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見面,很多人習慣性地會問對方「你是哪裡人「。哪裡人?中國人。哈哈,這樣就不禮貌了。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很多人總是有自己的慣性思維,總以為某地人有與生俱來的某些性格長相特點。不過還有一句話是這樣的,一樣米養百樣人。連樹葉都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何況人呢?地域和人的性格之間不存在著包含關係吧。咋地,我就這樣認為了。那好吧,我就論下我認為的人的地域特徵。
大的分就是南方人,北方人。南北怎麼分呢?南方廣義上講秦嶺淮河以南,淮河流經安徽,也就是安徽以南的地方是南方,諸如湖北湖南兩江兩廣雲貴浙閩那都是南方了。現在南方人可了不得了,富甲天下。北方人眼中的南方人是怎樣的呢?
古代好像現在有偏見的北方人也是這樣稱呼,南蠻子,怎麼說呢?方塊字就是不一樣,見字生義。蠻亦蟲,和蟲一樣,北方人眼中的蟲是老虎,野獸。南方人的蟲是老鼠,蛇長蟲。可見北方人對南方人的認識。不過這也不假,人家的環境資源保護的好,氣候溼熱,原始森林茂盛,自然動物資源也是豐富。不像北方秋天一到秋葉遍地黃,冬天那就是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天地一個顏色。到了春夏也不過是玉米高粱裝點綠色吧了。沒有藏身之地,想找個兔子都困難呢,何來的大象華南虎,猴子,蟒蛇呢?當然北方人可不是比這個的。
蠻還有野蠻,蠻不講理的組詞。北方人認為南方人吃米飯,而且用小碗,一小口一小口的吃,不抗餓。不像北方人實在,一個饅頭四兩半。認為南方人長相矮小,小蠻子。蠻不講理,怎麼說,不是說南方人不講道理,而是說了講了道理北方人聽不懂,有一句叫上海鴨子呱呱叫。再南邊那就只能是聽天書了。戊戌變法康有為見光緒帝,皇帝還要找個人作翻譯,可見一般老百姓,北方人和他們說話那就是雞同鴨講,只能用肢體語言了。蠻還有一個詞是精蠻,這個說辭也是有一些說道。
剛才說了南方人雅致,用小碗喝茶,小碗吃飯。北方人眼裡那是小氣會算計,對自己都這樣苛刻了,更何況是別人呢?上海人是數著米粒下鍋。那是人家會過日子,生活節儉不浪費。還有一點大部分南方人都是做生意的好手。一次火車上,有人談廣東人說,他們賣東西你買一個蘋果他也賣你,西瓜不但切成兩半,而且還可以切成大塊小塊來賣。這在北方你秤個三斤五斤他都不想理你,嫌你買的少。北方人沒有明白這個道理,不擇客戶你才能有更多的生意,有一句話叫財源茂盛達三江,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所以南方人創造了淘寶,騰訊。北方人到現在還在給別人到處蓋房子,想著掙大錢。
南方人的生意經不是今天才有的,有很久的淵源。大部分王朝都是在北方,因為那裡是中原人多,多了就掠奪資源。老吃饅頭感覺沒意思,沒胃口換個花樣吃米吧,吃米要從南方運,就得挖河,運得多嘛,所以京杭大運河就產生了,有了河就有貨物流通,互通有無,我以前和朋友聊八大菜系,有七大菜系是南方的,只有一個山東的是給孔老夫子面子,再者也是有了青島靠海,有河有海,有江有湖,有山有林,山珍海味哦。南方的珍珠瑪瑙,荔枝龍眼都運來了,南方人還掌握著一種生活必需品,那就是海鹽,所以江浙的鹽商的私家府邸放到現在也不是一般土豪比得起的。既然放著這些金山銀山任誰也不會無動於衷。所以生意經生意經不是一天形成的。
那麼南方人眼中的北方人是怎麼樣呢?這個印象估計得從近一百年來說。以前的時候南方開發的不是很好,北方人是不怎麼過去的。世界經濟的發展是從海上開始的,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用火槍大炮到處掠奪資源,現在看歐美的文明,感覺多麼紳士優雅,都是建立在他們強盜祖先積累的經濟基礎上。為什麼叫他們鬼子,洋鬼子,從海上過來的鬼子,不僅是長得和我們不一樣,主要是他們的強盜邏輯,不給我做生意我打開你的大門。就這樣中國的沿海主要是中國的南方由於得天獨厚的優勢,發展各種通商口岸。
上海廣東香港澳門有好多租界。和老外待久了習慣了,也有錢了,也小資起來。喝咖啡,抽雪茄。有錢了自然腰杆就硬起來了,見多識廣了就想著顯擺顯擺。有句話叫上海人看其他地方都是鄉下。南方人看北方人那習慣上就認為北方人鄉巴佬,憨,這個憨不是說實在,是傻呆,沒見識,木呆呆的啥都不懂。
到南方人家裡做客,你一副無所適從的樣子,進門前先換上拖鞋,要麼給你鞋上套個塑膠袋。吃飯的時候你從大碗裡盛到小碗裡,用手捧著吃。近年來一說到哪裡去,去南方打工,南方人一聽北方人那就自然想起窮,孩子多。北方人在南方,一些民工哪裡這麼多講究,弄個盒飯,就著個水瓶咕嘟嘟的吃喝起來,吃完了,在走廊在街邊橫七豎八地躺倒一片。
南方人習慣稱別人阿什麼,如果是自己小輩應該是親暱的叫法。不過叫北方人應該是一種蔑稱,在過去叫自己家僕人也是這樣說法,不會給你連名帶姓的稱呼的。
由於少部分的北方人,在南方聚集在一起,可能偶爾跟別的地方有些摩擦,爭執。打架鬥毆的時有發生。南方人會做生意,但一般不怎麼打架,雖然中國近百年都是南方革命起義。這樣南方人一聽說北方人就知道性子暴,愛惹事,實際上並不盡然。
得本來就不應該有南北之說,人也不應該有南北的偏見,哪裡人,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