢水的膜法處理與回用技術
    食品工業包括飲料工業是耗水大戶,這些耗用的水僅少部分用於食品生產本身,大部分是用於食品生產過程洗滌和清潔的,因此完全可以將這些廢水加以回收利用。基本上以糧食為主要原料的發酵工業所產生的汙染物主要是由於糧食未被充分利用造成的,因此,排入水環境的汙染物絕大部分是具有回收價值的產品和副產品。  早在1990年代,食品工業中就開始大規模地採用膜技術進行廢水處理。
  • 中國首創世界領先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陳穎)昨日,中廣核技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技術科技成果發布會暨項目籤約儀式在浙江金華舉行。中廣核核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聯合宣布,「中國首創、世界領先」的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技術已拿到科技成果鑑定證書,正式完成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
  • 煤化工含鹽廢水的處理技術應用進展
    二級濃縮後產生佔含鹽廢水水量5%左右的高濃鹽水,鹽度在5%~8%甚至更高,後續接蒸髮結晶工藝進一步提濃和固化。蒸髮結晶工藝以熱或膜濃縮的方式使廢水中的鹽分以結晶方式析出,蒸餾液被收集至蒸餾水罐後,輸送至熱交換設備與來液進行熱交換,溫度降到18 ℃左右離開蒸髮結晶系統送至回用水池回用,母液送至生化系統或幹化處理。鹽泥由蒸髮結晶系統排出到料倉暫存,後由運輸車輛外運處理。
  • 重金屬廢水處理處理技術,塗山環保
    還原一沉澱法這種方法的原理是,用還原劑將重金屬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還原為金屬單質或者價態較低的金屬離子,先將金屬過濾收集,然後再往處理液中加入石灰乳,使得還原態的重金屬離子以氫氧化物的形式沉澱收集。銅和汞等的回收可以利用這種方法。該法也常用於含鉻廢水的處理。較常使用的還原劑有硫酸亞鐵、亞硫酸氫鈉、鐵粉等。
  • 重金屬廢水處理技術匯總!
    還原一沉澱法這種方法的原理是,用還原劑將重金屬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還原為金屬單質或者價態較低的金屬離子,先將金屬過濾收集,然後再往處理液中加入石灰乳,使得還原態的重金屬離子以氫氧化物的形式沉澱收集。銅和汞等的回收可以利用這種方法。該法也常用於含鉻廢水的處理。較常使用的還原劑有硫酸亞鐵、亞硫酸氫鈉、鐵粉等。
  • 實現資源回收和廢水零排放 工業高鹽廢水處理技術解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隨著我國工業規模的快速壯大,工業廢水種類和排放量均在迅速增多。為實現廢水的清潔排放,本文重點分析了高鹽廢水的處理技術。高鹽廢水通常指廢水中含有有機物且總溶解固體(TDS)高於3.5%的廢水。
  • 焦化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
    同時「十二五」規定,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需要降低30%,水資源已經成為阻礙很多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因此開發出經濟合理、新型高效的焦化廢水處理工藝仍舊是工業廢水研究領域的重大課題。活性炭是最常用也是處理水質最好的一種吸附劑。徐革聯等[10]模擬工業條件,將活化汙泥與水混合,分別投入焦粉、活性炭、粉煤灰,發現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最好,焦粉次之。可用於廢水的深度處理,但是活性炭需酸洗再生,再生設備容易腐蝕,運行成本高。吳健等[11]人在生物脫酚的基礎上,向二沉池中投加絮凝劑,並增設焦炭、活性炭吸附塔等設備對焦化廢水進行深度處理,使CODcr去除率達80%-90%。
  • 詳解酒精工業中酒精廢水處理工藝的特點分析
    酒精企業酒精糟的汙染是食品與發酵工業最嚴重的汙染源之一,由於投資、生產規模、技術、管理等原因,大部分酒精企業的綜合利用率較低。酒精生產廢水特點酒精工業的汙染以水的汙染最為嚴重,生產過程中的廢水主要來自蒸餾發酵成熟醪後排出的酒精糟,生產設備的洗滌水、衝洗水,以及蒸煮、糖化、發酵、蒸餾工藝的冷卻水等。
  • 含油廢水的10種處理工藝
    一般的含油廢水中,上述3種油不一定都會存在,但是在代表性行業,例如電鍍廢水中則都存在,油脂濃度一般在300-500mg/L,其中乳化油所佔比例最大。對於含油廢水的處理方法,總結起來有以下10種常見方法:1、沉降分離法沉降分離法是利用油水兩相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相溶性進行分離的,屬一級處理。
  • 淺議重金屬廢水處理技術和資源化
    對基於電解法的重金屬廢水處理技術進行分析可知,該方法無需添加任何化學試劑,故不會產生二次汙染,但在溶液(廢水)內部,隨著反應的逐漸進行,原溶液中金屬離子的濃度也逐漸下降,從而導致溶液電阻率升高,耗電量也隨之增加,故電解法並不適用於低濃度的重金屬廢水處理。
  • 淺析檸檬酸廢水3種生物處理方法
    漓源環保帶您簡單了解下檸檬酸廢水處理方法。檸檬酸屬於食用酸味劑,廣泛應用於食品、化工、皮革、農業、塑料和陶瓷等工業領域。其生產加工過程中也會產生相應的廢水,需要進行合理的化工廢水處理。檸檬酸的生產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從含檸檬酸的天然果實中榨汁提取,另一種是用發酵法生產,各種生產方法都會產生相應的檸檬酸廢水。檸檬酸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有機酸糖蛋白質脂肪澱粉纖維素等D及NPS等物質生產中未糖化的澱粉質未發酵的殘糖未能提取的檸檬酸等都進入廢水中形成高濃度的有機汙染物。
  • 東道爾水技術:工業上常用的膜組件五種形式及應用領域
    工業上常用的膜組件五種形式:板框式、螺旋卷式、圓管式、中空纖維式和毛細管式。前兩種使用平板膜,後三者使用管式膜。圓管式膜直徑>10mm;毛細管式0.5——10.0mm;中空纖維式<0.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