髒髒包說白了,只不過就是一款普通的起酥麵包,上面隨便撒了點巧克力醬和巧克力粉在各路明星的帶貨下髒髒包鋪天蓋地的火了起來,一夜之間店鋪都賣起了髒髒包,但是水漲船高的價格和參差不齊的產品品質打擊了很多食客的回購念頭,曾經紅極一時的髒髒包最終也只是曇花一現。大家覺得髒髒包到底好不好吃呢?
這款其貌不揚的麵包突然席捲大街小巷。隨便打開社交網絡,總會發現有髒兮兮、黑乎乎的髒髒包出現在你的朋友圈。
2017年底,吳昕吃髒髒包的照片上熱搜,劉若英、董璇等一眾明星也加入曬髒髒包的大軍中。「髒髒包」作為熱門話題收割大片流量和關注度。
01
髒髒包為啥這麼火?
髒髒包實質上就是高級版的巧克力可頌麵包。通常是以可頌麵包為基底(一些麵包房會採用歐包製作),層層酥皮之中包裹巧克力漿,表面覆蓋厚厚的可可粉。因吃起來會被巧克力、可可粉弄髒嘴唇雙手而得名「髒髒包」。
最初風靡於韓國的麵包咖啡廳OUR BAKERY,裴勇俊、少女時代等多位明星藝人的品嘗和宣傳,使髒髒包成為熱門效仿的單品。
作為自帶「IP」的流量利器,當髒髒包進駐shopping mall 或購物中心時,就成為聚攬人氣、撬動商業地產消費的重要力量。初入中國時,便受到三裡屯太古裡的青睞。對於去年零售額增長已大幅放緩的太古裡來說,急需類似髒髒包這種爆款人氣品類店盤活流量。事實上,在其上一輪大調整中,萬寶龍全球最大精品店被撤出,取而代之的布局是國際化綜合餐飲。而能落地潮牌林立的太古裡,也將是髒髒包人氣價值體現的完美選擇。
在這種背景下,2017年5月,OUR BAKERY聯合韓國另一輕食類品牌BAD FARMERS進駐三裡屯太古裡。
先有明星大V示範引發線上「羊群效應」,隨後線下上演飢餓營銷套路。每天兩個時段定時供應,全天僅售百餘個,吊足大眾胃口。線上引爆話題,線下製造短缺經濟,短時間內極度供需不平衡徹底將髒髒包推上「網紅」之巔。由不得你不點讚。
02
為何髒髒包如曇花一現?
BADFARMERS & OUR BAKERY門店外熙熙攘攘的長隊景象,也給黃牛帶來生意,通過代購髒髒包從中獲利。一對52元的髒髒包黃牛以150元的價格回收,轉手就能賣到240元,相比附近加價20元的喜茶代購可謂天價,即便如此,髒髒包也是一包難求。
與之相對的,是BADFARMERS & OUR BAKERY不遺餘力打擊黃牛的態度,甚至使出綁定銷售策略:1月15日起,單人限購不超2個,同時還需搭配店內指定商品一同購買,如29元的酸奶、34元的咖啡以及至少59元的沙拉。這就意味著,如果想要吃到髒髒包,至少需要消費55元,是原來價格的一倍。一對髒髒包套餐最低售價110元,黃牛若按這種綁定購買的新規去套利,需花費300元回收再以480元價格賣出,高價之下消費者興趣大減,黃牛套利的把戲也就不攻自破但是,打擊黃牛的綁定營銷策略,一定程度上屬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自宮行為。
消費者對於這個新規也並不完全買帳。大眾點評中常可見消費抱怨,為什麼要用近乎兩倍的價格來買一個自己想吃的髒髒包?難道真的是為了遏制黃牛?
冗長的排隊時間、冷漠的店內服務、以及評價兩極化的髒髒包口味,都在消耗消費者的耐心與好感度。而這最新的銷售規定更被消費者直指為捆綁銷售,很多人在這些不佳體驗之後,表示將不會再次購買。
無論能否打擊黃牛,目前都已將很大一部分消費者拒之門外。從長遠來看,更傷害品牌形象。面對店家冠冕堂皇的說辭,更務實的理解或許是BAD FARMERS & OUR BAKERY趁著髒髒包的熱度將流量一次性變現。
髒髒包也存在這一通病。上海茶飲品牌「LELECHA樂樂茶」在2017年6月推出「首創的髒髒包」與our bakery形成呼應,此後,大到連鎖麵包品牌如巴黎貝甜小到街邊小店,跟風者一擁而上,「髒髒包」如今已經成了各家的新品流量擔當,再也不是our bakery專有的爆款。
大家為此怎麼看呢?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
全球烘指南交流群
全球50萬烘焙微信粉絲之選
主編丨研究所 編輯丨阿糖